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对权力-第6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的升级换代,更加不可能去了解外边市场的信息。zhèng fu统一销售,统一收集信息,统一管理完成升级换代,就很有必要。”

邱明山点了点头,说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尤利民沉吟着说道:“董教授,范鸿宇,要全面协调全县的农副产品和渔业产品的升级换代和销售,单单在县里成立一个销售公司,恐怕不够吧?”

范鸿宇答道:“肯定不够。每个区每个乡镇,都必须成立相应的合作社机构,直接和基层群众打交道。”

尤利民说道:“这样的机构,我们本来就有。比如供销社。”

范鸿宇微微摇头,说道:“职能不一样。供销社基本是单向的,从上往下,主要是产品销售。农产品收购这个环节,很僵硬。定价单一,方法也单一。收购的品类更加单一,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

“那这样一来,岂不是又要增加一个机构,增加许多脱产干部?”

尤利民很认真地问道。

干部队伍超标,机构臃肿,一直是尤利民很关注的问题。而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范鸿宇说道:“省长,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过的,加机构,不加人。新机构的干部职工,都从其他部门抽调。比如供销社,经贸委。农业局,渔业局这些单位,都可以抽调人员去新的机构工作。zhèng fu现有编制人数已经超标,再加人,公家负担会越来越重。”

尤利民缓缓点头。

邱明山说道:“范县长,在云湖,也许能够按照你说的那样。加机构,不加人。但在其他县,恐怕就不一定能做得到了。”

范鸿宇微微一笑,说道:“邱书记。我相信,至少在彦华,肯定能做到。”

这个事,关键就在于主事者本身的态度是否坚决。只要邱明山还在彦华地委书记的任上。整个彦华地区要推行他这个模式,就能做得到。

尤利民说道:“你们先试。如果事实证明行之有效,到时候再考虑进一步推广。相应的文件和监督措施,肯定也必须要到位的。”

从尤利民这个态度来看,他已经完全认可了范鸿宇在云湖的“标新立异”,不管是什么样的新招数,都毫不犹豫地同意让范鸿宇先试。

所谓试点县,确实就应该有这样的特权。

“董教授,请你谈谈第三点吧。社保机制的健全。”

可见对董全庆的话,尤利民听得十分认真,董全庆说的三个大方面,尤利民都记得一清二楚。

董全庆却没有急着开口,沉吟起来,片刻之后,说道:“尤省长,这是纯粹的学术探讨,我就事论事,并没有别的意思……”

此言一出,在座诸人的脸sè顿时都变得比较严肃起来。

看样子,董全庆也意识到他即将谈到的话题,可能会“犯禁”,不得不有言在先。

稍顷,尤利民微微颔首,说道:“董教授,我早就已经说过了,这是纯粹的朋友聚会,私人聊天,请董教授畅所yu言。”

董全庆点了点头,说道:“是这样的,有关社保措施健全这个话题,是我们在探讨云湖县公有制企业改制的时候提出来的。听范县长说,云湖县是省里明文规定的四个国企改制试点县之一。具体到每个企业改制的方式,范县长早就已经胸有成竹。范县长大才,要让这些亏损的国营企业扭亏为盈,并不太难……”

“是吗?这么有把握?”

尤利民瞥了范鸿宇一眼,淡然问道。

范鸿宇笑道:“省长,现阶段,公有制企业扭亏为盈,难度确实并不大。整个全国的市场经济都还处在摸索阶段,谁抢得了先机,谁就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真正的困难在于,公有制企业改制之后,被淘汰下来的富余的干部职工,怎么安置。这个问题,在彦华改制的时候,就碰到过。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很完善的对策。将下岗的干部职工,一股脑推到社会上去,不见得是最佳的方式。”

尤利民沉声说道:“企业消化不了,又不能推上社会,那应该怎么办?zhèng fu包干?”

邱明山和范卫国都露出十分关注的神情。

如同范鸿宇所言,彦华地区的国企改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取得了十分良好的经济效益。真正的难题,就是下岗职工的安置。

确实很棘手!

不待范鸿宇回答,董全庆便开口说道:“原则上是这样的,尤省长,对于失业的工人,确实应该由zhèng fu包干!”

