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明-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多次的努力和失败,现在朝廷也不得不承认,官办有时候的确比不上商办,而且此时方从哲都上升到了对抗阉货的高度,作为一个士人对宦官这种动物的厌恶,那是一定要表现出来的,表现得越露骨就显得他越清高。

李汝华小心地说道:“那么元辅大人这次是什么意思?”

方从哲将手上的官窑瓷杯放到一边,笑道:“其实很简单,这次大明兵工厂的筹建,并不排除南直隶苏松一带的财阀加入!比如你李大人家里,或是李三才孙如游等几位大人,都可以加入!兵工厂负责枪支火炮以及各种军器的制造,然后由国库拨款购买这些枪支和火炮。”

李汝华不禁一阵惊喜,大明朝两百万军队,就算是人手一枪,那也是两百万支步枪,子弹炮弹更是无法计数,而且有政府买单,根本不需要考虑市场问题,这个生意可是稳赚不赔的。

李汝华突然皱了皱眉头,说道:“那么国库可有足够的银两购买?”

方从哲哈哈一笑,说道:“李大人,你现在还是户部尚书,怎么反倒问起我来了!”

李汝华摇了摇头,说道:“正是因为我知道现在户部的状况,我才问元辅,如今国库虽然还算充盈,联合矿业公司以及铁路公司都能带给国库不少的收入,不过相比这种军费的巨大开支,恐怕要占到一半以上,那么其他的官员俸禄,赈灾预留这些怎么办?难道一有灾难就把赈灾的事情扔给铁路公司!”

方从哲笑道:“我想铁路公司他们会非常愿意!”

李汝华怒道:“铁路公司不过是一群商贾,他们不过是想把百姓当成任他们鱼肉的工人而已,他们在山东的所作所为难道元辅就没有看到,现在山东可是百里无人烟了!”

官应震却笑道:“李大人何必杞人忧天,山东是百里无人烟,不过田地却不曾荒废,百姓也不曾饿死,更在北海和辽东开垦出了大量的土地,可以说百姓找到了活路,我们朝廷也得到了实惠,何乐而不为?顾及朝廷的面子,让灾民饿死,那就是好事吗?”

李汝华怒道:“我看你是被那些商贾的油水给蒙了心!”

官应震的脸色低沉了下来,他们家族在朱由崧的铁路公司当中当然有自己的股份,方从哲连忙说道:“两位大人,以和为贵,山东的事情无论如何,都已经如此了,山东人口虽然少了些,不过总算百姓安居,税赋增长,这件事情就不要再提了!”

李汝华见方从哲打圆场,也只好愤愤的离开了,官应震却仍然怒气冲冲,说道:“元辅,如今我们又不是没有钱财,这种事情为什么要把他们也拉进来?若不是他们阻挠,现在铁路都已经修到湖广了,就为了那点蝇头小利,也不为湖广百姓想一想。”

方从哲摇摇头,说道:“肠谷,相忍谋国!”

官应震说道:“元辅大人,我们相忍谋国,可是他们却从来只想着把我们从朝廷当中赶出去!”

方从哲微微一笑,说道:“他们没本事把我们赶出去,不过我们也不能把他们赶出去!”

官应震不禁奇道:“为什么?”

方从哲说道:“肠谷,你为次辅,不能局限于你们湖广一隅,你可知道这次让江南那些大户财阀进入军工厂,是谁的主意?”

官应震说道:“难道不是大人的主意?”

方从哲苦笑道:“我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这是北海王殿下的意思!”

“大学党”早就把朱由崧当成他们未来的君王了,太子虽然有所收敛,不过现在居然在慈庆宫弄了一个俊俏的小太监厮混,而且身体也越发差劲了,包括赵南星在内的很多东林党人也放弃了支持太子的打算。

此时官应震一听是朱由崧的主意,忍不住问道:“殿下为什么要这样做?”

方从哲说道:“这说明殿下已经有了为一国之君的觉悟,这军队改制,那么一国大事,我们不可能将江南排除在外,而且江南乃是我大明文风鼎盛经济发达之地,跟他们合作是殿下必须要做的事情!”

“还有!”半晌,方从哲才小声说道:“肠谷,对于君王来说,一党独大未必就是好事!”



 第二章 以权换税(中)

英国公府。 //

面对着英国公张维贤,朱由崧却有一种狗咬刺猬无处下口的感觉,这位英国公年纪不大却仿佛是个积年的老狐狸,跟自己说话滴水不漏。

虽然跟着自己赚了不少钱,跟自己的关系也不错,儿子张之极甚至被派到了山东大学堂里,不过却一直没有真正倒向自己,而且他们跟东林党的人也走得很近,实际上英国公能够传承大明整个朝代,正是因为他们奉行的这种互不得罪、绝对不掺和朝政的家族政策。

二人敷衍了一会儿,英国公便让人上酒菜,朱由崧也来者不拒,酒足饭饱之后,朱由崧也索性说道:“英国公,这次本王来是想让您帮本王一把!”

张维贤笑道:“王爷您神通广大,还用得着在下帮忙吗?”

