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莫斯科三次公开审判-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的,粗暴的,而办案所得出的结论是 空洞的和虚假的。  办案人员非常注意和花了许多工夫的工作是给每一个案犯建立档案、卷 宗,不论是不是真正有罪,先从形式上把他们打入另册。卷宗的主要内容是: 搜查记录,实行强制措施的决定,起诉意见,审问记录。卷宗没有也不可能 有什么实际的罪证,尤其是作为判决根据的物证。但内务部要通过 “罪犯” 卷宗本身的存在,至少说明侦查和判刑是有根据的,是 “事出有因”。  因为缺乏犯罪的物证,要证明这些所谓案犯有罪,就只有依靠本人的口 供,而要取得口供,就只好依靠非法的手段。内务部门在预审中,对案犯普 遍使用了欺骗、诱供、体罚等手段。  尽管侦查机关使用了各种手段,但只有少数人承认自己有罪。而且承认 的罪行与谋杀基洛夫元关。在 77 名所谓案犯中,30 人在审问时承认,捕前 
 Page 32

有反对派的活动,进行了 “反对党的思想意识的活动”,供出了一些他们与 之有联系的人。比如,在 12月14 日的审讯中,B ·维诺格拉多夫供认说,列 宁格勒一直存在并且现在仍存在着一个反革命集团,该集团的人是前托洛茨 基一季诺维也夫集团的成员   他们这个反革命组织的成员,通过会面和交 谈,不断地增强对党的领导尤其对斯大林同志的仇恨。他们谈论最多的是斯 大林对前反对派分子的严厉惩罚,斯大林取消了党内民主,用行政的独家统 治代替了党内民主,把老布尔什维克干部排挤出党的领导。他们曾恶毒地议 论说,由于斯大林的罪过,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被排挤出党的领导,他们 二人是列宁最亲密的学生。  这种所谓罪行根本与谋杀基洛夫元关,而且即使有过这样的情况,也是 一般的牢骚和不满言论,构不成犯罪,更构不成有组织的集团犯罪。说到底, 他们的罪行还是因为他们曾是反对派成员。这就等于说:他们是原反对派成 员,有过反对派言论和行动,组成了反革命集团。而为什么说他们是反革命 集团呢,因为他们曾是反对派成员,有过反对派言论和行动。在哲学上这叫 做同义反复,根本不说明任何问题,而且,即使被告所供认的 “反党”性质 的议论确实存在,这样的议论也是发生在偶然的家庭聚会和生活聚会上,属 于非组织性的和非政治性的活动,尽管被告被迫给这种议论加上吓人的定性 的词语 “反党”、“反革命”。Q ·法捷耶夫在1934年 12月19 日审问时供 认说,他们的反革命组织的实际··凄 1 回活动就是:他们会面和聚会有过 反革命的议论,批评过党的政策,提到过现在的党领导推行的是对国家极其 危险的政策。  即使这种被冠之以 “反党”和“反革命”性质的言论,也并不是多数被 告予以承认的。25 个被告只承认在党的十五大以前参加过季诺维也大反对 派,后来则没有进行过任何派别的活动,他们与别的反对派成员的接触只是 个人的一般关系。有21 名被告则声明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反对派和任何反革 合组织,也不知道这种组织的存在,绝大多数被定为反革命集团成员的人, 相互之间并不认识。个别的人虽与尼古拉耶夫相识,但只承认是偶然相讽。 从被告的大量交待中根本看不出被告之间有什么组织上的联系。扎卢茨基在 供词中一次也没有提到萨法罗夫。而萨法罗夫在受审及后来流放期间做了不 少假交待,也只是推论说扎卢茨基与巴卡耶夫有关系,因为他们是连襟。  或许是因为对反革命集团成员侦讯的时间太短,内务部的侦查员们来不 及将他们加工成所需要的人,从他们口中敲诈出他们所需要的材料。不管怎 么说,在预审基础上向每个被告提出公诉决定并让被告签字时,有 57 人根本 不承认自己有罪。比如,M ·纳德尔在公诉决定上写道:“根本没有过,现在 也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什么材料。我绝对 ”‘谬他的话没有写完,也没有签 字。很显然,是内务部门不让他写下去。对被告起诉的罪行是根本不存在的 参加 “反革命的季诺维也夫组织”罪,或者是根本构不成罪行的与凶手尼古 拉耶夫或其他被告的关系,没有举出任何具体的罪行。作为物证的只有一些 前反对派成员被开除出党的材料,还有在某个被告家里搜出的6本托洛茨基 1920—1921 年写的小册子。有 35 名被告被宣布结束侦讯的时间是在内务部 特别会议作出判决以后。  综上所述, “萨法罗夫、扎卢茨基集团”案完全是一个假案。这样的假 案在法制国家内,是要当庭宣布被告元罪释放,继而追究制造案件的人的法 律责任的,但是,在社会主义法制受到肆意践踏的当时的苏联,这样做是根 
 Page 33