大伙的眼神又都落到了他的脸上。

董全庆冷静地说道:“尤省长,邱书记,范专员,失业是一个全球xing的问题。不管经济多么发达的国家,失业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zhèng fu必须要妥善解决好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了社保体系的完善与否。西方国家的失业工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保障。第一个方面的保障,来自于原先供职的企业。公司裁员,必须根据职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付给一定的补偿金。这笔补偿金,一般来说,至少可以保障失业工人三个月以上的生活不成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保障,来源于zhèng fu的失业救助金。工人失业期间,可以申请失业救助,保障基本生活。第三个方面的保障,就是全社会健全的再就业培训。这些培训机构,少数是zhèng fu开办的,多数是民间开办的。参加这样的培训之后,可以让失业工人尽快找到新的工作,结束失业的状态。”

“目前,在云湖县,这三个方面的保障,都不健全。在毫无保障的情况下,仅仅发放一笔补偿金,就将企业富余的职工解雇,直接推到社会上去,从此撒手不管。我个人认为,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一旦补偿金用完,他们没有找到新的工作,没有新的生活来源,zhèng fu又没有失业救助金发放,生存立即就成为大问题。如果失业工人的数目不大,或许还不会造成太大的社会影响,一旦数目大了,就会引发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zhèng fu的声誉,是个很大的影响。”

我国第一部《劳动法》,尚未颁布,工人下岗失业,应该得到的补偿,没有明确规定。

尤利民双眉微蹙,问道:“董教授,你的建议是,要在云湖县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推行国企改制工作?”

董全庆沉吟着说道:“尤省长,按照先后顺序来说,应该是这样的。不过,根据云湖的实际情况来看,要建立完善的社保制度,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至少也得一两年时间。云湖那些公有制企业,普遍亏损严重,不要说一两年,就算是几个月,都很难熬下去。所以,我们跟范县长商议,认为可以齐头并进,一边进行企业改制,一边完善社保制度。而且也不必要一上来就贪大求全,想要将所有的社保制度都完善,可以先建立下岗职工的社保制度。把这一块单列出来,先搞好,解决了下岗职工的后顾之忧,整个公有制企业的改革工作,就能放心推行了。”

尤利民立即紧盯着问道:“社保资金怎么解决?谁来管理?”

董全庆又望向范鸿宇,范鸿宇点点头,说道:“省长,我们是这么考虑的,社保资金企业出一部分,zhèng fu筹集一部分,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先向银行借贷一点,救急。管理暂时归口在劳动局。只要国企改制之后能够取得很好的效益,保障下岗职工最低生活标准的资金来源,就能得到妥善的解决。所以,改制势在必行,不改的话,都要饿死。改了,也许还会碰到很多问题,但总比不改要好。”

尤利民沉吟说道:“这个事,必须要慎重,实施之前,要把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进去,搞细致一点,完善一点。你们先把可行xing报告搞出来,给我看看。”

“是,省长。”

范鸿宇恭谨地答道。

尤利民对他的关怀,当真是无微不至,这是准备亲自出面为他挡箭了。

毕竟这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涉及到了基本体制,比较敏感,范鸿宇人微言轻,未必顶得住。

 第671章 洪直正同志

宴请结束之后,邱明山,范卫国,范鸿宇等人,恭送尤省长回家,然后大伙一起返回青山宾馆。今晚上,所有先进代表都住在青山宾馆。

于情于理,范鸿宇都必须去邱明山房间里坐一会。

此番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高洁没有来参加,刚好有比较重要的工作处理,走不开。常务副市长的工作,也是很繁忙的。

范卫国范鸿宇父子,陪同邱明山走向他下榻的房间。

身为地委书记,邱明山住的,自然是单间。

“鸿宇,为什么香港专家在第一线抗洪抢险的新闻,省报还没有报道?”

范卫国有点奇怪地问道。

纯粹就事论事,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新闻,很抢眼,照理,省报应该第一时间予以报道。现在抗洪抢险表彰大会明天就要召开了,省报居然一直没有报道这则新闻,令人好生不解。

范鸿宇微微一笑,说道:“有人不想担风险。”

范卫国愤愤地说道:“这些人,无论什么事,都一定要往政治上扯,简直荒唐。”

“争辩得那么厉害,小心一点也无可厚非。”

范鸿宇倒是很看得开,笑着为宣传部门解释了一句。自从御用大腕在《时事论坛》上发表的那篇“檄文”正式上了内参,这个事就变得非常敏感。青山宣传部门的负责同志,确实没有义务为范鸿宇“摇旗呐喊”,无缘无故的卷入进这是非窝去。

邱明山淡然说道:“一定要往政治上扯,也未必就扯不上。”

范鸿宇说道:“正是。暂时还不用。”

邱明山瞥了他一眼,范鸿宇微笑点头,邱明山便确定,范鸿宇已经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说不定早就有了后续的安排。只是时机未到罢了。此人年纪轻轻,在政治上的天赋实在非比寻常,有时候连邱明山都觉得大开眼界。

来到邱明山的房间,范鸿宇恭请两位尊长在沙发里落座,自己临时充当服务生,为邱明山和自家老子斟茶倒水。

邱明山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缓缓说道:“范鸿宇,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