“即便是孙猴子也有到处求救兵的时候,何况本王的本事还不及那位‘齐天大圣’!”朱由崧说道:“国公,你可知道最近要改革军制的事情?”

张维贤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张家也是军功起家,您在登州平乱当中,那次万炮齐发可真是令人震撼,往后的战场恐怕根本不是舞枪弄棒的武人的舞台了,而且像这种热兵器的军队威力强大,却更加容易控制,听说建设兵工厂,还能让他们背后的商户入股大赚一笔,那些文官自然巴不得进行改制!”

朱由崧笑道:“的确如此,不过那些文官只是看到了这种军队的威力,却没有看到这支军队的消耗,枪管炮管都需要特殊的合金钢材,子弹炮弹更是需要大量的黄铜,在我们大明黄铜可是跟钱没什么区别,养这么一支军队二十万足可以养上百万冷兵器的军队,如今朝廷虽然靠着几个公司的股份收入能够养得起二十万京营,不过却也要把朝廷的岁入耗去一大半,再说了把朝廷的岁入放在一个公司的分红上,实在是一件不可靠的事情,股市上哪天没有几个破产的公司?”

张维贤笑道:“难道王爷要重议税制?这恐怕是很难啊!”

朱由崧眨了眨眼,笑道:“所以我才来找英国公帮忙!”

张维贤不禁哈哈笑道:“王爷,这您可就是太过高看我了,我虽然有几分薄面,不过在这件事情上,别人却也未必会买我的面子!”

“空口白牙就想让人家拿出钱来,自然不太可能!”

朱由崧这么一说,让张维贤起了兴趣,这些日子张维贤也曾经观察朱由崧的行事特点,那就是注重利益,向他靠拢的必然都赚得盆满钵满,背离他的则亏得倾家荡产,难不成这次交税还能交出什么利益来吗?

朱由崧继续说道:“商户向朝廷纳税,那是因为朝廷保护了商户的产业和利润,在这上面朝廷做得并不好,那些官员一面享受着商户的孝敬,一面却将商户斥为四民之末,所以商户并不愿意交税,而是更愿意将钱交给那些大官获取保护。不过我可以给他们一种权力,就是自己制定税率的权力!”

张维贤皱了皱眉头,说道:“自己制定税率?这样一来商人岂不是扼住了朝廷的咽喉?这可是商贾之祸啊!”

朱由崧微微一笑,说道:“就算不是如此,那又如何?现在朝中哪个派系不是收取好处,为自己家乡的商户张目?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将商人挑出来,让他们直接参与朝政,如此一来,不过是让商户孝敬给官员的金钱直接缴入国库而已!”

张维贤说道:“王爷这的确是惊人之举啊,不过这样一来可就造成了商贾与朝臣之间的对立了!”

朱由崧说道:“表面看起来是这样,不过细分起来却可以知道,我朝的商贾与士人实际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就算是有些对立,也无伤大雅!”

张维贤说道:“如果真能做成,朝廷的岁入可就是有了巨大的提高,军制改革自然就不在话下了!不知道王爷需要我做什么?”

朱由崧笑道:“放心,不会让你为难的,据我所知,国公爷与南方的几位大商户也都有联系,你要做的就是把南方那些有实力的大商户介绍过来,然后的事情由我来做!”

朱由崧要做的自然实行议会制,在他看来明朝的皇帝根本就没有所说的乾纲独断的权力,不过在名义上却拥有着治理国家的责任,一旦国家有变,反而成了臣子推卸错误的垃圾桶,有多大的权力,才能做多大的事情,与其把这名义上的这点责任不放,还不如放开,直接让那些臣子承担责任。

而张维贤就是朱由崧看中的第一任议长,张维贤此人一项给人温文尔雅的君子的感觉,而且与各方各面的关系都十分不错,可以说是议长的最佳人选。

不过这件事情必须要征得万历皇帝的同意,朱由崧离开英国公府便匆匆进宫,因为万历皇帝对他的宠爱,特地给了他随时都能够入宫觐见的权力,这让他与皇帝的见面沟通都方便了不少。

见到万历皇帝之后,朱由崧便将他的“户部税制改革”的折子交了上去,户部税制改革表面上是要把地方坐收坐支的财政收归中央,实际上却是把议会制隐藏其中,万历帝看完了折子,皱着眉头说道:“这样真地能够收上钱来吗?而且每个省都要设立省议会的话,这户部的规模也太大了吧?那岂不是凌驾于六部之上了!”

朱由崧笑道:“皇爷爷,您别光看这议会的人数规模大,这议会实际上越大权力就越小,议会实际上是一个让人争吵的地方,如今北方的采矿、钢铁、造船、石油以及铁路这些新兴产业都需要交税,而南方的丝绸瓷器的海贸却不需要交税,北方的士绅早有微词,若是长此以往,恐怕北方士绅离心,若是在议会上,正好给了他们一个争吵的机会,也好让他们发泄发泄,最好是逼得江南商户也一体交税,那么朝廷的岁入可就宽裕得多了!”

万历帝笑道:“点了点头,你小子果然有几分鬼才,不过这议会这么大,花费应该不小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