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虎臣-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周虎臣的动力,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承载着巨大压力的周虎臣再次行动。
崇祯十五年三月底,周遇吉办好了募兵文书,在京营参将莫显成的陪同下,周虎臣再一次动身离开京师,他带着十万两银子,两百名骑兵奔赴保定府。
保定府距离京师只有二百余里,对于骑兵来说,这个路程只需要五、六天的时间。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周虎臣与莫显成一行到达了保定府城。
虽然距离老家蠡县只有几十里,但莫显成暂时不能回家,他要在保定府提交募兵文书,周虎臣现在是白丁,这个工作他不能升任莫显成必须完成募兵的先期工作。
募兵文书提交的很顺利,保定知府可不敢做这个出头鸟,现在国事如此艰难,能有人来保定府募兵,这对他,对于地方来说无异于是在雪中送炭,因为,这次募兵可以有效的替他缓解一些民生的压力。
当周虎臣与莫显成等人在保定城外铺开架势,募兵告示刚刚张贴出去,还没到达附近县城,这个保定府城南的校场已经人山人海,这些保定府的百姓轻壮已被优厚的条件亮瞎了眼。安家银子十两,保证每月的足饷银二两,还顿顿管饱,在这个灾荒时段,这已经让绝大多数人不顾一切。
俗话说,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募兵工作出人意料的顺利,虽然有所准备,但还是这让周虎臣惊讶不已。
气候转暖,但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加上连年灾荒,几乎所有百姓家中都在缺粮。这次很意外的募兵,它已经体现出灾害对于民间的普通百姓造成的严重的生存影响。
自崇祯即位以来,灾荒面积越来越大,而北直隶也一直旱灾不断,这两年更是江竭河涸,庄稼欠收,虽然没有达到人相食的地步,可保定府这几年依然是处于旱严重的灾荒区域。
几天的时间,这个不大的校场已经成为人海。募兵的要求不高,年龄十六至二十六岁,只要有户贴作为凭据,籍贯不限,证明你是良民即可。周边县镇与村落中的百姓好像还在赶往这里,这使得募兵还没有正式开始,就已经获得了成功。保定府的守备官性陈,陈守备曾经与周遇吉有过一面之缘,虽然达不到什么莫逆之交的境地,但毕竟是故人,他看到这种情况,立刻增派了两百名士兵替周虎臣维持秩序。
这么多人来应募,让周虎臣始料未及,而且,好像这还不是全部,那些稍远之地人应该还在奔赴这里。
本来准备在四月初九开始这次募兵工作,但四月初五,募兵工作不得不提前开始了。现场太乱了,除了人还是人,有来参加募兵的青壮年,还有那些跟随而来的家属,加上看热闹的人,这让募兵现场简直乱成了一锅粥。人太多了,吃喝拉撒都是问题,这些人给参加募兵工作的人,还有那些维持秩序的士兵造成了很大压力,周虎臣不得不提前开始了自己的募兵。
太阳刚刚升起来,一名家丁站出来,随后开始大声吆喝:“都安静!大家安静些!”
可是,现场太乱了,乱哄哄的什么也也听不到。无奈之下,一名校场的士兵飞奔着拿过来一面大铜锣,随着巨大的锣声响起,现场终于稍稍的安静下来。
周虎臣干脆直接蹦到一个桌子上,随后伸着手大声喊道:“谁会骑马!?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成为骑兵,月饷优厚!每月五两现银,顿顿管饱!会骑马的去右侧报名!”
“我会…我会…!
会骑马的人看来很多,这个待遇简直令人疯狂,随着周虎臣话音刚落,那些自酌会骑马的人往周虎臣指定的方向蜂拥而去。当募兵工作真正开始,周虎臣知道自己错了,他错的很厉害。
他的这些手下本来就识字的人不多,那些户贴根本无法辨认,至于进行书写登记,那就更不要提了。周虎臣终于意识到,虽然有来参加募兵的人太多,有些意外这些原因,但他还是太嫩了,这次募兵的组织与准备工作他根本就没有做好。在周虎臣做出了一些承诺后,校场的一名小吏叫来几个识字的人来帮忙,可报名的人太多了,这根本就无济于事。
于是,那名校场的小吏再次接受了一个任务,他急匆匆的奔向保定府城内。
步兵的招募工作再继续,可以说乱的一塌糊涂,至于效率,根本就不需要说什么,那会让周虎臣绝望。
慢就慢点吧!有些头痛的周虎臣终于耐不住了,他转身而去。
“上马!跑起来!”一名周虎臣带来的士兵指挥着那些参加骑兵考核的人,几匹战马同时在进行骑兵考核,那些周府的家丁,还有士兵紧紧盯着上马的人,他们看的不是你能否上马,而是你上马之后的技巧,那些仅仅会骑上马,而跑起来之后就对马没有了控制的人,他们根本就不合格。骑兵是一个需要胆识,需要马上技巧的兵种,它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成为合格的骑兵。
当战马真正跑起来,会不断的有人被甩落马下,这是真正的战马,启动速度非常快,不经常骑马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对战马进行顺畅的操控。而战马是一种最烈性的马,那些让它们感觉不适的人,战马也会玩一些技巧,这样的人被甩落马下轻而易举。这就是标准,一名合格的骑兵必须对跨下的战马能够操控,而符合这样要求的人只是达到了第一步,随后的战斗训练才是重中之重。
十不存一,这就是骑兵的考核,要求太高了,因为骑马与骑兵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第10章小弟该收就收

临近午时,校场小吏终于带着十几个人回到了校场。
这些人是被雇佣而来,他们识字,会书写,对于募兵来说,这已经够了,周虎臣只需要他们识别户贴,能做好登记工作就可以了。至于他们的来路与文化水准,这和周虎臣无关。
效率终于高了起来,步兵的要求很简单,只要你年龄合适、证明你不是流民、身体健康就可以了。当然,身体健壮最好,若是身体弱一些也没关系,周大少爷有办法,只要跟着他回去,他很快就会让你生龙活虎(那些京营士兵最了解了)。
几乎全部是老实巴交的农家子弟,生活有保障,谁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来当兵,这是一种无奈!对生活深深地无奈!