本违反制造案件者的政治意图的。因此,尽管上述案件是虚假的和人为的, 尽管办案的人没有搞出点像样的名堂来,甚至无法把案件搬上审判台,也要 使它成为事实,成为历史事实。为此,苏联当局采取了只有在封建专制国家 内才有的元视法律的直接镇压的手段。1935年 1 月 16 日,内务部特别会议 审议了萨法罗夫和扎卢茨基集团案。参加人有:内务人民委员雅哥达,第一 副人民委员阿格拉诺夫、副人民委员Γ”·普罗科菲耶夫和叮·别利斯基、 苏联最高检察院检察长,”·阿库洛夫和责任书记员 N ·布拉诺夫。会议决 定n ·巴克(被告按俄文字母顺序排列一~编者注)等38 人在集中营监禁5 年,7人监禁4 年。25 人流放5 年,4 人流放4 年,流放2 年者:人,即萨 法罗夫。后来,大多数被告被枪决或死于服刑地。萨法罗夫 1942年6 月被枪 决,扎卢茨基 1g37年:月被枪决。季诺维也夫的前妻 1954年被释放。L ·叶 梅利亚诺夫 1937年 12月被处决。  尽管对 “科托雷诺夫、尼古拉耶夫集团”和“萨法罗夫、扎卢茨基集团” 的审讯没有达到其主要目的,即取得足够的证据,把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 等反对派的领导人与谋杀基洛夫的事件联系起来,但这两案的审讯起到了掀 起恐怖气氛的效果,井取得了一些必要的口供。这样的口供虽然还不足以把 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送上断头台,但却是一年多以后举行的第一次莫斯科 公开审判的重要根据。 
 Page 34

 4。 “莫斯科中心”案  与上述两案处于侦讯的同时,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叶甫多基莫夫、 已卡耶夫等原反对派领导人和成员,也受到了秘密审讯。内务人民委员部秉 承上司的意旨,力图将他们打成 “列宁格勒中心”等所谓谋杀基洛夫的阴谋 集团的领导人。1935年:月前半月,所谓以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为首的“莫 斯科中心”案炮D@43@制出来。=月 15 日,此中心被作为“列宁格勒中心” 等阴谋集团的领导机构,交付法庭审判。   “莫斯科中心”的被告共19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叶甫多基莫夫、 巴卡耶夫是这个中心的领导人。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 夫。  格里戈里·叶列梅那维奇,叶甫多基莫夫,1903年人党。国内战争时期 担任工农红军第 7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后任彼得格勒工会委员会主席、列宁 格勒省党委书记。1925—1927年,任联共 (布)中央委员会书记、中央委员 会组织局委员。1927 年 11 月因反对派活动被开除出中央委员会,后在十五 大上被开除出党。1928年6 月恢复党籍。1934年 12月8 日被捕前担任食品 工业人民委员部乳品总局局长。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卡耶夫,1906年人党。十月革命后在彼得格勒做 党的工作。1925—1927年任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1927年被开除出中央监 察委员会。十五大上被开除出党。1928年6 月,在他按党的十五大决议的要 求递交了承认错误的声明后,恢复党籍。以后从事经济工作。1934年 12月9 日被捕前担任动力总局局长。  此外,被告还有:阿尔乔姆·莫伊谢那维奇·格尔季克,1902 年人党, 1934年 12 月 8 日被捕前任科学技术出版总社社长助理;亚历山大·谢尔盖 那维奇·库克林,1903年人党,1934年 12月14H被捕时已退休;鲍里斯·瑞 莫维奇 ·萨霍夫,1919年人党,1934年 12月25 日被捕前任北部边区检察长; 雅可夫·瓦西里那维奇·沙罗夫,1904年人党,1934年 12月14 日被捕前任 俄罗斯联邦地方工业人民委员部针织局局长;伊万·斯捷潘诺维奇·戈尔舍 宁,1919年人党,1934年 12月12H被捕前任国家计委综合计划局局长;尼 古拉·阿列克谢那维奇·察里科夫,p2i 年人党,1934年 12月12 日被捕前 任列宁格勒州齐赫文斯基铝业联合公司第一区主任;格里戈里·费奥多罗维 奇·费奥多罗夫,1907年入党,1934年 12月9 日被捕前任苏联绘图中心主 任;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尸格森,1916年人党,1934年 12月9 日被捕前 任重工业人民委员部西部州特派员;伊万·伊万诺维奇·塔拉索夫,1919年 人党,1934年 12月18 日被捕前为莫斯科法学院4 年级学生;列昂尼德·雅 科夫列维奇·法伊维洛维奇,1918年人党,1934年 12月12 日被捕前任农业 人民委员部棉花总局副局长;亚历山大·弗拉基米罗维奇·格尔茨贝格,1916 年人党,1934年 12月12 日被捕前任苏联技术设备出口联合公司主任;阿纳 托利·伊萨那维奇·阿尼舍夫,1919年人党,1934年 12月22H被捕前任全 苏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阿列克谢·维克托罗维奇·佩里莫夫,1915 年人党, 1934年 12 月 9 日被捕前任食品工业人民委员部驻奥尔忠尼启则市玻璃厂特 派员;鲍里斯·利沃维奇·布拉沃,19i9年人党,1934年 12月13 日被捕前 任苏联人民委员会的责任编辑;亚历山大·法比安诺维奇·巴什基罗夫,1920 年人党,193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