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富春山居-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说陈大舅替外甥提亲,王翰林心里是愿意答应的,然女儿的婚姻大事,一则要夫人点头,二则还要看女儿自家的意思,他就请陈大舅在书房暂坐,回梧桐院和柳氏说:“隔壁陈大舅来替知远那孩子提亲来了。”
柳氏想一想,好笑道:“不是说陈夫人想在娘家找个儿媳妇么,怎么是陈大舅来提亲?”
“若不是都说陈夫人想在娘家找儿媳妇,何必陈大舅来提亲。”王翰林笑道:“你觉得怎么样?”
柳氏犹豫了一会,道:“两家相处才几个月,现在就订下来,是不是太早了?两个都是孩子呢,性子都还没有定,谁晓得再过二三年是个什么情形呢?”
王翰林叹一口气,道:“再过二三年,是有大把的公子哥儿由着咱们挑。可是英华那个脾气,怕是不讨婆婆喜欢。李家和咱们几个月紧邻,英华哪一回淘气逃得过隔壁陈夫人的眼睛?已是晓得英华的脾性还来提亲,大可以放心了。再者说,女儿说是嫁人了,也不过隔着一堵围墙,还不是和在家似的?”
柳氏想了又想,道:“先问问你儿子,再问问你闺女自己。”就使人把耀宗喊来,和他说:“李知远的舅舅来咱们家提亲。我还有些拿不定主意,你觉得知远这孩子怎么样?”
耀宗想都不想,回答:“比赵恒好。他晓得赵恒是什么人,还敢来求亲,这样的人不把妹子许他,还能许给哪个?”
这话实是说在点子上。晋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儿子有意的小姐,就京城里那些王孙公子们,谁敢娶?李知远若是不晓得还罢了,已是晓得赵恒的身份,还敢来求亲,确是真心喜欢英华才会如此。
柳氏再三思量,慢慢点头,道:“把英华喊来,正经问她。”
耀宗笑道:“不消问,妹子是肯的。”柳氏皱眉,道:“怕就怕她现在肯,过一二年又不肯了。”
王翰林笑道:“耀宗你去喊你妹子来。”等儿子走远了,又和柳氏说:“李知远的文章写的不错的,一个进士稳稳的。我和李大人半辈子的老朋友,他的家教,还能信不过么。”
柳氏啐道:“好竹出歹笋的例子,我们家就有一个。我是怕,几个月哪里能看得清一个人的脾气性格。就这么把女儿许他容易,女儿要和他过一辈子的。”
“琴瑟和鸣,全靠的运气。”王翰林把柳氏的手捏在手里,笑道:“嫁在眼皮底下,总比嫁到外县别乡要好吧。若真过不下去了,咱们也看得见,也能替她做主,是不是?”
柳氏长长叹息,道:“先订亲罢,拖二三年再成婚。若是李知远不合适,退亲到底比和离好再嫁。”
英华可不晓得爹娘连她出嫁和离都考虑到了,哥哥说母亲要当面问她可愿意嫁李知远,她把头点的好似小鸡啄米,两个脚却似生了根,无论如何不肯挪动半寸。耀宗好笑,道:“你若不肯呢,就不要去,我直接和爹娘说你不乐意就完了。”说罢甩手就走。
英华涨红着脸跟在哥哥屁股后头,拿手指头捣哥哥的后背,别别扭扭的说:“你只说爹娘喊我说话不就完了,为什么什么都说!”
耀宗道:“别捣我,姑娘家的,贤良淑德会不会?”
英华啐道:“我不会,也有人肯娶我。贤良淑德都是狗屁,姑母倒是贤良淑德的够了,姑丈骂她跟骂什么似的。她老人家若有三分刚强,也不会穷的要回娘家寄居。”
“这倒是。她自家是个又粘又软的糯米团子还罢了,养一个表弟也是一般的性情,着实让人头疼。”耀宗眯着眼笑道:“回到富春你就变金镶玉了呀,这都第三个来提亲的吧。”
英华啐哥哥一口,提着裙子跑到廊下,欲进又退,等耀宗来了,又羞答答不肯进去。耀宗一把把妹子拖进屋,笑道:“娘,你问问妹子,肯不肯嫁李家那臭小子。”
英华恼了,一拳敲在哥哥肩上,恨道:“我不害臊了,我愿意嫁。”转过身摇母亲的胳膊,问:“他来提亲了?”
柳氏点头,忧愁的把女儿拉到身边坐下,道:“是陈舅老爷来提亲的。”
英华听得是陈舅老爷来提亲,顿生打败陈家小姐们的满足,抿着嘴儿忍不住笑了。
柳氏恨道:“你就这点出息!娘问你,你嫁了李知远,将来会不会后悔?你想好了再说你要嫁,还是不要嫁?”
“将来的事哪个晓得,我怎么晓得我将来会不会后悔。”英华甚是老实,用力想了许久,挤出来两句。
王翰林摇头,轻轻在女儿头上拍了一下,道:“准备嫁妆罢,人家在前头等了好久了。把英华的八字拿来。”
柳氏回身自妆盒里把英华的八字红帖取出来,小心送到王翰林手里,犹道:“先订亲,成亲的日子再商量。咱们嫁妆还没准备好呢。”
王翰林嘴上劝说柳氏答应,其实心里也舍不得,到前头和陈大舅写婚书,就说:“原也没想到就与女孩儿订亲,嫁妆都不曾置办,婚期日后再议罢。”
陈大舅答应了,带着婚书回去交给姐姐,陈夫人便问婚期,听说王翰林要日后再议,便道:“王小姐十六岁了呀,也嫁得了。”
李大人打圆场道:“咱们两家回路回老家,他们家只有两只船,箱笼都没几只,想来是要替女孩儿现置办嫁妆了。且等他办齐了再提成亲的事也不急。”
陈夫人不满,道:“是没有办,还是办不起?若是三年五年都办不齐,叫我哪年抱孙子?依着我看,没嫁妆就没嫁妆,腊月把她娶回来,明年年底与你添个孙子才是正经。”
婚约(下)
李大人笑了,慢慢道:“若是咱们家芳歌订了亲,人家说不嫌她没嫁妆……”
“我家芳歌怎么没有嫁妆了?”陈夫人啐道:“若不是因为要回老家的缘故,她的嫁妆能还差一半儿?”
