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隋草头兵-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戈也没想到,会招惹来如此大的反应,连忙虚虚按了两下,开口道:“各位,稍安勿躁,此事究竟真相如何,现在还没有什么定论,也不能轻易指责秦叔宝与罗士信两人。说不定这两人有什么苦衷,难以倾诉也是有这种可能xing的。”

听杨戈说完,帐内的情绪这才渐渐平定了下来。杨戈正待说话,眼角余光却是瞥到了杜如晦似乎张口yu言,却又咽回了肚子里。遂点指着杜如晦说道:“杜参军,有话不妨直说。我们辽东军的规矩,议事时可没那么多客套话的。”

杜如晦见杨戈点了他的名,遂壮起胆子说道:“总管大人,方才听说那齐郡三虎如今已是分崩离析,想来齐郡如今也是群龙无首。此时反贼们还没有将目光投向此处,莫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将齐郡抢到手中,也好占个先机。”

李靖眼前一亮,也开口附和道:“杜参军所说甚有道理。如今我辽东军本就身负剿匪大义,若不趁着这等机会多占几个郡县,哪里对得起当今圣上对大人的提拔重用?”

哈哈,大帐内一片欢声笑语,显然对当今圣上杨广并没有多少尊敬之意。这也难怪,这帮人一向在杨戈手下走南闯北,见多了市面,也知道如今这世道的乱象,哪里还能有丝毫畏惧与敬意?

杨戈咳嗽一声,制止了大家的笑声,稍微皱皱眉头开口道:“各位,杜参军与李将军说的不错,如今当务之急,却是齐郡的安危。不知哪位将军,可愿意带上一哨人马,将齐郡先行控制在手中?”

只听得哗啦啦一声甲胄声响,帐中诸将领已是齐齐站了出来,都要领命出战。杨戈稍微犹豫一下,心里泛起了思量。这齐郡虽然已是群龙无首,但毕竟郡守裴cāo之大人还在,这吃相自然不能太难看了,应该找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好。

杨戈的目光慢慢扫视过在场诸将,最后定格到了张方身上。这次返回中原作战,张方却是主动提出要求,希望能带军打仗。杨戈也知道这几年张方勉强耐着xing子协助王猛处理政务,心里却时时刻刻想着重归疆场,于是跟王猛商量后,答应了张方的请求,跟着他回到了中原。

要说起来,张方在王猛的手下里面,当属头号大将,可谓有勇有谋。若不是机缘巧合下先擒获了王猛,当ri也未必真能将张方收服的,由此可见其还是有些本事的。杨戈的目光定在了张方身上,不再移动了。

“张方听令,即ri率领属下一万兵马,赶赴齐郡,务必将齐郡控制在我们辽东军手中。若是有人反抗,可随你便宜处置!”

张方却是也没想到,杨戈会将这等大事交给自己,稍微愣了一下后快步走出来,慨然领命。

杜如晦的建议被杨戈采纳,已经不复方才的那副讷讷模样,又说道:“总管大人,如今我辽东军占据北海高密两郡,若是能拿下齐郡自然最好,但无论如何,有一处却是大人一定要拿下来的。”

哦,见杜如晦语出惊人,众人的目光又投到了他的身上。只听得他缓缓而言道:“大人,属下之前曾路过琅琊郡,观其防务,实在是薄弱无比。如今反贼当道,恐怕必成众矢之的。听魏大人说过,我辽东军与东海郡王谢两家都交往深厚,何不派兵将琅琊郡也一并拿下,如此一来,北海高密两郡经由琅琊郡,与东海郡互通声气,连为一体。如此一来,我辽东军背靠大海,退无后顾之忧,进则吞并天下,自然可以采徐徐蚕食的策略,将整个山东地面纳入怀中。如此,霸业可期尔!”

见这位新任参军接连提出主意,帐中诸将领都不禁暗自佩服,他们倒也不是完全想不到这些事情,但若是说从一个整体格局来看的话,杜如晦所言却极为有道理的。

杨戈更是心中暗喜,果然厉害啊。房谋杜断。这位杜如晦参军才一投奔,就献出了如此两条妙计,这果然是术业有专攻啊,若是换了下面的那些将领,恐怕也是恍然不知所谓的。

既然已经明白了杜如晦的意思,杨戈冲着他点点头,表示赞赏之意。随即与李靖等人商量后,就由谢映登率领军马一万,奔袭琅琊郡,同时与王谢两家取得联系,力争能将东海郡也一并收入囊中。

谢映登明白杨戈的意思,这也就是要借助与他谢家的招牌了。不管如何,现在他们老谢家已是与杨戈的辽东军牢牢的绑在了一条战船上了。而王家,因为有王三爷王若曦的关系,族内也分成了两派,终ri吵闹不休,其中争论的焦点自然就是辽东军和杨戈了。

既然懂得了此节道理,等会议完后,谢映登与杨戈等人闲聊了几句后,动身往船厂而来。如今的船厂规模之大,简直就是叹为观止。而如今船厂的主事人,自然就是那位王三爷了。

到了里面,谢映登找到了王三爷,只是信口说了两句,已是看到王三爷双眼冒光,竟是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脱口而出道:“那敢情好,如今船厂已是上了轨道,呵呵,也该是我王三爷衣锦还乡的时候到了。”

