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首与战争 作者:[英]戴维欧文-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攻打俄国必须象指令已清楚说明的那样延期四个星期。这不是希特勒轻率采取的决定,因为他十分清楚把“巴巴罗沙”拖到俄国的冬天意味着什么,但是,即使如此,到头来毁灭还是在他这一方:
1941年的春天中欧不同寻常地降了大雨,在“巴巴罗沙”中起骨干作用的装甲师的行动要是再提早一点,大地将会是又湿又软;在整个俄国西部,河流泛滥,堤坝决口。不管怎样,希特勒现在调配到巴尔干去的师在6月之前将无所事事。
    3月27日下午4时,表面上看不到因前几个小的发生的事情所引起的混乱,希特勒在总理府准时接见了日本外务相松冈洋右。约十五万柏林市民排列在外面威廉街上,用超过从前对意大利的礼遇举行这次对同盟者的欢迎仪式。
    希特勒从日本对远东领土的热望上,看出了使英国屈服的更有力的手段。他目前的外交方针是在英国人仍处于不利地位时,催促日本现在卷入冲突。1940年9月,在维希的赞许下,日本占领了在印度支那北部的基地,但是在有俄国在后方威胁她的情况下,她不敢开创新的战绩。更有趣的是,假使他的外交政策的目的真是这样,那么为什么在1941年的前五个月期间,希特勒抑制住自己,没有把“巴巴罗沙”无保留地告诉日本,而只不过作了转弯抹角的暗示?我们有理由这样问为什么,因为他本人曾强调过,日本人在保守秘密上是永远信得过的。   (调查局早已放弃了在电话线上搭线窃听日本大使馆的电话了,认为这样做毫无结果,对于德国的密码专家们来说,日本的密码似乎也是无法译出的。)
    是雷德尔海军上将首先把希特勒的注意力引到了新加坡——英国在远东优势的关键。12月末,雷德尔给他看一封驻东京的海军武官发来的信,信中报告某些日本海军人土极力赞同尽快占领新加坡;雷德尔向希特勒建议,这就没有必要把美国拖进战争,而且如果日本和英国纠缠起来,不论她的战役多么长久,获利多大,对德国都是非常有利的。希特勒赞同日本人的提议,但是令人失望的是东京再没有什么消息。2月初他含糊地向即将离去的日本大使来栖吉三郎暗示,“相互为友将来也会相互为敌。”指的是德国和俄国,但看不出这暗示给东京留下什么印象。不过,2月中旬外务相松冈宣布了访问柏林的打算。日本政策有两个主要目的——阻止美国参加当前的战争,如果这一企图失败,准备预防性地攻打新加坡。日本还想加强同苏联的关系。这样的政策对于希特勒来说是不够的,他指示最高统帅部起草一个德日之间的广泛的联合磋商计划。他指责雷德尔把一切寄托于东京,而没有拿出任何东西作为报答。必须让他们的同盟者好好见识一下德国军队和工业所有的最新式的秘密武器和设计,不言而喻,希望日本会“在远东尽快地采取积极步骤”,这样,既导致英国的失败,同时又阻止美国参战。在一份最高统帅部3月初发布的指示中,指明攻打俄国将为日本提供发动她自己的战役的理想机会,但是,又指明“不要给日本人任何关于‘巴巴罗沙行动’的暗示。”
    在松冈1941年3月末对总理作私人访问的前一个月,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同日本新任大使大岛浩将军进行了谈话,催促他建议攻打新加坡。   (里宾特洛甫仅向这位大使暗示,德国对俄国的威胁保持沉静,但是,如果帝国被迫在东方打起来,那么结果将是苏联的威望一败涂地。)德国外交部想要搞“闪电战,如果有可能不宣战,”但是大岛说日本现在觉得不仅必须准备与英国的战争,而且还要准备和美国的战争,这就要花费时间;攻打新加坡的准备工作将于5月末结束。因此2月27日里宾特洛甫给他的驻东京大使发如下电报:“请尽一切力量使日本尽快攻取新加坡。”但是,驻东京的海军武官报告说,日本海军已决定反对单单攻打新加坡。希特勒仍然不愿打出他的王牌——向日本人披露他的攻打俄国的坚定计划;在答复哈尔德将军3月17日的催促时,他仅仅同意在松冈拜见他的时候,暗示一下这种可能性,雷德尔第二天作了同样的建议,但是也被希特勒拒绝了。
    在松冈的整个访问期间,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在选字用词上极为小心。德国外交部长只暗示俄德战争完全有可能。希特勒注意到松冈对于新加坡问题是如何不愿表态——这位客人再三强调了他本人在这个问题上对东京的影响很小,使人觉得很厌烦。23日在招待松冈的午餐上希特勒向大岛将军直接谈到“巴巴罗沙”。前一天他暗示苏联曾在幕后支持贝尔格莱德的暴动,以后作了记录:“如果苏联要攻打日本,那么德国将毫不犹豫地发动对苏联的武装进攻。’里宾特洛甫也附和着说这是“十分可靠的保证。”几天以后,松冈从罗马返回东京路过柏林时,希特勒表示,如果日本
