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虎臣-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原的初夏气候温和,就在这温暖的季节,周虎臣进入海拉尔城。
与其说海拉尔是一座城,还不如说是一个堡,这个堡一样的小城是胡和鲁与色楞兄弟的老巢,现在,这个呼伦贝尔最繁华的地方已经被胡和鲁与色楞兄弟抛弃了。
满珠习礼的下一个目标是噶尔玛,他的领地正是霍勒津布拉格一带。
蒙古人的生活简单,收拾起帐篷,赶起自己的牛羊就可以去需找一个新的游牧之地,迁徙很容易。但问题是,牧场再广阔也有地域限制,当牧民进入其他部落的领地进行游牧,就等于触犯了其他部落的领地权,所以,牧民不会选择进入敌对部落的牧场,也不会选择贫瘠的牧场,他们的最佳选择是投降,归顺新的部落首领。
呼伦贝尔草原是最好的牧场,漠南蒙古人垂延,漠西蒙古人不舍这样的丰美之地,可惜,他们没有办法,除了头人们继续在逃窜,普通牧民已经放弃了抵抗。
蒙古人有蒙古人的生存规则,尤其是普通牧民,只要不反抗,只要给新的占领者奉上一定数量的牛羊,他们就会拥有新的生活,拥有新的部落首领。
这就是草原人的生存理念,随着漠南蒙古的深入,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天变了。

第368章夹缝中生存的无奈

进入海拉尔的周虎臣已经笑得合不拢嘴,因为马匹,在海拉尔这座小城堡,满珠习礼给他留下的战利品足够他装备自己的十万大军了。
西蒙古在这一带太弱了,弱的漠南蒙古联军根本就没有进行任何大激烈的战斗,而满珠习礼也没有任何顾忌的继续在西进。
当周虎臣的大军再一次启程,已经是两天之后。一支十余万的骑兵部队出现在了呼伦贝尔,尽管这支庞大的骑兵队伍只是一个样子货,但谁也不会漠视它的庞大人流,这已经够了。
而此时,满珠习礼在继续西进,他率领的军队已经进入距霍勒津布拉格西面最近的车臣汗部。
车臣汗部也称喀尔喀东路,是喀尔喀蒙古三部之一,属内札萨克旗(即内蒙古)。喀尔喀蒙古东接呼伦贝尔,西至科布多,南临大漠,北与布里亚特蒙古接壤,地域极其广阔。
崇祯初年,成吉思汗十九世孙硕垒在克鲁伦河一带自立为汗,称“车臣汗”,与土谢图汗衮布、扎萨克图汗素巴第并称为喀尔喀蒙古三大汗。其辖地东至额尔古纳河,南界察哈尔汗,西界土谢图汗,北界布里亚特,与沙俄素有交往。在立国之初,车臣汗臣服于察哈尔林丹汗。后来,后金军队击败林丹汗,车臣汗硕垒转而向后金纳贡。崇德元年,改国号为大清的皇太极指责车臣汗与明朝进行贸易,车臣汗被迫与明朝断绝了关系。
这已经是漠北蒙古地界。
一场蒙古人之间的战斗后,以满珠习礼为首的漠南蒙古军驻留在了车臣汗部的草原之上。
战斗暂时停止了,再次洗劫了一番车臣汗部,满珠习礼等漠南蒙古人很满意,周虎臣同样很满意,因为他的第一个战术目标轻松达成了。
弘光三年五月十六,大明东昌伯,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提督四镇总兵官,大明第一驸马周虎臣进入了漠北蒙古。
这是一次在草原的欢聚,周虎臣的军队没有参战,哪怕是一次最小的战斗都没有参与,但是,漠南蒙古骑兵对他们已经不在陌生,那种很重的提防之心也淡了很多。
明军的士兵和蒙古骑兵坐在了一起,语言不通并不会影响双方交流,当明军的士兵对这些驰骋草原的勇士们竖起大拇指,这些驰骋在大草原的蒙古骑兵露出憨厚的笑容,一切尽在不言中……
所有的明军军官和蒙古的首领们同样聚在了一起,没有中军大帐,没有太隆重的仪式,就在这一片蓝天白云之下,一碗碗的马奶酒被高高举过头顶。
周虎臣和建州人的残酷统属是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这种风格充满**,没有强力的威胁成分,更没有任何残酷的事情发生,周虎臣的指令只有战术目标的达成,还有…巨大的利益存在。
漠南蒙古人是豪爽的,首领们更加豪爽,当狂欢开始,普通士兵们用自己的吼叫抒发自己的激情,因为周虎臣不允许自己的士兵饮酒。而这些蒙古贵人们属于特例,他们用最隆重的敬酒仪式对周虎臣展开了围攻……
欢庆还在持续,周虎臣和漠南蒙古联军不在西进,因为他要等待,等待漠北蒙古部落的使者到来,臣服不但需要军事的威胁,同时也需要谈判,周虎臣有耐心。
“漠南蒙古人还真厉害,轻松拿下呼伦贝尔不说,战胜车臣汗也如此轻松,大帅竟轻松获得一个这样的同盟,其实还是您更厉害!”
这是一次与漠南蒙古头人们酒后的闲暇时刻,对周虎臣进行吹捧的是他的崇拜者莫彦华。
漠南蒙古当然厉害,因为他们的主体构架是科尔泌蒙古骑兵组成。在周虎臣的记忆中,这支纵横驰骋的军队一直到二百多年之后仍旧占据着历史的一席之地,尽管当时它落后的太多,已经被历史的潮流甩下很远,但它仍旧是当时大清国的中流砥柱,仍旧保留着他勇猛善战的风格。
周虎臣笑了笑立刻就反问:“说说漠南蒙古人为什么如此轻易的抛弃了以前的大清来投效我们,他们可是大清皇族身份,和建奴的关系可谓盘根错节,亲近的很。尤其是科尔泌蒙古人和建奴可是最亲近的姻亲关系,却这样痛痛快快的成为了我们的附庸,这是为什么?”
“当然是为了生存,漠南蒙古人害怕和我军交战,因为他们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加上有好处,他们自然要抛弃那个已经不存在的大清。”莫彦华回答的很爽快。
“很对!这就叫大势所趋,那么,小华再详细分析一下是什么样的具体的情况造成了这种结果。”
这是在考验莫彦华的分析能力,同时也是周虎臣在给他上课。
“不是我军的对手,同时可以开通商路…还有就是…漠南蒙古头人们是害怕我们首先去和漠西蒙古结盟吧?”
“对!”周虎臣赞许了一下。
莫彦华切中了那个要点,但分析的还是不够透彻,所以周虎臣立刻开始给他上课。
“小华分析的还算不错!这叫夹缝中生存的无奈,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漠南蒙古距离我大明边墙太近,而随着辽东重新回归我大明,漠南蒙古实际上已经被合围。他们不但要面对强大的我们,还要面临西蒙古的军事威胁,也要时刻防范漠北蒙古的东侵。想一想,若是我们首先和漠西蒙古达成同盟,漠南蒙古人的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因此,他们不敢不妥协,就是没有巨大的利益,他们最后同样会妥协。政治从来就是这样,谁也不愿意自己消失在这个舞台,漠南蒙古想要有自己表演的舞台就要依靠我们,所以,我们的军事力量只要维持住,蒙古人就剩下了妥协,明白了吗?”
“大帅,我懂了,现在您的战术是拿下漠北蒙古大部,然后,漠西蒙古也会处在夹缝中,这等于不战而屈人之兵,一举多得啊!然后…西伯利亚就归我了,最后慢慢收拾这些异族是不是?”
“嗯…小华有长进!知道了就好,要懂得合理利用势才会掌握主动,这次的计划就是这样。而最重要的还是以后,要保持长久的军事威胁力才会有威慑力,因此我才会把这里交给你和成叔。什么样的人才会为我们的华夏考虑?是我们,舍我们其谁!”
周虎臣的表情变得很严肃,莫彦华郑重的点点头:“大帅放心,为了华夏,也为了大明,这个任务我的后代子孙会好好地做下去,让蒙古人老老实实做我们华夏的附庸,让西伯利亚永远属于我们!”
微笑着点头表示满意,莫彦华已经在成长,而这个成长就是周虎臣所需要的。教给莫彦华这些政治的手段就是为了让他快速成长起来,因为周虎臣回到关内以后,他再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条件放在北方。

