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虎臣-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仆人送上茶,随后谨小慎微的转身出屋。
互相问候几句,张国维脸上的表情终于放松下来,显然,这段时间,他有些过于紧张了,好像…也很劳累。
“伯父大人您…辛苦了!”周虎臣清楚的在外表看到了张国维的操劳,张国维今年刚刚五十岁,却须发皆白,周虎臣记得,不久之前,张国维的须发还是灰白色,这已经不需要说什么,张国维的须发说明了一切。
张国维摆了一下手:“国事维艰,老夫身担重任,有何辛苦可言!”
两人沉默,张国维沟壑纵横的脸露出比哭强不了多少的笑容:“萃庵对陈大人说他想要回京师勤王,老夫知道小虎你的想法,若是小虎…老夫就驳回萃庵的请求。萃庵这个人太实诚,如果回京…”
“谢伯父大人,家父的军队现在应该已经进入了山西,小侄…不希望家爱抚的军队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回师,另外,家父还没有正式上任,所以…小侄希望家父能首先稳住山西,然后,自然会听凭伯父大人的调遣。”
然后…没有然后了,周虎臣知道,建奴的这次入寇会保持很长时间,好像要到明年的四月份才会出关,而李自成与张献忠也越来越强大,至于张国维,他没有被崇祯皇帝搞死已经是格外开恩了,毕竟,张国维的上任时间很短,建奴与农民军无法拟制的主要责任不应该是张国维的,那是种种原因累积的结果。
以后的国情,大致的走向周虎臣都知道,他现在需要去山西。
周虎臣这是直接进入主题了,张国维有想法,他当然是想获得周遇吉的支持,现在的大明,象周遇吉这样的敢战之士太稀缺了,这样的将领凤毛麟角,对于放走周遇吉,他的确有些后悔了。毕竟,这是为数不多,还敢于和建奴作战的军队和将领。可是,张国维也不愿意周遇吉回来送死,建奴的兵锋太盛,周遇吉的手下士兵太少了,一旦周遇吉和建奴相碰,他是不会妥协的,后果就是;张国维这个贴心将领的军队被打残。
“老夫明白萃庵的难处,山西残破,他还要重整军备,既然如此,就萃庵就安心去山西整理军备吧!”张国维再次满面颓色,他理解周虎臣,也理解周遇吉的报国之心。张国维的痛苦跃然脸上,这是一种深深地无奈。
“多谢伯父大人,您明白…小侄也明白…小侄代家父谢过伯父大人!”周虎臣使用了跪拜之礼,这是真诚的一跪,张国维值得他跪下去,周虎臣知道张国维的行为将改变历史的进程,无以为报,这就是周虎臣的真诚。
周虎臣不能因为某些事情而妥协,既然张国维答应了,就必定会做到,这也是周虎臣此行的目的。这次的胜利无疑很辉煌,属于明军多年未曾有过的大胜,但它无关这次战争的大局,而在普通人看来,也对天下大势没有影响。归根结底,除了张国维有些关心周遇吉之外,现在的局势,谁也没有心思把注意力放在周遇吉身上,包括如坐针毡的崇祯皇帝。建奴入寇,暴民四起,除了那点战绩,周遇吉的赴任山西必须尘埃落定,这就是周虎臣此行的目标。
历史改变了,因为这次胜利,历史上的周遇吉留在了京师,现在,周虎臣再一次把历史扳了回来,回到了一个未知的方向,而这个方向,周虎臣知道它是完全正确的;周虎臣要和便宜老爸周遇吉走了,他要去山西练兵,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他要以后备战了。
目的达到,拉了几句家长,周虎臣起身告辞。
不管有意还是无意,张国维与周虎臣谁也没提那些物资的事情,如此的大胜,缴获的财物必然不少,张国维与周虎臣的想法一样,朝廷没钱了,周遇吉不会得到朝廷什么赏赐,朝廷已经穷的揭不开锅了,这些物资就权当给周遇吉等人的补偿吧!
历史方向稍稍有些偏移了,本来要留在京师协助防御建奴的周遇吉被周虎臣按照他的意愿搞离了京师,而正是增加这几个月的缓冲时间,增加了一个历史的搅局者,大明历史也许将彻底改写。

第42章怎么也要再顺点东西

办完去山西的事情,周虎成已经不再指望朝廷的奖赏,但他也没有立刻离开京师。
带着张国维给的通关文书,周虎臣没有去通州和父亲周遇吉会合,而是带着几名家丁直奔螺山。
螺山是洪螺山的简称,它位于蓟县境内,位置在京师的正东方向约百余里,螺山是京畿的防守重地,也是这次为防御建奴,京畿之地聚集官兵最多的地方。在过去,这里属于京营总兵官孙应元的防守之地。
孙应元是周遇吉的老上司,其人骁勇善战,在崇祯十二年曾随杨嗣昌督师襄阳,戍荆门。崇祯十三年,与副将王允成等破罗汝才于丰邑坪,斩首二千三百,生擒五百有奇,时称荆楚第一功。
周虎臣当然认识孙应元,孙应元是世袭勋贵,他的家就在京师,可惜,他现在没在螺山,而是在河南。
孙应元不在京师也没关系,因为,现在负责京营的是副总兵张建业,张建业和周遇吉关系还行,他们两人曾是孙应元的左膀右臂,两人没有利害冲突,并经常配合作战,算是不错的同僚关系,所以,周虎臣现在找上了张建业。
得知周虎成来访,张建业也没什么可矫情的,故人之子,再加上这个小老虎在京师名声响亮,所以,张建业立刻派人把周虎臣领进了自己的营房。
张建业比周遇吉还要年轻,因此,周虎臣见到张建业要叫一声世叔。
“小侄拜见张叔,小虎来看您了!张叔一向可好!”
