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民以食为天-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泰慢慢的向庞轩的尸体走进,仔细的看了看身上的衣服,也无撕扯的痕迹,此时庞轩右手上曲,好像要夹住伤口,李泰靠前,看到他右肋下插着一把铜把的小刀。因为是插肋中,并不知道刀有多长,既然桌子四周没有血迹,只有庞轩嘴下流出来一些,李泰想来想去都觉的不对,人的内脏压力是很大的,看着肋下小刀的周围只有一点的血迹透出,就说明小刀上没有血槽,要是带上血槽,那么在内脏的压力下,血会突然喷出,四周一定会有血迹。前世自己经常看侦探,当然明白凶手为什么不去拔刀,因为压力太大,而且人死之时的力气会很大,一定会抗争,真想拔出小刀并不容易,看刺的部位,应该是从下向上刺入,一刀毙命。

想到这里,李泰觉得既然内脏的血没喷出来,必然会在嘴里喷出,但此时庞轩嘴边并无多少血迹,那么只有两个可能,一是被凶手捂着嘴,二便是喷到了凶手的身上。仔细的看着庞轩嘴唇,由于黑夜看的不太清楚,良久才发现庞轩的嘴唇发紫,而牙齿中含有血迹,在加上右肋下被刺,李泰得出一个结论。深夜,庞轩在看书之际,突然有人掀窗而入,庞轩放下书站起与那人对峙,趁着庞轩怒视之际,那人上前一晃转入庞轩身后,左手捂嘴,右手拿刀从右肋下向上刺出,当冯泉听到的一声闷响,便是那人跑后,庞轩倒在地上的声音,为了进一步的验证自己的理论。李泰走出书房对这外面等候的冯钢说道:“马上召集人手,把声势闹大。分出几伙把海州城所有的郎中带到府衙,一定要让周围的百姓知道大人出事,你们在召集郎中。大庆,与我到墙边看看。”

冯钢迷茫道:“公子何意?”

李泰没时间解释:“此事不必细谈,冯捕头按照在下说的做便是。”说完,李泰看了看四周,喝道:“仵作何在?”

新章报道,推荐,收藏都要,谢谢大家

 第八十六章 庞轩之死(中)

李泰喊到仵作之时,从人群中走出一个老者,年纪五十开外,身穿青衣,胸前系着一个黑色围裙样子的物件。 走到李泰身前抱拳施礼:“本城仵作拜见公子。”

李泰点了点头:“麻烦你好好查看一下大人的尸体,发现什么立刻告诉我,但你要记住,查完了就要回家,明天肯定有人向你打听府衙中的事情,你就说大人重伤,但是有郎中看护,命还是保住了。所以最近府衙不办理公务,一切等庞大人伤好再说。”

“公子,这”

李泰回身道:“不要多问,按照我说的半。”说完,也没多解释,让冯钢去找郎中,院子中留下了几个人与李泰勘察现场。

举着火把,按照分配好的地方开始查找,不久,大庆便发现了墙下的脚印,李泰走进一看,既然与窗边的脚印一样,那么就是说这人是从墙上翻进来的。正当李泰想继续查找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墙的那边居然是大街。找来了打更的查了一下,也并未发现有什么异常。

忙活了尽两个时辰,天都快亮了。李泰揉了揉脑袋,妈的。这一夜,一点觉也没睡上,冯钢已经把所有的郎中都叫到了府衙。按照李泰的吩咐谁也不许走出府衙。仵作已经取出了凶手用的凶器,李泰仔细的看了看,这就是一把普通的匕首罢了。按照大庆的说法,市面上五十文一把随便买。

李泰长叹一声,唉,前世的侦探算是白看了,居然连个线索都没有,现在也没有指纹对比,打更的也没看见有人翻墙,凶手还留下了一个很普通的匕首。再加上书房中的脚印,李泰可以断定杀害庞轩的就只有一人而已,那么这人为什么要先与庞轩说话呢?为什么不突然一刀毙命?

想了许久,李泰有了些思路,按照常理来推断,有一个女子翻墙而入,掀开窗户突然跳入庞轩的书房,而此时庞轩正在看书,看见来人,庞轩一定认识。如果不然,在这府衙之内,只要庞轩叫一声,就算自己被杀,那凶手绝对跑不掉,只有认识,才能让庞轩与其交谈。

至于谈的是什么,李泰并不知道,但想来是仇杀的可能性很大,其一,庞轩死后,财物并无丢失,其二、如果要刺杀一人,不需要和他说些什么,趁着对方不注意突然杀死才是最保险的招数。终上所讲,此人一定于庞轩有旧仇。而庞轩似乎也知道。所以才不会声张。

李泰想了很久,对冯钢说道:“把冯泉带来,我要仔细的问问他。”

良久,冯泉带到,施礼道:“公子,您找小人。”

李泰问道:“你说庞大人的人品如何?”

