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民以食为天-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泰点了点头,看着百姓们言道:“既然诸位乡亲信得过本官,那么,今日再此,本官就给他们约法三章!”说完,指着跪在地下的人犯言道:“其一,你们要加倍的干活,把剩下十天的播种给本官老老实实干完,谁要是敢偷懒。本官就敢把他当场打死。

其二,如有朝一日,吐蕃入侵。你们便是敢死之队,只要百姓需要,你们就要第一个冲上去,就是死。也要给我死在吐蕃铁骑之下,也好全了你们的名声。都是男儿,别让人家撮你后背骂祖宗!别让家人替你们蒙羞!

其三,待你们回到看押之处,告诉别的人犯,只要他们老老实实地干活,待十年之后,本官都会给他们一个好地前程,谁要是干得多。认罪好,本官可以提前将他们放回家,喜欢河州的,本官可以给你们户籍,让他们在这里安家落户。但是要是安家河州,就要编入敢死队,就要用最后的生命来偿还你们所欠下地罪孽。

再过几日播种后,本官会与百姓们商议一下,挑出个别干活卖力,诚心悔过之人,让他们与家人团聚,只要做了河州百姓,咱们都是一家人,本官也不会刻薄了谁,提前释放之人就是你们的榜样,希望你们能认真改造,重新做人。犯了王法不可怕,可怕是不知道悔改,只要你们表现的好。百姓都会看在眼里。你们以往欠下的罪孽,也都会一笔勾销。本官说的话,你们可记下了?”

听闻

讲话,不少人都为之动容,跪在地下的人犯此时已经了,本来还以为要一辈子被押在军中。没想到大人还给了期限,还说表现的好还能提前出来与家人团聚,而且,还要挑出几个卖力之人,提前释放回家,这是什么样子的恩德啊。刚才还担心家里多了地,没有办法播种,如今大人又给了机会。这真是天大的恩惠啊,至于参加什么敢死队,用生命报答乡亲们,更是义不容辞。这也是最终的报答方式。如此种种,听着李泰说的严厉,仔细的想来。却是句句在情,字字含理。想着想着,不少人都悔恨难当,说实话,他们就是感觉成王败寇,被抓回来,肯定没有好下场。但李泰几次的讲话,让他们明白了罪的根源在哪里。知道了自己究竟犯下了多大的错误。从帮着家人耕地来偿还心理负担,渐渐改变成把河州当成了报答的对象。保卫河州,义不容辞。

此时另一边的百姓有不少已经掩面而泣,能让这些人回家播种不说,最起码也有了相聚的盼头,虽说十年长了些,但好歹也是在家跟前。虽说干活。但强过在大牢里遭罪。只要干活干得多,怕是能提前出来。想到终于能有一日全家真正的相逢,不少人都高兴地流出眼泪。如今河州正在建设。所有的百姓都把城门的图纸当成河州未来的样子。让他们多干活。算是最轻的惩戒了。

李泰此时已经不想多说,他明白,许多事情百姓都需要消化。自己的法律观念与这个时代冲突太大。但是只要自己还在河州,就绝对不能让这些百姓寒心。想到这里,将王平叫来说道:“王将军,待播种过后。你把所有人犯的户籍都一一查明,想来他们都是附近县城的百姓,你将他们整理一下。把每个县城的人犯都写到一处,待过阵子去周围县城征兵之时,张贴在他们县城的城门处,如果有家人的,就让他们过来瞧瞧。别让他们太想家了。等这两千人回到他们中间的时候,定然会把这些事情告诉他们。咱们要让人犯觉着河州是最好的地界。到哪都不如到河州。就是将来释放那天,也要在河州扎根,因为河州也有他们的心血啊。平时虽然让他们多干活,但对有功之人也要多多表扬,找出几个榜样。这样,他们才能干的卖力,住的安稳,要不时时想家,怕是要生祸端啊。”

王平想了想言道:“大人,咱们是不是对他们太好了?”

“呵呵,有什么好不好的,都是一群百姓,说良心话,如果咱们遇到了这个年景,或许也如他们一样落草为寇了。谁都不容易。人啊,将心比心吧。能让他们有个安稳的家,就是本官毕生的心愿了。”李泰说着说着,回头一看芝萌,惊讶道:“你怎么又哭了?”

芝萌擦着眼泪说道:“瞧你刚才凶巴巴的样子。却是用心良苦。听着听着,就忍不住鼻子发酸,你瞧那些百姓不与我一样吗?”

李泰摇了摇头:“峰峦如聚。:。意踌蹰。苦。”

芝萌低头思索,良久言道:“为何兴。百姓也苦呢?”

“呵呵,如果国家灭亡,灾难四起。战祸不断,百姓受苦。如果天下安定,皇家定要大兴建设,赋税提高,劳民伤财,百姓也不好过啊!”

芝萌点了点头“说的却是有理,但如何才能让百姓不苦呢?”

李泰苦笑:“这个问题有些难度。无论什么年代,都会有一批最底层的百姓,他们由于一些缘由,始终艰苦度日,所谓让百姓不苦,便是要这样的人越来越少罢了。呵呵。难啊。”长叹了一声,李泰言道:“诸位乡亲,都把自己的家人带回去吧。监督他们好好的干活。要是谁敢不听,就告诉本官。本官帮着你们。行了,都回去吧。”

看见百姓三三俩俩的上前领着亲人离去,李泰笑了笑,拉着芝萌言道:“走吧。别瞧了,你猜咱们晚上吃什么?”

