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345-味蕾上的南方-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打听,他说新登人叫这鱼为石板鱼,生在葛溪。石板鱼可以红烧、清蒸,我点的这道是椒盐干炸。它被裹了一层湿面粉,炸至焦黄色,上面撒椒盐,装在一个精制的半球状竹篮里,端上桌,率先就吃它了。这油炸石板鱼,且也不是特别干,所以肉还是鲜嫩的,只是头尾有些枯焦,恰好可以整吃。然而,也可以轻轻拨开了粉层,品尝纯粹的鱼肉味道,它是清新的,沾了些面香味,这是一种质朴的,乡野的芬芳气息,从潺潺流水的山溪到烟火弥漫的灶间。正是这南国之夏的小小暴热,有富春江畔的微细暧情缕缕。吃椒盐石板鱼,喝冰镇西湖啤酒,乘车的些许疲乏皆去。  新登啊,新登的月亮好明。新登是离了富春江很远的,回宾馆洗罢,独自出门,在新登的街上漫步。喝酒时下过一场雨,空气清新湿润,风柔柔地吹。远远的看到开迪停在车场,转身向着葛溪的方向眺望。那葛溪,也是要汇到富春江去的么?便又想起张若虚,那《春江花月夜》,正是这样的时机,或者也可以吟咏罢: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悠悠去,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沈沈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若是此时,谁人以琵琶演奏,那却是一种美境。新登小镇上,街上已经没有了行人,橙黄色的路灯照在湿漉漉的地面上,弥散性地闪着一些金灿灿的光丝。应该是夏江了,终归是富春江,总是让人以为它是一江春水,那柔波里,有无尽的情意荡漾。月明如洗,间或有一辆过路的车驰过,胶轮在湿润的路面擦出丝丝的声音。是如新登这样的江南小镇,一生中也是只有一回这样的小住吧?或者也只有苏东坡,会在这个小镇上作诗记游,车旅时光,只道是的大跨度的奔走,从黄浦江,到富春江,前几天尚在夜黄浦江听那粘着潮音的汽笛,今番在新登小镇上,品味孤独的宁静。山影重重,逝水无波,只是在记忆里,留下新登如洗的新月了。


《味蕾上的南方》 清凉之波车过大别山(图)

  那一年从湖北去南京,要翻大别山而过。车在浠水县的白莲河水库边坏了,看见巴河的那一丝兴奋,忽然的就被焦虑逐去。是油路的问题,把化油器拆了,又把油管一节节拆下来吹,初冬的天罢,风有些冷。白莲河水库一片白茫茫,水边的芦苇,依稀挂着些残余的花絮,如零落于冬天里寂然的雪花。水库上有一个岛,从公路上看去,是靠左侧。水面上还有一只渔舟,渔人在舟上使用一种罾网捕鱼。  站在这里容易想到巴河,巴河连着浠水和团风,分上巴河和下巴河,团风那边叫上巴河,浠水这边叫下巴河,巴河有名藕,叫巴河藕,独特处是有九个孔,比常规藕多出一孔,下巴河芝麻湖的藕最佳,藕质白似雪,细嫩甜脆,可以当水果吃,可以煨汤,也可以做甜点。据说九孔藕吃了人会特别聪明,这个传说没有科学实证,牵强点的可资引证的是巴河有一个人文圈,文人方面出了闻一多,原籍在浠水巴河镇。上巴河的名人当中,有作家秦兆阳,科学家李四光,军事家林彪,政治家包惠僧,哲学家熊十力等,不大容易数过来,这个人文圈中,我景仰的人是李四光。  大约花了两个小时,油管弄通了,装上,继续向大别山进发。因为浪费了两个小时,车到英山县境内,太阳就西下了,玫瑰色的夕辉,抹在山冈或山冈上的村落上,农户的炊烟飘飘袅袅,土墙也被夕阳映照得偏红。天有云朵,太阳忽隐忽现,小小的暖阳,衬托了冬时的寒冷与寂寥。山坡的菜地上,长着圆包菜和开黄花的红菜苔。小镇的岔路口,偶有戴棉帽拢袖而立的卖蔗人,身前的甘蔗互相支立成一个圆锥状,脚边有新削的甘蔗皮。  英山产茶叶,我常喝英山绿茶,它不是有多么好,然离我们近,茶叶便宜。英山茶条索紧细,色灰黑,冲泡时淡绿色的叶间,或有数片翠绿的叶浮起,给人一个暧回来的春的青葱景象。从长江边的丘陵地带进入大别山麓,山便明显地雄峻起来。那英山人,体形偏瘦,戴花头巾的农妇或村姑,很轻盈地在山路上走。  渐渐山路越来越陡,天黑下去,没有月亮,唯有朦胧星光,路上遇到一辆手扶拖拉机,再未遇见别的车。手扶拖拉机只有一个独灯,柴油机的消音器向上直立,突突突的声音飘荡在大山之间。夜大别山,宁静雄奇,在山谷的公路往上看,魏峨的山峰难以见顶,而墨黑的山谷,如沉寂在亿万年以前。车沿着盘山公路螺旋状上升,进入山群之间,夜空忽然的晴朗起来,天是一种深蓝,或者是一种暗蓝,天际高远,在群山之上,挂着一些星斗,星光神秘,闪烁在贴近山顶的天际上。蓦然,我看见到山腰上有一盏灯,刹那间以为是星星,然是橙黄色的灯,那里有一户山上人家,大山已经沉睡了,只有灯醒着。大别山的峡谷很宽,山体雄浑,是一尊尊巨厚的黑影,橙黄色的孤灯,在静谧的山间孤独地亮着。  多么悠远的梦。我行进在历史的深部,像跌入无尽深刻的遥远时间,天上的星星如此稀落,山谷间或传来兽类的叫声,过一道山弯,或能看到有几盏灯火悬在半山,那可能是一个村落。山腰上的灯和天上的星星,呈两种不同亮度,天上的星星给人寂寥的寒意,山腰上的灯,是一种孤独的暧,淡淡的孤独得令人绝望的暧。我暗想那孤灯下,或者有一位山间少女,在静静地绣花,她坐在安祥的母亲身边,母亲在用粗索纳着鞋底,灯可能是一盏桐油灯罢,汉子就叼着烟斗,编织着篾器。车终于翻过大别山,从东麓的盘山公路而下,忽然望见霍山县城一片灯火斑斓。