“咱们家是回乡不好备嫁妆,你儿媳妇也是从京城回家的呀。”李大人笑道:“夫人,稍安勿燥。我比你还急着抱孙子呢,且过几个月,再使人去问。”他看看郁闷的想去抠墙的陈大舅,又道:“淑琴的婚期可定下了?”
陈大舅笑道:“淑琴是老三的女孩儿,我做家长的替他定亲也还罢了。婚期且等他和亲家商量罢。”
李大人不顾陈夫人不停的与他使眼色,又问:“姐夫我多事问一句,淑琴能有多少嫁妆?”
陈大舅的脸红了,吃吃艾艾半日,道:“家里的女孩儿们都是一样,两箱两柜,四季衣裳各两套,再多家里就拿不出来了。”
这比当初陈夫人的陪嫁还要多出一个箱子来,可见陈家比从前富裕些。李大家拈须点头,道:“你大姐昨日和我说,要给女孩儿们添妆。”
陈氏想当她出嫁时家里的艰难,待这个急着嫁女的大弟弟就亲热了许多,微笑道:“我和你姐夫打算与淑琴八十两银添妆,待老三来与他罢,想买什么就买点什么去。淑贤她们几个。我们都与她们每个人添妆八十两。银子呢,待你回家时一并与你。”
八十两看着不多,可是家里大大小小待嫁的还有十来个呢。大姐为人虽然过于严厉,居然在这个时候拿出一千多两来。陈大舅的眼圈儿霎时就红了,握着大姐的手,“姐姐姐姐”半日,感激的说不出话来。
陈夫人眼圈儿也红了,将手搭在兄弟的肩上,道:“一家大小都压在你肩上,你的苦,姐姐心里晓得的。”
李大人在一边摸着胡子微笑,一来得意老妻的注意力被他从儿子的婚期上扯开,二来也是看他姐弟两个友爱欣慰。
陈大舅性子和长姐不同,原是个灵活机变的,他在肚内算一算帐,这一千多两给女孩儿们添妆,一人不过八十两。然家里待嫁的,最大的一个也才十八岁,订了亲拖两年再嫁都不算迟。若是有一千多两现银在手,并着吃苦受累,去北方贩一回牛。一个来回稳赚一倍。迟两年毕姻,就有一百六十两的陪嫁,不是更好?
陈大舅思量再三,决意待老三来了和他说知,莫要把婚期订的太早,哥几个家去商量怎么把这个大钱多多的生出小钱来,务必要把女孩儿们都体体面面嫁出去。
陈大舅越想越激动,却是在大姐家坐不住了,红着脸问大姐家借了个马,要马上回家和家里人报喜。陈夫人拦不住,只得借了马与他,送到二门回来,埋怨丈夫:“不是说好了一个一个与她们添妆,怎么你又说一并与他。”
李大人笑道:“既然是与女孩儿们添妆,一并与他不是爽快,今儿与一个,明儿与一个,也不好看哪。他们要怎么用怎么花,自家商量,不是更好?你呀你呀,就是什么都想管,那么底是你娘家!”
陈夫人笑骂道:“娘家我管不了,我自己家我能管吧?芳歌的亲事,你有主意没有?”
“这个……再看罢。”李大人想了一会,因陈夫人目不转睛盯着他,苦笑道:“叫你儿子把文会办起来,一个月一两回,咱们把满县的少年才子们聚到一块,你们娘两在屏风后头慢慢看,慢慢挑,可好?”
“这个法子使得。”陈夫人点头,道:“傍晚灯会,我亲自带女孩儿们出去瞧瞧。若有好的,你再去打听底细。”
且不提李大人老两口攒足了力气要给芳歌挑女婿。只说王翰林老两口儿,王翰林看李知远这个女婿甚好,柳氏虽然还有顾虑,然已是订了亲,备嫁妆的事情就迫在眉睫,是以午饭后柳夫人到女儿院子里来,母女两个商量嫁妆的事情。
柳氏自有给英华准备的妆奁田几十顷,历年积蓄下来的头面首饰也足够,唯一短少的是衣服家具这些要现做的。衣服还罢了,开出尺寸去苏州做,只要有银子,二三个月的功夫就得能得,倒是家具,不晓得富春的风俗,颇有为难处。瑶华成亲时因梅家就要全家到任上去,除去随身的箱笼诸物,并不曾置办家具。是以到英华这里,柳氏也有些犯愁,便问女儿想要什么。
英华道:“也不消置办什么的呀,左右不过是那几样。”
柳氏嗔道:“一要体面,二要得体,三要不能张扬,四还要你婆家满意。你以为备嫁妆是容易的事么。”又使人去后头把玉薇喊来。
玉薇听得英华订了亲要备嫁妆,欢欢喜喜先恭喜了柳氏,才道:“奴这些天没少和富春县的妇人们打交道。曲池府虽说厚陪妆,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