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虎臣-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高凭鸟飞,海是我们的海,不是吗?”
周虎臣其实对海还是了解的,记忆中的东西很有用处。不过,他现在需要的是郑森这个人的残参与,让他和自己配合,前面的话是铺垫,郑森这个曾经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需要站出来,而且还要以自己坚定盟友的身份。
“四五百里在海上不是距离,只需两日便可稳稳到达山海卫东侧洋面,兵力当然也不是问题,问题是着陆点,谁去与守卫山海关的建奴一较长短?”
郑森明白了周虎臣的意思,他要出海奇袭山海关,就是用郑家的海上力量,除了士兵要参加战斗,最主要的是运输士兵和各种物资,毕竟郑家是海上起家,海上能力不用置疑。而周虎臣的士兵是陆上的最强者,最激烈的争夺战属于他们,这等于郑森在询问周虎臣派谁去拿下山海关,派多少人去。
“副将吴云端将带领三万余士卒,其中包括炮兵,还有参将虞大虎与翁总兵的水军也会有很多人随行,加上兄长福建的那些将士,这次行动恐怕要动用十万人。”周虎臣的意思表达的很清楚,他的手下水军要随行,毕竟机会难得,在海上适应一下是一种必须。
“要出动近千艘巨舟啊!贤弟好大手笔,不但是人员,这给养也不会是小数啊!既然如此重视这次海上行动,为兄亲自去一趟海上,拿下山海关也算是一段佳话,贤弟看怎么样?”既然周虎臣重视,郑森也就不再矜持了,为了让周虎臣放心,他果断的请战。
周虎臣理解郑森的意思,这种请战其实不是郑森要亲自作战,而是要督战自己福建的水军:“给养自然是朝廷出,江南富庶,今年灾荒较轻,这粮食和饷银供应的很充足,兄长要亲自出海我可求之不得!”这就是周虎臣想要的结果,郑森亲自出马那些来自福建的将士才会卖力气,对于这次战斗的最终结果来说本质没有悬念,关键在于把那些福建将士和自己绑在一起,让福建的郑家成为自己坚定的盟友。
“就这样定了,为兄跑一趟水军大营,如此大的举动,也提前做一番准备。”能够参战让郑森有些兴奋起来,他立刻就要回济宁的水军大营。
周虎臣果断阻止了郑森:“兄长不用急,等待运河开化也不晚,到时候陆上的进攻会与水上同时进行,而这个计划要保密,千万不能透露出去,我们现在需要等待,时机一到,何时拿下山海关还不是兄长您来掌握。”
“别忽悠我了!为兄在海上还成,至于山海关的攻坚还得指望贤弟的手下将士!我可以负责摇旗呐喊,负责海上的运输等事情,既然不急,我在这里陪着贤弟也好,出海之时自义不容辞!”
郑森还算有自知之明,这可不是他能够运筹帷幄的时候,他一个没有经历过太多战斗的读书人统领自己郑家的水军还行,但统领十万大军等于开玩笑,周虎臣在捧他而已。而且…现在的历史距离那个郑成功叱咤的时代好像还有距离。
转眼午时了,亲兵送来饭菜,军中不允许饮酒,周虎臣这一点做得非常彻底,就是他这个主帅也从未违例。三人边谈边吃,饭后继续了一些感兴趣的话题,不久后,郑森和简忱聊够了,两人告辞而出。
两人走了,周虎臣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海,我的大海终于有了盼头,向往的海洋世界,你还距离我有多远?”

第307章山海孤岛

二月二,这个极其吉利的日子,意气飞扬的郑森来到了明军水军的大本营济宁。
水军南下的日子就要到了,副将吴云端、虞大虎、翁之琪和郑森叔侄聚在了一起,不认识不要紧,坐在一起商量如何分工,如何统筹军队这些人自然就熟悉了。
吴云端的任务看来最艰巨,他要率领步卒登陆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山海关,而虞大虎、翁之琪和郑森相对轻松,三个人在海上配合运送士兵与物资即可,两天的海上航程不难。稍微有些意外的是周虎臣增加了一支骑兵队伍,游击将军张登科也将率领五千骑兵随行。
弘光二年二月十六,运河彻底开化。漕运之城济宁陷入一片繁忙,随着来自淮安的一支船队加入,沉寂一冬的庞大船队苏醒了。行动开始,为了尽量隐瞒消息,运河沿岸开始被士兵封锁。
郑森现在就和自己的四叔镇海将军郑鸿逵乘坐同一条船,而另一支福建水军则由总兵郑彩率领继续留在了济宁。这是郑森第一次随军出战,尽管郑芝龙在海上兵多将广,郑森也看到过很多次船队在福建出海,但这样规模的庞大船队是他平生第一次看到。千艘巨大的战船缓缓起航规模惊人,也让人赏心悦目。此行充满希望,至于战斗,郑森太期待了,他这个海上蛟龙的儿子终于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千艘巨舟在济宁奔向海边唯一的路径只能是首先奔济南,随后借道黄河东下一直进入东海(渤海古称东海)洋面。而由于连年的旱灾加上是枯水季节,河水很浅,为了防止船只搁浅,整只船队的行船速度并不算快。尽管这样,有的河段还是浅的不得不让士兵到还有些刺骨的水中进行清淤二月二十二,庞大的船队终于看到了海,随着一艘艘巨舟在出河口入海,海面很快形成了一条由巨船构成的漂亮长形阵列。
“四叔,前方那是什么船?看着很漂亮,可从未过这种船啊?”郑森指向前方位于阵列最外围的几艘船,那些船太长了,长的让人感觉有些怪异。
郑鸿逵早已经看到了那些超长的船,是有些怪异,其实他也没见过这种船。既然郑森问起来,郑鸿逵也只能含糊着回答:“好像是广船,可比广船还要长,上面的帆也与西夷人的船帆有些类似,甲板上好像是火炮那就应该是火炮,这船上的炮太多了!这船就应该是炮船,一种很快速的炮船,看样子这种炮船战力不俗啊!”
