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首与战争 作者:[英]戴维欧文-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岸,远至沃罗涅什那一段已落入德军之手。希特勒的前头部队离斯大林格勒只有一百英里了。在7月23日的一则指令中,希特勒预言,提莫申科可能从高加索地区抽调军队援助斯大林格勒的部队,并为了保卫该城而拚力顽抗。然而德国的军队给养供应系统又一次瓦解了。第六军团的坦克,因为没有石油,一连几天动弹不得,人们把德国运输部门误事归咎于暴风雨。   (不可思议的是,俄国的撤退并没因此而耽搁)。更糟糕的是,7月25日军需总监瓦格纳将军把后勤力量从第六军团调往高加索战场。这时希特勒第一次(仅有的一次),从电话中听到了冯·韦尔斯将军的声音,请求收回成命,希特勒压服了瓦格纳,可是第六军团因为缺少原料和军火,战斗力大大削弱,而那些幸灾乐祸的俄国指挥官却获得了在远离斯大林格勒的西边修筑防线的时间。
    在希特勒乌克兰大本营那间以薄木板为墙壁的小会议室里,一场激烈的争论终于在令人窒息的气氛中爆发了——哈尔德私下里对这位战略知识等于零却满脑袋都是荒唐战略的门外汉怒不可遏,而元首却驳斥说,哈尔德对他从罗斯托夫调出一支装甲军支援第六军团的命令一直当作耳旁风。约德尔的作战局(希特勒的智囊团)和哈尔德的参谋总部之间的敌意更令人厌恶。“参谋总部就是共济会的最后一个分会,”希特勒悲叹道。“不幸的是我忘记解散它了。”
    希特勒的部队继续战斗。7月26日,李斯特的集团军风驰电掣般地越过顿河进攻高加索;里希特霍芬的空军第四军配合作战。三天之后,最后一条连接高加索和俄国心脏的公路被德国坦克炸毁。
    此刻希特勒认为高加索可以垂手而得了,他把注意力又集中到斯大林格勒西边的战斗上了。哈尔德第二天即7月30日写道:在元首主持的会议上,约德尔夸夸其谈,声称高加索的命运取决于斯大林格勒一战。这本是一周以来哈尔德本人的主张。会议决定把李斯特的第四装甲军团调给韦尔斯。那天傍晚,哈尔德打电话通知李斯特时,李斯特想抵制这个命令,说这会把他的左翼暴露给敌人。他指出配给他的集团军的燃料迟迟不到,他还强调,现在向南挺进,以他们这股弱小的兵力,在侧翼没有保护的情况下,进入高加索,简直是冒险。当他要求至少不把“格罗斯·迪钦兰德”的师调往法国时,哈尔德也没有让步。(希特勒就在几天前还用反话句式问他:“如果我丢掉了西欧,在俄国的胜利又有什么用呢?”)在哈尔德第二天签署的一则指令中,命令把第四装甲军团开往斯大林格勒前线。哈尔德说,如果敌人不再从俄国大后方调来有威胁的增援部队对抗李斯特,我们就可以认为,“敌人为了保证伏尔加主要运输渠道畅通无阻,是要把大部分兵力集中于斯大林格勒了。”
    就这样,这两个德国军团,每个军团协同不大可靠的友军,分别被派往希特勒南线的战略目标——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如果敌人的后备用尽了,这个布置是合适的;否则就不那么合适了。
    从所能得到的文件中可以清楚地看出,1943年之前希特勒对于“失去西欧”的严重危险并不放在心上,可是不断有传言说,某种危险即刻就要发生。在英国驻马德里大使馆里的谍报局特工人员报道,英国要集结二千四百艘汽艇(从遥远的直布罗陀、地中海以及西非召来的)决定在月末对英吉利海峡或是大西洋上的法国沿海进行一次“入侵尝试”。7月18日,丘吉尔和罗斯福的心腹哈里·霍普金斯在伦敦进行了一周会谈。两天之后,窃听到的—…批关于大西洋两岸的电话会谈送到希姆莱的手里(无疑也送给了希特勒),并附有一位党卫军将军的评论:“虽然这些窃听的电话会谈用的是密码,可是我可以作如下推断:今天和明天英美双方一定在召开一个极为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可能要决定开辟第二战线的时间和地点。主讲人有参谋总部的军官、大使们和部长们”(1942年7月24日,伦敦会议通过了英国入侵西北非的决议,代号是“体操家”(不久改为“火炬’,)美国入侵瑟堡或者布列斯特的代号“大锤”的建议没能通过。这份档案里没有关于监听到的淡话所披露出的内容。7月22日丘吉尔和布切尔先生在华盛顿进行的没透露内容的另外一些谈话,以及马克·克拉克将军和斯奈德的谈话被希特勒退给了希姆莱,存在档案中。)
8月13日,一位在英格兰南部的极受器重的谍报局特工人员报告说,入侵目标是英吉利海峡港口迪埃普。