“免礼了!虎子可是稀客,现在这情况,你怎么跑到这儿…哦,对了,好像萃庵兄刚刚大胜了一场!”张建业突然想起来了,周遇吉好像刚刚战胜了建奴,而且是一场大胜:“回张叔,家父只是教训了一下建奴,侥幸获胜,不算什么!小侄今天来张叔这,是有点小事找您!”
教训了一下就上万的首级,这太逆天了,不过,周遇吉好像…真的很能战,最起码比他张建业要能战,这应该归功于那次募兵吧,还有那些得到的战马,兵多将广才会取胜吗!
“虎子来,来这坐!太难得了!建奴可不好对付,萃庵兄是如何战胜建奴的?陪叔说道说道!”一边热情的招呼周虎臣,张建业一挥手,他的那些手下知趣的全部出了张建业的中军大帐。
“侥幸罢了!家父就是赢了建奴的仆从军而已,就这么简单!”周虎臣回答的很沉稳,波澜不惊:张建业可不认为这是什么侥幸,那可是几万建奴,侥幸,可能吗?就算是建奴的仆从军,建奴哪里有那么好对付!这次的建奴入寇,总计也不过十几万人,战况已经说明了问题:处处不是避战就是溃败,至于投降,那也是司空见惯,这让朝廷的几十万军队,还有那些朝中只善于指手画脚的大佬尴尬的无以伦比!
上万的建奴首级,就是仆从军,那也是实实在在的战功,也会得到朝廷赏赐,可惜,周遇吉已经和张建业所在的京营没有了关系,他已经去了山西,成为了山西总兵,张建业无法分润到那些战功了。
“萃庵兄向来战功卓著!山西之地民风素来彪悍,定不缺乏可募之兵,假以时日,定大有作为,封爵封侯自不在话下!”关系本就不错,现在,周遇去了山西,成为一地封疆,将来说不定什么样的前途,为了将来的交际,张建业不介意对周遇吉吹捧一番:“谢张叔吉言!家父也是这么想的!”周虎臣当然也是这么想的,他不在意说出来:一点也不客气啊!不客气就不客气吧!反正这个周小虎在京师已经够嚣张了,这还是在天子脚下,去了山西,有周遇吉这个土皇帝在,这个周小虎还不知道嚣张跋扈到什么样子!
这些好像与自己无关,张建业笑了笑继续问道:“时局如此紧张,贤侄此来螺山有什么事?虎子就别让为叔猜了,有什么事直接说吧!痛快点儿!”
周虎臣笑了笑道:“张叔您不是外人,那小侄就直言了!此次战胜建奴,缴获了大量的骡马,还有粮食,张叔的那一份就在通州城外。小侄知道张叔手中有一些鲁密铳,小侄我最喜欢这种火器了,反正您也不擅长使用火器,就送给小侄玩吧!”
周虎臣当然不会客套,也没有社么好客套的,他给张建业的那些最基本物资不算少,它们的价值远远高于那为数不多的鲁密铳。至于武器,盔甲、财物等最重要的物资他还有很多,多的象山一样,不过,都被运往了山西。这些最重要的物资周虎臣自然是不会给张建业,京师这块宝地很快就会成为李自成的天下,随后,它要归属于那些伪女真人,这种资敌的事情周虎成可不会做。
最重要的一点是,周虎臣虽和张建业接触不多,但他比较了解这个人,张建业就是一个典型明军普通军官,喜欢混日子,有些安分守己,虽然也喜欢利益,喜欢权利,但是他不会因利益与权利去冒巨大的风险,所以,这就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说白了,张建业为官就是一个稳字当头,也正因为如此,周虎臣对这次来顺些鲁密铳信心十足。
“火铳好说,贤侄尽管拿去!为叔放着也没用,既然喜欢,那些鲁密铳就归你了!”张建业明白这是一种交换,鲁密铳没有多少,反正自己也不会吃亏,所以答应的很痛快。
张建业不但不擅长火器,他连冷兵器都不擅长,他这个副将混来的,现在就是坐镇京师的一种平衡,至于作战,原来是属于周遇吉的专利,张建业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坐镇大后方,提供后勤保障。现在,总兵官孙应元去了河南,京师根本没有可以选用的将才,张建业这才提马上阵;当然是被赶鸭子上架,他开始带领京营官兵就进行防御。
满面感激的神色,张建业嘴里继续谦逊,毕竟这是占了便宜:“为叔惭愧啊!萃庵兄走了走了还在想着我,哎!愧对萃庵兄了!它日萃庵兄回京,定好好为他接风洗尘!”
“张叔您太客气了,就您与家父的交情,怎能忘了您呢!”
张建业太感动了,感动的更加干脆了:“虎子,为叔这里火药还有不少,反正也用项不大,留一些给火炮充门面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