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为领导人,当业务干部整装待发,打算出外开拓市场的时候,居然说一些不三不四的话,已经不合时宜。大家为了顾全颜面,不得不随着领导人的笑声而呼应,实际上的心颇有不祥的感觉。至少天上的乌鸦,在夜里飞鸣,已经表达了鸟兽比人类更多灵敏的预感。曹操也有所警觉,问道乌鸦为什么夜鸣?干部只好答以月亮光辉普照,使乌鸦误认为白天,因而飞鸣。这不是干部不诚实,而是曹操过分狂妄自大,才失去平日原有的警戒心。
  曹操又在歌词当中,唱出“夏从中来,不可断绝”,以及“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这样不吉祥的辞句。言为心声,可见曹操心中,已经知道这一次南征,殊难取胜。却由于自以为是,而沾沾自喜。这才一反常态,忽略了心中的预感,无视于各种不祥的预兆。
  按理说曹操一向疑心甚重,也就是警觉性很高。不可能对徐庶久久不献一计,忽然自告奋勇要星夜赶往散关把守隘口,丝毫不起疑心。又对乌鸦夜鸣,自己口出恶言,也全不在意。这一连串的不祥预兆,原本可以救近百万人的性命。却由于领导者的饮酒作乐,口出狂言,丧失了挽救的作用。最可怜的,莫过于基层员工,平白死于非命。
36。刘馥对曹操提出批评,是不是合适?
  曹操对酒当歌,大家都欢乐相和。刘馥忽然说出“大军即将出发,丞相为什么唱出这样不祥的字句”如此唐突不敬的话来,曹操问他:“有什么不吉祥?”刘馥答以“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这就是不吉祥的话”。曹操大怒,当场以手中的槊刺死刘馥。第二天,曹操酒醒,自感懊悔不已,厚葬刘馥。
  刘馥这种举动,居于自作自受的人生定律,我们实在不便置评。但是,不得不说的时候,我们仍然以为欠妥。理由有三,分别说明如下,以供参考:
  (一)曹操饮酒颇多,已经有醉意。在这种情况之下,提出任何批评或建议,实际上时机并不合适。刘馥为什么不能忍耐一下,事后待有合适时机,再行提出?
  (二)曹操手中握有一槊,随时可以伤人。在酒醉的时候,很容易失控。万一发生误杀情事,根本无法补救。刘馥为什么不预先想一想,可能产生的后果?
  (三)在座那么多人,资历比刘馥深的,职位比刘馥高的,难道都不如刘馥聪明?为什么刘馥不把批评的机会,礼让给这些人?偏偏要自我表现,用自己的性命做赌注?而不设想一下,别人有顾虑,何以自己独无? 
  这还不算,刘馥进谏所带来的后遗症,更是令人震惊。若是刘馥知道可能衍生的恶果,就算再急迫,恐怕也不会如此想到就说。因为事隔两天,曹操在水军中央大战船上,观看训练,心中以为必胜。接连赞叹“铁索连舟,果然渡江如履平地”,程昱不得不提出警告:“万一对方用大攻,实在难以回避。”曹操大笑,说他虽有远虑,却没有想到时届隆冬,但有西风、北风,那里有东风、南风?周瑜用火攻,岂不是烧他自己?
  程昱还是不放心,准备再次劝谏。旁边的同僚,拉住他的手,提醒他刘馥进谏的不幸后果,使程昱不敢再说话。后来火烧连环船,死伤不计其数。曹操固然应该负起最大的责任。刘馥唐突冒犯致死的延伸症侯群,难道不是十分重要的近因呢?诸将领拜伏赞叹“丞相高见,众人不及”,是不是刘馥被刺死的反面效果呢?
  我们无意把这些罪过,都平白加在刘馥身上。造成对死者的不敬,原来就不是中国人应该有的态度。我们只是认为,凭勇气做事,远不如有智慧判断时机和后果。同样进谏,曹操有时候欣然接受,有时候却愤怒得不能见客。因为曹操毕竟是人而不是神,有情绪反应,也可能喜怒无常。身为曹操的干部,必须心目中有曹操的存在,凡事先站在曹操的立场来考虑,而不是自己想怎样便立即表现出来。否则受害的是自己,别人帮不上忙。
  刘馥可以说,但是不必在这种不合适的场面与不稳定的气氛中,直率地说出来。曹操用了一些不吉祥的字句,很可能心中已经有一些后悔,杀了。刘馥不说。大家在含混吵杂中,不一定听得清楚,也不一定有祥的感觉,反而不会产生什么不良的影响。如今刘馥一一说明,岂不是愈描愈黑?弄得大家情绪不安,更加于战不利。想来,这些都由于一时气急,并没有顾虑周到。
  37。诸葛亮七星坛祭风,真的有这种可能吗?
