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逍遥-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去后的朱桂波凡事不干,就是捣弄移用账目台帐。

    没错,这的确很有效,朱桂波最终没有落下私吞公款的罪名,只是移用公款用于其他方面的工作支出。

    到了这一步应该没什么事,处分起来可重可轻,只要冯德锦说说话帮帮忙,甚至完全可以不处分。不过冯德锦并不想帮朱桂波,他觉得朱桂波不是个省心的货,扶植栽培起来只能是个祸害,反而想把他给拍下来。而且,本来他们还有层亲戚关系,帮紧了还会落下什么闲话,把朱桂波弄下来刚好也能说明他严明无私大义灭亲。

    所以不难理解,朱桂波为这事去过冯德锦家几次都没管用。最终,他因工作严重失职而被免掉了富祥县农业局副局长的职务。

    处理决定的宣布是在金秋十月。

    本该是收获的季节,朱桂波却倒下来,而且因为时间拖得也够长,他的精气神几乎全部耗掉,变得非常颓废。

    潘宝山是很高兴的,这是个漂亮的反击,对梁延发与何大龙来说应该是个响当当的下马威,当然他也更警惕他们会报复性反扑。不过想想可能性也不大,梁延发是个谨慎之人,这个时候肯定不会轻举妄动暴露目标。何大龙那边也无所谓,在潘宝山看来,他就是瞎咋呼,根本就抓不到头绪,只是会虚张声势搞点小动作。

    不过这次潘宝山判断错了,何大龙那边还真有了非同一般的头绪,钟新义摸到了门路。

    钟新义说他在市国资委有点关系,其实不是他有,而是冯德锦,他和市国资委副主任车汉权两人是朋友。本来冯德锦不愿意插手何大龙的事,但想到要对付的人是潘宝山,对自己也有好处,而且钟新义又抛出潘宝山与祁春蓓合作农业保险的事,可以抹黑祁宏益,但首先要稳住何大龙不让他张扬,所以就得帮帮他。

    于是,祁宏益和钟新义两人一起到市里找了车汉权。

    车汉权是个场面上的人,听钟新义说了事情后很干脆,说想了解健达药业公司金银花种植基地的事不难,现在公司正在进一步改制,与国资公司那边联系紧密,而国资公司总经理赵铭跟他关系不错,如果基地合作中,那个叫潘宝山的人真的从中搞了手脚,应该多少能打探出一点。

    冯德锦开始听到赵铭时一愣,他可是刘海燕的丈夫,怎么会做对潘宝山不利的事?

    车汉权见冯德锦有呆相,问怎么回事。冯德锦也不隐瞒,直接说出了担忧:赵铭跟潘宝山是连襟。

    车汉权听后哈哈大笑,手指点着冯德锦说他消息也太不灵通了,赵铭跟刘海燕离婚都快一年了,竟然还不知道。冯德锦一听了真是吃惊不小,县大院里可没人提起过那事。

    吃惊之后是庆喜,冯德锦说那样就好办多了,要不还真不能开口。

    很快,车汉权就做了中间人,把赵铭、冯德锦还有钟新义叫到了一起,在酒桌上坐下。因为跟赵铭不熟,冯德锦闭口不谈潘宝山和健达药业公司的事,就只当自己是坐陪,全由钟新义挑头。

    其实不管谁挑头,都合适,因为在对付潘宝山一事上,赵铭和他们有共同的立场。

    赵铭弄清楚情况后,不露声色地笑了,当即就表现出合作的态度,他说潘宝山在经手健达公司与夹林乡合作搞金银花种植基地的事上是否真的有事他不敢肯定,但他敢肯定的是,可以加上点让潘宝山甩不开的真事。

    赵铭这么说没有唬弄人,他认为自己确实可以做到,因为他知道当初鲁少良送给潘宝山五十万的事。

    不过赵铭没有说具体事情,他老早就有自己的考虑,要让局势按照自己的安排来发展,并不想让钟新义介入打乱他的步骤。

    钟新义是个有眼相的人,看出了赵铭有小算盘,当场也不多问,毕竟是第一次见面不太熟悉。要想知道得更为详细些,靠的是以后的多接触。

    在这方面钟新义很会来事,之后不久,他便隔三差五地到国资公司找赵铭,先是吃喝,然后是吃喝玩乐,时间不长就绑到了一起,也进一步知道了赵铭的打算。

 第一百八十八章 领证

    原来,在赵铭知道鲁少良塞给潘宝山五十万的时候,他还没跟刘海燕离婚,也没有要办潘宝山事的打算。但是跟刘海燕离婚后,与潘宝山逐渐交了恶,就有了要把潘宝山拱下来的想法,顺便也打击下刘海燕。

    不过赵铭并不急着动手,他要等一个恰当的时机,等潘宝山和刘江燕结婚之后成为一家人再下手,因为他觉得那样对刘海燕的打击会更大一些。

    钟新义得知赵铭的这个打算后,不由地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说他是个角色,太能沉住气了。这同时,钟新义也放了心,因为可以对何大龙把话说死一点,肯定会让潘宝山出事。而且他还告诉何大龙不用等多长时间,因为他考虑到,毕竟潘宝山年龄也不小了,不能说为了混官场就拖延终身大事,所以说,结婚也算得上是迫在眉睫的事。

