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虎臣-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等周遇吉答应,周虎臣直接就出了大帐。
莫显成、王德用、孙大勇三人并未走远,他们知道周虎臣一定会有安排。三人正凑在一起小声说着什么,也是在等周虎臣。
看到在大帐中走出的周虎臣,三人都笑了。
“有些人可以信任,有些不可以信任,比如熊通,一定要防着他,不要和他走得太近,这个人……”周虎臣不愿意说的太透彻,这棵大白菜还要等着以后下刀呢,不能被孙大勇或者莫显成直接干掉。
“明白,我只管攻击过河的流贼,负责协助,至于熊副将那,我会离他远远的!”孙大勇不明白,周虎臣为什么要防着这位和周遇吉很熟的熊副将,但周虎臣做事一向让人放心,听他的不会有错。
叮嘱好了孙大勇,周虎臣看向莫显成:“成叔,您一定要记得,熊通那有什么异动,您不要惊讶,看事态不好,立刻就回撤,然后立刻给我们发消息,千万记住!”
“…大帅那怎办?”莫显成有些顾虑,这随便就撤,周遇吉恐怕会让他很难过。
周虎臣肃然道:“一切有我,这关系到全局,我们不能损失太大,军中的事情就是这样,保存不了自己,何来杀伤敌人!”
敌人人多势众,不能硬来,敌人一旦有了突破口,我军人数有限,在这广阔的区域将没有办法扼制敌人。为了防止敌军进一步突破,一定要使用一些策略。这山西的地势是越往北地形越复杂,防御面积也越小。所以,我们要退守,一步步退,直到退守到宁武一线。这是最佳策略,不是不让打,而是要有谋略的打,不能损失过重。所以一定要执行这最佳策略,不能硬拼,就是父亲的命令都要经过我的同意才行!”
这周虎臣好像从来都是算无遗策,听他的应该没有问题,只是可惜了这些辛辛苦苦训练的士兵,好容易有机会经历战场了,可是…这等于不打就撤啊!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
将领们自然也会顾虑周遇吉,不打就跑这可不是周遇吉的作风,而且,周遇吉的军纪极其严格,谁也会怕被他六亲不认。
周虎臣继续道:“有我在,不用顾虑了。打是要打,但要看准时机,有秩序的撤退是此次作战的大方向,有什么我担着,就这么定了!”
孙大勇首先表态:“明白了,末将知道怎么做!”
既然周虎臣打了包票,那就执行吧,莫显成也不再顾虑了:“明白,不就是边打边退吗,对大帅就说敌人来势凶猛,敌人众多,这是无奈之举。”
“我知道小虎的意思了,自然不会拖后腿,放心吧!”王德用压力最小,他和周遇吉是亲戚。而他的防区偏北,背后就是无数的大小山脉,地形异常复杂,受到攻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周虎臣露出无奈的笑容:“好了,就这样,估计李自成会攻击陕州,那条防线吗……”
已经不用说了,谁都明白周虎臣的意思。陕州的守将根本就没有那样的能力应对李自成的大军,加上兵力和粮饷的不足,这个战局其实已经非常明确,就等着消息撤退了。
三人告辞而去,周虎臣皱着眉头开始考虑怎么对付自己的便宜老爸。
这时候,简忱迈着四平八稳的翩然步子走了过来。
“搞定?”
看着气质不俗慢慢走来的简忱,周虎臣就纳闷了,难道聪明人都这样风度翩翩?
周虎臣没有开口,而是晃了晃自己右手的大拇指。
简忱带起迷人的笑容道:“善!少帅出马,大事可期!”
周虎臣一撇嘴:“大事可期不错,可有件事先生定要记得,我老子揍我的时候,你一定要帮我美言几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是宋代名臣屈原的名句,意思是;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
周虎臣脸一沉:“我可不是屈原,也没有那样必死的觉悟,咱要好好活着,要享受那些荣华富贵,将来还要品尝美酒佳肴,还要好多好多美女陪着我享受人生,直到我离开这个世界为止。想一想…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所以我必须活着!”