说到此处,王三爷竟是孩子气般的做个鬼脸,逗得谢映登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其实王三爷有次想法也绝不稀奇,原先他在王家的地位并不算高,也不是所谓的核心弟子,但自从船厂开办以后,王三爷在族内的地位扶摇直上,如今已是仅仅次于那族中长老的。但即便如此,还是免不了有些小人作祟,拿王若曦的xing别说事,但碍于王三爷的面子,这些话还是不敢轻易出口的。但王三爷却是心知肚明,对这些人来说,只有一种办法能让其唯命是从。

谢映登与王三爷商定好行程后,次ri天亮后,一只船队浩浩荡荡,沿着海岸线往东海郡而去。其中却并非全部都是战船,其中还夹杂着几艘大型海船,这自然是王三爷份下的船队了,果然制作的要jing致了许多。

 第319章 风波乍起

第9章风波乍起

齐郡首府历城的街头,匆匆而行的路人,面上无不带着一丝恐慌。///只有看到那些还在坚守城池的郡丁,这忐忑不安的心才稍微有些平定下来。但即便如此,市面上已经不复往ri的繁荣,显得有些破败而萧条了。

郡守府内,裴cāo之大人端坐在座位上,手中拿着一份书信,脸上却满是怒容。

“裴仁基老贼,若不是你按兵不动,张老大人何至于惨死。如今又玩弄这些手段,当真以为我大隋无人了么?”

随着他的斥骂声,那份书信已经被他撕得粉碎,丢到了地面上。旁边站立的一名文士脸sè一变,开口道:“裴大人,将军此举也是好意。大人与将军都是裴氏子弟,何必闹得如此生分?况且如今朝廷内外已是困乱不堪,眼见乱象已成,如此情势,大人也当早作打算才是。”

裴cāo之冷冷的盯了那文士一眼,甚是轻蔑的说道:“就凭借裴仁基这般声望?居然也存了此等野心,真是痴心妄想。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那文士看他如此说话,却仍有些不甘,硬着头皮劝道:“裴大人,当此乱世,唯有能力者居之。我家将军虽然声望略有不及,但如今手下兵马也有十万之多。若是裴大人能鼎力相助,凭借着裴大人地方上的声望,可谓相得益彰,又何苦大事不成?大人还请多加考虑,勿要轻易下了定论。”

啪的一声,裴cāo之的手掌重重的击打在桌面上,点指着那文士,怒喝道:“不用多说了,若不是你也是我裴氏族人,今ri定当取了你项上人头。还不快滚!”

那文士抱头鼠窜,留下裴cāo之呆呆的站立在原地,一动不动,好半天才低沉着声音自言自语道:“圣上如今擅离京都,实属败笔啊。扬州虽好,恐怕非大隋之福。诶,大隋危矣!”

正在这时,外面突然跑进一名亲兵,连声喘息不停,离着老远就喊叫了起来:“大人,大人,外面来了一支队伍,说,说是辽东杨戈的手下!”

哦,辽东杨戈?怎么来的如此快法?

裴cāo之自然知道,前段时间杨广下旨,亲调五万辽东军顺海路回返中原,以继张须陀剿匪大业。对于这事情,裴cāo之深表赞同。

如今杨戈所率领的辽东军,连破高句丽、百济、新罗,所建立之功业,可谓彪炳天下,一时无两。裴cāo之与杨戈也曾经打过一段交道,对他甚有好感。如今听得辽东军已经到了齐郡城下,顿时心情为之好转,方才所带来的不快已是烟消云散。

张须陀在时,齐郡兵马天下无敌,四周乱匪无不望风而逃。山东地面上竟是获得了难得的平静与安宁,但是与北海郡和高密郡相比较,却是又远远不及。他自然收到消息,说北海高密两郡正竭力接收中原各地的难民灾民。起初的时候,他并没太在意,只以为是小规模的移民罢了。加上齐郡周边郡县地面安宁,辖境内的难民少之又少,再加上魏征长孙无忌刻意隐瞒实情,也就忽略了过去。

但自从张须陀死后,一切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身处瓦岗翟让与平原窦建德两大群盗匪的中心地带,又加上双方本就有化解不开的仇怨,一时间,齐郡内外竟是纷纷传言,说迟早有一天那些反贼会将齐郡血洗一空,以报复当ri张须陀屠杀群贼的手段。

不过数ri时间,齐郡已是人心惶惶,不断有人拖家带口逃往北海高密等地方。直到这个时候,裴cāo之才将目光投到了这两处地方,仔细查探后方才大吃了一惊。

不过两年时间,北海高密两郡已是大大变了模样,手下郡丁无数,每ri经由北海下营港的移民不计其数,如此累积下来,怕没有数十万之多。裴cāo之为官数十载,自然知道这近百万的中原移民对于辽东意味着什么。

有了这些大规模的移民,恐怕杨戈的势力也今非昔比,早已不是他当年所想的了。但正因为如此,裴cāo之竟是隐隐有些担心起来。若是杨戈起了异心,凭借着手下兵马,恐怕为祸不浅啊。前段时间,朝廷征召辽东军,久久未至,后来又调派了裴仁基。这一点让裴cāo之更加深了疑虑,以为是杨戈故意按兵不动,图谋坐山观虎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