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大典 1-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洞庭。《过洞庭湖》:西来众水混平湖,极目波涛撼地图。海月照空仙远,天风吹送客帆孤。楚兰春老伤是鸟,湘竹云深斗鹧鸪。拟欲投文招屈子,九重泉下亦知无。
  【宋李滨老词】《临江仙·洞庭湖怀古》: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青草湖
  【岳阳志】:北界洞庭,南接潇湘,东纳汨罗之水。自昔与洞庭并称,舟人谓之上湖,下湖。杜子美诗曰:“洞庭犹在目,青草绩为名者。”此也。湖并垒石山下,俗名磊石,故亦曰磊石湖。湖中有山,水落则见。其足自冬而春,草色弥漫,风行成浪,望眼不穷,故曰青草湖。湖水东抵将军山,山上有定南德胜将军祠,不详何氏。旁曰青草寨,寨官一人,卒八十八。汨水自东南来注之。汨水,又名吴昌水,其源出豫章之境。其阳为罗县,古罗子国也。罗水出焉。二水谓汨罗,下曰屈潭,楚三闾大夫怀沙自沉之所。邦人祠之,至今号忠洁侯。《青琐》云:“唐末有洪州军将题诗云:苍藤古木几经春,旧日祠堂小水滨。行客谩陈三酹酒,大夫元是独醒人。”庐水经故县,自西北来注之。鸡栖水出幕阜,与梅水合,自东来入于汨罗。其西北曰础水,是出础石,纯水自南来会之。绍兴中,宰相秦桧既杀岳飞,恶郡名与其姓同,遂改曰纯,以此水也。未几,复为岳。其地亦有石濑,上有关羽随军助顺事相。书图经以为当时行军所置。同为汨罗西流,至于垒石入于湖。又,南抵天王祠外,云唐人刘山甫领外北归,题其壁云:“败墙风雨几经春,草色盈庭一坐尘。自是神仙无感应,盛衰何得却由人。”是夕,梦巨人曰:“我南岳神也,何得见讥。”遂惊觉,风涛汤舟不进。刘悔谢,去其诗。又,东北通哑潭之水,与白荆堤相望。其旁又为琴棋潭,俗传柳毅传书于此。又北通荷塘港,又西纳石墨溪。其水如墨,饮之已疾。神农本草,有五色石英,五色石脂,皆仙药。今巴陵玄石皆主疾,则其类也。此水岂其流也。右青草湖之限际,盖尽于此。
  【岳州志】:青草湖,一名巴丘湖。北洞庭,南潇湘。东纳汨罗之水,自昔与洞庭益称。王象之《纪胜》云:“青草岸上有君山祠,亦有青草湖。”又商人过青草湖,或教之曰:“过湘君可乞如愿。”客如所教,果得如愿,乃女奴也。惟意所欲如愿能致之。后逃壤中,今楚人以元日击壤,呼如愿者以此。其详见《荆楚岁时记》。《李德裕集》记,玄真子张志和《渔歌》:“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掘头舡,乐在风波不用仙。”李群玉诗云:“诗思乱随青草发,酒肠俱逐洞庭宽。”杜少陵诗:“洞庭犹在目,芳草续为名。”韩屋诗:“青草湖将天暗合,白头浪与雪相和。”
  【太平御览】:青草湖在长汀县东五十里象牙林深不盈尺,广丈。生草四时长青,故名。运使蒋公之奇有诗云:地无一勺水,安得有湖名,世事果如此,风波平地生。
  【临汀志曰】:,巴陵南有青草湖,周回数百里,日月出没其中。湖南有青草山,故因以为名。
  【阴子坚诗】《渡青草湖》: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源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茆山近,江连巫峡长。带纹澄回碧,映日动浮光。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唐杜工部诗】《宿青草湖》:鹤口、草湖、洞庭湖,相连在岳州。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宿桨依农事,邮签报水程。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湖雁双双起,人来故北征。赵曰:所以隐。棹曰浆。楚人于湖中种田,故宿浆,依之也。邮签谓漏筹,舟中所用以知时也。
  【宋黄山谷诗】《过洞庭青草湖》:乙丑越洞庭,丙寅渡青草。似为神所怜,雪上日杲杲。青草湖,一名洞庭庭湖。《荆州记》云:因青草山为名。《诗》曰: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我虽贫至骨,犹胜杜陵老。忆昔上岳阳,一饭从人讨。杜陵老,谓子美也。尝有诗云:“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又云:“少陵野老长声哭。”大历四年,子美自公安上岳阳。有泊岳阳楼下等诗,其上水进。俄诗云:驱驰四海内,童稚日月口。但遇新少年,少违旧知友。行矣勿迟留,蕉林追獠。时山谷赴宜州贬所。岭南多蕉林,其地与夷僚相接。前汉《外戚传》曰:“行矣,强饭勉之。”选诗:迟留法岂轻。五祖谓六祖曰:“汝广南犭葛獠,有甚佛性。近世本和尚作白云端,真赞云:“假饶亲见杨岐也,是湖南犭葛獠。”
  【张南轩集】《庚申过青草湖》:已越重湖险,张帆胜顺流。乱云藏野寺,横网闹渔舟。月色湖南好,风霜岁晚谋。未知荒歉后,得似向来不?
