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逍遥-第3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百源区构成“井”字形的四条路,东南西北方向分别是滨河路、汇通路、昌化路和建民路。这四条路中,比较靠外围的是南面的汇通路。

    汇通路应该是城市的主轴,无论从小处看还是从大处着眼,名符其实。

    从小处看,放眼百源区。汇通路与现在新老城区间的清河十字交叉,河东段路南是开发建设中的新城区,河西段路北是正在改造的老城区。从长远来来,不管是河东河西,还是路南路北,都会发展起来,而东西走向的汇通路正好处在中间位置,显然是一条主轴线。

    从大处着眼,看松阳的三个区。沿汇通路西偏南方向走,是长陵区;沿东偏北方向是望东区。潘宝山觉得,如果把汇通路修成双向八车道的大路,可以有效地把长陵区、百源区和望东区串联起来并实现极大融合,最终形成三区一体化发展,充分提升凝聚力,形成大都市。

    当然,三区一体化不会一蹴而就,目前三个区间隔较大。长陵区与百源区之间有近十公里的距离,百源区与望东区之间的距离更长,有二十多公里。而且最关键的因素是长陵区与望东区的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对接的能力。

    长陵区,是松阳的老工业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长陵区曾兴盛一时,区内的化工企业、磷矿开采、车辆厂以及火力发电等项目十分红火,但后来走了下坡路,到上世纪九十年后期,各路萧条,只有电厂还保持着势头。到现在能提得上的,也只有发电厂,化工企业方面,只有一个化肥厂还算凑合。总之,如今的长陵区很萧寂,亟待焕发新活力。

    望东区,算是松阳市区的偏远地带,也可以说是一个小渔镇,附近还有盐场,人口也很少。但望东区有个巨大的潜力点,就是海港,它有个港口,只不过所属的港湾太小,多少年了,只是供渔船进出。针对这一点,潘宝山倒有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因为望东小港口南面紧邻的二百多公里海岸线,属于友同市,如果能划过来几十公里,那对望东区乃至松阳市来说,改变是天翻地覆的。

    这事说是异想天开,其实也不是。友同市与松阳市的界别在临海区域十分微妙,延展开来的一片近五十公里海域,属于友同市,而起内陆则属于松阳市。多少年来,友同市在这片海岸线上没有什么动作,也搞不出什么动作,因为没有腹地支撑。对友同市来说,那片海岸线几乎起不到什么贡献作用。而恰恰相反,如果把那五十公里海岸线划到松阳来,则可以极大提升松阳的经济发展空间和后劲。

    当然,这个提法遭到友同市的强烈反对,而省里也一直没有重视,所以关于望东区的海港发展问题,一直受制。

 第三百三十六章 增拓汇通路

    潘宝山把三区一体化发展的思路跟徐光放提了下,徐光放说这方面的问题前两任领导也提过,但没有深入,因为那耗时太长,在任期内不可能有多大改观,几乎不可能形成一定的惯势,搞了多是会半途而废。

    “目前大趋势下的执政理念有一定问题,在连贯性上不容易保持下去,往往新一任的领导不经意间就推翻了前一任的规划。”徐光放道,“所以对咱们松阳来说,三区一体化发展的中长期战略很难形成气候,所以上两任领导虽然有想法,也没有什么行动。”

    “按理说也不应该。”潘宝山颇为不解地说道,“一届任期起码多是五年,五年时间,差不多能做出些样子来进而形成大好局面,那样就可以给下一任奠定继往开来的基础,应该具有一定的连贯可能性。”

    “呵呵。”徐光放仰脸淡然一笑,“五年时间就形成三区一体化发展的大好局面?对咱们松阳来说怕是有些困难吧。”

    “说难也不难。”潘宝山略一犹豫,道:“只要把三个区的发展定位做好,在发展的领域各有侧重点,力争做大做强,把经济实力搞上去,朝一起融合也许就不难了。”

    “你讲的是产业布局和功能区划分,那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呐。”徐光放道,“仅就目前情况来看,三个区怎么定位?底子太薄了,并不容易调整。看看百源区还好,商贸服务流通业相比而言也还比较发达,可以做些文章,但长陵区和望东区就让人头疼。长陵区就像暮年的老人,焕发第二春的活力并不容易。望东区说是潜力大,但从现有的实力上来看,甚至还不如长陵区。”

    “长陵区的发展,比较适合现在百源区的思路,造新城,而且是向东偏北的方向走,向百源区靠拢。”潘宝山道,“当然,城建只是外相,关键还是要壮大经济实力。从发展上看,长陵区也它的优势,适合中小企业入驻。而望东区,关键是港口,要以港兴区,最终带动以港兴市,那时,松阳市可能就会在瑞北几市中脱颖而出。”

    “以港兴区?”徐光放摇头笑道,“望东区的港口体量太小,这么多年了,也不过是个小渔港而已。”

    “可以从友同市划一部分海域过来嘛。”潘宝山开玩笑似地笑了起来,“从地图上看,友同市有近五十公里的海岸线是抛进我们松阳的,很狭长,放在他们手里用处不大,无非就是养殖点海产品,如果划给我们松阳,那利用起来可不得了。”

    “嚯!”徐光放惊叹一笑,“那友同市还不急疯过去?”