冯泉道:“那是没得说,您问问咱们海州的百姓,虽然不敢说什么青天,但身为百姓父母官,庞大人很是尽忠职守。而且不偏不袒,事事讲个理字。小人跟随大人多年,还未曾见到大人有什么过错的地方。”

“哦?庞大人倒是称的上好官。那在下想问问你,人这一辈子不可能没过错,你没见过大人对什么时候清懊悔的吗?你仔细想想。”

冯泉摇了摇头,良久说道:“公子一问,小人还真的有些想起来了,庞大人一声做事光明磊落,可是曾有三件事情让大人悔恨难当。”

“哦?你说说吧。”

“其一,那是十多年前,大人刚到海州上任,一个穷家的小姐拦路喊冤,原来是他于傍晚回家之时被赵员外的儿子凌辱,那女子听闻大人清名,便拦轿告状,庞大人当时也收下了状子。奈何赵员外知道后,便来寻庞大人套些交情,当时员外送了整整千两黄金,弄的海州几乎人人都知道,虽然庞大人不收,但谁知赵员外就好像料定了一样,主要把声势造大便可。那女子以为官官相互,报仇无望,便投了井中,等大人得知后懊悔多日,最后还是赵员外找人发送出去的。其后给其母白银千两,便了解了此时,当时既然死者家人不告了,庞大人也没什么办法,此时便不了而至。”

李泰叹了一口气,唉,这样的事情在古代相当普遍,人名如刍狗。当真如此啊。

冯泉接着说道:“其二是把州郡的一个公子,来到海州之时,酒后将一个店小二打死。庞大人闻听后便带人抓捕,谁知道那人竟然是京城中三品大员的侄子。官大一级压死人,庞大人即使想抓人,也要想想自己的后路了,那日,大人喝了很多酒,酒后言道:“我欲捕之,奈何海州庙小,哪里敢的上京城的菩萨,即便本官抓他下狱,一纸调令回京审查,那本官还不是一样把人放了吗,呵呵,如此来,本官的头上乌纱不保啊。”

李泰点了点头心道;权大于法,这就是国家致命的原由。长官一句话,下面不想干也得干,不让你抓。你偏抓,行!把你撤了,换上别人不一样放出来了吗?呵呵,哪多哪少。庞轩也不是傻子。李泰笑道:“此乃两事,那第三件呢?”

冯泉道:“这第三件便是发生在年前。”

“哦,今年之事?说说看。”

冯泉道:“年前,还塔镇县令纳了一方小妾。此女年芳二八,出落的也标志,可是人家已经有了婚约在身,那县令却不管那些,相中了便硬是抓了回去。后来此女的家人与其理论,奈何势薄,哪斗得过官家,县令命手下将其乱棍打出。致使其母当场死亡。其父断了腿骨。县令见闹出人命,便将女子从府衙中放了出来,那女子此时已被县令凌辱,又看见家人惨遭厄运,便寻个没人的地方自尽。也是命不该绝,遇见贵人,途中一位姓武的侠客经过此地,见女子自尽,便救了下来,打听原委后,勃然大怒,便一人杀到了府衙,在百名衙役围攻之下取了县令的首级,大笑而去。

后来此事传到庞大人耳里,庞大人也没说什么。此时上面官府派了高手又了一个月时间将那人抓捕。便囚禁于海州大牢,待上报后斩首示众。

那姓武的倒也刚强,受刑时没哼过一声,庞大人敬他是个汉子,也没继续拷打。后来行刑之时,围观上万百姓,此时突然冲出数十人要劫人犯,慌乱之时,大人下令立斩,待官兵赶来之后,匪人退去,大人回府与小人说‘此人仗义,胜本官太多矣!’除此三件事外,平时没见过大人与小人谈过什么,今日公子问话,小人便告诉公子。”

新章报道,推荐,收藏都要,谢谢大家

 第八十七章 庞轩之死(下)

李泰心道,江湖之人光明磊落,奈何朝廷法典不容,如此好汉死于刀下实是让人惋惜,根据冯泉的话,李泰分析,庞轩之死于江湖上有莫大关系。 想那江湖之人,快意恩仇,既然庞轩杀了姓武的,那么自然有人要与其报仇,虽然自己也很敬佩他们。但李泰是什么身份,那是第一宰相的孙子,凡事自然要替朝廷着想,堂堂一个州城的首席长官被江湖之人刺杀于书房之内,这是对朝廷极其严重的挑衅。如不抓到凶手,朝廷颜面何在,江湖虽处庙堂以外,但天下莫非王土,岂能不管?

想到这里,李泰也明白此事影响极大,年前还塔镇的县令被杀,没过一年海州知州被杀,而且这两起案子都是江湖之人所为,不杀不足显示朝廷实力。为了正国法,管他什么英雄侠女,老子今天也得逮着他。可是转念一想,万一江湖中人知道是自己派人捉拿他们,那么会不会也刺杀自己呢,再一想也就释然,到了海州,李泰已经被人刺杀三次,即使不惹江湖中人,自己未必能安生,庞大人算是好官,为了这样的官员,李泰也要琢磨琢磨他们了。

叫来冯钢道:“冯捕头,从现在开始,你要随时注意海州出城之人,凶手是女子,不可能没有接应之人,他们料到庞大人被杀后,官府会开始搜查,必然会连夜出城,但海州城门高大,夜间出城不易,定会选今天,此时,咱们不可露出马脚,大人遇刺之事要张贴告示,就说大人遇刺,伤势严重,正在府中静养,全州停止办公,在下想,如果是江湖中人所为,不杀不绝后患,那么听到大人未死的消息,一定会再找机会下手,冯捕头,你命海州城内所有的捕快出城请郎中,声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