    希特勒满怀信心地认为,他能挫败英国目前的任何冒险;但是对于可能在1943年发动的进攻,他的把握不大。到8月中旬,他已把西线的二十九个师置于伦斯德的率领之下,其中有“赫尔曼·戈林师”二个伞兵师、二个党卫军师和四个装甲师;名牌步兵师“格罗斯·迪饮兰德”也要从东线转移过来。只要黑夜变短了,他就对挪威无所畏惧了,对于欧洲之外可能发生的事情,他也不担心。可是他越是研究专家们绘制的关于英吉利海峡和法国大西洋沿岸以及比利时与荷兰的大型军事地图集,越是忧心忡忡:他怀疑,这些地图以及门外汉们关于“陆地式防御”的油嘴滑舌的淡论,还有他们使用的一些含糊其辞的军事废话,掩盖着很多弱点。他把大本营中的电影摄影师沃尔特·弗伦茨派出去,视察海岸线,拍下一些见到的情景。这些彩色照片显示,整个海岸线非常容易受到同盟国的攻击;所筑的工事无济于事——敌人轰炸机只需一轮轰炸,就会使这些建筑变为齑粉。一英里接着一英里的沿岸根本没有什么工事。他决心在面对英国的整个大西洋沿岸上筑起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
    艾伯特·斯佩尔和军事专家们于8月13日被召回“狼人”大本营,希特勒把这个决定通知了他们,并向他们详尽地讲述了建筑这个“大西洋壁”的要求;必须拥有五十万装甲部队,整个海岸才能守得住;假如有十五万人作后备,其余的部队要绐一万五千个钢筋水泥掩体提供兵力。每隔五十码远筑一个钢筋水泥掩体,构成一连串的环带,保护那十个极端重要的战争基地;在海岸的其他地方要每隔一百码修筑一个。经费没什么问题。“我们最有价值的物资是德国人。这些防御工事可以减少流血牺牲,其价值是不能用金钱计算的!”西部欧洲的防御工事包括诱骗区,地雷区,铁丝网障碍,以及坦克陷坑。这个‘壁”将在1943年4月底完工。潜水艇基地和海军大炮基地要进行特殊处理——墙壁和天棚用十二英尺厚的钢筋水泥制成,要经得住超重型炮弹和海军炮火的轰击。希特勒要让部队能睡着觉,他们的身体机能不受到影响,就是最严重的轰炸也不能打扰他们。重机枪、坦克、反坦克炮必须进行伪装保护,因为希特勒预言,无论什么样的入侵都要以对全区进行饱和轰炸开始。“最理智的人应该是认为自己西线的空军很弱,等于不存在,”希特勒提醒说。每个钢筋水泥掩体的设计,必须把一切都考虑进去。他们认为俄国不会发动毒气战,可是希特勒觉得美国则很有可能,他猜疑他们已经生产了能穿透现有德国防毒面具的一种新型毒气。所以他命令所有掩体都要修成毒气无法进入的,并随时能有氧气供应。同盟国可能使用凝固汽油弹,所以掩体必须修有台阶和突出物,以便阻止燃烧的汽油流入。每个大一点的掩体必须有火焰喷射器。整个大西洋壁必须令人望而生畏,即使要冒险尝试一下,也得三思而后行,当入侵真正开始时,必须能使希特勒在区别真正的主攻和任何牵制性的佯攻上面没有什么困难。
    大西洋壁的目的一定是防止敌人在西欧立住脚。因为希特勒要把后备力量调到主要着陆地点,需要两三天的时间,而到那时,
(如果着陆地允许)敌人就可能已经有多达三十几万士兵着陆了。他在1942年8月对将军们预言说,敌军正式入侵的前一天夜里,将以伞兵和滑翔机破坏部队发动几轮攻势,破坏我们的运输系统和信号系统,破坏大本营中的各个职能部门;然后进行几番重型轰炸,还要对防御工事进行饱和轰炸。在拂晓他们要动用三四千只登陆艇,利用全部空中优势开始入侵,但是,他想,到了1943年,大西洋壁就完全可以对付这些攻击了,正如他8月14日对一位巴尔干的外交使节说,那些疯狂的英国人当然可能已经在那之前就冒险行动了。“只要士兵在英国说了算,就不会出现他们兜售的所谓‘第二战线’的军事行动。但是如果象醉鬼丘吉尔这样的精神错乱者,还有麦卡宾斯以及艾登那样的油头粉面的花花公子这些笨蛋掌舵,我们就得对什么都作好准备!”
    仅仅五天之后,的确发生了英国人搞的莫名其妙的戏剧性的事件:加拿大两旅士兵从迪埃普两侧登陆,登陆的坦克有三十辆,还有英国的突击队的分遣队。这次入侵九小时之内彻底被粉碎。德军由于偶然遇到一支沿海护航队携有进攻武装部队而警惕起来,消灭这股武装。英国损失一艘驱逐舰,三十三艘登陆艇,一百多架飞机,四千多名士兵,其中一千一百七十九名死在海滩上,有的死在深入海滨游戏场几码远的地方。随着德国空军和陆军的报告象雪片一样传到乌克兰的希特勒大本营,希特勒才安下心来,下午6点15分伦斯德发来的电文说,岸上没有带武装的英国人了,这个消息引起了希特勒难得的一丝微笑。希特勒差遣首席翻译保罗,施密特去审问俘虏。施密特几天后写道:“从军事上来说,迪埃普是英国的大惨败。他们突然陷进海滨上的埋伏圈里,一切都无济于事了。士兵可能和以往一样英勇善战,可是他们的最高指挥官真是骇人听闻。俘虏直率地告诉我:‘下令发动这次进攻的人和组织这次进攻的人是罪犯,他们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