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虎臣-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匹快马在狭窄的山道上踏着清脆的蹄声疾奔而来,马背上的骑士背后束着一个红色的棋子,沿途的士兵纷纷闪避,谁都知道这是加急快骑,周虎臣军中最快的快马,而这种快骑只有很重要的事情才会出动。
“报大帅三位督师就要进入北都,北都光复,大**吴三桂在京师西麓山区被俘!”
北都的光复已经成为现实,当然,这也得庆贺一番。而吴三桂被活捉同样是一个惊喜,对俘获这个千古大**周虎臣太期待了!
吴三桂小看了明军的坚韧和意志力,而且…体力也不是他可以比拟的,他跑不掉。
山区的道路复杂崎岖,异常难行,吴三桂正是想借着山区的环境逃出生天,可惜刘柱子带领的骑兵并不想放过他,尤其是在知道前方是大**吴三桂的时候。这些明军太能跑了,跑的吴三桂和他仅存的手下丢盔卸甲,充满绝望……
随着人员的不断减少,吴三桂终于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作为统领军队多年的一军主帅,吴三桂不缺乏勇气,也不缺乏战斗经验,他无奈的停住了脚步,因为…马跑不动了。
吴三桂是悲哀的,他的忠心手下更悲哀,除了吴三桂本人,这些彪悍的明军没有给他们任何战斗机会,短火铳的声音成全了他们的最后勇敢。
身边已经没有几个人,吴三桂想到了自杀,可他手中的刀却重若千斤……

第326章我们回来了

雄伟而又威严的北都就在眼前,朱大典甚至能够看到那敞开的,没有任何人守卫的城门。
默默地观望着大明的京师,所有人百感交集,这分明是在诉说我们回来了!
“就给我五千士兵啊!这小虎太不地道了!”现在应该高兴才是,这样不好,朱大典干脆打破了这种沉默。
这是京师的德胜门外,德胜门是军队凯旋之门,朱大典和史可法特意走这个德胜门自然有它的意义所在。德胜门也叫“修门”,有品德高尚之意,仁义之师要从此门出入,因此此门多出入兵车,得胜当然要走德胜门,这就是走德胜门的最大意义。
朱大典的身边是史可法,而居中的益王朱由榛已经激动只剩下了微微的在颤抖。
大明还是那个大明,朱家的大明,一个重新站起来的大明。多大功劳其实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历史会记录下这一刻,许许多多的人将因为这次光复北都,战胜鞑虏而扬名于世,历史留名何憾有之!
这是抱怨吗?朱大典的脸上哪有一丝抱怨的神情,这分明是在炫耀,炫耀他这次人生难得的经历和璀璨。
亲手光复北都啊!有几个人有这样的机会?
“准备。”
进入北都当然不能平平无奇的进入,益王朱由榛向自己的女婿周虎臣学会了,有时候要高调,要让别人知道你来了。朱由榛要举行一个简短的进京仪式,而这个仪式很简单,鸣礼炮二十响。
士兵们冲到北都护城河前,随后,二十门被周虎臣留下的巨炮在德胜门外一字排开。
炮兵指挥周谦其实很郁闷,一直都很郁闷,因为他负责的重炮队悲剧的只在天津参加了一次算不上战斗的战斗,而且…开炮次数伸一只手正好,五炮就轰塌了天津的城墙。
不啊甘心啊不甘心!本来建奴在霸州或者固安进行一些防守他就有机会,谁知道,建奴就这样跑了。守一下京师也行啊!京师城高墙厚,易守难攻,正好可以让别人看看自己大炮的威力。这些无耻的鞑子跑的真快,让周谦辛辛苦苦的白跑了一趟。
威力十足的攻城巨炮变成了礼炮,周谦能不郁闷吗?
划破长空的炮声实际上是一个讯号,因为,西路的何腾蛟军已经派人来联系,他们将在永定门等候炮声的响起,随后,两军要一同进入京师。
这种约定很和谐,没有先后之别,只有功劳。
京师内的确没有了清军的军队,就是有那些曾经的新附汉军也早已经被调到城外去做炮灰,或者脱掉了那身军服变为了平民百姓。
让人意外的是,竟然没有看到京师百姓跑上街头的欢迎场面。
北都其实很乱,趁火打劫的匪人趁机捞了一把,抢劫和偷盗的人大有人在,但真正杀人放火的人却没有几个,因为谁都知道朝廷的军队就要进京了。这种乱随着益王朱由榛、朱大典、史可法与何腾蛟等人率领军队进入北都慢慢平息,京城内的秩序迅速恢复了下来。
官员、将领和士兵们分头行动,第一个目标自然是紫禁城,随后是各部衙门和各处仓廪、库府。
整个北都的大街小巷几乎看不到几个人影,不是百姓麻木,而是战争对百姓的伤害实在太大了,无论谁来,百姓其实基本得不到什么好处,甚至会受到荼毒和压榨。这也是时代的一个缩影,尽管百姓对大明朝廷这个华夏正朔的回归持欢迎态度,但他们仍旧在担心,担心自己的安危,因此,百姓的选择很简单,闭门不出。
益王朱由榛不关心别的,他只关心紫禁城,所以一进城他就甩下史可法与朱大典带着一群士兵就跑向了紫禁城。
承天门,也就是午门,却是另一番景象。
当朱由榛到达午门前,他惊呆了。
一大片乌纱帽,一大片朝服,这些人黑压压的占据了午门前的一大片地盘,让人惊叹。
不用说,这些人都是降官,也就是曾投降了建奴的前明官员。
朱由榛的名气有些小,而以前露面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这几百号前明官员竟然没有一个人认识他。这些曾经的大明和大清官员看着一身蟒袍的朱由榛也是有些茫然,因为不认识,不知道自己怎么称呼他。
实话实说,这些官员身穿朝服的姿态很有威仪,看起来很是肃重。
只是…朱由榛很看不起他们,当然绑起来是不成,供起来朱由榛不愿意,怎么处理这些人,有些麻烦啊!
“王爷,给他们找一个地方让他们去候着,怎么处理还不是您说了算?若您不愿处理,不是还有三位督师在吗?”开口出主意的赫然是简忱,他这次没有随周虎臣北上。
这主意好,省心省力啊!朱由榛赶紧应声道:“那就依朴崖先生,先生大才,运筹帷幄,不愧是军中第一幕僚!”
“王爷谬赞了!这些人…还是让陛下与朝堂诸公处理比较好,您不必理会这些人。”
简忱说得非常对,自己是藩王,有些事情必须忌讳。如何处理这些曾经投敌的官员他不便参与,交给几位文官督师再合适不过了,他们的生死荣辱关自己什么事?
朱由榛频频点头:“那就这样,把他们交给三位督师,咱们去紫禁城内。”
得到命令的士兵们可不知道什么是客气,他们挥舞着寒光闪闪的刀枪上前就开始驱赶这些身穿各色朝服的前明官员。太**份了!怎么说也是曾经的大明**,这让人无法忍受。
“我等恭候朝廷大军回京多时了!岂能如此……”
“老夫是是礼部侍郎…尔等军汉竟敢如此无礼……”
……
喊什么的都有,显示自己官威的,明显露出怯意的,苦苦恳求的,当然也有默不作声的。毫不理会这些人,朱由榛忱留下一些士兵和简忱直奔紫禁城而去。
不久,史可法与朱大典到了。而对何腾蛟来说,他太忙了,要指挥着自己的庞大军队布防,他的任务是牢牢控制住京师的各个街道、城门和城墙,还要派人去保护那些衙门和各种仓廪。而何腾蛟的手下绝大多数都是曾经的闯贼,用起来并不完全放心,这样的关键时刻不能出乱子,何腾蛟的任务不可谓不艰巨。
多尔衮和满清小皇帝顺治走的太匆忙,而为了掩人耳目,紫禁城并没有遭到他的破坏。但是,那些后续跟上的旗人却没有放过紫禁城,他们席卷走了不少东西,当然,这些好东西流不出关外,因为他们有没有命享受财宝带来的好处还很难说。而在这些旗人走后,一些不安分的京师百姓再次进入了紫禁城,各种皇家御用品,珠宝、字画和稀有的东西损失不少。
无论如何,北都重归大明,秩序恢复,这些损失对于重新掌握北都,把建奴赶出关外来说微不足道。

