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隋草头兵-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的是,还没等见到善德公主,却是先遇到了萧炎,不觉有些心虚。

“大哥,今ri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萧炎上前揽住了杨戈的胳膊,笑颜如花,不过杨戈不知怎么,总觉得她的眼神里透过一丝诡异的笑容。

杨戈支吾两声,应付过去,萧炎见他心神不定的样子,不由得扑哧笑了出声。

“大哥,可是回来寻找那位新罗美人,叫做善德公主的么?”

杨戈面皮一红,尴尬道:“阿炎,这从何说来,什么善德公主,不过是送过来的奴婢罢了,一切自是有你做主,关我何事?”

萧炎的眼睛眨了两眨,已是脆声笑道:“果然由我做主多么?你可不要心疼哦。”

杨戈不知其意,义正言辞的点了点头,肯定的说道:“那是当然了,你可是未来的总管夫人,不让你做主,还能有谁人?”

萧炎脸一红,嗔道:“什么总管夫人啊,真难听。”稍微停顿了一下,随即开口说道:“大哥,这个善德我已经见过了,感觉颇有一些才华,正好我女校缺少人手,不若将她调入女校,也好借一借她的公主身份,大哥以为如何?”

杨戈顿时目瞪口呆,什么,将善德公主调入了女校,那岂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但看着萧炎那副笑脸,本想开口反对的话到了嘴边却改了说法:“果然好办法。有了善德公主的名号,我辽东军在新罗百济等地的威望定会更进一步。不错,真不愧是我杨戈的贤内助。”

萧炎见杨戈赞同,颇有些兴奋。随着杨戈的身份ri渐提高,萧炎也是感触颇多。如今局势明朗,杨戈眼见得从一名校尉走到了辽东行军总管,论起权势说一声辽东王也不为过。如今更是收复了百济新罗,其地位扶摇直上,竟是让萧炎也感觉到了些许压力。

萧炎也是世家子弟,自然明白如今中原形势之乱象。若是大隋不保,天下群雄并起,杨戈未尝没有争霸天下的希望。或许辽东军以外的人还看不明白,只以为杨戈不过是偏居辽东,充其量算是个土皇帝罢了。但辽东军内部的中高级将领,却是对辽东军的实力清楚的很。至于萧炎本人,自然更加明白。

既然杨戈有如此机缘,ri后别说三妻四妾,就是再多的女人也是很有可能的。萧炎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也知道硬拦是拦不住的,但这个度,却是要把握在自已手中。如论如何,在自己大婚之前,绝对不允许任何女人来抢走杨戈的宠爱。

杨戈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心里明白,这位善德公主,对于杨戈来说,这却成了烫手的饽饽。此时,萧炎还在总管府内呢,虽然他们两人并没有完婚,但辽东军上下,无不知道这就是将来的主母了。若是萧炎不知道也还罢了,这善德公主如此个大活人送到了总管府,哪里还能瞒得住?

杨戈甚至都觉得该不是周文博这家伙想看自己笑话吧,不禁恨得牙根发痒,但人都已经送到了府中,总不能再弄出来金屋藏娇,也罢,只好对着萧炎表态,任由她做主就是。

其实说起来这位善德公主,历史上可是大大有名,乃是韩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王,甚至被尊称为“三国一统奠定者”,作为真平王的唯一女儿,自真平王死后就继承了王位,成了第一个女王,比起武则天甚至还要早一些。

在位十六年

主动与中原交

挑选族内子弟到中国学

引进中国儒

效法唐律令建立上行下效之zhong yāng集

此时新罗茶道开始发

并输入到ri

新罗佛教神印宗也在这时兴

相对高百两

新罗武功振

国内大

又与唐交

俨然有一统半岛之势。

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位善德女王居然又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堂妹,先后两代女王,也算是一时之佳话。

可惜的是,如此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此时却沦落成了阶下之囚,甚至被当做奴婢送给了辽东行军总管。尽管此时萧炎将她调入了女校,但无人不知,这位善德公主乃是总管大人的女人,又有谁敢擅自染指?

对于杨戈的大业来说,这位善德公主不过是个小小的插曲罢了,很快就被他抛到了脑后。随着王思晨船队的到来,渡海回归中原一事已被提上了议程。

一周后,数百艘海船从身弥岛扬帆启程,目标直指莱州湾下营港。其实距离最近的乃是东莱水军占据的东莱码头,但此时杨戈却并不想将水军驻扎到那里。原因很简单,东来水军如今还是来护儿一手掌管。虽然两人交往甚厚,但毕竟有些差别,自然不想让来护儿得知辽东水军的底细,尤其是有些不为人所知的秘密,更是辽东军严加保密的,绝对不能让外人知晓。

在王伯当与长孙无忌的jing心经营下,下营港码头已成了渤海内最为庞大的内海码头。不等战船靠岸,杨戈已是在甲板上看到了一排熟悉的人影。

北海郡长孙无忌、刘武周,下营港王伯当,高密郡魏征、郭方预等人已是在码头上等候了多时。等到亲眼看到那五万军马陆续从战船上下来,虽然有些许的疲乏,但却掩盖不住那股子彪悍之气。

魏征不禁暗暗点头,对杨戈更是钦佩。当ri离去时不过数千人马,如今仅仅过了两年,已是将辽东收入囊中,更是将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先后灭掉,重复汉朝当ri之荣光。如此之赫赫功绩,可谓当世第一人。

不过让魏征心折的并非这些,而是杨戈不动声sè的将王猛周文博等辽东势力尽数瓦解吸收,如今更是对这两人信任有加,分别担当重要位置,这等胸怀,才是让他魏征感到由衷佩服的。

魏征正心中感慨,却觉得袖口一紧,却是有人拉了一下,耳边传来了一句问询声:“魏大哥,这位就是杨戈杨总管了么,怎么如此年轻?”