第369章准噶尔的影子

没有让周虎臣等待太久,车臣汗硕垒的使者到了。
对历史有记忆,周虎臣记得非常清楚,这个车臣汗部和整个北蒙古其实就是未来沙俄支持独立后外蒙古的一部分。但现在周虎臣来了,他自然不会让这些蒙古人和沙俄有所勾连。
使者是一个老者,这个老者很低调,他只是来询问周虎臣为什么来攻打车臣汗部的领地。
理由遍地,可周虎臣懒得找,几句话就解决了一切,霸气作风尽显:“让车臣汗硕垒亲自和本帅来谈,三日内不到,车臣汗这个名号以后就不会再有了,回去吧!。”
简单明了,周虎臣的意思已经表达清楚,臣服硕垒可以继续拥有车臣汗号,不臣服,车臣汗这个汗号周虎臣就让它消失。
天气已经热了起来,周虎臣看似不急不躁,整日和漠南蒙古首领们欢声笑语,其实他的心已经和天气一样燥热,因为第三天已经到了。
车臣汗硕垒的领地面积其实不算大,相对于土谢图汗衮布、扎萨克图汗素巴第的领地来说要小上很多。但车臣汗硕垒也有优势,他的领地人口相对其它两个同盟来说相对较多,因为他的牧场临近呼伦贝尔,很是丰美,因此,硕垒的骑兵还是有一定战斗力,何况在西侧他还有两个同盟。
可惜,硕垒现在不敢打了,因为他的两个同盟还没有达成一致。
其他两个汉王显然对战胜了建州人的明军很是忌惮,昔日的建州人已经够凶悍,能够完胜大清的明军看来更加强悍。现在周虎臣和漠南蒙古联军已经占据了硕垒三分之一的牧场,继续打下去,等待两个同盟出兵时,硕垒估计自己就会失去所有牧场,他这个大汗也就不用做了。
就在周虎臣所限日期的最后一天下午,车臣汗硕垒终于露面了。
硕垒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这位自封的大汗还真有成吉思汗的血统,他是成吉思汗的十九世孙,也算是正经的黄金家族血脉。
“大帅,这个汗号不能撤销,否则无法统领制下牧民,另外,我想恢复济农这个封号,不知大帅意下如何?”虽然震惊于周虎臣的年轻,硕垒很是很恭敬,他明白周虎臣的强大,但还是要争取最大的利益。
“可以,硕垒济农不是说要与大明通商吗?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