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雅骚-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道:“物极必反,董氏父子嚣张跋扈也该到头了,我姐夫月初写信来,董其昌授意其门生松江知府黄国鼎,将陆氏叛奴陈明开释出狱,判状说是罚陈明作苦役一年,但陈明照样在董府出入,董氏倚势横行,莫此为甚。”

张萼一直恼恨董祖常,上次听说张原在杭州打了董祖常,连说打得不够狠,至少要让董祖常断筋折骨才好,张萼做事是不计后果的,只顾一时痛怕,这时听董氏这般嚣集,怒道:“介子,那也是你姐夫的事,你就这么忍了?”

张原道:“得忍,不忍我能怎么样?”张萼挠着头皮,想想也的确不能把董其昌父子怎么样,不可能领着奴仆打到华亭去,恼得拍案大骂董其昌,先骂一顿解解气再说。

张岱端起茶盏免得被震翻,说道:“燕客你急什么,介子能忍,当初对付姚复不也很能忍吗?”张萼眼睛一亮,问:“介子,你足智多谋,是不是已有对付董其昌父子之策,就用对付熠比棍的计策对付董氏,我觉得计策依然好用,先下手为强啊,不要等到董氏欺负了你姐夫又来害你。”

张萼很仗义,只是太张扬,不足与谋大事,但有些事有张萼参与,会精彩痛快得多,张原道:“我道试在即,现在我只专心备考,不过即便〖我〗日后要对抗松江董氏,三兄也不好参与,你出个远门可是要路引的。”张萼瞪眼道:“秀才了不得了吗,那我纳监去,我年已十八岁,可以纳监,一千二百两银子而已,等下我就去求大父写信给南京国子监祭酒。”张萼纳的监叫例监,未入学的良家子弟通过纳粟、马或银钱可以进入国子监读书,就好比后世大学的自费生,例监比纳贡要差一等,纳贡是指有生员功名的通过纳粟进入国子监学习,阜业后可以做一些小

官,例监只有出行不禁、见本县官不拜的特权,还有,例监生可以参加乡试,但只能考一次,连童生都考不上的例监生想要通过乡试中举等于是白日做梦,纳贡只需两百两银子,例监却需要上千两,折合人民币上百万,绝不是一般人家纳得起的,万历以后,例监、纳贡几成常制,而且每遇大的灾荒或者朝廷需要用钱时,还会降价——

张岱笑道:“你又在挥霍银子,不过这总算是正事,等下我也帮你在大父面前美言。”在茶楼饮酒闲谈一回,张原回到东张宅第,王思任的一个仆人在等着,说王老爷请张公子去相见,张原不知何事,赶紧随那仆人来到王老师府上,却原来是王思任要进京赴选,今年是地方官吏考察之年,王思任两年前被言官弹劾罢官,现在礼部要重新起复他为官,三日后就要启程——

四月初一,张原与王思任长子王炳麟,还有王静淑、王婴姿姐妹一起送王思任上船,东大池码头,一艘四明瓦的白篷船泊在岸边,河水清涟,垂柳依依,王思任对张原道:“张原,为师祝你明年秋闱高中,为人处事既要有锐气,也要稳健,莫要树敌太多。”张原躬身受教,依依不舍道:“老师去了京城,学生作文无人批阅了。”王思任笑道:“莫说这话,你可谓转益多师,杭州有黄贞父、南京更有焦太史,学问都在我之上。

张原道:“还是王老师最是可敬可亲,学生在王老师这里能学到很多书本外的学问。”

王思任点了一下头,张原这是实话,他二人师生相得,情谊深厚,说是情同父子也不为过,唉,如果说是情同翁婿其实最恰当,说道:“我收藏的那些书籍和法帖,你要看的话尽管来这边借,炳麟今年不外出。”

王炳麟道:“是啊,张贤弟尽管来,莫要因为我父去了京城而裹足不至,我也想向介子弟多多请教。”张原道:“好,有暇就来与王师兄切磋经义。”说这话时看了边上的王婴姿一眼,心道:“据我与王师兄的几次接谈,王师兄博学颖悟不如其妹婴姿,与王师兄切磋,不如与婴姿师妹切磋为好。”

王婴姿也朝张原看过来,双眉轻扬,开眼微笑。

浙江提学王编于四月初六来到绍兴府城,直接入住考棚的学道衙门,随行的书吏、仆人也都要住进考棚内,不准外出,这是也防止他们借学道之名招摇撞骗、索取贿略,即便是王提学本人,也不能随便离开考棚,更不能拜访本地乡绅,这也是为了防止说情舞弊。

山yin县学孙教谕与县门礼房书吏把两千六百多份填好了卷头的试卷投送至考棚学道衙门,单等四月初八开考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 疑似舞弊

道试不象府试那样要半夜三更入场,但比县试又要早一些,五更天必须赶到考棚正北的无门外等候点名,张原占有地利,听到府学宫那边人声鼎沸,这才出门,武陵橼着长耳考篮,穆敬岩和穆真真父女各挑着一盏灯笼一左一右照着。/ 