    的确,潘宝山和刘江燕的婚事已经提上了重要议事议程。刘海燕催得很急不说,潘宝山也考虑到他和刘江燕年龄也都不小了。

    进入十一月,潘宝山和刘江燕先把结婚证领了,并且征求了刘海燕的意见,先不办婚宴。刘海燕也觉得合适,等明年把刘江燕调到财政局后再办婚宴也不迟,否则会有人顺着事情说刘江燕嫁给了副县长之后,就搞特殊化调到了县里。

    因此,外人并不知道潘宝山和刘江燕其实已经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了,没动静嘛。

    但是,自家人是要庆贺一番的,领证的当天中午,刘海燕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三个人吃得很高兴。

    高兴之外,潘宝山还说了点“工作”的事情,问记者邵卓出那边现在可不可以表示一下了,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了不短时间,要不是主动点可能会让人家觉得不懂事。

    刘海燕想了下,点点头说可以,不过那种事不能太突兀,要找个合适的理由顺带出来。

    “那只有是趁着来富祥采访正面报道的机会了。”潘宝山道,“利用工作之便嘛。”

    “嗯,可以找个亮点宣传一下。”刘海燕道,“现代农业示范区不是很好嘛。”

    “示范区发展得是不错。”潘宝山道,“本来也正准备请市报的记者沈欣丽来报道一下的,因为示范区宣传的事情都是她跟进的,操作起来比较顺手。”

    “请谁来都无所谓,关键是要把报道做好。”刘海燕明白潘宝山强调的意思,无非是表明他和沈欣丽的接触只是工作需要。其实现在刘海燕觉得那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凭她的观察,潘宝山和沈欣丽也真的没有什么密切往来。

    “做好报道应该不是难事,因为示范区的料子足嘛。”潘宝山笑笑。

    “唉,小潘,我看不如来个媒体采访团集体采访。”刘海燕一下想到了个更好的策划,“那样可能会有轰动效应。”

    “集体采访?”潘宝山一纳闷。

    “市报有松阳日报、晚报,省报有瑞东日报、晚报驻松阳记者站,另外还有松阳电视台、电台。”刘海燕道,“可以组成很像样的一个媒体采访团,那样一举两得,到时在顺便找个机会跟瑞东晚报的邵卓出单独交流表示一下。”

    “表示多少?”潘宝山道,“一个数少不少?”

    “不少。”刘海燕道,“只是有一点你还要注意,表示的时候你可以在场,但不要经手。”

    “嗯,我明白。”潘宝山点头道,“会安排好的。”

    潘宝山和刘海燕谈话说,刘江燕一直听着,这些事她从不插嘴,一方面刘海燕不让她多探听,另一方面她也不感兴趣。这倒也让潘宝山省心,要不有个叽叽喳喳的“军师”跟在后头,时间长了可能会有些烦人。

    “江燕就是这点好。”这方面,刘海燕对刘江燕也很满意,从不吝啬表扬一番。

    “好什么好,你们就说我有点傻好了。”刘江燕卖乖地说,“有时真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一个数是多少,一千还是一万?”

    “给省级媒体的,一千是拿不出手的。”潘宝山笑道,“关键是人家帮了大忙,要不两三千也大差不多。”

    “帮了什么忙?”刘江燕真是不懂。

    “刚才大姐不是说了嘛,要搞个媒体采访团,有些事情需要瑞东晚报的那个记者联络。”潘宝山道,“所以要特殊表示一下。”

    “哦,我说呢。”刘江燕认真地点了点头。

    刘海燕闻言,下意识地摇了摇头,看潘宝山的眼神有点复杂。潘宝山明白刘海燕的心思,无非是说他太会撒谎,把刘江燕骗得团团转。对此,潘宝山也不好说什么,只好装作什么不懂的样子,夹菜吃饭。

    “江燕下午还回夹林去吧。”刘海燕道,“我让司机送你。”

    “下午我跟江燕去逛逛街,给她买条金项链。”潘宝山道,“回来直接把她送回夹林,顺便再跟郑金萍碰个头,到时媒体采访团去现代农业示范区,地接任务就交给她了,用餐安排也放在夹林招待所,上些土产特色菜,比到富祥大酒店还有风味。”

    “把招待放在夹林也行。”刘海燕道,“地方土特产、野味之类的自然要有些特色。”

    “嗯,饭菜是没问题的。”潘宝山道,“不过大姐,酒席好摆,客人难请,就是不知道你说的那些媒体能来多少。”

    潘宝山说完突然意识到有点点岔路,扭头看了看刘江燕,道:“那个瑞东晚报的记者活动能力不一定足,能不能都请来是个问题。”

    “哦,那个我也可以进行一些安排。”刘海燕帮腔了一句,随即又道:“我认为不出意外的话,采访团应该在十一月中旬成行,两个多星期时间,足够他们调当的了。”

    时间能定下来,潘宝山跟郑金萍那边就更好说了。下午,他和刘江燕买完项链,来到夹林后,直接就找郑金萍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