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皇帝全传-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章 秦二世赢胡亥

一、宫廷政变弑兄夺位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沙丘平谷(今河北广宗西北)。按照秦始皇的遗嘱,当由长子扶苏继位。但中车令赵高出于个人私欲伙同丞相李斯篡立遗诏,发动宫廷政变,推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继位。这就是秦王朝的第二位皇帝秦二世。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奠定了封建帝国的基础,但也做了一些千古荒唐之事。不过,作为一代帝王,在关系到他秦家天下“传之万世”的帝位继承人选上,秦始皇还是比较明智的。

秦始皇诸公子中,公子扶苏是长子,但并不为他所喜欢。不过,为了秦家基业,他还是着意地培养扶苏。扶苏被派往北部边疆与大将蒙恬代兵戍边,实质上是对他的考验和锻炼。实际上,扶苏在诸公子中确实是比较突出的,尤其超出他的小老弟胡亥许多。

少公子胡亥是和乃兄截然不同的人物。虽说他也受到了良好的宫廷教育,但生性是一个“公子哥”的脾性,毫无风范可言。有一次秦始皇在殿中宴会群臣,并诏诸公子入殿就餐,胡亥也来参加。秦制规定,臣下朝会皇帝,入殿之前必须脱掉鞋子,放在殿外阶上。这天宴会盛大,阶上的鞋子虽多,但行列整齐,放置有序。胡亥在诸公子中比较娇惯,他吃饱喝足,不愿在席中消磨时间,便提前退出殿来。他顺着鞋子行列,边走边用脚踢,一直把整齐的朝鞋踢了个乱七八糟,这才离去。后来胡亥做皇帝,天下秩序正像被他踢乱的鞋子那样混乱不堪。

胡亥的一生沉浮,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和赵高的关系,可谓“成也赵高,亡也赵高”。这赵高本是宫中的一位宦官,因为他精通狱法、身高力大,又能写一手好字,被秦始皇提拔为中车府令,掌管皇帝的车马仪仗队。赵高生性狡诈,深藏不露,又巧舌如簧,善于逢迎。他教胡亥书法和判案,很快取得胡亥欢心,二人结下了深密关系。

秦始皇巡游天下的那年,胡亥年已20岁。可他玩性正盛,极力请求随行。秦始皇宠爱这位少公子,便答应了他的请求。不巧的是,秦始皇尚未巡游多少地方,便一病不起。他深知自己来日不多,而当时朝中未立太子,长公子扶苏还在北部边郡监兵,便及时留下了皇位继承问题的遗嘱。遗嘱命扶苏把兵事移交将军蒙恬,急赴咸阳主办丧事,并继承皇位。遗嘱加盖玉玺密封后,存在中车府令赵高处,还没来得及交予使者送出,秦始皇便与世长辞了。

丞相李斯决定密不发丧,只有李斯、胡亥、赵高和几个亲近宦官知道内情。乘舆还在返回咸阳的途中,居心叵测的赵高乘机策动了一场篡改遗诏、扶立胡亥的政变。

赵高首先游说胡亥:“皇帝驾崩,没有留下分封诸位公子的诏书,却单独赐给了长公子一封玺书。长公子一到咸阳就是皇帝了,你怎么办呢?”

胡亥不是长子,又胸无大志,听了赵高的话,就说:“这是理所当然的啊。父亲死去,他不分封自己的儿子,还会怎么样呢?”

赵高说:“不对!现在如何安排天下,关键就在于你、我和丞相三人。望你早作打算。别人对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控制别人和受别人控制,难道可以同日而语吗?”

胡亥明白赵高的意图,可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在他头脑中还有一定影响,他认为夺取兄长的继承权是不义,违背父亲的遗嘱是不孝,才能浅薄而勉强靠别人取胜是不够格,不义、不孝、不够格都不道德,即使做了皇帝,天下人也不服气,自身生命会有危险,连祖宗也要断绝祭祀香火。

赵高见胡亥并非不想做皇帝,只是担心道义上的谴责,就旁征博引,讲了一套黑白混淆的歪道理。胡亥经赵高一番蛊惑,终于动了夺位之心。

说通了胡亥,还必须有李斯的配合才成。于是赵高又去游说丞相李斯。李斯一听赵高的来意,大吃一惊,他认为谁继承皇位不是臣下应当议论的,赵高议论此事,纯属“亡国之言”,表示坚决反对。

赵高冷笑一声,说:“丞相啊,您自己想一下吧:您的才能比得上蒙恬吗?您的功劳比得上蒙恬吗?您的谋略超得过蒙恬吗?您在百姓中的威望超得过蒙恬吗?论长子对大臣的信任程度,您又赶得上蒙恬吗?这五点您都远远落后于蒙恬,长公子一即位,必然用蒙恬为丞相,那时丞相您是不可能佩戴侯爵印绶荣归故里的。而且受罢丞相的命运相当悲惨,都是掉了脑袋。听我的话,可以永远封侯,世代称孤;否则要祸及子孙,令人寒心。丞相选择哪条路呢?”