夜里下了小雨,这时雨停了,青石板路的水渍映着灯笼光好象琉璃闪亮,步履踏过,纤尘不起,这是张原第三次赴考,也应该是他在绍兴的最后一次大考,以后他将去杭州、去京城张原先到状元第门前与大兄张岱和周墨农、祁彪佳会合,再一起去府学宫北面的考棚,但见龙门外〖广〗场无数高脚灯密如繁星,孟夏四月的天气,五更天已经有些méngméng亮,但被这灯光一映,天反而黑了一高脚灯下,是挨挨挤挤的脑袋,有来赶考的、有送考的,还有很多小贩在叫卖各种食物,有些半夜从城郊赶来的考生就在食摊前吃些早点,若是遇到食物不洁那就糟糕。

头炮三响,龙门打开,一块块纸牌举了出来,这种纸牌其实是长方形灯笼,空心,内点蜡烛,映着纸牌上的朱笔大楷分外醒目,每一块纸牌上写着二十八名考生的名字,近百块明晃晃的纸牌在龙门前一字排开,在即将破晓的夜sè里,指引着考生跟在写有自己名字的纸牌下,然后跟着举牌人入龙门张原和祁彪佳名字在同一块纸牌上。两个人提了考篮跟在举牌人后面走过曲折的竹木护栏通道,来到北面大厅外,提学官王编亲自点名,绍兴知府徐时进是提调官、山yin知县侯之翰和孙教谕、朱训导和六十名廪保入内参见,司仪者高叫:“提调官进。”徐知府上堂作揖,王提学起立答礼,其庄严肃穆非县试、府试可比,只有通过了道试这一关,才算是有了科举最低一级的功名一生员,才有向上努力的资格。

王提学是老荷眼,伸长了手执着名册点名,点名的秩序是以上次府试录取的名次为先后,然后才会点到历届的童生,王提学提高声音道:“张原。”

堂下的张原答一声:步上堂,向大宗师行礼。

王提学看着张原,半年不见,张原又长高了不少,已不是前年他初次在山yin儒学明伦堂上看到的那个容貌略显青涩的少年了,而是长身玉、

立、神气英ting的成年男子、

王提学点了一下头,温言道:“好生作题。”唤两个廪保上前画押、盖保戳,张岱将道试试卷结票呈上,由孙教谕验明,然后张原到发卷处领了上次他填好卷头的试卷和草稿纸,独自提了考篮去搜检处。

道试搜检极为严格,负责搜检的也不是山yin县和绍兴府的差役,是提学官从杭州带来的差人,毫不容情,张原又是第一个,他们要拿张原给后面的考生做榜样,真比防贼还严,发髻解散、脱鞋脱秣,一个差人凑着张原的耳朵孔看是不是塞有小纸卷,张原脱得身上只剩穿一条短ku蹦跳了几下还不够,一个差人还要来mo张原下身,张原忍无可忍,大叫起来:“住手。”干脆脱光给他们看一一几个差人板着脸,又去检查张原的考篮,一样样拿出来看,穆真真用荷叶包好的六块sumi饼竟被差人撕开,要检查饼里是否有挟带,气得张原进了龙门就把那六块sumi饼丢在路边,这还有法吃吗!

张原狼狈地提着考篮找到自己考场和座位,这才有暇结髻戴冠,好一会才心绪平静下来,心道:“进一次考场就是受一次羞辱啊,一路考上进士然后做官,一个个也都厚颜无耻了。”

祁彪佳进来了,座位就在张原左侧靠后,说道:“介子兄,方才有个考生把几篇拟题的制艺藏在裆中,被搜出来了,亵渎圣贤文字,被罚跪在龙门口上示众,据说要跪一天。”

张原哈哈大笑,心情舒畅了一些,问:“虎子,你带的吃食被掰开弄脏了没有?”

祁彪偻道:“还好,只是看了看,没弄脏。

张原看祁彪佳的考篮里有鸡春饼、黄饼和阁老饼,还有藕丝糖、芝麻糖,吃食着实不少,便道:“我的饼弄脏丢掉了,你借几块饼给我充饥,不然饿不住。”

祁彪佳就把那一叠鸡春饼全给了张原,阁老饼他不肯给,阁老饼是正统年间内阁大学士丘睿所创,科考时吃阁老饼有好运,十三岁的神童祁虎子信这个。

天亮堂起来了,考棚内的灯笼撤去,两千六百多考生都已入场,龙门关闭,王提学出题,一共是六道八股题,其中一道是四书题,这是首艺,所有考生必作的,另外是五道经义题,诗、易、书、礼、春秋,考生根据自己的本经选择其中一道,有书吏大声寄读考题,还有差役执着写着考题的牌子巡场,近视眼和耳聋的考生都能照顾到祁彪佳坐在张原后面一排偏右,祁彪佳的本经是《尚书》,这时见四书题是“众恶之必察焉。”再看尚书题是“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心里暗喜,这两句出于尚书尧典,他研究得很透,又见《春秋》题是“臧僖伯谏观鱼”这是张原要作的经题,他这次要与张原一争高下,夺这道试案首。

祁彪佳原本三年前就能中秀才,可前任提学官看他才十岁,年龄太幼,有意要磨砺他,让他下科再来考,说下科若是学业有进,就擢他为道试案首,不料那年年底那个提学官就去世了,现在来的这个王提学对他这个山yin第一神童没有什么印象,只赏识张原,这让十三岁的祁彪佳颇不服气张原依旧是上午瞑目思考,在心里打草稿,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一个书吏拿着提学官发下的小戳子进到张原这个考棚,在每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