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且绣眉如墨-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家娘子浴过身,坐在梳妆台前,只穿了一件雨过天青绣罗纱衫子,下穿着淡色素绫裤,身后巧儿正细梳着娘子头发。
张家娘子想着今日的事,却越有些心神不宁,便叫锦儿唤来邓大娘。
邓大娘进了房门,张家娘子便叫退巧锦二人,端起桌上棱形口青蝠白瓷杯,白瓷中金ju花瓣浸温水雅致清爽,抿过一口后,道:“明儿,请大娘找赵牙婆细问一下绢儿的身世。”
邓大娘道:“娘子是多有怀疑绢儿。”
张家娘子放下瓷杯,扶额斜坐在床上,道:“平日未见绢儿有何太出众的地方,今日却感她过于出挑,不过是髫年村童,说出故事不止头头是道,还能引虚到实。俗言反常则妖,我却有些担心。”
邓大娘却不以为然,“须是她家长者平日闲聊时说起的。”
张家娘子,微摇头道:“大娘差也,你若随找村中黄口小子给他们说上一段故事,过些时日再让他们复说,必无一人能说得明记得清。我看绢儿一言一行非下户蠢笨人家能养得出来的。”
邓大娘自知家中娘子的担心,家中的仆人不怕笨拙,却担心来路不明,若是惹上什么事,却是不好。便退下,去找牙婆。
过了一天,邓大娘喜洋洋见过娘子,道:“我问过赵牙婆,绢儿的确非平常下户养的女儿,她父亲是前面杏源村未及第的秀才姓骆,因他家娘子十几年一直无出,才要了一房小妾,便是绢儿的生母林小妹,谁想这小妾还未生育,骆家娘子竟老树开花生下嫡子骆子竹,过了二年绢儿出生了,虽是庶出,却长得乖巧,很得骆秀才和娘子喜欢,还取闺名为子梅,养护她就如嫡女一般。只是骆家娘子生产时年岁已大便落下病根,几年来药水不断,终还是去了,而骆秀才也因伤心过度没多久也去了。只留下小妾和一双儿女,本来骆秀才留下的薄财若勤俭生活足够三人生活,却不想骆子竹天生体弱,去年大病一场,花光了钱两还未见好,正巧这时村里来了位极有本事的道士,给她家儿子留下个方子,说是用着药方服上五年便可大好,只是她家却除了薄田二十亩,再无其他财物,虽家族祠堂有所救济,却未有足够的钱两凑齐方子上的药材,而二十亩地是云哥唯一的祖业,断没有卖的道理,最后不得已卖了女儿,才叫她家儿子活了下来。”
张家娘子听了唏嘘不止,“那位小妻真正是大义妇人。”
邓大娘笑道:“奴家倒认为那骆家娘子是个聪明人,若非她活着的时候对妾生的女儿爱护,又怎会在死后,让妾爱护自己的儿子胜于自己的女儿。”
张家娘子道:“这便是以心换心,妻是大度的人,小妻也是有德之人,遇在一起才会有这种美事。”
邓大娘道:“娘子你想,女儿的母亲和生母都非恶人,女儿又岂能差。”
张家娘子笑道:“知大娘爱护绢儿,今日看却是快要将她当你的女儿了。”
邓大娘道:“若真是我的女儿,我非乐开花。”
一番说笑,张家娘子思量便道:“明日还是将牙婆请来。”邓大娘一听脸色微变,张家娘子继续道:“请她再帮找个善厨的女使,以后绢儿便做我的身边人。”
邓大娘拍手直道娘子大善。
再过了几日,锁子的县里亲戚带着一匹上好的素布,几坛好酒来寻锁子。
原那天锁子酒醉在他家,便说起一则旁听的妇人骗财杀人故事,顺便提及今日遇见的帛铺之事,虽锁子家的亲戚只是听个高兴,他家的娘子却听得有心,当天晚上便去打探。还真如锁子故事所说一般,那汉子下午又跑到帛铺闹事,双方均有抓扯,最后还是帛铺退一步,又重剪了布给汉子。
