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首与战争 作者:[英]戴维欧文-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因为,只要美国表明自己是侵略者,日本受三国公约的约束就得宣战。(在5月23日发出的电报中,德国驻东京的武官报告说,日本坚持说,如果美国进攻德国,他们要宣战,但是不能马上表示敌视美国,因为必须首先解决同中国的战斗。)
    尽管他还未有打定主意,他还是认为最好避免美国参战。最好别把几十万吨位的战舰沉入海底。美国不卷入,战争今年就会结束,美国卷入,就得打上几年。大家一致同意这个“告诫”。
    对意大利海战则持否定意见。莫斯利还在马恩岛上!
    下午6时,意大利人来了,由(大使迪诺)阿尔菲里率领。为签订轴心国条约两周年讲了话。吃茶点。为卡达希的采访确定日期。
    次日下午,约翰,卡达希,这位罗斯福驻布鲁塞尔前任大使,现在作《生活》杂志的记者,被领到伯格霍夫,为美国新闻社采访希特勒。卡达希是一位天真,坦率、强权世界的门外汉,希特勒回答问题时性情急躁很不耐心。话一开头,他就粗声粗气地说,“护航就意味着战争!”他还努力消除这位来访者头脑里的认为纳粹可能入侵美国的“荒唐”想法。他说,那是恶意的谎言,是为了转移美国公众注意力而散布的;他还当真放声大笑起来,认为这种说法幼稚可笑不足挂齿。他大叫,“这和宣布美国要征服月球没什么两样!”他接着说,他注意到这种宣传意在转移对“巴巴罗沙”的注意力,希特勒说他的最高统帅部不打算远征月球,而是忙于距离相当近的工程——象克里特,只距我们六十英里,或者象英国距我们仅有二十英里。赫维尔后来写道:“下午3点,卡达希,这位美国驻比利时的使节,林白的朋友又从另外一个方面提出问题,幼稚天真。希特勒如同在二十年前斗争岁月—一样,但是还很明确,给卡达希留下了深刻印象。
    似乎罗斯福明白了希特勒的看法,因为一夜之间这位总统好战的姿态发生了变化。5月27日,罗斯福出面对世界发表广播讲话时还曾庄严地提出参战的承诺,然而在次日的记者招待会上,他却轻率地打消了使用海军给开往英国的船只护航的想法,也打消了请求议会改变中立法的念头。尽管如此,在演说中他还是直率地说,“从海军军事实实在在的需要出发,我们对英国要尽量予以帮助,也要对所有那些和英国一道正在用武力抵制希特勒主义及其同伙的国家予以帮助。我们的巡逻队现在正帮助英国确保她所需物资的交付。要采取一切必需的其他交货办法。”他以“全国总动员”的宣言结束了讲话。
    这是一次令人恼火的讲话,然而正如赫维尔的日记所示,里宾特洛甫请求希特勒不要上钩。“罗斯福的讲话——虽然软弱无力,但却是危险的宣传。对这个人再不能听之任之,让他为所欲为了。首领(里宾特洛甫)来拜访元首,就此进行长时间的商讨。元首真想发表演说,好能痛快痛快。然而帝国外长担心那样会变成相互谩骂,而元首的讲话美国人又不会听见。前思后想——当天下午我们在灿烂的阳光中溜达到茶馆去了。”
    自从雷德尔来访以来,希特勒由于国内事件的打扰,没能密切注意俾斯麦号正乘风破浪驶向美洲。一位帝国高级新闻官卡尔博默教授5月中旬,在一次保加利亚公使招待会上,酒后失言已有泄露“巴巴罗沙”行动的征兆。“四个星期之后俄国就要完蛋。罗森堡就要当上俄国总督,我要出任这位老上司的次长。”希特勒从监听的情报中发现了这件事,他把海德里希召回伯格霍夫,令共对此进行调查。博默被捕,可是戈培尔跳出来为他辩护,海德里希也没发现他是故意或是无意的背叛罪证。希特勒很不满意。希特勒想置博默于死地,所以责令人民法院审判他。“从此以后,我将严惩那些管不住自己嘴巴的人!”博默在东线一个处罚营中终结了一生。
    在克里特,   5月22日发起的血腥战斗即将进入高潮。在伊拉克里姆坎迪亚,甚至有些希腊连队也加入了德国同英国作战的伞兵部队:战争完全是突然袭击性质的。5月24日晚,雷德尔从柏林打来电话。俾斯麦号在离开冰岛南边的丹麦海峡时,意外遭遇到英国派来拦截它的两艘战舰。一艘是丘吉尔最强大的战舰胡德号,不到五分钟就被击沉了,英国的另一艘战舰威尔士亲王号也受重创,调头而逃。可是随着海军发来的信号,伯格霍夫的兴高采烈气氛消失了。俾斯麦号被击中两次,尽管没有伤亡发生,但是该舰开始漏油、速度也减慢了,看来英国战舰使用了什么雷达,从前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舰艇司令卢琴斯建议驶进法国圣那日西港,只让欧根亲王号自己驶进大西洋,可是他却摆脱不掉追击的敌舰。他建议邓尼茨把所有可以动用的潜艇都调度到一处,引诱敌人,可是次日他却声明舰艇油少只得转舵直奔圣那日西。