    “要是省里重视起来,友同市急也没有用呐。”潘宝山道,“放在全省的大局来看,友同市那五十公里海岸线就该划给松阳市,连同那块地上的几个乡镇都划过来。”

    “行政区域调整不是那么随便的。”徐光放道,“那也要看机会,一是发展的实际需要,二是地方领导的可接受度。你可知道,在什么位置说什么话,不要把地方领导的觉悟想得有多高,谁在任上都不愿意做对地方明显不利的事,那会留骂名的。比如划拨海岸线,要是从友同市现任张书记的手上出去,以后无论他到哪儿,友同市的人民多不会说他好。”

    “任何措施,要想得到所有的人理解支持并不太可能,所以有时需要来点硬性推进,过一段时间,人们也就接受了。”潘宝山道,“而且,省里对行政区域规划进行微调,也算正常。”

    “灌输性执政,有时确实需要,但也要看什么事,明显割肉的事,有时起到的反作用会让人措手不及。”徐光放道,“当然了,关键还是要看地方领导,如果能及时宣传引导,也应该没什么,否则社会上要闹起情绪来就不好了,毕竟眼下稳定才是真正的大事。”

    “知道了徐市长。”潘宝山点点头,“事情确实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三区一体化发展虽然是最终趋势,但前期还需要各区相对独立发展,打好基础。”

    “嗯。”徐光放点头道,“另外还要看严景标的意思,现在照他这么个思路,根本就不沾边。”

    “不管怎么样,现在汇通路拓宽改造是个机会,我觉得应该向严景标建议一下,把汇通路尽量做大一些,以便今后和东西两区更好地对接。”潘宝山道。

    “就事说事,你跟严景标说的时候不要提什么三区一体化,就说是为了百源下一步的更好发展,必须有一条所谓的迎宾大道,汇通路必须好好打造。”徐光放道,“如果不出意外,严景标会同意,路做得越宽投入就越大嘛。”

    “也是。”潘宝山笑了,“那我就试试。”

    一试即成,那正中严景标的下怀。双向八车道的道路,造价之高可想而知,放手给自己人去做,就是一个提款机。

    不过严景标做足了表演,他先是表示出惊异,尔后犹豫,作出沉思状,最后才缓缓地说可行。而且,他还提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拆迁的难度加大,该怎么办。

    对此,潘宝山顺答入流。

    “严书记,现在的汇通路拓宽改造是两边同时外扩,涉及面太广,所以难度也相对要大一些。尤其是现在要增加拓宽幅度,难度随之提高可想而知。”潘宝山道,“所以我觉得对汇通路的拓宽该造,应该单边进行。”

    “单边?”严景标一皱眉,“从路南着手?”

    “对。”潘宝山道,“路南多是企业公司单位,容易做工作,而且通过道路拓宽,把他们连根拔起,再相对集中安置,又可以借机建成一个大工业园区的雏形。”

    “嗯。”严景标听后很快就点起了头,“安置措施有没有想过?”

    “如果从双赢的角度来看,由政府无偿提供土地,并进行适当资金补偿用于厂房建设和设备配套是比较可行的。”潘宝山道,“当然,也可以通过土地转化的办法来抵消资金补偿。”

    “多划点土地?”严景标微微一皱眉,沉思了一阵,“百源区没有利用的土地还不少,在相对偏一些的地方筹建一个泛工业园区,多划拨点土地作为补偿给那些个入驻的企业公司,也不是不可以。”

    “严书记,既然你同意这个方案,那我回去做个详细的规划报告。”潘宝山道,“过几天送过来,您再仔细看看,有需要完善和修改的地方再作调整。”

    “嗯,那可不是小事,还需要开会研究一下。”严景标笑了笑,“当然,以我的判断那是十分正确的事情,所以有些事你该提前准备的就先着手吧。”

    “好的严书记!”潘宝山道,“那近一段时间的汇通路拆迁工作就暂停吧,等新方案出来以后重新调整套路再推进。”

    “可以。”严景标点头道,“事不迟疑,明天上午就开个常委会,把事情拿出来研究一下,集思广益嘛,或许还能补充一些好措施。”

    “严书记,要不常委会再等两天?”潘宝山稍一犹豫,小声道:“我这边抓抓紧,把规划报告赶出来,到时直接在会上研究讨论不更好?”

    “哦。”严景标微微一愣,随即笑问:“好在什么地方?”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