亲戚家的娘子便找到店家,将骗子故事又说道一遍,那店家一听害怕,忙叫人赶去汉子家。那娘子阻止道:“若那家娘子真是想要索命骗财,须捉现形才行,你且偷偷派人去探听虚实。”
店家便唤了小厮前去汉子家躲在窗下偷听。过了半会小厮慌忙回店家道:那汉子本已息事不愿再闹,他家娘子却一直愤愤不平,直道花钱买布,反而被打,却是气不能消,叫汉子拼命与帛铺作对,自有妾家与娘须帮他伸冤,出这一口恶气。
这一番说,大家十有八九都可确认,那妇人是骗子。
话语才落,便见汉子再次怒气冲冲而来,店家一时不知该打还是该让,锁子亲戚家娘子却在店家耳边道:“这般胡闹却不能容下,且先如那骗子的意,再捉她见官。”
于是帛铺不再留情,狠揍了一番汉子,那汉子见势不好便逃回了家。汉子才走,帛铺店家便去衙门找了二位熟识的衙差,一同跟去汉子家,等到夜里房间里声音全无时,便踹开房门冲进卧房,正见那妇人将房八紧紧捆绑住手脚,用沙塞住了汉子口鼻。
那妇人害人当场便被衙差捉住,证据实足,便被关入牢中。待汉子救醒,这才知他在鬼门关里转了一圈。
帛铺当天便封了十缗钱做谢礼送到亲戚家。而亲戚家娘子吃水不忘挖井人,便唤她家大哥送上厚礼。
一番事过去,重阳快到了。
早在重阳之前,邓大娘与绢儿一起,用面粉加上枣、松子肉蒸制成的重阳糕,还在糕上插了几色小彩旗,只得重阳食之。
重阳一早起来,绢儿穿了一身衣裙都是娘子旧衣让巧儿改了给绢儿,一件半旧桃红折枝小花锦锻短襦、下套半旧鱼肚白四幅罗纱长裙,绑上淡粉的腰带,头发只用一根梅花竹簪团了个鬓,从鬓中抽出发丝编成麻辫,插上新鲜的茱萸收拾整齐便出了门。
出门便见锦儿正提着装有重阳糕的竹篮子准备跟随娘子去田间登高送糕。锦儿见绢儿一身的打扮,忍住笑道:“好一枝粉嫩的桃花,只是这绿叶稍长了些。”
“姐姐也跟着巧儿姐拿我打趣玩,要知我这枝桃花,却不如你这株海棠花香。”
今日锦儿正是一身海棠红色衣裙,见绢儿反拿自己打趣,锦儿也不恼,只叹道:“你这嘴越发尖,须拿石磨细磨才行。”见娘子使唤,便不再说玩,快步离开。
院里早摆上了十几株初盛开的ju花,或黄或白煞是好看,绢儿见巧儿站在花前却多有遗憾道:“只有万龄菊,却也淡了些颜色。”
绢儿不知这万龄菊是何意思,便问道。
那巧儿道:“若是黄白二色菊,其花心如同莲房,雅称为万龄菊,若为花瓣是粉红色却叫桃花菊…”话才说了一半,巧儿转而又道:“这月的绣样,便是这万龄菊,你且告诉你家几位姐姐,到时我可是要优者无赏,劣者有罚。”
绢儿嬉笑道:“姐姐好不奖惩分明,须那罚不是吃一缸水,妹妹便满足了。”
“你这丫头,又开始胡惹姐姐们了。”邓大娘一直看在眼里,叫过绢儿道:“今日没你玩嘴逗乐的时间。”

豆蔻梢头春色浅。。/ 拨霞供

九月初九菊黄蟹肥时,嘘市因未见有蟹,便在昨日让小厮买了几尾肥鱼养到瓦盆里,今邓大娘正展露一下她脍鱼的刀功。见她袖口卷到肘部,腰系围裙,甚是麻利将活鱼拍死鳞刮去腹除内脏,再提起脍刀将鱼脍成薄薄的生鱼片。大娘刀功了的,生鱼片脍得极好,虽说不上薄如蝉翼,也只三张纸的厚度。
大娘细将生鱼片细摆在一件八角白釉粉莲缠枝陶瓷盘中,盘边一圈洒着黄色ju花瓣,这样的配搭看起来整盘菜秀雅可餐,让人食欲大增。
绢儿将洗好的青菜、冬瓜、萝卜、芋艿、茭白等时令鲜菜放在案上园形砧墩。看着邓大娘要做甚底菜式,但见她拿出一件铜制小锅,倒入早熬好的骨汤再放入姜块,在几盏瓷碟放入些酒酱、椒料、姜丝、葱丝、少盐,用油浸着。
绢儿见那锅的样式,却心中一震,暗道:“莫不是吃火锅?”
