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且绣眉如墨-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还要劳烦大哥帮跑几趟才是。”
那门子扭捏地收下了钱,“小娘子自不会担心,小。的且记住了。不过…有一事,不知能否请小娘子帮小的一个忙?”
“大哥直说便是。”
那门子羞涩道:“。我家姐姐过几日出嫁,想买件贵店的衣物,可有旧年陈衣便宜些卖给我家姐姐?”
子菱知道但凡女儿出嫁带到婆家的物事,除了日常所需的各类生活用品如盆子、马桶子等外,最重要的便是些值钱之物,例如奁田、布料、头饰等,平常百姓对于奁田且是不敢奢望,只得在布料、头饰上边细准备,更有些女儿出嫁带去的布料足够一辈子穿用。
自然而然若新妇带到婆家的嫁妆越多,其在婆家的地位也就越发安稳,得婆家人喜欢,而且在宋有律,嫁妆是属于出嫁女所有,婆家人或其他人不得随意占取。所以嫁妆便是女儿出嫁后的傍身之财,可谓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物事之一,且是马虎不得,全家人皆费尽心思愿为女儿准备一份体面嫁妆。
子菱这会笑道:“这是大好的喜事,大哥又何必用买,我且送上二件时下新衣物做为你家姐姐嫁妆添箱之用,还请不要嫌弃。”
那门子没想到骆家大姐居然愿为姐姐的嫁妆添箱,自是心中一喜,叉手拱礼尊敬道:“大姐能在姐姐出嫁时为她添箱,且是她的福气。”新娘的亲朋好友为其嫁妆中放上各类的物事,便谓添箱,而宋时用做添箱的主要便是衣物。
子菱便与门子约好,依习俗在他家姐姐出嫁的前二天,便将添箱的衣物送上。
回途中,秋香倒有些不乐道:“只几句好话,大姐就将值六七贯的衣物…”
这会子菱完全不曾注意秋香说甚,整个心思都在想着今日所见之事,丁家来找刘家,百分之九十不会真是走亲访友,且是有目的的。要知从绮萝口中,子菱早知丁家一直与刘家有些书信的联系,前些日子还与刘家协商合伙在苏杭开束腰店之事。说不得这次又有甚至事发生,且千万不要被渗和进去才是,这次以生病为由,暂少去刘家才是。
五月五日端午节一大早,骆二娘就叫来小厮将的艾草作的人形钉在门口,桌上也是放满了应节的各类物事,驱虫的木盒,以及早做好的各式粽子。今年有了余钱,骆二娘更是吩咐着添置了许多吃食,盐渍密饯的酿梅、百头草、糖霜、蜜糖等琳琅满目,有些甚至是子菱不曾见过的。
子菱见骆二娘忙碌着准备端午的吃食,却忘记菖蒲酒,只得叫小厮去酒店买回,就钻进厨房与二娘、春香一起准备端午物事。
这一番忙碌,让子菱忍不住想起许多年前在丁庄渡过的那个端午,生出一丝惆怅感。
这会夏香偷偷地溜出屋,央秋香去求大姐放她们出门玩耍。
秋香白了一眼夏香道:“你整日只想着玩耍没个定性,我才不想出去被挤得慌,若你想去,直接去求大姐便是,又拉上我干甚。”
夏香拉着秋香撒娇道:“好妹妹,你明知我怕大姐,还让我在她面边央得出去玩,且是给我十个胆我也不敢,而且我说的话,大姐多有不听,倒是你说的话她且听一些。今日汴河里有赛龙舟,一年一次而已,难道你不动心…”
这会秋香动了心,犹豫一会便点头同意。
其实不用夏香央秋香去求情,骆二娘已是准备放女使小厮们轮着一个半时辰出门玩耍的安排,所以当夏香听着这个好消息后,自是兴奋地手舞足蹈,又让子菱生出欺负她的念头来,便笑道:“你且与秋香和我一同去采艾草,我和赵家姐姐约好今日下午一起百草斗了。”
这会夏香听着要与大姐一起采艾草,不能观龙舟,那张小脸垮落得不比川剧变脸来得慢,过了一会才恢复平常表情,带着失望的表情道:“既然大姐要采艾草,我且去准备些驱虫的薄荷才是。”说罢为大姐取薄荷去了。
倒是秋香看出大姐又拿夏香取乐,便偷笑起来,嘴道:“大姐且又坏心捉弄夏香姐了。”
子菱抿嘴笑道:“就是她那副越见我越怕的模样,才让我有这般念头。”
这会吕大娘打骆二娘有事商谈,却不料骆二娘刚得了消息,说当年为了开制衣店而卖出去的那块田地如今的主人欲搬走,这会时候正找经济置办卖地之事,骆二娘自是意出望外,连忙准备去见田地主人,将原来那块地再赎买回来,也算是没有辜负当年二姐赠地的情意。
吕大娘见骆二娘无心商谈,只得去找子菱,送上自做的绣鞋。
子菱自是笑着收下,道:“不过是前几日,我说了句自家的丝鞋不合脚,大娘且有心记住了,真是感谢。瞧瞧,大娘的手艺真好,缝得又密又紧,上边的花纹也精致。”
吕大娘笑道:“只要大姐不要嫌弃奴家的手艺才是。”虽子菱年不过十二,但吕大娘从未将她当成孩童对待,自有一份尊重之心。