询问他的乃是一名青年文士,长的仪表堂堂,但此时眼神里却透出了一丝疑惑。

魏征似乎是看出了他内心的差异,不由得呵呵笑道:“杜老弟,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我们这位总管大人,可不是凡人,不能以等闲视之。等以后接触的多了,你自然明白。”

那青年文士应了一声,这脸上的表情却是有些不太自然。魏征看在眼中,不由得心中偷笑:“杜如晦啊杜如晦,别看你才高八斗,在这位杨总管面前,恐怕也是得不了好啊。”

很快,杨戈带着一干心腹走了下来,魏征长孙无忌王伯当等人快走了两步,迎了上去。到的近前,纷纷躬身施礼,表情甚是恭敬。

杨戈呵呵大笑,冲着众人一抱拳,道:“众位兄弟,何须客气,莫非让杨戈再礼拜过去么?”

全场一阵大笑,气氛更加轻松起来。稍微寒暄了两句后,魏征却是注意到了杨戈身后站着的两名大汉,其中一个自然是雄阔海,但另外一人个头稍低,却也是膀大腰圆,一看便知必定是个悍勇之士,等到听李靖说起,这位尉迟恭居然能与李靖占个不分上下,惊诧之余,更是笑呵呵的恭贺杨戈再收良将。

经魏征这么一说,杨戈突然想起当ri嘱咐魏征和长孙无忌的事情,开口问道:“老道,最近可发现了什么有能耐的人么?”

魏征早就等着杨戈询问,遂呵呵一笑,将身后的杜如晦拉了出来,向杨戈介绍道:“总管大人,这位杜如晦杜公子,乃是京兆人士,素来才学过人,原本是滏阳县尉,后来挂冠而走,四处游历。听说了大人的威名,特来投靠。”

哦,杜如晦,杜如晦?什么,杜如晦?

杨戈顿时吃惊非小,前些ri子还曾经念叨,想着有机会能将房玄龄杜如晦一并收入囊中,正所谓房谋杜断,怎么可能缺少其中之一呢?没想到还真不经念叨,才过了数ri功夫,这人已是活生生的站到了自己面前,莫非真是老天爷有眼么,能听到自己的心声?哈哈!

见到杨戈吃惊的模样,在场所有人都隐隐有些触动,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这位青年文士,不知道这家伙有什么能耐,竟然让总管大人如此失态。

杜如晦也是有些糊涂,仔细想想,自己似乎也是头一次见到这位总管大人,但看他的表情,却好像早就听说过自己的声名,这当真是有些奇怪了,但他也知道自己位卑言轻,也不敢多言语,生恐一个说话不当,反倒不美了。

杨戈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状况,不由的哈哈大笑,以此来掩盖自己的失态。点指着杜如晦,冲着身边众人说道:“各位,如今我辽东军人才济济,别人不说,单提那房玄龄房大人,大家以为如何?”

众人心中一凛,对房玄龄的本事才华自然是无可挑剔,若是论起处理政务的能力,辽东军当中,再无人能及。恐怕比起魏征与长孙无忌来说,也不遑多让。但房玄龄是房玄龄,与这位杜如晦又有何牵连?

看着大家疑惑不解,杨戈偷眼看了杜如晦两眼,注意到他的表情似乎有些明悟,心里更加有底,遂呵呵笑道:“各位,这位杜如晦杜公子,在房玄龄心中可是格外的重视,将他与自己相提并论。呵呵,没想到此时还真碰上了杜公子,真是幸会幸会!”

哦,原来如此。在场众将都恍然大悟,既然房玄龄也推荐此人,自然是有些本事的。如此看来,恐怕不ri也将得到总管大人的重用。于是看向杜如晦的眼光之中,也就带上了一些敬重。

对杜如晦来说,却好似在做梦一般。总管大人口中所说的房玄龄,自己以前曾经见过几面,但彼此之间并非很熟,没想到还能在总管大人的面前力挺自己,这当真是欠了一个大大的人情。

杨戈当即宣布,让杜如晦充当参军一职,也就是做了自己的幕僚,参与机要、军国之事。这让杜如晦顿时欣喜若狂,没想到这才初次见面,这位年纪轻轻的总管大人已是将自己提成了参军,更是能参与到机要之事,这等待遇之优厚,可是他根本想象不到的。

眼见得杜如晦得了彩头,魏征又将身后站立的十多名征募而来的贤能介绍给杨戈,这些人自然也是魏征与长孙无忌招募来的能人志士。不过接下来的人当中,杨戈却并没听到什么厉害出名的人物,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