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丝绸之路与丝路考古学 孟凡人-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讲人简介

    孟凡人,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分配到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新疆考古学、新疆史和历史地理,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

    主要著作:《北庭史地研究》、《楼兰新史》、《楼兰鄯善简牍年代学研究》、《丝绸之路史话》、《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壁画》、《新疆古代雕塑辑佚》、《吐鲁番古代壁画辑佚》、《中国古瓷在非洲的发现》、《新疆考古与史地论集》等。

    内容简介

    古老的丝绸之路连接着世界的东方与西方,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这里有令后世惊叹的东西方艺术珍宝,凝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发明创造,异彩纷呈、扑朔迷离的古文字,给后世流下了一个个难解的谜团,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探索,去发掘。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在延绵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举世闻名的敦煌,神秘的楼兰古国,静静的矗立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传达给人们的却是超越国界和民族差异的精神共鸣。

    全文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丝绸之路与丝路考古学》。这个题目是非常大的,涉及的内涵也非常多。所以今天只能是介绍一个大概情况。今天我讲的第一个题目,就是丝绸西传,与丝路名称的由来。这个丝绸西传的时间,现在学术界看法分歧非常大。根据我的看法丝绸西传可以分两个阶段:一个就是丝绸辗转流传的时期。这个时期是比较早的,因为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伟大贡献。当中国丝绸发展以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和周边的各少数民族交往比较多,通过这些少数民族丝绸呢,就辗转流传到了西方。因为这个时期主要是通过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它是活动范围非常广的,辗转流传出去。这个丝绸西传真正的始于什么时候,始于汉通西域。因为这个时期,这个丝绸的传播源,传播目的地,传播的路线都非常清楚,传播的量也非常大。所以这个时候双方是有计划的,而且甚至是有组织的来搞这些丝绸贸易。所以我认为丝绸真正西传应该是汉通西域以后。当时根据西方的一些记载,说丝绸不仅非常漂亮,穿着舒适,而且还可以保护人的身体健康,可以防虱子臭虫,也不怕夏天的下雨,打雷、闪电。所以就给了丝绸很大的魔力。当时的巫术,它那个护身符都要用丝绸来包上,所以就是说当时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从中亚一直到罗马,这条线对丝绸的需求量非常大,在这种丝绸热当中,最突出的是罗马帝国。

    刚才我讲了,真正丝绸西传应该说是在西汉通西域以后。这个罗马人什么时候才知道丝绸呢?根据西方史料的记载,公元前53年,克拉苏也就是古罗马的执政官之一,叙利亚总督,带领军队和安息,在卡尔莱大战,这个战斗是规模很大的。在这次战斗当中,罗马军团就被安息的军队围困住了。围住以后,在关键时刻,安息的军队在正午的时候就把绣金的彩色的军旗整个就展开了,就晃悠,这一晃悠,在阳光的照耀下,罗马的士兵感觉非常恐慌,结果这场战斗罗马军团惨败。所以在西方史学家就认为,这是罗马人第一次看到丝绸。罗马人知道丝绸以后,对丝绸非常热爱,到处就想得到丝绸,但是丝绸怎么来的,长期以来,他们并不清楚。所以,当时他们就对蚕丝和蚕种做了多种猜想。他们一开始就认为蚕丝是怎么来的呢?就是用梳子,有一种树叶或者树皮梳出来跟白绒丝一样,另外他说蚕丝是一种小动物。这种小动物比金龟子大两倍,有八只脚,这种动物呢,一共要养五年,然后它吐丝,像蜘蛛一样吐丝,把脚都缠起来,最后从残骸当中把丝拿出来。所以,他们非常想得到这种小动物。当时罗马人形容丝绸美如花朵,细如蛛丝,蜘蛛的蛛,细如蛛丝。到公元4世纪的时候,罗马使用丝绸,不单是贵族,而且脚夫,都在用,也就是说已深入到它的社会了。罗马人喜欢丝绸它不是说中国织成的丝绸,因为他们喜欢紫红色,紫红色在罗马社会是一种高贵的象征,紫红色和黄色。所以最初他们在喜欢中国的原色丝绸,也就是白色的。白色丝绸去了以后,他们把它拆开,他重织、染色。所以后来它主要是进口中国的生丝。我可以讲一讲,中国丝绸是怎么过去的。

