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首与战争 作者:[英]戴维欧文-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牙利和保加利亚提出的领土要求,尽管在俄国入侵比萨拉比亚和布科维那之后这样短的时间里,出现这种局面是痛苦的。德国陆军知道,俄国人现在在老罗马尼亚省份已经驻扎了强大的兵力——包括他们大部分骑兵和机械化部队。难怪罗马尼亚国王曾请求希特勒单是为了德国所关心的油井,也该保住他的国家的剩余部分。但是近在咫尺的俄国空军又使希特勒大为不安。在28日的伯格霍夫会议上,他解释说,“欧洲长期以来的政治阵容必须改正。——个国家只有不再惧怕经受敌人的轰炸进攻,才能着手从事长远的经济计划。”
    一天上午,在伯格霍夫大厅召开定期的军事会议之后,希特勒叫约德尔将军留下来,向他询向了关于冬季到来之前对俄国发动闪电进攻的可能性。(希特勒突然坚持对俄国的秋季战役,无疑是受苏联领导人和巴尔干半岛各国的外交官们谈话时(监听到的)所用的讽刺口吻刺激的结果。在这点上,7月31日希特勒本人提到“监听到的谈话”。)他解释说,他完全知道斯大林和德国签订了1939年条约,为的是打开欧洲战争的闸门;可是出乎斯大林意料的是,希特勒会如此迅速地干掉法国——这就是俄国在6月下半个月轻率地占领波罗的海国家和罗马尼亚的一些省份的原因。苏联沿边境线不断增加军事力量,而德国却仍是从前的五个师驻扎在这里,这就不难看出俄国还想获得什么。希特勒担心斯大林将于当年秋天轰炸或者入侵罗马尼亚油田;果真如此,德国将处于轻易接受苏联的种种讹诈的地位。希特勒那时将无力发动冬季反攻,到了春天——据他所听到的一切——俄国将集结全部军事潜力反对他。自从彼得大帝以来。俄国的日标就没有改变过:她要先吞下整个波兰并从政治上使保加利亚俄国化,然后是芬兰,最后是达达尼尔。希特勒争辩,和俄国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事已如此,最好现在——今年秋天就打,延期只对俄国有利。约德尔怀疑他们到秋天不——定能准备好,但是他同意立即去查明。希特勒的决定依然是开始进行准备工作,在此期间,他将做最后一次政治尝试:在下定攻打决心之前,探明斯大林的政治意图。
    几天之后,约德尔带着他的作战局对攻打苏联的前景分析,回到伯格霍夫。在伯格霍夫深红色大理石桌子上铺展开一张铁路交通地图,他勉为其难地劝告希特勒,单从运输上看,当年秋天攻打俄国也是不可能的。希特勒命令最高统帅部优先考虑扩大东方铁路的装卸能力。
    1940年7月31日,元首把最高统帅部,陆军和海军的首领叫到伯格霍夫,他最后不情愿地决定入侵英国,和他雄辩地论证应攻打俄国,形成鲜明的对比。
    雷德尔海军上将乘飞机从柏林来到伯格霍夫。他再三表示海军到1940年9月中旬定将做好入侵准备,但是他又以技术上难以克服的困难说明他们须等到1941年5月才能完成。5月和6月是最理想的月份,而从月亮和潮汐上看,今年秋天只有两个时期是理想的——8月20日到26日和9月19日到26日,第一个时期对海军来说太早了,第二个时期正赶上气象记录所表明的一向恶劣天气。希特勒对待天气的危险非常认真。同时他提醒哈尔德,征用入侵需要的驳船和渔船,将对德国的经济有着灾难性的影响。他又顺便对从广泛的战线入侵英国南部的陆军计划,提出了战术上的反对意见。反之,如果希特勒等到来年5月入侵,海军的主力舰便增加新建成的铁比茨号和俾斯麦号,从而达到四个,而且还会增添更多的小型战舰。希特勒对海军目前所取得的辉煌成绩表示感谢,这位海军上将返回柏林。
    他走了以后,希特勒向勃劳希契和哈尔德——此人乘飞机从在枫丹白露的参谋总部的司令部来——发表了一通议论,他对入侵战术的实用性表示怀疑。英国的海军优势给他的印象很深,他看不出“为了那么点进展而冒这么大危险”的真正理由。这场战争几乎是赢定了。元首以更明显的热心(哈尔德在日记中把希特勒下面话中的几处划了线)把话题转到如何用一个不太危险的办法粉碎英国的希望。用潜艇战和空战将花两年时间打败英国。英国对美国仍然抱有很大希望,而且她象一个溺水的人正紧紧抓住俄国:如果俄国被打败了,美国也一定偃旗息鼓,因为苏联被消灭了,日本就会解除后顾之忧,成为远东的震慑力量。这就是攻打俄国的妙处。“如果俄国被打倒在地,英国的最后一线希望就破灭了,德国就将成为巴尔干半岛和整个欧洲的主人。
    这就是希特勒的战略。德军必须通过占领莫斯科,从北方和南方发动大规模的包围行动,继之以对高加索油田的辅助攻势,消灭俄国这个军事强国。
