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逍遥-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镜头笑。不过他的笑发自内心而且灿烂,所以摆拍也显得很温暖,并不让人反感。

    文字是不用说的,沈欣丽极尽功力,通篇思路清晰,阐述深刻而不失文采。尤其是标题制作非常精心,先是引题:富祥县农业局养护耕地出新招,然后是正题:先做全身“体检” 后供营养“大餐”。

    报道刊登的当天早上,徐光放就看到了。

    每天一早,徐光放的办公桌上总是整齐地摆放三张报纸,《人民日报》《瑞东日报》还有《松阳日报》。国家、省、市三级党委机关报这三张报纸是必看的,这是一种习惯。位子到了一定程度,看党报、看“新闻联播”是一种很自觉的政治素质。

    沈欣丽的报道,让徐光放眼前一亮,仔细看了文章后,他满意地笑着点了点头,潘宝山这个名字再次进入脑海。

    “小欧,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徐光放搁下报纸,给欧晓祥打了个电话。

    很快,欧晓祥疾步进来,“徐市长,什么指示?”

    “年前你说的夹林产业园‘七仙姑’题字之事,看看最近什么时间安排一下,今天回去我就先把字写好。”徐光放道;“答应过的事,不能食言。”

    “好的,徐市长!”欧晓祥很高兴,这事能促成对潘宝山也是个交待,也有面子。不过看看最近的日程表,计划都排满了,而且不长时间就是国庆长假。

    “徐市长,国庆节前事务较多,还是等节后吧。”欧晓祥又说。

    “行,那就国庆节后。”徐光放道,“正好我再琢磨一下,给他题两个,一横一竖。”

    “呵,对了徐市长。”欧晓祥见徐光放有兴致,又跟上一句,“题字的事,富祥农业局潘局长说里面有您的知识产权和版权,到时那边可能要表示一下。”

    “那就不必了。”徐光放道,“都是些小事情,用不着他们大做文章,否则影响不好。还有,去的时候不以赠字为由,上次去不是说还要去调研生态观光农业的嘛,调研时顺便带去就行。”

    徐光放这么一说,欧晓祥就知道怎么做了,简单化,不要复杂。

    回去后,欧晓祥就给潘宝山去了电话,说国庆长假后给市长要去调研夹林生态观光农业,而且经过他的努力,徐市长也答应了题字的事,到时把字样一起带过去。

    潘宝山一听连声说好,忙笑问知识产权和版权费这么给付,是打到账户还是通过邮局汇款。这话不是潘宝山客套,他早就有所准备,只是在数额上拿捏不准。

    不过接下来欧晓祥的话让这个问题不再是问题,他传达了徐光放的意思,什么都不需要,无偿使用。

    这让潘宝山一下轻松了,本来还怕钱给少了拿不出上,给多了又怕烫着徐光放的手。而且到哪里筹钱也是个问题,现在一切好了,不用操那心犯那愁,只管把的事筹划好就行。

    对生态观光农业一事,潘宝山并不担心,因为他自春节后一直都没放松过,已经了然于心。不过为了确保好上加好,国庆长假期间,潘宝山又反复踩点,对现场进行了安排。

    在紧密的安排中,七天假期一晃而过。

    很快,在秋实送香秋风送爽的日子,徐光放再次来到夹林调研。

    陪同人员与上次无异,富祥四套领导班子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依旧全部上阵。本来祁宏益还安排了警车开道,被徐光放拒绝掉了。

    调研组一行首站是产业园菌类养殖区。

    欧晓祥把徐光放的题字交给潘宝山,潘宝山立刻让人把准备好的画框拿过来,现场快速装裱。

    这需要一小段时间。

    潘宝山有安排,他走到徐光放面前说,刚好利用这个机会,汇报一下产业园秸秆利用的情况。徐光放心情不错,显得很有兴致,说别干站着说,正好转一转,把上次没看的肉畜肉禽养殖区再看一看。

    这事徐光放竟然还记得。潘宝山不禁感慨起来,同时也很庆幸,亏得当时很重视,把肉畜肉禽养殖区也抓了上来,要不今天可要出大丑。

    很快,在潘宝山的引领下,徐光放他们来到了养牛大户曹兴柱家的大棚前。

    曹兴柱因为牛群被投毒获得补偿的事,很感激园区服务中心,对中心的工作非常支持。事前潘宝山对他培训过,所以他介绍起情况来特别实在,特别带劲。

    “大道理俺不会讲,就会算个小账。”曹兴柱笑得很开心,“一头牛养两年,大概能增重六百斤,现在一斤牛肉十八块钱,一头牛的毛利就是一万零八百块。因为饲料主要是用园区里的免费蔬菜余料和附近的秸秆,所以很节省,两年周期的其他耗料加上各种消耗还不到五千块钱,也就是说一头牛两年出栏,俺就能赚到六千块钱。一次出栏大概一百头,就能赚六十万。”

    “一年收入三十万,嗯,不错。”徐光放点头道,“刚才你说蔬菜余料和秸秆免费?”

