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虎臣-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人请我吃饭是他的荣幸,就是陛下那里的饭我都随便吃,不想吃转身就走,老大人您就荣幸吧!”
张国维就坐,这是大明军事最高长官的私下会面,周虎臣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张世凤很有眼色,他借口让下人准备饭菜退了下去。
话入正题,张国维首先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乌斯藏那里明春就要派出驻军,小虎可有合适人选?”
这明显是在向周虎臣要人,朝中的大佬们估计都有共识,把周虎臣手下有名的将领和强悍的士兵瓜分掉才是对他的保护,手中的力量太强对周虎臣不是好事。
周虎臣稍稍思索道:“吴云端吴将军正值当打之年,我看去乌斯藏不错,可以让他手下士兵融入一些其他军队,这样比较稳如。另外…我认为,这些各地军将的驻守应该采用轮换调防制度,依我看,五年时间一个轮换期很合适。”
答应的到是很痛快,但…周虎臣这好像是要彻底改变兵归将有的旧制。
张国维感慨无限,周虎臣再也不是那个跋扈无边的少年周虎臣了,他变了,变得更加具有政治智慧,完全是为了国家大局考虑。周虎臣现在把自己的身份充分利用了起来,这个时机可谓掌握的太好了。
没有容张国维回应,周虎臣果断抛出了自己更大的想法:“老大人,这个兵制也需要彻底改一改,应该取消地方卫所制度,我认为可以采用不完全性的募兵制度。国家保留一定数量的职业士兵,驻守各地的士兵采用民间以兵充役的制度,每户人家必须按照丁口服兵役,并给与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服兵役要定出一个年限,比如三年,或者四年,之后,把最优秀的士兵留下来作为职业士兵,退役士兵可以获得一份退役证书,让他们成为预备役士兵,继续享受国家的一些福利和照顾。一旦国家有战事,这些士兵只要稍加训练就可以重新开赴战场,比那些刚刚招募的士兵要强上百倍。在边疆地区,可以征用一部少数民族士兵,给他们更大的优惠政策,这样边防会更稳固,少数民族和汉人生活在一起也会更加融洽…除了西伯利亚太过遥远,不适这个兵事制度…我们的军事制度还要使用彻底军事分开的方法…”
张国维半天没有说话,这战无不胜的周虎臣仅仅是一个驰骋疆场的大将军吗?不简单啊不简单!说的头头是道,一环套着一环,极是合理,一个彻底成长起来的周虎臣太惊人了。
“小虎…这是你自己的想法?”张国维狠狠的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随之问道:周虎臣笑的很平静:“这是简先生和小子共同探讨的一个结果,我认为很合理,当然,一些细节还要根据现状和地方情况做出调整,也要看朝中诸位阁老与陛下的意思。”
能够放出自己的将士,自己分化力量,周虎臣的举动足以用高风亮节来形容了。同时,他的建议可以有效防止兵归将有而产生出藩镇,利国利民,极其合理,朝中大臣和皇帝怎么会不同意。这种制度不但会改变旧的国军军事制度,同时也会让国家财政减低压力,无疑是极其合理的一种军事改革。
“这件事老夫来起草,小虎你来附议怎么样?”张国维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变了,变得极其激动。
张国维这不是在争功,因为他这个兵部尚书才是最合适的上书人选,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极大降低文官阶层的阻力。名留史册是附加品,而一个彻底改变不合理的旧有军事制度的机会就在眼前,他怎么会不激动万分。