“胸无大志,竖子不足与谋!”说完,简忱大袖一挥,转身而去。

第111章敌人来了

周遇吉手下三位将领刚刚离去,第二天就得到一个好消息,竟有援军来了。
正是宣府总兵姜瓖来了,还带来了五千士兵,督军的文官正是大同巡抚御史卫景瑗。蔡懋德还算是有些战略眼光,他给卫景瑗和姜瓖分派的任务是协助防守陕州一带。
周虎臣知道,姜瓖的到来对战局不会有丝毫影响,这不是兵力的问题。姜瓖是兵油子,他和很多的明军将领一样,就是一个标准的见事不好,转身就跑的崇拜者。说白了,让姜瓖损失自己的人帮助别人,那等于杀他父母一样难。最重要的是,姜瓖根本就是一个不能战的典型人物,他的战绩和周遇吉类似,不过是正好相反,无论对谁,罕有胜绩。
崇祯十六年十二月初九日,李自成派遣的前锋终于出现在陕州的黄河边。
分守平阳的副总兵陈尚智赶紧派人去通知在防线后方的姜瓖,让他来协助防御。同时,几匹快马火速赶往太原报信。
吉州。
这是一个叫瓦窑沟村的地方,大顺制将军李过看着眼前闪着冷冷辉光的黄河。
黄河通过瓦窑沟这个地方正好有一个弯,而且,这里的河道最窄。隐隐的,李过可以看到河对岸明军的旗帜在大堤上飘扬。
线报曾给李过带来消息,这里是陕西总兵周遇吉的防区。很不幸,李过曾经和周遇吉交过手,当年,周遇吉曾追的李过屁滚尿流,一次碰撞,足足让他损失了两万人。
这是一个极其难对付的对手,彪悍,无畏,手下将士解释敢战之士,一句话,周遇吉绝对是明军中难得的虎将。李过还在线报的口中知道,周遇吉这次的兵力不下三万人。当年用五千人就可以追的他亡命千里,现在,周遇吉三万的兵力。李过认为自己完全不可以战胜周遇吉。
当然,李过没有信心也有别的原因。他的大军号称十万,实际上,李过手里只有两万余士兵,加上妇孺老弱也不过六万人。这样的六万人对上周遇吉,李过估计,一旦硬碰硬,自己会死的很惨,能够剩下几个人他都不敢想象。
没有信心,做做样子总会。李过但必须按照预定日期进攻,这就是李过的任务。不求全胜,一定要把周遇吉牵制在这一带,因为这里不是大顺军的主攻方向,大顺军主功方向是在陕州一线。自然,如果周遇吉不战而退,李过也不介意把这里变为主攻方向。但是,这个希望好像很渺茫。
天气有些冷,与其这样冻着,还不如行动起来让士兵暖暖身子。在李过的指挥下,第一批五千名士兵前呼后拥开始踏上了冰面。
李过没有舍得让骑军跟随,战马太宝贵了,冰面太滑,李过害怕自己的战马跑不回来。至于步卒,完全可以跑回来,至于跑不回来的,那就要看你自己的命是否够大了。
双方还没对阵,李过其实已经做好了回撤的准备。周遇吉的军队追他就跑,你回去我就继续回来,这就是李过的战术,他已经做好准备了。我就是和你没完,周遇吉来吧,你来虐待我吧!
随着李过的几千士兵下了对面的河堤踏上冰面,熊通的士兵们看着和黑压压的人群开始有些惊慌失措。
熊通内心同样一阵发毛,他知道周遇吉给他派来了援军,可那些骑兵距离他很远。现在也不是骑兵擅长的作战方式,攻防战还是要靠步兵,想要骑兵发作用,只能是等敌人踏上自己脚下的黄土地。现在,熊通必须先抵挡一阵。
“听我号令,盾牌手和弓箭手做好准备!”熊通鼓足勇气拔刀开始指挥。
黄河的大堤就是一道很好天然屏障,弓箭手正好可以借助这个掩体进行防御。
士兵得到命令,开始准备。让熊通有些感觉没有底气的是,士兵的准备工作太长了,而且准备工作做得混乱不堪。许多士兵根本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有些士兵还盲目的来回跑动着,几乎是一团乱麻。
熊通的士兵还配有一些三眼铳,敌军刚刚到达冰面的中间,距离如此之远,那些铳手竟然早早对那些只能看到影子的敌人开始瞄准。
看到情况不妙,熊通手下几名军官开始连踢带骂的压制士兵。
熊通军的后方,孙大勇早已得到敌人来袭的消息。
“着甲!”
随着孙大勇一声令下,一直在静静等待的骑兵们立刻打开自己马匹上鼓鼓囊囊的褡裢。
这是新式的铠甲,表面看上去就是许多片大小不等的厚厚褐色棉布,棉布由泡钉固定,但棉布中却镶的是钢片。而每一片棉甲都是作坊的匠人为每一名士兵量身定做,这些棉布片正好可以把士兵从头到脚包裹的严严实实。这身棉布做的甲除了着甲时比较繁复之外,防护力毋庸置疑,重量轻了很多,很受让骑兵们的欢迎。
着甲已毕,现在是下一道程序:“开始装填火铳!”
现在,每名骑兵仅仅配备一只短火铳,因为工坊的生产力还没跟上,只能配备一支。除了这支拿起来就可以随时击发的短铳,每名士兵还配有一把带护手的新式马刀,而马刀的锋利度也很让人满意。另外,每名骑兵还配有几个手榴弹,外加一个带面甲的铁盔。
当这些骑兵穿戴完毕,给自己的马披上护铠,应经等于是武装到了牙齿。
冰面很宽,大顺军的士兵在慢慢推进……
随着前方黄河的大堤越来越近,大顺军一名军官大喊一声:“举盾!”
就在一瞬间,这支在冰面上前进的队伍变成一个盾牌的海洋。
这完全就是一个推进战术,为了减少伤亡,李过的战术意图就是用盾牌阵推上黄河大堤。
满眼全是盾牌,熊通的牙开始发酸,而他手下的士兵明显露出了更加惶恐的神情。
“箭上弦!”一名熊通的手下军官发出了命令。
三眼铳的射击距离太近,没有火炮,现在阻止敌人进攻的武器只有弓箭,而这些弓箭,大部分还是周遇吉提供的。
熊通的军队还是受过一定训练的,其中还不乏上过战场的老兵。敌人越来越近,士兵虽然有些惊慌,但还算表现的不错,没有人回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