  青土湖
  【宣城志】:在县北七十里,以湖土青色,故名。东西长一十里,南北袤八里。湖水而流九里,与句溪合。旧经引范传正《宣州记》云:宣州自为五湖。今芜湖、丹阳湖,隶太平州。固城湖隶建康府,惟此湖与北湖存焉。
  青塘湖
  【饶州志】:在余干县。
  青林湖
  【太平寰宇记】:在蕲州广济县。注:《水经》云:江水左傍青林湖,即利水,出庐江郡之东陵县,西南流入积为湖。湖西有青林山。又,《饶州志》:在鄱阳县。
  青泥湖
  【郡县志】:在江陵府潜江县。又《武陵图经》:在龙阳县西南。
  青陂湖
  【靖州志】:在会同县西十里。
  青山湖
  【沔阳州志】:在州之西北三百里。
  青鱼湖
  【云南志】:在宁州,一名青鱼戏月湖,湖尾在本州境。
  青镜湖
  【天台志】:在县东南二里。
  青丝湖
  【青阳志】:在县北二十里。
  丹阳湖
  【金陵新志】:在溧水州西七十里。周回一百九十五里,深三丈,湖中流与太平路当涂县分界。《春秋左氏传》:哀公十九年,楚子西子朝伐吴,及桐。杜预注云,宣城广德县西南有桐水,出白石山,而入丹阳湖。至今白石之水冲突,则三湖泛溢。此水本由五堰,自宜兴县入太湖,今已湮塞。故老云:当时虑后人复开此道,则苏常之间,必被水患。遂以石室五堰路,又液铁以铜石。李白尝游此湖,酷爱其景,乃张帆载酒纵意往来。
  【唐李白诗】《丹阳湖》: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归舟,歌声逐流水。齐贤曰:《史龟策传》曰:龟千岁乃游篷莱之上。王土贝斌曰:丹阳湖在当涂县东南七十里。《春秋元命苞》曰:水者,五行始焉,元气之津也。《楚词》,顺风波以南北兮。《江赋》,寻风波以穷年。
  【宋郭功父诗】《丹阳湖》:湖光际长天,永日微风止。发歌一舟去,雪阵群鸥起。荷香迷近远,秋色莹表里。试问贺季真,何如镜湖水。
  【刘琏自怡集】《过丹阳湖》二首:数朵青山迷远黛,一行白鹭下汀洲。孤帆影落长天外,芦叶萧萧满地愁。碧树彤霞锦绣中,扁舟摇扬芰荷风。多情唯有如弓月,照见离人两鬓蓬。
  【金正叔集】《丹阳湖》:岛树压丛云,波光铺塞雪。回浸寒无暑,平空晓犹月。吕父已入周,范蠡未辞越。扁舟谁与同,浩歌几千阕。
  丹陂湖
  【沅川记】《武陵图经》:在武陵县丹州村,广百余顷,水色微赤,故名。
  绛岩湖
  【建康志】:一名赤山湖,在句容县西南三十里,去府六十里。源出绛岩山,周回二十里,下通秦淮。《石迈古迹编》曰:赤山湖,在上元句容两县之间,溉田二十四土旱。南去百步有盘石,以为水疏闭之节。《南史·沈传》:明帝复使筑赤山塘,所费减材,官所量数十万,即此湖塘也。唐麟德中,令杨延嘉因梁故堤置,后废。大历十三年,令王昕复置。周百里为塘,立二斗门以节旱焊,溉田万顷。《元和郡国志》:句容赤山湖,在县南三十五里。《茅山记·太元真人内传》曰:江水之东,金陵之地,左右间有小泽,泽东有句曲之山。陶隐居曰小泽,即谓今赤山湖也。从江东来,直对望山。今此湖半属句容半属上元。旧收岁课钱二百二十贯。咸平三年正月,奉敕除放湖条,江宁府上元句容两县,临泉、通德、湖熟、荣德、丹阳、临淮、福祚、甘棠、书额乡,今并入丹阳、临泉、福祚、甘棠四乡。百姓自来共贮水绛岩湖浇灌田苗,下有百堰捺水。其湖上接九源山,其堰下通秦淮江。自吴赤乌二年,到今已七百余年。其湖东至数,西至两坛、南至赤岸,北至青城。旧日春夏贮水深七尺,秋冬贮水深四尺。先是麟德二年,前县令杨延嘉并建两斗门,立碑碣,具言周回仅百里。州司寻差十将丁筹讣生徐蒇巡湖,打量得一百二十二里九十六步。庐尚书判。置湖贮水,本为溉田,若许侵耕,虽防灾旱,取定四尺水,则使其浇九乡田苗。九乡跨句容上元两县若过令深广,又虑浸毁。若逢旷旱之年,须稍更增加。今且定取五尺水,则其不及处,且任耕垦种植。如有人于五尺水则内盗耕,一亩一角,推勘得实,其犯条人断遣,令众十日放。本管湖长不觉察,亦并施行。又据十将丁筹状。芦发艹亭北边去岸约有二百来步,有一盘石,东西阔四尺七寸,南北阔三尺五寸,石面中心去水面一尺六寸五分,即是五尺之则,并有察柱。仍仰下县便于石上磨刮,更刻字记其湖。仍每季一申不得卤莽。戴经、新塘、有丰等三湖,围土旱内田,多是私函取水浇灌田苗。淮旧例放绛岩湖水,下秦淮三日,取指挥给放。不得专擅开函取水。其湖光有传食田五十亩,句容县弓量二十亩三十步,上元县弓量二十亩三十步。百堰与绛岩湖同置。绛岩湖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