邓大娘吩咐道:“今日家里拨霞供,你且去找巧儿,将放在杂屋里的那尊风炉找出。”
听今日拨霞供,巧儿兴致勃勃,忙把杂屋找出风炉。倒让绢儿猜想着这听起来古里古怪的拨霞供是何饮食,让巧儿如此喜欢。
厨房里时令鲜菜都被细切成一片片整齐堆放在盘中,而一进厨房的巧儿闻着锅里飘出的汤味,难得笑容灿烂。
娘子要在厢房内里用膳,众女使将一番物事都准备好,铜锅放在四方木桌上的风炉上,旁边摆齐了菜品,再将碗筷摆放好。巧儿进内室请出了娘子与官人。
绢儿这才确认拨霞供这般风雅的称呼,果然就是现代人说的火锅。
只见大郞与娘子坐下后,先用ju花水洗净手,再就着ju花瓣细擦掉手上的水痕,然后捻了些早准备好放在碗中的ju花瓣散在自己碗中,由邓大娘往官人与娘子的碗中倒上点骨汤浸泡完花瓣,顿时间房间里漫开一股香气。
邓大娘揭开盖在锅上的竹编盖子,锅里汤都沸腾,冒着乳白的水泡,放入几片生鱼片,过了些时候,见鱼片已熟,旁边静站着的锦儿与巧儿各夹起白生生的鱼片,放入官人与娘子碗中,二人就着鱼片与ju花瓣再沾上些碟中调汁吃下。
绢儿在旁边闻着香味,是看着流口水,心里念着有多久没有吃火锅了,拨霞供听起到是风雅,却不如火锅二字来得直接粗犷。
待大郎与娘子吃完第一口鱼片后,便让众女使退下,不用在旁伺候。
厨房里另一口锅以及菜早已备齐,女使们笑意浓浓,纷纷坐下,也不顾什么谦让之礼,敞开了吃,不一会准备好的菜品便一扫而光,到这时各位小娘子才想起了风度,抽出手绢斯文地擦擦嘴,再斯文地向邓大娘道了一声谢,便悠然离开。留下绢儿见一桌狼藉,与邓大娘对视一眼,无奈摊手。
原来绢儿吃火锅只喜色香味辣,而今日这一涮鱼片骨头火锅,便是清香可口新鲜无比,但都是一样吃着让人愉悦。可惜众女使无细嚼慢品、闲聊说谈的习惯,辜负了这一锅火锅,自是让绢儿未吃过瘾,讪讪道:“吃这必要一口酒二夹菜三说四笑五脏舒。”
邓大娘听个正着,点头道:“见你也是个懂食拨霞供的。”手里的活不断。
绢儿跟着收拾桌上残羹剩菜,笑道:“我还记得唐人香山居士写过一首诗,便是说这拨霞供的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