到处是破衣烂衫的人,说不上骨瘦如柴,但那个面色,那毫无生气的眼神,可以明显看出这些人处于饥饿之中,明显的缺乏营养。就是这时代的真实民间苦难,周虎臣看到的,就是升斗小民的举步维艰!
周虎臣不再熟视无睹,他再一次唤过那名小吏。
在那名小吏回来的同时,募兵工作的待遇更改了,在周虎臣的授意下,凡是参加募兵报名的人,无论你是否被招募,这毫无关系,只要来了,都可以领到几斤粗粮。虽然这几斤粮食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可参加报名的人,包括他们的随行家属,他们对这支来自京师的募兵队伍无形中产生了一种信任,发自内心的信任感。
这是一支可以信赖的队伍,那些彪悍的士兵精神饱满,骑着高头大马。即使没有穿军装的人,那身衣服也比普通人的衣服好上很多,待遇已经说明一切。这些人就是目标,加入其中,不用考虑成为混饭吃的废柴,若是混得好,不但会衣食无忧,也许还能混出一番名堂,将来有一番作为。
有了效率为支撑,周虎臣的吸纳力太大了,两天时间,虽然还是不断有人在奔向这个校场,但校场明显的已经不再那么拥挤。周虎臣的目标是五千人,总计五千人,其中骑兵一千,步兵四千人。
周虎臣没有收买人心的意思,现在有充足的银子,他只是想要帮助一下这些穷苦人,就是这么简单。
这些人太朴实了,无论是否被招募,领到粮食的人都会千恩万谢,他们知道了这是京营副总兵周遇吉的队伍,无形中,这就是一种宣传,周遇吉可以信任,他的军队完全可以信任,这就是普通百姓的认知。
七、八天的时间很快过去,随着校场中的人越来越少,周虎臣的募兵就要收尾了。
这次的募兵周虎臣很满意,唯一有些让他遗憾的是,骑兵的招募并不顺利,仅仅招募了三百余人,距离周虎臣的目标很远。
想一想也正常,现在是依靠马匹、牲畜的交通时代,普通百姓罕有骑马的机会。很少有人会拥有马匹,作为普通人,养一匹马太奢侈了,即使有牲畜,那也不是用来骑的,他们要用来在地中劳作。
来的人很多,但被招募到的士兵与周虎臣预想的差不多,实际上不符合要求的人很多,来的家属不少,看热闹的不少,这才是人山人海的原因。
募兵工作就要结束了,按照既定时间,周虎臣等人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要等待那些招募到的士兵回家与家人告别,而且,周虎臣要在临行之前才会发放安家银子。
终于清静下来,现在是募兵的最后一天,莫显成已经回老家去接自己的家人。
京营中前来接应的人已经来了,周虎臣放松了下来,他对这些士兵充满着期待,这他心中的希望,那个改变自己,改变周遇吉与家人命运的希望。
“这位秀才,请这边来!”无所事事,正在校场闲逛,周虎臣竟然看到了一名身穿长衫的读书人。
这个人三十来岁,他在一群人后面有些躲躲闪闪,看到一身锦袍的周虎臣招呼他,这名读书人用优雅的姿势对周虎臣行了一个礼:“这位少爷,惭愧的很!小生不是秀才,只是一个童生。”
此人满面的胡须,竟然还是自称小生,周虎臣有种想笑的感觉,可是,这名童生那肃重的表情让周虎臣不能笑出来。
“请问,读书人可是来参加募兵吗?”
“小生…不是来参加募兵…是来看看能不能找些事做,最近连年灾荒,家中…难以为继…”读书人的矜持让这名童生有些不好意思,但显然家中有些艰难,他吞吞吐吐的诉说着来意。
这名读书人脸色有些青黄,而那件长衫虽然浆洗的很干净,却带着补丁,生活的不如意可以明显看得出来。
“没关系,毕竟谁都要生活,读书人不也一样,这没有什么!”周虎臣笑了笑,的确是,这个人的年龄不符合募兵要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