    时至今日,德国海军部才知道从斯卡帕弗罗启航的每艘敌舰,都是来对付俾斯麦号的。24日晚卢琴斯报告了第一次空袭,所以说英国航空母舰维多利亚号显然在那个区域。赫维尔在伯格霍夫记录道:“俾斯麦号的危险时刻。”午夜时分对该舰进而用飞机携带鱼雷进行攻击,可是卢琴斯认为“没什么了不起,不屑一顾。”到25日中午,卢琴斯终于摆脱了那些追逐舰。可是能摆脱多久?从无线电监听可以清楚知道,英国要孤注一掷,压倒俾斯麦号。戈林给他的指挥官下令,让他们铺开一张大网,尽量接近这艘跛行的战舰,可是他的飞机达不到这个地区。伯格霍夫的气氛,由于海德里希和戈培尔的在场,变得更加不对味了,他俩为博默的事情争执不休。
     希特勒26日起床时,等待他的消息是俾斯麦号已被敌人发现,有一架敌机跟踪它,距布列斯特尚有六百英里。下午9时刚过,卢琴斯发出无线电报说,这架飞机携带的鱼雷击中船舱中部和尾部,   9时50分传来了战舰舵轮失灵的可怕消息:这艘永不沉没的俾斯麦号的甲板上了水,大炮灌进了水,当英国舰队包围过来时,这艘舰只能缓慢地转动了。从无线电监听中,德国海军部查清至少有四艘战舰和两艘航空母舰向这个猎获物包围过来,海上的惊涛骇浪妨碍了雷德尔的驱逐舰入海,邓尼茨的潜水艇又相距太远,不能适时与敌人交战。午夜前不久,卢琴斯发出无线电报:“舰艇操纵失灵。我们要战斗到最后一滴血。元首万岁!”他还对希特勒本人发出信号;“元首,信任您,我们一定会战斗到底的,我们的德国必胜的信念是不可摧毁的。”希特勒指示海军部复电说,“全德国和你们在一起。一定千方百计设法营救你们。你们尽职尽责定会在为国家的生存的战斗中,增强我国力量。阿道夫.希特勒。”
    5月27日大清早德国空军搜寻了这个地区,并冒险对英国巡洋舰和驱逐舰进行了无效轰击。远洋拖轮也下了海,并要求西班牙政府派出救生船。卢琴斯最后一次无线电报,早上6点25分收到:“位置没动。风力八至九级。”其后则是一片寂静。葬礼似的悲哀气氛降临到伯格霍夫。一位副官的妻子低声说,葬礼服好象应该准备妥当了。中午希特勒获悉英国政府一小时之前已宣布俾斯麦号被击沉。
    俾斯麦号尽管失去了作战能力又耗尽弹药,但是直到最后一刻仍表现出她是沉没不了的。此舰在英国海军炮击的条件下出色地自行砸沉,大约二千三百人丧生。希特勒由悲哀转为愤怒。他命令最高统帅部事先没得到他的同意不论什么战舰和巡洋舰也不能出海。英勇的卢琴斯舰艇司令在最后发回的电报中,有一份曾提醒注意敌人使用了海军雷达,这使德国海军在大西洋的巡洋舰战略不得不有所修改,赫维尔5月27日写道:
    “俾斯麦号沉没了。人们情绪非常沮丧。元首忧伤得难以形容。他对海军部门的愤怒真是难以控制:
1,本不该派该舰出击, 2.解决胡德号之后,该舰本应该也去对付威尔士亲王号, 3,该舰本该直接返回挪威,而不应该径直深入虎穴。面不该离去。
    海军内尽是官样文章和木头脑袋。那些自作主张的人真叫人难以忍受。
    帝国外长下午来了。元首向他倾诉心里话,   又是诅咒又是谩骂,然后才平静下来。漫步到茶点馆,这才打起精神,谈起新型战艇以及空投鱼雷武器来了。”
    雷德尔第二次来到伯格霍大时,沉静地对待了希特勒的非难,他特别强调指出,如果俾斯麦号通过北部航道开往挪威要比继续开往大西洋更为危险。希特勒要求海军部在“巴巴罗沙”生效之前采取保存实力政策。“如果英国的垮台指日可待,我们海上战舰将要被赋予重要任务。”尽管希特勒不承认,俾斯麦号还算没有白白的损失,该舰毕竟打退了不少于八艘战舰、两艘航空母舰、十一艘巡洋舰和二十一艘驱逐舰,起到了牵制作用,保证了入侵克里特的最终胜利;反过来夺得克里特,又削弱了英国海军在地中海的影响,为隆美尔未来在北非的大捷铺平了道路。
    同时希特勒发布了—项迟迟没有发布的指令,命令对阿拉伯反英“解放运动”予以支持。约德尔的主要助手瓦尔利蒙将军被派往巴黎一周,重新举行12月份中止了的军事会谈。签署了一项议定书,承认了法国的一些特许权,反过来得到了法国对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支援,以及将来可以使用突尼斯的比塞大港来给在北非的隆美尔部队供应物资,尽管不十分情愿,法国还是原则上同意希特勒把他们在达喀尔的港口作为德国潜水艇和空军在非洲西海岸的军事基地。还秘密商定解除魏刚将军的指挥权,尽管没有写入协议书中。协议书28日在巴黎签字,次日瓦尔利蒙飞往伯格霍夫作了汇报。
    无论如何伊拉克事件对希特勒来说,是压倒一切的事件。这时英国正在向巴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