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皇帝全传-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人秘密商量奉成帝逃离魔窟,可惜事泄,苏逸大怒,命兵突入仓房行宫,逮走刘超、钟雅。成帝不顾一切地悲号着抱住刘超、钟雅,哭道:“还我侍中!还我右卫!”兵士如狼似虎一般扑上来,从成帝手中夺走刘超、钟雅,挥刀斩杀。

咸和四年(公元329年)二月,诸军猛攻石头城,苏逸被斩。建威长史滕含的部将曹据在混战中,找到缩于一角、瑟瑟发抖的成帝。曹据抱起小皇帝,奔向温峤的座船。群臣见成帝,皆痛哭流涕,顿首请罪,成帝也满面是泪,哽咽难语。想到刘超、钟雅两位忠臣死得悲惨,又未能亲见叛军的覆灭,他更加感伤。

经苏峻之乱,宫阙尽为灰烬。成帝从石头城回到建康,只得以建平园为行宫暂居。温峤建议迁都豫章,三吴豪族请迁都会稽,王导力排众议,反对迁都,朝廷才在破败的建康安顿下来。

苏峻之乱平定后,庾亮十分敷衍地表示谢罪。成帝却亲手写诏书宽慰他说:“这是国家社稷的劫难,并非舅舅的过错。”还让他都督豫州、扬州之江西、宣城诸军事,为豫州刺史,领宣城内史,镇芜湖。庾亮以外戚辅政,措施失当,促成叛乱,使京都破败,朝廷几致倾覆,而不但不处罚,反仍给以政柄军权,成帝与辅政大臣王导等实在视国家大政为儿戏。

成帝于成康元年(公元335年)正月即已行加冕礼,并改元,按说应从此亲政。但他长期受制于舅氏,没有独立从政经验,又缺乏雄武的气概,所以在治国方面没有什么建树,惟一可称道的是他用度节俭,不务奢华。他曾想在后园建一射堂,预算要用40金,成帝惜其劳费,下令取消了建堂计划。这也许与他身历苏峻之乱不无关系。

咸康八年(公元342年)六月,成帝病死,时年22岁。葬于兴平陵,庙号“显宗”。

第四十九章 康帝司马岳

咸康八年(公元342年)六月,成帝病重将死。执掌朝政的中书令、帝舅庾冰,恐成帝的儿子继位,他的亲属关系将疏远一层,使其权力削弱,因此打算让成帝的同母弟继位,这样他的帝舅身份不变,在朝廷中的权势和地位即可稳固无虞。于是,他再三强调,国家面临强敌,宜立年长之君。成帝的儿子皆在童稚,就自然被排除在继承人之外了。庾冰请以成帝同母弟司马岳为帝位继承人。中书令何充反对,说:“父子相传,是千古定规。一旦改变,会酝成祸乱。”庾冰不听。朝廷按庾冰的意旨,下诏立司马岳为皇位继承人,以庾冰、何充为顾命大臣。几天之后,成帝病死,司马岳继位。何充因在立帝问题上与庾冰有隙,司马岳继位后,自动请求外出到徐州任刺史。

康帝在位的短短两年时间里,重要的国事是小舅庾翼未成功的北伐。此时北方与东晋并存的政权中,以后赵石虎最为凶暴。石虎为了掠夺江南财富,打算亲率六军,讨伐东晋。他下令征发民丁,5人出一辆车、两头牛、15斛米、10匹绢。办不到的一律斩首。逼得百姓卖儿鬻女以供军需,实在无力办到的,往往自己吊死树上,令人惨不忍睹。

这时,东晋庾冰、庾翼兄弟控制朝政,自庾亮死后,庾翼为都督江、荆、司、雍、梁、益六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代替庾亮镇守武昌。庾翼有志于功名,以收复失地为己任,欲率众北伐石虎,庾冰亦赞同。庾翼遂派人东约燕王慕容皝,西约张骏,定期大举征伐石虎。他下令征发所统六州奴及车牛驴马,引起百姓怨愤。康帝遣使要他停止,但庾翼违诏,擅自发兵4万,于建元元年(公元343年)九月自武昌出发。康帝在庾冰的授意下,不得已下诏加庾翼都督征讨诸军事,又命庾冰都督荆、江、宁、益、梁、交、广七州诸军事,领江州刺史,镇武昌,为庾翼继援。征徐州刺史何充领扬州刺史、录尚书事辅政。以琅邪内史桓温为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以褚裒为卫将军、领中书令。

这时,石虎也在加紧征兵。到建元二年(公元344年)正月,后赵诸州集兵百余万人。但因石虎颇信巫术,因太史令占卜后说不宜南行,石虎便停止了向东晋的大规模进攻。

同年九月,23岁的晋康帝还没有看到北伐取得多大进展,即因病死去,葬于崇平陵。

第五十章 穆帝司马聃

建元二年(公元344年)九月康帝病重时,庾冰、瘐翼兄弟打算以元帝司马睿的小儿子司马昱继承帝位。但中书监何充建议立康帝之子司马聃。康帝自然愿意,遂立司马聃为皇太子。过了两天,康帝死去。何充遂根据遗诏奉年仅两岁的司马聃即位,为穆帝,由皇太后临朝摄政。