    主要战役必须在一个阶段完成。哎呀,可惜那年秋天是没有时间完成此举的了,因为这个作战行动还没结束,冬天就来临了,但是如果在明年春天——1941年5月——开始呢,陆军将有整整五个月的时间用于打败苏联。他前不久曾命令,可以把已经缩减到一百二十个师的陆军扩充到最高记录的一百八十个师,   6月23日,他和勃劳希契曾同意,分派给东方十七个步兵师,现在他提议,到春天,他那里的兵力增加到一百二十个师,他的大部分装甲部队将在其中。对这种军事力量的不均衡,他将向俄国人这样解释;德国必须有一个远离英国空中进攻危险的基地,在这个地区要建立若干新的“西班牙,北非和英国战役”所需要的。
    勃劳希契和哈尔德都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

         永远的千年帝国—元首与战争—第二部—进退维谷
进   退   维   谷

     温斯顿·丘吉尔1940年夏天的抵抗,打碎了希特勒的如意算盘。二十年来他一直梦想和英国结成同盟。直到战争打了很久,他还做着这种白日梦,象一个不愿承认自己害着单相思病的恋人那样,徒劳无益、如痴如迷、顽固地抱着这种梦想。1941年12月,日本参战时,这种梦想仍然在脑际徘徊,尽管那时英国和德国已经空前凶狠地互相打了起来。在瓦尔特·赫维尔未曾发表的日记里,他记载了希特勒的忧伤的悲叹:“多么奇怪,在日本的援助下,我们在摧毁白种人在远东的阵地——而英国在和那些猪猡布尔什维克一起打欧洲!”但是,从希特勒部队在法国缴获的1939年秘密文件可以看出。英国的持久战的目的是一清二楚的:要打败德国并让正人们把它忘掉,不管希特勒是否被内部革命所推翻;但是这些战争真正目的不能公开发表,因为它们会使德国人团结起来,死心塌地地站在元首一边。
    正如1940年8月18日希特勒对吉斯林少校说的:“在对英国提出一个接一个的重新安排欧洲的建议之后,我发现自己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志,打这场对英国的战争。我发现我的处境和马丁·路德一样,他并没有打罗马的愿望,但是势态已使他别无选择。现在,在这场战争中,我要消灭老大英国,独自着手建立欧洲的新秩序。我的兴趣仅在欧洲北部,不在南部。地中海国家总是德国人的葬身之地。”
    这就是那年夏天希特勒所处的进退维谷的境地。但对于打垮英国犹犹豫豫。因而,他不能下决心搞入侵计划——至少戈林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得出适当的结论。致命的错误在于希特勒最初拒绝批准德国空军轰炸伦敦,并且如果空军轰炸伦敦,将受到军事法庭的肋裁,他的战略顾问雷德尔,约德尔和耶舒恩纳克,都催促他竭尽全力对伦敦进行饱和轰炸,但被一连串的难以置信的理由否决了。英国边缘阵地——直布罗陀、埃及、苏伊士运河——容易进攻,虽然他指示部下逐个调查研究,但是却让英帝国的心脏一直跳动,平平安安,直至大势已去,为时太晚。英国战斗机中队的装甲和高射炮群使它的国土坚不可摧。在这儿个月里,一位副官从侧面听到希特勒对着总理府的电话激动地喊叫,“我们没有权利毁灭英国。我们完全没有资格接收她的遗产,”这里的“她”指的是英帝国,他又谈到那个帝国崩溃将带来的“破坏性后果。”
    也许他认为他的和平试探者或许是没有“接通”,或许是在语言表达上出了差错。鲁道夫·赫斯相信是这样的,因为9月初,他对一个心腹说:“元首以前和现在都不想把帝国轰成一堆瓦砾,在英国难道没有愿意媾和的人吗?”如果战争继续下去,白色人种将自取灭亡,因为即使德国在欧洲果真得到了绝对的胜利,她也无资格接收英帝国的海外遗产,赫斯是这样说的。无疑这是希特勒的语言,因此,当时赫斯急切地追问他的朋友用什么方式和手段向不列颠领导人传达希特勒的严肃认真的媾和愿望,他这样做很可能是元首的意图。温莎公爵的观点可能已经影响到希特勒对英国人心理的估价:据里斯本报告,温莎把与德国对抗说成是犯罪行为,把哈利法克斯拒绝希特勒“媾和提议”的讲演,说成是大错特错,把英国希望在德国来一场革命,说成是幼稚可笑的。公爵尽量拖延动身去巴哈马群岛的时间,但是他通过中间人阐明,只有他确信绝大多数英国人支持他时,才会积极干预,因为他返回英国可能导致内战。他向他的葡萄牙主人保证,如果有必要,他可以在二十四小时之内乘飞机从百慕大群岛返回。“尽管他对元首政策的支持没有减少,”里斯本大使报告,‘但是他认为目前公开出来,还为时过早。”
     里宾特洛甫——显然希特勒知道——给他的驻马德里大使发电报,让他给葡萄牙银行家主人送去机密消息,说德国决心使用武力,直到使英国坐到和平谈判桌上来。“如果公爵能加以支持,静侯转机的到来,那会是更好的。”假如公爵没有被劝走(乔治王的一个忠实朋友和一小伙伦敦警察厅的侦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