  七星坛诸葛亮设祭坛借东南风的故事,如果换成现代的科学语言,应该改写为:孔明知道周瑜想用火攻,来烧毁曹操的船舰。万事毕备,只欠东风,心中非常焦急。因为时届隆冬,刮的是西风、北风,很少有东南风出现。程昱就向曹操报告,把船只连锁起来,固然平稳。但是东吴如果采取火攻,实在难以回避。曹操凭着丰富的常识,马上回答: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弄得程昱十分难堪。周瑜为了这件事情,急得卧病在床,连药都吃不下。孔明对天文气象,有很深入的研究。他知道天有不测风云,气候随时在变化。即使隆冬时节,也很可能偶而出现东南风。时间不会太长,但是短暂的时候,若是把握得很确实。对于火攻,已经够用了。所以他建议周瑜,在江边南屏山开晦处,设置气象观测站。指派若干士兵,轮流值班。一旦东南风起,立即向周瑜报告,以便及时行动。周瑜欣然接受,指定最可靠的鲁肃,陪同孔明负责办理。周瑜和程普等将领,在怅中伺候。只等东南风起,便调兵遣将。由黄盖的二十只火船,到曹营点火。孔明小心翼翼,丝毫不敢怠慢。终于在十一月二十日午夜,测得东南风。周瑜大喜,一方面派丁奉、徐盛二位将领,各带一百人,分由水陆两路,到南屏山气象观测台,擒住孔明便行斩首。一方面全体官兵总动员,把曹操杀得片甲不留。
  当时科学尚未发达,没有足够的科学知道,可以彼此沟通。孔明若是如实地保证,周瑜根本不肯相信。必须适度地装神弄鬼,搞一些神秘色彩,才能够让周瑜和其他将令相信。但是,孔明也料到,周瑜必然以“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为理由,做出“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的决定。他事先安排赵云,及时前来救援。
  鲁肃的老实人角色,最适合穿针引线,充当沟通的桥梁。孔明并非存心整他,或者看他的笑话。而是有些事情,直接和周瑜说,还不如透过鲁肃,更为有效。
  周瑜当然也不是存心作弄鲁肃,他实际上和孔明也没有什么私人的恩怨。他这样做,完全是对东吴的一片忠心。他自幼聪敏过人,廿四岁便出任建威中郎将,先随孙策,后事孙权。与孙策又是连襟,难怪特别忠诚。
  对孔明来说,如果联吴不成,或者东吴向曹操低头。他们隆中决策,便没有实现的可能。这一次过江来到东吴,在他们生涯规划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如何,要和东吴联手打败曹操,以后的计划,才能够逐步进行。因此冒再大的风险,也是势在必行。他一方面冒险,一方面预先留好安全的退路,充分显示他的神机妙算。实际上他所做的,是对未来的预测,而不是真的如周瑜所言,有那么高的法术。预测必须有科学的依据,只是当时民智未开,不得不借用一些神通之类的说法。什么沐浴斋戒,不过是表示诚心诚意。身被道衣,跣足散发,也只是哧唬大家,不要分心做自己的事情。以免东南风来时,耽误了宝贵的时刻。如此而已,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以为孔明真的具有神通的法力。
  38。赤壁之战,对刘备为什么如此重要?
  孔明过江东,舌战群儒。对孙权和周瑜,费尽心机,因为赤壁之战,对刘备实在太重要了。倘若孙权降曹,刘备很快就被曹操消灭。就算孙刘联合起来,要战胜曹操,也谈何容易!逼得孔明装神弄鬼,竭尽所能,务求联吴成功,赤壁胜曹,奠定今后发展的基础。
  实际上,当时的刘备,由于关羽斩颜良,不得不借故离开袁绍。向袁绍献计南连刘表,赶忙投靠荆州。刘表对刘备,表面上很客气,还说要把荆州让给刘备。内心则十分猜疑,对刘备很不放心。曹操听说刘备出屯新野,便出师南征。这时候刘表已死,次子刘琮继位,索性归顺曹操。刘备且战且退,兵征将寡,已经是十分危急。可以说生死存亡,就在赤壁这一战役,至关紧要。
  果然不出孔明所料,曹操一再上当,百万雄兵,顷刻化为灰烬。刘备趁机占领南郡、长沙、零陵、桂阳等地,总算有了一些地盘,勉强称得上鼎足而立,三分天下。但是,和曹操、孙权相比,仍然是最为弱小的势力。就算如此,隆中对策的第一步,毕竟顺利完成。对刘备来说,可以说是有生以来,首次站稳脚步的第一招。
  如果说官渡之战,使曹操以寡胜众,气势大增。那么赤壁之战,刘备同样以寡胜众,大增气势。从此天下三分,比官渡之战的作用,尤为重大。我们常说人有旦夕祸福,刘备这次喜出望外,更能充分体会这种感觉。不过事在人为,如果不是孔明竭尽心力,岂能有这样的成果?以人为本的中华文化,可贵处即在有人才有事。
  39。曹操自以为得志,却遭惨败,这是为什么?
  曹操看不起当代的各种势力,惟独对刘备和孙权存有戒心。一个是“天下英雄使君与操耳”,一个则是“生子当如孙仲谋”,都是十分不容易听到的美言。现在这两位人物,居然联合在一起。如果赤壁这一段,能够大破孙刘联军,岂不是同时消除心中大患?眼看着一切准备就绪 ,既有庞大的连环战舰,又有黄盖老将愿为内应。难怪曹操先说“今吾有百万雄师,更赖诸公用命,何患不成功耶”?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