(由于攻打新加坡)竟和美国打起仗来,他愿意给予同样的保证。4月10日里宾特洛甫的态度更为明确了,他声明即使苏联不攻打日本,“德国仍然可能在年前开始攻打苏联的战争,这要看她的表现如何了。”德国外交部长和希特勒从监听到的文件中清楚地知道了丘吉尔的打算,他企图使俄国人拼命向英国阵营靠近。但是日本人的反应令人失望一—的确,在返回东京路过莫斯科的时候,松冈签署了日本和莫斯科之间的中立协定。
    1941年3月30日,希特勒的将军们和海军上将们再次从纳粹占领的欧洲各地被召集到柏林,听取一个秘密讲演。元首选择了新总理府的内阁会议室作为他的讲演场所,因为它的木制镶板提供最好的音响效果。从附近的宣传部拿来了许多把镀金椅子——讲演要进行三个小时。尽管“马丽他”迫在眉睫,攻打南斯拉夫的战斗正在进行,希特勒的讲演还是涉及了整个欧洲战区,特别强调了东方前线。简单地吃过午饭后,他在讨论会上只简略地谈到巴尔干的战术问题。
    他根据历史的发展,详尽地阐述了攻打俄国的决定,他的话题是从英国在1940年6月拒绝媾和扯起的。他用尖刻的言词说到意大利的不幸,但还算宽宏大量,他把作战勇敢但没有好的指挥的意大利士兵和犯有严重的方向性错误的指挥官们加以区别。“为什么英国一直在打?”他问。他分析出两条基本理由:—是犹太人的影响和英国卷入国际财政的影响,一是丘吉尔集团起支配作用。纯粹的精神上的虚幻已使英国漂离失望的沙洲:尽管事实证明她在敦刻尔克失去了四十万吨货物,她却把那次溃败伪装成胜利的撤退,英国皇家空军对德国的夜间轰炸,对国内士气的振奋大大超过了它对德国工业的损害,他们为之担心的德国军事入侵没能成为事实,以及墨索里尼在地中海的失败使英国人的骄傲自大又恢复起来。
    希特勒宣布,现在英国把自己的命运系在美国和俄国身上。他不害怕美国,因为在滑翔机、坦克和潜水艇的生产上,美国永远不是德国的对手,没有四年的功夫,美国的武器产量不会达到相当大的规模。此外,他还有向欧洲战区运送武器和士兵的问题。但是必须现在打败俄国。“我们的后方没事了,现在我们有机会消灭俄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果我现在不抓住这个时机,就是出卖德国人民的未来!”这个大陆上的问题要解决了,大约两年内,德国就能开始在世界范围的空中、海上完成她的其他任务。他力劝将军们不要为撕毁同俄国的条约而有良心上的责备。斯大林玩世不恭地签订了条约的原因是很清楚的,但他还力劝他们不要低估了俄国的坦克和空军,也不要在这次战斗中过分依靠德国的盟国。“德国主要兵团的命运决不能寄托在罗马尼亚的师打漂亮仗上,”后来这一告诫却被他本人在斯大林格勒所忽视。
    希特勒还反复向他的将军们灌输这将是一场两种重大思想之间的战争,与西方的战争大不相同。“在东方,现在的残酷将是未来的慈善。”俄国的政治委员们和苏联国家政治保安部的官员们是罪犯,要同样对待。“我们所要作的就是不能看着这些罪犯活下来。”
    在参谋总部迅速制定出的一项杰作中,原来的一系列巴尔干战役计划被全部打乱,九天之内重新制出,要把临时凑上的以德军为主,让匈牙利和意大利部队扮演跑龙套角色的入侵南斯拉天的战役包括在内。希特勒只是默然承认这是在作计划方面的一个功绩。
    在此期间希特勒正决定怎样瓜分南斯拉夫的遗骸——富饶肥沃的巴纳特将归还匈牙利,达尔马提亚海岸和门的内哥罗分给意大利,塞尔维亚置于德国的军事控制下。德国只要求归还前奥地利领土的卡林西亚和斯蒂里亚。克罗地亚将成为一个自治州,选出自己的统治者,希腊的马其顿将由保加利亚吞并。这一切似乎都是巴尔干恶梦的圆满的结局。俄国在巴尔干的姿态仍不确定,在发动入侵希腊和南斯拉夫的最后几天里,希特勒又处于战战兢兢的痛苦之中,象实施“黄色方案”和入侵挪威之前他被一种恐惧攫住一样。谣言四起。斯大林在向南斯拉夫的新政权提出互不侵犯条约吗?难道正如监听到的贝尔格莱德和南斯拉夫之间的一条消息所提示的,他秘密地给南斯拉夫人提供武器和供应?俄国人气愤地否决了这项建议——匈牙利将永远不准俄国武器从他的领土上通过;但是希特勒知道还另有通往贝尔格莱德的路线,比如通过希腊的爱琴海的一些港口。他警告安东奈斯库,因为轴心国和贝尔格莱德之间的形势紧张起来,要加强罗马尼亚边境的警戒。
4月5日,罗马尼亚参谋总部——被“东方外籍军队”看作是继芬兰之后的最好的情报来源一—报告,俄国人在罗马尼亚上空逐步增加航空照相侦察架次,六十多架俄国飞机突然到达莱奥法,一所新的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