第403章春的讯息

这是一个祥和的新年,国家在向着前所未有的强盛迈进,民生恢复,整个国家处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
从政的人都是有自己的政治主张,也有自己的观点。张国维很会造势,在休朝的这段时间,他把自己军事改革的想法透露了出去。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铺垫已经做好。
新年的假期断断续续,直到过了元宵节,一切终于正常起来。
气温在明显回升,风不在刺骨,升起的太阳暖暖的,这是春的信息。
皇帝临朝,张国维不出所料的呈上了自己对军事改革的奏折。这次就是一石激起千重浪,一次各抒己见的军国大事的议题就这样开始了。
每一项全新的改革都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也涉及到稳定的问题,军事的变革不是一时之间能够获得通过。除了周旋在官员之间,偶尔上朝,周虎臣的小日子很滋润。
对于这次开天辟地一样的军事改革,朝中大员和地方督抚形成两个阵营,一派属于张国维这样的激进派,而另一派则属于保守派,主要是以老臣为主。
现在的大明新生代官员非常多,这些官员年轻,但他们经历了大明的席卷整个天下,强盛和强大就是信心,这些新生代官员无疑成为了激进派的推波助澜者。老派官员则是以东林人士为主,他们不反对进行军事变革,但认为张国维的步调太快,容易引起混乱,所以还是认为应该逐步一点点改变比较合适。
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为大明更加强盛,国家更加稳定。
就在朝臣们还在为军事改革的细节争论不休的时候,周虎臣悠哉的上朝了。
“陛下,镇江的军功作坊微臣认为应该继续开支散叶,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的军事力量保持长久的优势。微臣经过勘查,认为可以在天津建立一个全新的军工作坊,另外,广州府也要建立一个。这样,我大明的整个军工作坊就会南北趋于平衡,正好各地都有军事的支柱。”
周虎臣很少在朝堂发表什么建议,可一旦开口就是绝对的大事,这一次无疑又是一次非同一般的大事情。
“爱卿所言在理,朕以为,建立新的军工作坊很有必要。但各个作坊的结构必须有一个新的机制,为了防止滋生弊端,这需要一个新的部门来管理,周爱卿有何良策?”朱由菘面色和蔼,可语出有些惊人,竟然考虑的如此周到。
周虎臣躬身施礼:“陛下,如今海内升平,没有战事,臣的四镇总兵之职也该交卸了,这个工坊的事情微臣愿意以身当之。请陛下允许微臣建立一个新的监督机构,也好让工坊成为我大明的军事支柱。”
“高爱卿认为如何?”朱由菘微笑着,他询问起首辅高宏图。
这等于周虎臣把权利交了出来,把最先进的武器工坊交给了国家。首辅高宏图稍稍愣了一下,但很快明白过来,这是一出双簧,周虎臣要把自己的权利逐渐交卸,要把工坊送归国有,皇帝肯定已经和周虎臣有了默契。
对国家来说这是绝对的好事,耽误不得,高宏图立刻出班:“陛下,微臣认为东昌候久经历练,对兵事熟悉无比,完全可以胜任!”
朱由菘点点头,随后看向吏部尚书周堪赓:“周爱卿以为如何?”
“臣附议。”
随后是兵部尚书张国维,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工部尚书,朱由菘对这几位大佬是一个不剩,整个咨询了一遍。
面露微笑,态度和蔼,但谁都明白皇帝已经提前和周虎臣达成了一致,和首辅高宏图与其他阁臣进行沟通是为了获得支持。而现在好像已经不用在考虑,军工作坊归于国有势在必行,这个决议必须赶紧通过。
皇帝支持,首辅和六部九卿同意,朝臣们自然不会反对,眨眼间,军工作坊的事情就这样迅速定了下来。
“陛下,眼看要春暖花开,运河就要开化。军工作坊是国家大事,微臣立刻亲赴天津准备工坊的事情,随后微臣把镇江的工坊进行分流,也好让天津的工坊早日运转起来。然后微臣准备去一趟广州,也做一做准备,让广州的军工作坊早日建起来。”
周虎臣恭恭敬敬的施礼,随后等待皇帝回复。
果然不出所料,周虎臣要做海上准备了,朱由菘笑着刚要开口,却想不到户部尚书蔡懋德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还有一事相奏!”
“爱卿请讲。”
“先帝时期已经有了开海之说,也已经有了成文,但由于战事频繁,这件事一直没有付诸实施。我大明现在四海升平,不如现在把开海的事情也一并办了,也算完成了先帝的遗愿!”
又是一件惊天动地大事,这些事情一下就堆积在了一起。
首辅高宏图稍稍迟疑了一下,没成想礼部尚书钱谦益却抢先站了出来:“陛下,蔡大人所言极是,先帝时期就已经有了开海之说,先帝的遗愿一定要完成,开海本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以减低户部的压力。臣认为,东昌侯正好出海,可为钦差大臣。”
凛然的微言大义,可谁不知道钱谦益这个老家伙有一个极大的商贸团队,他的侄子已经跑到了蒙古。现在,凭借着大义的名分开海,提议周虎臣作为钦差大臣,周虎臣自然不会让首先跳出来表示支持的钱谦益吃亏,这完全是为了利益。
朱由菘笑了,今天本来准备让吏部尚书周堪赓做这件事,谁想到钱谦益却第一个站了出来,也算是一种利益的驱使。钱谦益年龄偏大了,首辅高宏图老当益壮,再进一步的机会寥寥,这发财可能是他最后的追求吧。
高宏图看了看张国维,却看到张国维在低头微笑,看向户部尚书蔡懋德,也是一样的表情。高宏图明白了,周虎臣已经事先做好了工作,皇帝估计也已有所准备,这件事牵扯的利益太多,由无所顾忌的周虎臣来做很合适,正好震慑那些海上不服王化之辈。权威太重,对过于年轻的周虎臣不是好事,正好让这样的琐事让周虎臣离京,也算是人尽其用。
没什么可犹豫的,开海真正实施起来其实不错,可以给国家带来好处,尤其是可以减轻财政压力,高宏图立刻道:“陛下,微臣认为开海之事利国利民,东昌候国之栋梁,可当大任!”
首辅大人同意了,作为周虎臣最坚定的支持者,张国维和蔡懋德自然不甘落后,加上礼部尚书钱谦益和吏部尚书周堪赓事实上已经在为财政或者私利站到了周虎臣一边。其余的朝中官员已经没有了反对的必要,绝大多数大佬同意,反对根本无效,周虎臣成为事实上的开海钦差大臣已无可改变。


第404章分分秒秒的事情

二月,运河可以通航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