在赵高这番威胁利诱和蛊惑煽动下,李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因害怕丢失荣华富贵,落到赵高说的那种悲惨下场,终于向赵高屈服,同意支持胡亥继承皇位。

于是,胡亥、赵高、李斯毁掉原来的遗嘱,诈为始皇帝遗诏丞相,立胡亥为太子,又伪造一封遗书给扶苏和蒙恬,这封假遗诏称扶苏和将军蒙恬率领几十万军队屯边十多年,耗费巨大,没有功劳,不但不能开拓疆土,反而几次上书诽谤,又因为不能回京做太子而日夜怨恨,实为不孝,故赐剑自裁。将军蒙恬不事规劝,实为不忠,命把兵权移交偏将王离,然后自杀。假遗诏加盖皇帝玉玺后,派胡亥的亲信为使者,日夜兼程,前往北边送交扶苏。

扶苏拜读诏书,泪如泉涌,当即进入内舍,打算自杀。蒙恬恐其中有诈,劝扶苏先不要自杀,请示属实再死也不算晚。使者站在旁边不断催促,扶苏为人仁义,见此情景,对蒙恬说:“父亲命令儿子死,还何必再请示呢?”说罢,含冤自刎。蒙恬深疑其中有诈,想拖延时日,看个水落石出。使者见蒙恬不肯死,便把他关进阳周(今陕西子长北)的监狱,去向胡亥复命。

胡亥、赵高、李斯听说扶苏已死,急忙返回咸阳,发布秦始皇逝世的消息。接着,胡亥举行即位大典,是为秦二世皇帝。赵高升任郎中令,全面掌管宫中警卫,并成为二世宠臣。

二、大肆杀戮诛灭异己

胡亥虽然登上了帝位,但他心中明白自己名不正言不顺,必须首先翦除异己,方可高枕无忧。宠臣赵高更是清楚这一点,就此,赵高向秦二世献出了一套血腥味浓到极点的铁血政策,其内容是变换刑法,使法律更苛刻更严酷,让犯罪的人连坐受诛,乃至灭族;消灭大臣,疏远骨肉;使贫困的人豪富起来,使卑贱的人高贵起来;统统除掉始皇帝任命的大臣,换上二世的亲信。这条铁血政策得到了秦二世的认可,一场血腥屠杀随之展开。

首先遭到杀害的是蒙恬、蒙毅兄弟。秦二世本想仍用蒙氏兄弟为将,可是赵高因早年犯罪受过蒙毅制裁,怀恨在心,捏造说先帝早就想立胡亥为太子,只是因蒙毅谏阻才未立成,于是二世就打消了释放蒙恬的念头,并把蒙毅囚在了代郡(今河北蔚县东北)狱中。铁血政策确定之后,二世遂决定先拿蒙氏兄弟开刀。他派御史曲宫到代郡监狱宣布蒙毅“罪状”,令蒙毅自杀。蒙毅据理力争,曲宫知道二世用意,不听蒙毅申辩,逼杀了蒙毅。二世又派使者到阳周逼蒙恬自杀,蒙恬希望进谏后再死,不允,最后仰天长叹,服药自杀。

蒙氏兄弟死后,秦二世让赵高主管办案。赵高罗织罪名,大批朝臣被杀,右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认为“将相不辱”,相继自尽。每位大臣含屈而死,往往还要连及一串亲友,就是担任宫廷警卫的亲近侍臣三郎官也有不少人无辜受害。屠戮中,赵高乘机安插亲信,兄弟赵成任中车府令,女婿阎乐为咸阳县令,其他如御史、谒者、侍中等要职,多更换为赵氏人。秦二世毫无心机,以为赵高安置的亲信,就是自己的亲信了,因此,赵高如何安排,他根本心不在焉。

在这一场屠戮当中,最惨烈的要算秦二世的骨肉兄弟和同胞姐妹了。一次,在咸阳市上,二世的12个兄弟同时被砍头,腔血喷射,触目惊心。又一次,在杜邮(今陕西咸阳东)的刑场上,二世的6个兄弟和10个姐妹同时被活活碾死,血肉狼藉,惨不忍睹。公子将闾三人,平时行为十分谨慎,一时编造不出罪名,就把他们囚在内宫,诸公子大都被杀以后,赵高派使者对这三个人说:“你们不像臣子,论处死刑,行刑官马上就来执行。”将闾说:“宫廷之礼,我们未敢失仪;廊庙次位,我们未敢失节;受命应对,我们未敢胡说。什么叫不像臣子?愿听清楚再死。”使者回答:“我没参与论罪,无可奉告,仅执行使命而已。”将闾仰首呼天三遍,喊叫:“天啊!我没有罪!”兄弟三人抱头痛哭,拔剑自杀。在诸兄妹中,最幸运的要算公子高了。看到兄弟姐妹们都惨遭毒手,自知难免一死,想逃走又怕连累亲人,为了保存亲友,就上书一封,向二世提出为父皇殉葬骊山脚下的要求。二世见书大喜,批准他的请求,赏赐十万钱殉葬骊山。在二世众多的骨肉兄弟中,公子高可谓一个“善终”者了。

宫中的骨肉、朝中的老臣杀得差不多了,秦二世又在赵高的唆使下大批地杀戮地方官吏。为了威胁海内、显示尊贵,二世在继位的次年(公元前209年)初,即效法秦始皇巡游天下。这次出巡南到会稽(今苏州),北至碣石(今河北昌黎北),然后由辽东(今辽宁辽阳)而返,四月回到咸阳。巡途中,赵高对二世说:“现在陛下出巡,应该趁机诛杀一批郡县官吏,这样既可排除异己,又可威振天下。”二世说:“好!”于是法令日急,诛杀累累,群臣人人自危,官吏个个不安,老百姓更是无所措手足,整个秦帝国几乎成了大屠宰场。

在这一场大屠戮中,对胡亥夺位有功的李斯也不能幸免。曾经写下义正辞严的《谏逐客的李斯,良心不泯,总想找个机会进谏。惯使权术的赵高还真给他提供了一个机会,实际上却是设下圈套使二世对李斯不悦,并乘机罗织三项罪名: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