    中国丝绸西传我认为主要是有三条渠道:一条呢大家看中国史书都知道,中国的汉唐帝国各朝代对周边的少数民族有大量的封赐和赠与,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渠道;另外一个是当时的中国政府和周边的少数民族绢马贸易,绢和马贸易。这个贸易额也是非常大的,因为北方一直到欧亚大陆草原地区这个是相通的。所以,这个为什么说早期丝绸能流传过去与这个有一定的关系,当然后期的流传也起一定作用;再一个问题呢,就是中国把丝绸作为一种商品和货币推出去。另外是当粟特的商人,波斯的商人到中国来采购。有些文书记载非常清楚,你比如说在西晋的时候,在新疆发现的文书,和敦煌发现的文书就是粟特商团。他们是非常大的商团,就是组织到了中国来采购,这个商团不但在新疆采购,而且到了长安,洛阳和中国的内地。他们主要是用他们的银币,他们的毛织物,他们的一些麻制品和特产来交换,来购买,也非常大的,它有一套整个的系统。另外就是当时就是这种做生意吧,粟特人在新疆和敦煌,以至于内地有他们的聚落,也就是说很多东西是由他们购买过去的,这是主要的几条渠道。

    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才有这个名称呢?根据现在的研究呢,就是说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过一本书叫《中国》。在这本书里他首先提出丝绸之路这个称呼,后来在1910年还是德国人的赫尔曼,他又出了一本《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他把这个李希霍芬的观点又完善了,而且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叙利亚。现在,一般的来讲,古代的丝绸之路,也就是说,从长安到叙利亚,这个丝绸之路提出来之后,渐渐的现在已经被学术界接受。在中国来讲接受这个名称,真正广泛的用,是近几十年的事。因为大家如果说看中国的研究东西方关系的一些学者的论著,就知道。当时这些学者主要用的名称是东西交通,或者是中西交通,当时并不用丝绸之路这个名称。因为丝绸之路这个名称,是有局限性的。因为这条路不仅是丝绸贸易,它只是其中的一项,它也不是丝绸之路,这条交通线的内涵,也不是丝绸之路能完全概括的。当时讲东西交通和中西交通,它既包括交通线又包括所有的各种交流,包括文化、艺术、科技、宗教所有的各方面的交流。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东西文化交流的这么一个学科,发展到现在,学术界也基本接受了丝绸之路这个称呼。实际上它呢也并不是局限丝绸和交通,也还是重在交流,这是它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丝绸之路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了。所以下面我就讲讲丝绸之路的开辟、发展和终结的问题。首先讲一下东西交通的概况。东西交通在中亚,现在斯坦的中亚概念就是前苏联五个加盟共和国,现在的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乌孜别克,土库曼,这个地区咱们现在所称的中亚地区。这个中亚地区本来就是亚欧大陆一个通道,是东西南北的一个通道。古代中亚地区它是和西方和南亚次大陆和南西伯利亚,北方的草原地区交通是非常发达的。但是在汉通西域以前,这个新疆地区的交通是封闭的,这是与当地的情况有关。大家都知道新疆地区周围都是被山圈起来的,而且都是非常高。另外就是新疆的沙漠、戈壁范围非常大,小国林立,就互相封闭。所以当时大规模交通是没有的。从西方所记的一些历史记载,对现在的新疆了解的并不清楚,当时就是天山以北的地区,是游牧民族迁徙的路线,你比如乌孙、大月氏等等。但是后来就被匈奴给封闭了,说那边基本上也是不通的。所以当时中国和中亚之间和西方之间隔着新疆地区,现在的新疆地区,当时这条交通线是并不通的。所以现在丝绸大量的外运,在汉以前是不可能的,它过不去。所以这个交通线的开辟,就是在西汉时期。西汉时期主要是有一个大家都知道张骞,张骞凿空与汉通西域与丝路的开通关系非常大。当时张骞凿空,他主要是两次,当时为什么要叫他通西域呢?也就是说当时汉武帝是要打匈奴,因为乌孙和大月氏,原来是在甘肃河西走廊,它被匈奴驱逐出去以后,迁到了中亚地区,他要联合乌孙、大月氏打匈奴,就是两面夹击,为了这么一个政治目的,派张骞去,张骞第一次去,没有取得多少效果,乌孙和大月氏也不想回来,后来就说汉武帝还不死心。第二次又派他去,到乌森和周围各国,这次古代新疆的好多小国家,他都派使节去了,张骞凿空回来以后,会了向汉政府有详细的报告,就是周围的交通线,各国的风土人情、实地物产等等都报告的非常详细。所以这个报告就是后来《史记大宛列传》主要是以报告为素材的,这个报告对汉武帝,汉政府了解西汉以西的情况非常重要,对汉武帝下决心通西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后来的汉武帝,就决定通西域,派兵到西域去,最后就是统一了西域。这个西域,大家可能也知道,但是这个理解不一样,现在有广义的和狭义的说法。

    广义的说法,就是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区都可以叫西域;狭义的西域也就是玉门关和阳关以西,新疆包括就是帝俄侵略咱们领土以前那个范围,都叫西域。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