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回大唐-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退。“杀安允汶祭旗是不是?我来动手!”我捧刀走上桥头,举刀,猛力劈下——

安允汶,他曾称我是个“天底下最好看的小女孩”;他曾笑话我这么个长法哪年哪月才能叫我二嫂;他曾驾驶马车为我颈伤奔波;他曾躺在我常乐坊绣楼养伤;他曾与我同乘一车出城。

今日今时,各位其主,何谓对错!

仆固怀恩是军命难违,布阵平原,自断魏桥,他挡了安允汶投奔史军之路,也全军覆没,凫水逃命。

郭旰忠义难全,他亲手杀尽每一个誓死护卫大燕世子的安军,然后下跪桥头,亲眼看安允汶气绝身亡。

大唐的名将,李光弼,好一个一军主帅,置同僚于绝境,坐观两败俱伤,坐观挚友搏杀。

我一刀劈下,桥墩不动分毫,一刀、一刀、再一刀、再一刀,刀口翻卷,虎口血流,第一根粗木只劈裂一半。身旁一刀落下,哗地砍断整截,再一刀,第二根粗木桥面劈断,再一刀,再一刀。。。郭旰执刀狂砍,一根一根,一个人两个人,愈来愈多朔方军人加入,最后一根粗木劈断,桥头轰然塌下,魏桥首尾俱断,巍巍魏桥,飘摇寒风,惟有,拄刀人,岿然不倒。

“安允汶身中数箭不倒,此人也是条硬汉,本王以为,该是收兵了。”

镪——

清亮锣声响彻白马驿,唐军闻金而退。

寅时五更,我再见李豫,我要兵符,我要军中最至高无上的权利。

“我大哥说过,军功,您给他机会不就立了?威望,您帮他树威不就成了?仆固怀恩雄重寡言,郭旰资历尚浅,他们俩合在一起就是智勇兼备。”我推出郭曜,我要他证实,我曾,未卜先知。“殿下可以向郭曜求证,我在天宝十四年就知道安禄山会起兵叛乱,每一战,孰胜孰负,如何对敌,我全知道,所以我大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与大哥从不变老,我们能知千年之后,李该天数之口说我是帝女,所以,您帮郭旰上位,我保证,西征伐燕,只胜不败!”

我从李豫手中接过铜铸虎形,甲兵之符,郭旰颤抖接过。

破晓军号吹响,李豫以上方宝剑临阵授命:李光弼为助军,负责粮草军资;仆固怀恩代朔方节度使,郭旰代朔方节度副使,朔方、河东两军合兵一处,由仆固怀恩、郭旰行使军职。

隅中,全军拔营,进赴卫州,郭旰扶我上马,热泪盈眶,“清河,你。。。付出了什么!”

  
第十四章 兵车行(三)
第十四章 兵车行(三)

十二月初一,仆固怀恩、郭旰率兵从卫州汲县的杏园渡过黄河,向东到达获嘉,击败叛军大将安守忠,安军退守卫州,朔方军进兵包围。十二月初七,淮西节度使鲁炅从阳武渡过黄河,郑蔡节度使季广琛从酸枣渡河,镇西节度使李嗣业率部在卫州城下与朔方军会师,安庆绪则将邺郡的全部兵力,总共七万人马来救卫州。此役安庆绪亲领中军,大唐四节度使联手迎敌,先诈败,后伏击,再穷追,以古代战役中最惯用的战术杀得安军大败,安庆绪败逃,安守忠死于战场,卫州平定。

十二月十七,安庆绪重整残兵与唐军又战于愁思冈,这一战滑濮节度使许叔冀、关内节度使王思礼、河东兵马使薛兼训(代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参战,七大节度使再败安军,安军伤亡惨重,败退入邺,时七节度使兵马与驻守城下的兴平节度使李奂收拢重重包围,切断邺郡与外交通,至此,大燕皇帝如翁中之鳖。

十二月二十九,河南节度使崔光远在赶赴邺郡途中败于史军之手,史军攻陷汴州、滏阳,与安庆绪遥相呼应。崔光远部折损三万人马,退回封地,不再参战。两日之后,亁元二年正月初一,史思明在魏州城北筑坛祭天,自称大圣燕王,封其子史朝义为怀王,史朝清为齐王,史朝义发十三万兵马,驻扎滏阳,与安庆绪遥相呼应。

正月初五,我穿白容重,供斋烧纸,代全家磕头焚香,今日是爹爹一周年祭日,他七十一岁含笑而逝,悼,而不哀。李豫由后军来,正月冬雨,浠浠沥沥,他带了把油伞,只在我头顶撑开。三支香,一副烛,一叠纸,我已用完,他自带香烛,鞠躬祭悼。简单祭后,他陪我回中军。我谢过李豫,他于十二月派使者入朝报捷,郭旰已立下大功,只待回朝后金殿听封。“你毋须谢我,永丰仓、河阳、白马驿三战是他身先士卒浴血搏来,先平卫州、后破愁思岗,这两战又是郭旰邀其他七大节度使参战,不吞独功,体恤将士,他成熟历练极快,品德威望人所共识,他是当之无愧,你看人很准。”李豫言辞诚恳,自打完卫州后他愈发看重我的意见,其实我并不是万能,我也不懂行军打仗,我只知道历史上的围邺之战是在唐军平卫州破愁思岗之后,我提供意见,郭旰与仆固怀恩布阵冲锋,他们是真正的当之无愧。

“珍珠,你就没话对我说吗?还是你。。。怕我对你不利?”他挑开这层膜,我透了口气,李豫,他坦诚直言,而我,的确是怕。

那夜我从他手中拿回兵符,郭旰日出之后立即接我回到中军,后来的一个月,朔方军与镇西军齐头并进,行军苦,恶战惊,郭旰和李嗣业始终保护左右,我一一熬了过来。不怕是假的,这个时代的人相信的是什么?未卜先知代表什么?青春不老意味什么?李该的帝女、帝相之说被证实是真,李豫可会夺我自由?主他这颗紫微之星?