芝萌摇了摇头。

李泰一笑:“想知道吗?”

芝萌点头。“来。陪哥乐呵乐呵!”

 第五十章 南山手札

州城内。/ /

李泰拉着芝萌的手四处瞎转,看着城中不多的人都在忙忙碌碌的为播种准备,李泰很是欣慰。

芝萌笑道:“瞧你的样子,看见人家忙活,你傻笑什么?”

“嘿嘿,开心呗!嗯,换句话说,本官甚喜啊。百姓都在忙活播种,这是好事啊。想一想,到河州已经几个月了,连个打官司告状的都没有。不能不说这是本官治理有方啊。”

芝萌言道:“莫要厚脸皮,衙门的鼓都没有了,还告什么状?潘哥还是总捕头呢,也没见抓过一个人犯。对了,潘哥走了许久,什么时候回来?”

李泰摇头:“这就不知道了,反正一切事宜都要播种后再说,现在正是忙的时候,还是专心些好。”

走了许久,慢慢的回到衙门,拉着芝萌走进自己的小屋,见到燕儿正在画着什么。见到李泰进来,开心的笑道:“少爷,这井怕是有着落了。”

“啊?“李泰大喜:“好燕儿,快说!”

燕儿拿起画的图纸笑道:“燕儿觉着,这便可以。”

李泰拿起图纸观瞧,看了良久便笑了出来。古人的智慧是厉害。这图纸上画的井乃是一个长方形的深井,上面有一个像摩天轮一样的东西。每个斗都是固定的,索性就叫它摩天斗吧。将这个摩天斗架在长方形的井沿上,轮子一转,水斗将水舀起,待出井后便倒在了事先做好的水槽之中。最让李泰开心地是,现在他们已经懂得用变相杆操作的原理,不用人来摇这个摩天斗,而是用两根大杆子,互相交替,中间加上一个磨盘原理木轴,另一边用牲口转圈的拉,这样一来。却是减少了人力。而且。水流速度加快,在没有压力井的前提下,这是最好的办法。李泰琢磨良久,发现此处设计当真是巧妙,他现在还记得,当初上大学的时候,教授跟同学们讲了一个事情。说是在云南一个偏远的山凹里,当地的人为了从河中取水灌溉农田,只用三根大杆子就把水流分开,其中地角度和高低计算地特别精确,如果用现在地方法,那必须是要建一道堤坝,让水顺着堤坝流,相比之下。还是劳动人民最有智慧啊。据说,现在这个古老的方法还是那里使用,而怪就怪在。这个办法也只能在当地使用,到了别处,可能是水流的深度等等因素,没有一个成功的。这才叫因地制宜呢。

李泰越看越高兴,忙道:“燕儿,你这是如何想到的?”

燕儿笑道:“燕儿哪有这本事,是在少爷的书中看到的,喏,就是这本,少爷,您这是从哪弄来地书啊,真是宝物啊。上面写着《南山手札》想来是你的道士师傅送你的吧。”

接过书,李泰点了点头:“是啊,可是少爷还未曾看过呢,芝萌,你坐,我看看。”说完,躺在床上开始翻阅南山手札。

这书中对于南山的身世只字未提,满书写的都是一些农业方面的事情,这本书一共分三章,第一章专门讲农田,什么地种什么,怎么样利用太阳与周围的事物来辨别天气,怎么取水,水应该怎么走才能更加的合理,刚才燕儿找到地办法就是根据这章赋予地灵感,不过人家那是水沟。燕儿便是一个长方形的井沿罢了。第二章写的是一些病虫害地防治,在这章里,李泰找到了治蝗灾的办法,书上说,有一种叫做“富临草”的植物,用他配上牛粪,点燃后,可以产生一种黄烟,而这种黄烟是对付蝗灾的天敌。书中还画着富临草的样子,李泰怎么看怎么像韭菜,但是他明白,韭菜肯定没这功效。让李泰更加惊奇的是,他在这书中竟然涉及到了化肥。而且,也是将人的粪便进行加工撒到地里。虽跟李泰的做法不同,但是确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里面不值记载了一个,居然有六种方法之多,但大体上都是与人粪、牛粪有关,只有最后一个,说是找一个什么样的土,将它烧制了,才能扔到地里,也能提高产量。

南山手札中第三章居然还记录了一些养殖的知识,不过却是少的可怜,就有兔、鹿、两种,书的最后,还交待了一些农田知识,这些都是李泰原来不知道的,但或许是他不知道,不代表农民不知道。

走马观花的看完这本书,李泰心中越发感慨南山的不容易,做为古人、能在农业上有如此成就,想来必是下了一番苦功夫,前朝的户部侍郎,果然名不虚传啊,要怪就怪他们的皇

嘛为了一句话杀人全家,这南山也够倒霉的了。仔己与他也有些相似,唉,或许这就是师徒缘分吧。拿着书,李泰心道,师傅,这次我诚心叫您一声师傅,您可得活着出来啊,太极拳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