    “说到底也不免费。”曹兴柱笑道,“俺养殖大棚里的牛屎也免费给他们种菜、种地呢,园区不是搞循环的嘛,俺们就这么一循环,省事省力又省钱。”

    徐光放一听,呵呵笑了起来。

    曹兴柱看了看潘宝山,下面还有一段话没讲。潘宝山一使眼色,让他继续。

    “说到赚钱,这要多亏了园区服务中心,在技术方面给了很大的帮助,而且还跟踪指导,让俺们养殖户特别踏实。”曹兴柱又说,“所以俺决定,把赚到的钱再投到规模扩大上,那样就能赚更多的钱了!”

    “看来当初将服务中心提前成立,是很正确的嘛。”徐光放听后看了看潘宝山,“及时发挥了作用,很好。”

    “那是徐市长决断得好,前瞻性强。”潘宝山立刻说道,“要不服务中心到现在也还不会有影子,更别谈发挥什么作用了。”

    潘宝山边说边对郑金萍打了个手势,有些安排得抓紧时间,不能耽搁太久。

    郑金萍向后退了退,开始打电话,不一会,一辆小货车就鸣着喇叭进了养殖区,直奔范少华的火鸡养殖大棚。

 第一百四十五章 表现

    已经准备好的范少华,立刻令工人抬了几笼火鸡出来装上车子。

    “那是什么品种鸡?个头还真是大!”有人问了一句。

    “火鸡!”潘宝山立刻接话,“现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饮食上更注重口味和营养,像珍珠鸡、火鸡等一些洋鸡也都逐渐上了城市居民的餐桌。产业园抓住市场契机扶持火鸡养殖,现在已见成效,如今一些饭店老板纷纷前来订购,批发商贩也不断打电话询问,想搞长期批发,前景很好。”

    “火鸡火鸡,还真是要火了!”市农业局局长吕光荣插了一句,“不过这个项目也在循环大农业内?”

    “在!”潘宝山回答很响亮,“火鸡产生的粪便同样供种植肥料,而且它们吃的都是菜叶、青草和玉米等谷物,也还没出产业园效应范围。”

    “经济效益具体怎样,园内现有规模的养殖户一年能赚多少?”吕光荣又问。

    “目前一只火鸡的纯利润,大概在五十块钱左右。”潘宝山指指范少华的养殖场,说道:“目前的这家火鸡养殖场,存栏数已经达到四千多只,规模还在不断扩大,而且靠的是自身力量。因为这里火鸡全是自然绿色养殖,产的蛋也很健康,完全可以当种蛋孵化。成年雌火鸡,平均一天半能产一枚蛋,养殖场全部用来孵化火鸡苗,将来产量多了还要带动更多的乡户搞火鸡养殖。”

    “眼光是很重要的,这个项目抓的不错。”徐光放听到这里,赞赏道:“对一些好的项目,要充分做大做强,打造品牌,放出最大效应。”

    “是的徐市长,产业园的发展理念就是走出去开眼界,引进来助发展,在规模上树品牌,在品牌上见效益。”潘宝山扬手一指远处的蛋禽养殖区,“蛋禽养殖区那边,引进的省内农业龙头企业立春公司,投资兴建的养鸭基地已具规模,我们正引导当地养殖户学习借鉴经验,争取创出具有当地品牌效应的养殖企业。”

    徐光放点点头,环视了下产业园的四个养殖区,说道:“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园的事情进展如何?”

    “已经按照徐市长指示做了,材料早就报到了省里,就等明年初出结果!”郑金萍不失时机跟上来,兴奋地作了回答。她一直陪在冯德锦左右,但也时刻关注着徐光放的动向,尽量能说上句话露露脸。

    “徐市长,问题应该不大。”吕光荣趁机汇报下扶持工作,“今年来,我局按照徐市长当初的指示,批复了夹林产业园三个无公害绿色蔬菜认证,还协助开展了两项有机AA认证,极大提高了产业园的竞争力。”

    “夹林产业园能抱回省级农业产业园的招牌,也是市里的荣誉,要积极争取,如果今年不行,明年还要继续。”徐光放给予勉励。

    潘宝山在一旁听了话题有点岔头,得赶紧掰回来转到自己身上,这种表现机会不能谦让,“徐市长,时间差不多了,您看现在是不是去菌类种植区看看字匾?”

    “好,是该抓紧点时间,呆会还要看生态观光农业项目!”提到题字的事,徐光放很精神。

    邓如美那边已经准备妥当,红花、鞭炮和一群烘托气氛的员工。

    这个环节需要烘托,只是放鞭扯花太单调直白,没有厚实度,应该加上点工作性的汇报。

    “邓总,徐市长这么关照美味菇业公司,你把公司的发展情况汇报一下吧。”潘宝山对邓如美说,“也不辜负徐市长一番心意!”

    邓如美微笑有度,身子一偏指着旁边的一片蘑菇房道:“在县农业局和夹林乡的优惠政策支持下,公司蘑菇种植运行稳健,目前已投资八十万元,建成蘑菇房三十栋,高架菇棚六十栋,保鲜库两座,烘干车间一个,预计今年产值可超百万。”

    “菌类种植这个产业发展潜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