永和元年(公元345年)正月,皇太后在太极殿幕帷后,怀抱两岁的小皇帝,举行登基盛典,并宣布改元。四月,朝廷以会稽王司马昱为抚军大将军,参与大政。

同年七月,庾翼未及北伐便得病死去。朝臣们商量后认为,诸庾连续几代镇守西藩,人心安定,应照庾翼的心愿,以其子庾爰之接替父任。但何充反对说:“荆楚之地,是国家的西部门户。户口百万,地势险要,关系国家安危。让庾爰之这样的白面少年去镇守,令人担忧。”他提议:“惟有徐州刺史桓温有文武才干,英略过人,可当重任。”

丹杨尹刘惔深知桓温既有才干,又有野心,对司马昱说:“不但不可使桓温占有险要形胜之地,还要时常抑制其权势,方可保国家社稷安而不危。”劝司马昱亲自镇守上流,遭司马昱拒绝。他又请求自去镇守武昌,司马昱还是不同意。八月,朝廷终于以桓温为安西将军、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居于东晋的长江上流重地,权重无比。

桓温娶明帝之女南康公主为妻,为东晋姻亲。此人既有雄才,又有野心。他有意于收复失地,想借北伐建功立业,提高声威,继而代晋称帝。这时,占据蜀地的李氏成汉政权日趋衰乱。桓温把握了战机,欲一举灭蜀。朝廷大臣们认为蜀道险远,桓温兵少而深入,难以取胜。刘惔却说:“桓温善于赌博。如果没有把握,他是不会下大赌注的。看来必可灭蜀。但灭蜀之后,他就要专制朝廷了!”

桓温于永和二年(公元346年)十一月,率益州刺史周抚、南郡太守司马无忌等挥兵伐成汉。他沿长江直上,亲率步卒,仅带三日粮,直指成都。成汉国主李势战败投降。朝廷加封桓温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桓温灭蜀,名声大振,朝廷忌惮,会稽王司马昱遂用享有盛名的扬州刺史殷浩参执朝政,以对抗桓温。此时,占有中原大部地区的石赵政权内部发生剧变。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年底,石虎养孙、汉人冉闵杀死赵主石鉴,尽灭石氏,诛杀胡羯20余万人。次年五月,冉闵自称皇帝,建国号魏,遣使告知东晋政府;“胡逆扰乱中原,现已尽力诛之。请派遣军队来,共同扫除胡逆。”东晋朝廷因他称帝而置之不理。鲜卑慕容氏自辽西汹汹而来,集中兵力进攻冉闵。东晋坐视不救。永和八年(公元352年)冉魏被慕容氏所灭。

在冉魏请求支援时,桓温想乘此机会北伐,几次上表,但朝廷恐其成功,扩大权威,无法控制,遂故意拖延,搁置不议。直至永和十年(公元354年)二月,在外戚褚兖和扬州刺史殷浩先后北伐失败后,东晋政权才不得不同意由桓温率军北伐。桓温统率步骑四万,自江陵出发,进攻关中。在蓝田大败前秦兵,进至长安近郊的灞上。三辅郡县纷纷来降,百姓带着酒食前来慰劳,夹道迎接东晋官军。有的老年人激动地流着眼泪道:“想不到今日能再见到官军。”但桓温北伐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声威,并无破釜沉舟的决心,所带军粮又不足,本指望就地割麦为粮,不料前秦国主苻健坚壁清野,晋军乏食。六月,桓温遂迁徙关中3000余户百姓,率军而归。

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三月,羌族酋长姚襄入据许昌,然后进攻洛阳。桓温再次从江陵北伐。八月,击溃姚襄,收复洛阳。桓温多次建议移都洛阳。但偏安江南一隅的东晋朝廷无志于北还,只得作罢。

第二年(公元357年)正月,15岁的穆帝名义上开始亲政,改元升平。但这时的穆帝,仍是未经世事的少年,并不能主持国家大政。实权依然操控在桓温手中。

随着年龄渐渐长大,穆帝开始懂事。然而,奢糜的宫廷生活却使得这个年轻皇帝身体虚弱,经常闹病,因此始终未能在治国理政上有丝毫建树。升平五年(公元361年)五月,19岁的穆帝再次得病,不久死去,葬于永平陵,庙号“孝宗”。

第五十一章 哀帝司马丕

东晋哀帝司马丕(公元340年~365年),字千龄,为成帝司马衍长子。3岁即袭封为琅邪王,6岁拜散骑常侍,18岁加中军将军。3年后,又迁为骠骑将军。升平五年(公元361年)五月,东晋穆帝司马聃死去,无子嗣,司马丕得以继承帝位。

哀帝在位期间,桓温的势力继续扩展。兴宁元年(公元363年)五月,已经身为征西大将军的桓温,又迫使朝廷给他加上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等显赫的官衔,成为东晋最有实权的人物。

为增加东晋的财力,改变土著与侨居户籍的赋税不均之状况,缓解社会矛盾,在桓温主持下,东晋政府在兴宁二年(公元364年)三月庚戌这一天下令各地实行“土断”,让南迁的北方侨民与当地土著居民一样编入户籍,纳租服役,取消了过去给予北方侨民的优待。由于这次改革规模较大,效果显著,故史称“庚戍土断”。

哀帝虽已成年,却不以国事为意。他笃信方士之言,幻想长生不老,整日与道士炼丹,不理国政。侍中高崧谏道:“练金丹,求长生,乃虚妄之事。万乘帝王,不宜受骗。”哀帝充耳不闻,依然继续服用方士们炼成的所谓仙丹,终致中毒,于兴宁二年三月一病不起,不能处理政事,只得由褚太后再次临朝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