第327章被这样堵截

好消息和坏消息总是传的很快,北都光复,建奴逃出关外,周黄联军和皇家龙骑兵在追击建奴的喜讯被迅速传出去,这个让无数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和报捷文书不久后就会传到南京。
而整个大明是如何的欢腾和庆祝已经不关周虎臣的事情,因为,他要赶紧出关。
出去就出去了,现在不出去等待何时?等南京来消息让自己出关,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而且还不知道那些老夫子会做出什么样的狗屁决定,周虎臣需要的就是这个机会,一个纵横驰骋在荒漠草原,整理整个北方秩序的机会。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虞大虎和翁之琪的军队终究是没有阻挡住清军的亡命攻击,自己损失不小,而建奴军的损失更是要用惨烈来形容。
弘光二年三月十三,清摄政王多尔衮、济尔哈朗携小皇帝顺治狼狈的逃出了古北口。
昨日黄花就是大清现在的最好形容词,大清实际的掌控者,摄政王多尔衮悲剧的发现,他现在手中的力量已经弱到了极点,直追昔年老奴努尔哈赤被追赶的东躲**的日子。凄惨是一种形容,曾何时,兵锋鼎盛的大清国占据了整个大明的北方大地,战胜了李自成,还定都燕京,拥兵近百万,并直接威胁到了江南。
理想曾经很**,现实却很骨感。现在,多尔衮手中只剩下不到两万人,这两万人还包括那三千没有任何战斗力的家眷。
任何的感慨和怨天尤人都没有用,多尔衮在跑,拼命地在向北逃跑,因为明军的追兵就在身后不远。
拼命的逃了百里,前面东侧就是承德。与后世的繁华完全不同,承德现在还是一个名号不掌于职方的山间小村庄,但这个小村庄很重要,承德毗邻京、津、西顾宣府、东接辽东、北倚蒙古、南邻秦皇岛、唐山,是燕山腹地、渤海之滨重要的区域。由于这里的可联络蒙古,巩固边防,所以位置异常重要。
对于多尔衮等人来说,毫不起眼的承德同样很重要,因为承德是通往辽东大地最便捷的一条通路。错过承德,就要继续往北前进三百余里才能东去辽东,辽东已经等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