“风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这句出自《春秋凤歌》,珍珠,你可知其意?”他未执伞的右手拢起我濡湿裘袍,掸去雨丝,动作轻柔万分。“逝者已矣,来者可追。”他自问自答,看我的眼眸分外诚恳温和,“这一句说的是,过去的已无法挽回,到来的还可以补救。我们第一次见面,我自称李豫,那是因为我生岁年,豫州献嘉禾,意为祥瑞,我以此名遥领凉州。如今,我改名李豫,我们,从头来过,好么?”

不知道站了多久,我全身雨湿,我终没接他的伞,没说话,没点头,他,转身离去。

“别理他,我们走。”郭旰撑伞来接我,其实我不用担心,他一直在暗处保护我,而李豫,看来并非强求之人。“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我看他背影远去,似曾相识,傲然始终。“不负如来不负卿。。。史。。。”郭旰停口,苦笑。“李将军恐怕熬不过。。。我带你去见他一面。”他牢牢牵定我走向西营,仆固瑒头前开道,闷声开骂,“闪开!二十万男人都打不过,为难个女子,还要不要脸!”镇西军营躁声渐落,铁矛利刃让开一条一人宽的通道,我跟着郭旰掀帘入帐,走进榻前,双膝跪地,埋首磕被。

“二小姐,您起来。” 镇西兵马使荔非元礼扶我,我坚持跪地,李嗣业已处弥留,我既能踏进这个帐里,就要跪着送他。

“将军,昨夜有清醒过。”荔非元礼朝外大喝一声,帐外全体肃穆,“您受委屈了,将军有话要末将转告小姐。”他坚持扶我,与我平肩而立,“将军一生戎马,膝下无儿无女,唯有一愿,望小姐能叫他一声爹爹!”

“爹爹——爹——”我扑通再跪,悲伧失声。

日暮之时,大唐镇西节度使李嗣业重伤不治,他是在正月初二强攻邺城时身中流矢,那一战的督军正是军容宣慰使,宦官鱼朝恩。他伤势恶化几日我饱受指责,军中流传我早知天命能主胜负,镇西军中诸人责我隐瞒破敌之法,致其主帅重伤。荔非元礼继任镇西节度使,他主持点垛火化,骨灰入瓮。“将军遗命,请小姐护送将军棺埻回祖乡灵州,再 勿 回 来!”荔非元礼交于我手,我怀抱白瓷瓮,步步沉逾,再不回头。

“珍珠,这样,你还不肯说?李嗣业死了,你还不肯说?他待你如何?难道还比不上安庆绪?”郭曜一身尽湿,他在辕门前拦住我,气苦悲痛,大声责问。

“此事与她无关!是个男人就该自强奋发,不是依赖什么天数天命,更不是倚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郭旰张手护我,我走出他双臂庇护,雨打风吹。李嗣业,他从小护我,在灵州,在回纥,在长安,临终最后一句,他认我为女儿,他要我送他回乡,从此,再勿回来。“我说。”我泪雨模糊,亲述残忍,“筑垒两道,挖壕三重,漳水倒灌,郭曜,你听明白了吗?漳水围邺,你明白了吗!”

“你——你——”郭曜点指我鼻,气极无语。我出营上车,郭旰上马送我。终于走了,西行灵州,再不回返,李嗣业,我只叫过一声的爹爹,他答应大哥送我回去,以命践诺。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北方鼓声震耳,又是一个日暮三刻,史军袭营。“我们走。”郭旰长身望北,催马驾车。日暮三刻,史军袭营,已成家常便饭。史朝义进军邺城西五十里,扎营千顶,与唐军营帐呈三足鼎立之势,每营置鼓三百面,日夜擂鼓,遥为声援。整整一月,每日日暮三刻精骑抄掠,六百人为一队,十队为一轮,呼啸而过呼啸而来,不战既走,骚扰不断。唐军八大节度使围邺不设主帅的矛盾自宦官监军鱼朝恩来后急速加剧,武将本性直豪爽,又各自割据称雄一方,所谓奉旨出征也是权衡得失利弊之后。三年山河被占,唐室风雨飘摇百废待兴,他们中有反唐投燕再反燕投唐者,有按兵不动坐壁上观者,有恃功入朝讨封食邑者,真正肝脑涂地以死报国的又能有几人?一个宦官,挟旨监军,以宫闱骄横来掣肘诸将,又怎能另人信服?强攻邺城后这表面仅有的平衡也被打破,李嗣业重伤,镇西军公开自立,其余六军各自为政,私交结盟,强攻邺城还是分兵伐史争执不决,甚至是掳掠战励撤兵封地之声都尘啸而起。

“郭旰,起火了,东面起火了。”我一把拽他,东面天空火光冲天,映天彤红。“郭旰,东营起火了!粮仓烧着了!”仆固瑒由后赶上,陌刀直指东面,东营,河东节度行营军营,李光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