子菱这会突然想起一件事便道:“大娘来正是好,我且有件事差点忘记了。待明日一早,记得将那件淡黄色的新款衣裙摆在店面上,再告诉各位买衣的娘子们,这衣裙也只五件,每件花色皆不相同。”
吕大娘点头道:“我自是知道,只是如今城中多有仿自家衣裙款式的小店,且是我们今天才挂出新衣,不过四五日他们就将仿做的新衣拿出来卖,就连一些大袖不过稍加修改,做成褙子。虽做工布料与自家店中的出品差了许多,但因花样款式极类似,晃眼一看,还当是自家店里做出来的,且是让主顾们很是不满。” (大袖原是皇嫔妃的常服,因其两袖宽大,故名大袖。后来传到民间,成为贵族妇女的礼服,平常百姓是不能穿着的。)
吕大娘喝了一口冰水,继续道:“今日便有位贵妇向我抱怨道,连她家的厨娘也穿了件与她相同花色、相似款式的衣裙,只对方用料极差,自是大伤她的面子。”
子菱也深知这盗版之事,在法制社会的现代都是杜绝不了了,且更不要说当前毫无版权的古代。特别是从宋朝开始,商业已是极其发达,时有以假乱真的仿制品出现,所以使得各家商人们特别注重具有自家特色的商品标记以及商品信誉,故在京中市民买取物品,多趋向于名家驰誉之店。
而各类店铺前的摆设除了有其行业规定的风格外,也张显各店本色,有时不用进店门不用看招牌,只需望一眼店门上挂着的物事,便知其商中所经营之物。就如医铺而言,京城中以医小儿者,门首以木刻板作小儿。而稳婆收生之家,则以大红纸糊篾筐大鞋一双为记。
商业的发达同时也催生了另一件极重要的物事出现,那便是商标的产生。这商标的位置也是各有不同,如鞋店会在鞋底衬里写有“某年某月载曰铺户某某人造”字样的纸条,制陶瓷的店便会在自家的商品底下标名自家店名,而这一习惯自是沿用到现在未曾改变过。
想到商标,这会骆子菱免不了联想起当年开店时的事情自来。

豆蔻梢头春色浅 第十三章 商标

从一开始建店,骆家人就绞尽脑汁,光店名且是想了许多,自是众说纷纭没个绝断,还是最后子菱难得气势磅礴拍板定为“云想衣”,自然作为诗盲的她且也只记得李白一首诗中的一句诗“云想衣裳花相容”,甚至后边的诗句,子菱依稀记得那本李太白诗集中未曾记录,自然也想不起来的。
店名想出来后,子菱又与骆二娘折腾着店面摆设、店中小二的雇佣、制衣手艺人的寻找,忙得乱成一团,连着后来连子竹也加入进来,帮忙搬运物事,再后来店里雇来了吕大娘,家里也进了春香,里内皆有人料理着,子菱自是松了一口气,便撒手不再多过问。
之后子菱只偶尔进了一次云想衣店,见着牌子上写着“骆家云想衣”,反复念了二次,且是自感有些洋洋得意:“虽是个小店,但如今自家也算是资产阶级了。”
而店中制出的衣服不仅请来老手艺人做工考究,花纹配色也是符合时下崇尚的趋势,素雅精致带着稍许低调的味道,再加上有宫中的刘婉仪穿着在先,自是引来京中贵人光临。
虽只在店中待了小会,子菱还是看出小小的瑕疵,店里出的衣服竟然没有商标。结果一问才知是自家大惊小怪了,而实际上凡制衣店制出的衣服,都会在衣角内不起眼的地方绣上小小的“云”字。不仅如此,店里还会将衣服款式花样等细节、制作人、购买者以及购买时间专写在一张纸上,交主顾保留,而与张纸上内容也会记录在店中“坐薄”中,待以后若有事或主顾再制作新衣时,便可翻阅查找相关资料。
子菱听了自是先惊奇,后感。叹原来在宋朝也有如此先进的商品管理办法,细一变通倒是份很详细的主顾消费情况表,倒是自家显得孤陋寡闻才是。
只是这方法虽好,却不能代替商。标的作用,毕竟商标才是提升商品名声方式之一。于是便与吕大娘商量着绣制一根二指宽一指长的丝条,上面用白底黑线绣出云想衣三字,缝制在衣服领口内处。这样且与衣角处绣字相比,同样不会影响衣裙的外观,但却更加形象生动地注明衣服的出处,以后便凡主顾穿起自家衣服,便能看见店名,等于又宣传了一次自家的商品,使人印象深刻。
吕大娘听了自是大喜,忙叫来。店中的老手艺人,三人商量了许久,定下用蓝色丝绸为底,用白丝线绣云,再用金色丝线绣上云想衣三字。这样的标志用色淡雅做工精致,配得上自家店里出去的衣物。
若制的是衣衫,就将这标记绣在领处。若制的是长。裙就绣在腰间,所采用的料与线皆要极好的蚕丝,力争让主顾们穿上不会感觉到衣内有标志,但是脱下却能瞧个正着。
最初主顾们自是不知其间的变化,倒是有一日某。位小娘子出席盛宴,却不慎弄脏了衣裙,匆忙间只得吩咐随身女使去取云想衣制的衣服,也未说甚样式或花纹。等那女使走后,这位小娘子才反应过来,云想衣制的衣裙自店里人送来后且是只试穿了一次,还未正式穿出来过,家里人还有这位女使皆无人清楚自家衣柜里哪件衣裙是云想衣店中制作的。
谁料过了小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