《味蕾上的南方》 清凉之波暧的雪(图)

  下雪了,风将雪花吹落在我北向的窗玻璃上,像柳絮一样的事物,粘在玻璃上,渐渐窗外的灯光就模糊起来。这是在冬的深夜,我面对运河的窗外,风也愈渐地大,呜呜的声音,把雪花狠狠地拍在玻璃上,那不止的呼啸声里,隐约有马头琴的琴音。我知道这是一场大雪,它好像飞过了草原,会把北国的苍凉盖起来,大地白茫茫一片,很冷很冷的大地可以入睡了。  雪在窗台上堆厚之际,我便去睡觉了。醒来时,有一束正午的阳光从窗外射入,我有些纳闷,依稀记得昨夜是一场大雪,白天怎么会有太阳?哦,这是北国的冬天,我起床,简易地刷牙,啃一只苹果,走到外面去,果然是大雪,大地上的雪有五六寸厚,已经有小孩子在院里堆雪人了,街道后面,是一律的平房,房顶上有厚厚的雪,白胖胖的,房顶上的烟囱冒着烟,那是做豆腐的孝感人在煮豆浆。屋檐上,被阳光照化的雪开始滴水,从滴水处垂下一根晶亮的冰凌,冰凌被阳光照耀,闪着金灿灿的光芒。  踏着雪走到郊外,河被冻了冰,冰上积了雪,河是雪的河,被风梳理过,雪有流动的迹象。两岸的柳树垂着银枝,风是住了,它总是循着夜的足迹流窜。我继续往前走,那枯草、泥土和石头的斑驳大地,全铺上无际的雪,雪空上飞过一群鸽子,哨音把柳梢上的雪花震落,我觉得那阔大的雪原,应该有梅花鹿跑过。然而,这是北京,只有甲壳虫式的轿车缓缓地在雪野上的公路上爬行。雪盖住了村庄,村庄上有淡淡的炊烟,他们仍然在使用煤炉,它是雪天里的淡蓝的色彩。  不由得便想到南国,南国的雪天,雪也是白胖胖的,它盖在大地上,大地上有绿的植物,比如樟树、松树、棕榈树、女贞以及竹,竹被雪压弯枝杆,竹是绿的,雪是白的,村庄也被雪盖着了,白胖胖的村庄前面会有一口小水塘,有一片乌墨式的水淡淡地飘着乳色的雾汽。残荷之上,雪积在了荷梗,雪的颜色却不似莲花。雪地里,还有一些十字花科的植物,探出金灿灿的小黄花。南国的雪,盖着了小溪,溪水瘦成一线,响着清亮的声音,有金属质地的清脆,是冷的清脆么?南国没有风,跟北国比起来,南国就没有过像模像样的风,比较大气的义无反顾的风。但是,南国的雪天,也会有太阳,是橙色的太阳,那金阳光,抹在白胖胖的雪上,映射一层温暧的光泽。有一些鸟类,苍鹭、白头翁、腊嘴和麻雀,苍鹭栖立荷塘,女贞树上,是一些小型的鸟类,它们争吃树上最后的种子。在地质队的时候,雪天不容易看到钻塔,那白钻塔,它内部有机器在歌吟。  暧的雪,盖住了枯瘦的冬天,白茫茫的大地,如同宁静的心情,些许鸟足的印记,如竹的落叶。呵着白茫茫的热汽,越过绵软的田塍,笔立的枯艾和倒伏的狮毛草,雪是一种纯洁的东西。心里面,有一缕暧潮涌动,冬天的精灵,它们把大地下白了,天地间一片混沌,远方和更远方的村落,传来打铁的声音。我想这个时候,人坐在小黄泥炉边,煮着锅里面的美味,谈论着历年的雪,现在的雪也大不愿意过江南了。听到叮叮咚咚的打铁声,我有一种感觉,比站在打铁炉边的暧要小一些,是一种源于心情之上的暧,扶摇而上地升起,它越过心头,在一个冷的冬天,雪把枯槁冷瘦的大地覆盖。那白描式的写意,在一些绿叶钻破的雪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