“那应该是我兄弟炳翰的炮船了,曾听他提起过,这种炮船速度极快,而且火力强劲,就是西夷人的大型炮船也不是对手,炳翰说就是造起来很难,这种船并不多。”郑森听周虎臣说起过他有一种新式炮船,而且是火力极其强大的炮船,看来眼前这些过于狭长的船就应该是了。
“比西夷人的大型炮船还要厉害?”郑鸿逵有些不相信,这些长长的炮船虽然看着速度应该很快,火力也十足,但比起西夷人的巨型炮船还是太小了,坚船利炮是一种概念,郑鸿逵不相信这个说法。
郑森稍稍迟疑了一下,应为他知道西夷人的大型炮船的确很厉害,父亲郑芝龙一直在效仿这些西夷人造船方式,还曾购买引进了一些。除了船只和人数的巨大优势,实际上郑芝龙能够称霸海上还占据了地利人和,西夷人很厉害,这一点不得不承认。但同时,西夷人的人数、炮船数量和遥远的距离决定了他们不是郑芝龙的对手。
尽管有疑问,但郑森还是对周虎臣信心十足:“我虎子兄弟可是盖世英雄,能够驰骋中原的人物绝不会妄言,既然小虎这样说,就应该没错,这炮船看着虽然不是太大,可在海上作战不就是依靠速度和火炮的威力吗?这炮船我看绝对与比西夷人的大型炮船有得一拼!战斗力甚至会超过那些蛮夷。”
“福松这样称呼东昌伯啊!看来能够讨来立功机会,关系不错!”福松是郑森的小名,作为他的叔叔郑鸿逵对郑森可以称呼小名,但郑森也称呼周虎臣的小名郑鸿逵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周虎臣是谁?当朝第一驸马,伯爵,驰骋天下无往不胜的北伐统兵主帅,他头上的那些头衔无不让人仰望,自己的侄子竟然这样称呼他。
“肝胆相照的兄弟!虽然不是八拜之交,但胜于八拜之交,可以无话不谈,我这小虎兄弟值得一交,磊落的堂堂大丈夫!侄儿可不是因为小虎位高权重才与之相交,只是因为谈得来,因为可以交心。”郑森很骄傲,同时也说明他和周虎臣的关系很铁,能够和名扬天下的周虎臣成为兄弟他能不骄傲吗?
“好事啊!做周大帅的兄弟是福松的福气啊,这次奇袭山海关若是成了,我等也必然名扬天下!”
郑森自小聪慧过人,他话里面多少真多少假不重要,重要的是郑鸿逵知道他与周虎臣有这层关系,有了这层关系福建的水军就可以受到照顾,可以凭借周虎臣的权势得到实惠,这次能够讨到出战机会看来还是凭借着这个个人关系。这次出兵本来就是一种无奈,能获得一些军功也不枉跑了一趟。
“既然四叔对小虎的炮船也感兴趣,我们上去看看怎么样?”郑森对周虎臣的炮船很好奇,因为周虎臣的说法太诱人了,这样的炮船一定要去看看。
“那就打旗语,我们叔侄一起去看看东昌伯的炮船。”刚刚出海不久,距离目标还有很远,作为海上的统兵大将,郑鸿逵对这种新式炮船同样是充满好奇,也想趁机看看周虎臣的新式炮船是什么样子山海关在永平府境内,这个时代隶属山东,而永平府附近的最佳登陆地点就是秦皇岛(不是今天的秦皇岛市)附近。秦皇岛因公元前215年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东巡至此,并派人入海求仙而得名,是中国唯一一个因皇帝尊号而得名的城市,附近以山海关、北戴河和老龙头而闻名于世。
山海关南六里有孤山,屹然独立于海上,四面皆水,俗呼秦皇岛……
秦皇岛市位于燕山山脉东段丘陵地区与山前平原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形成北部山区-低山丘陵区-山间盆地区-冲积平原区-沿海区。
秦皇岛称港城,可惜,现在的秦皇岛没有什么像样的港口,也不是什么港城,这个沿海区当然是登陆地点。因沿海多暗礁,所有人都对秦皇岛附近地理不熟悉,因此这个登陆点的选择充满了危险性。
无数船影在海岸线前慢慢露出影迹,巨舟在无边的海洋、蓝天和漫长的海岸线的对比下很渺小,但这种渺小的力量这次一旦登上陆地就会带了一个新的格局,新的时代。
这是地广人稀的时代,秦皇岛附近海边甚至没有看到船,也没有看到人迹,几个村落距离海边很远很远,千里镜中隐隐绰绰可以看到有人影在村边活动。
不是海防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