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明-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一柄枪支,说道:“应该是不错的枪支,比我们在辽东用的火铳要强得多了,只是与京营所用的火枪好像不太一样!”

“京营的那些枪支都是后装步枪,而且是复装子弹,跟这些步枪根本不一样!”此时徐鸿儒也走了过来,他刚刚去京营下命令,将那七个师的部队调往山东,看来他的任务进行得十分顺利。

徐鸿儒看着眼前的步枪,皱了皱眉头,说道:“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似乎我们的所作所为,都落到了别人的计划当中!”

李如柏却说道:“徐公公,你过虑了吧,这种步枪现在我们大明也是生产的,不过大部分都是用来向南越暹罗等地销售,这里大概是那些兵工厂储存这种枪支的地方,如今京城当中也就京营装备了步枪,我们只要有了这些枪支,相信就足以控制局势了!公公,你到这里来,这么说,你已经把京营的十个师的士兵赶出去了?”

徐鸿儒点了点头,说道:“明天天一亮,他们就会出城,前往山东。事情进行的太顺利,反而让我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真怕到头来仍旧是一场空,甚至是为别人做了嫁衣。那七个师若是能够掌握在手中就好了!”

李如柏嘿嘿一笑,说道:“我也想啊,可惜的是,那七个师都是枢密院训练出来的人,里面的低级军官很多是那位北海王收养的孤儿培养成的,想要把他们拉拢过来,还不如想想怎么把他们灭掉!”

徐鸿儒也摇了摇头,将那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清出了脑海,他说道:“今天晚上还不能对皇帝动手,毕竟如今京营还在,要是一不留神,将消息走漏了,皇帝借着京营的力量,离开了,那我们可就惨了!”

李如柏也同意了徐鸿儒的判断,反正现在万历帝对内阁也不怎么关注,只是躲在乾清宫里过自己的小日子,现在控制了内阁,就足以让他们为所欲为了。

之后,李如柏吩咐他的军队继续蛰伏,而徐鸿儒则向太子汇报事情的进展,太子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兴奋了半宿,却又开始发病起来,服用了一颗红丸才算是缓过来,不过他再也没有经历折腾了,至此一夜无话。

第二天,看着最后一个师在众多军用马车的运载之下,离开了北京城,徐鸿儒总算是放下了一颗心,眼睛瞄到了不远处的枢密院悬挂的旗帜上面,那是刚刚设计出来的陆军军旗好海军军旗,陆军军旗是两支带刺刀步枪交叉,交叉处则是一只猛虎,而海军军旗则是环绕着世界的一条巨龙,这也正彰显了那个家伙的野心。

徐鸿儒看着那些军旗,不禁冷笑,还想称霸世界,囊括世界,可惜的是如今你已经做不到了,忽然徐鸿儒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问周围的士兵道:“这次他们调出去,枢密院的人来了没有?”

“没有啊,从今天开始就没看到枢密院的人,说也奇怪,这毕竟是一次大军开拔,他们枢密院也是总管全国军事,怎么就没个人来看看呢?”

徐鸿儒脸色一变,连忙找到李如柏,说道:“马上派人到枢密院,我怀疑他们已经早就察觉到了部队,早早撤走了!”

李如柏也不禁一惊,如今他的军队已经都从城外调了进来,一共有九千多人,算是在北京城中最大的一股力量了。不过要是跟京营相比仍然相差甚远,他们打的主意下一步就是要把枢密院的人软禁起来,进而控制那二十万京营,若是枢密院的人早早撤退了,他们可就要面临强大的镇压力量,除非他们将辽东的军掉,调进关内,否则根本无法与京营对抗。

二人连忙冲到枢密院跟前,往常这里到处都是身穿绿色或是蓝色军装军官来来往往,京营的改制、整个军制改革和枢密院的权力增大也给枢密院带来了相当大的工作量,,然而今天这里,却门可罗雀,连个扫大门的人都没有。

徐鸿儒呆呆地说道:“李将军,你说他们是不是根本就是给我们下了一个陷阱,让我们跳下来,他们好名正言顺地拥立北海王登基?”

李如柏皱了皱眉头,说道:“先不要急,马上回宫,却看看皇帝如何!只要控制了皇帝,他们就算是有什么本事也施展不出来!”

然而令他们失望的时,乾清宫依旧,不过万历皇帝已经不知去向,空空如也的龙榻,似乎在嘲笑他们的自不量力。

李如柏咬牙切齿地说道:“混账,居然敢把我们当猴耍,事已如此,我们也不得不继续玩下去了,徐公公,我看你也是一时豪杰,北京城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我马上回辽东,带兵回来,我就不信辽东十万铁骑还不如刚刚成军的京营十师!”



 第二十章 腊月宫变(下)

对于李如柏的选择,徐鸿儒没什么好说的,原本二人就是同床异梦,现在大难临头,李如柏选择逃跑回到辽东,徐鸿儒也没什么办法,只能说道:“望君不忘君父之忧!”

李如柏努力表现出十分不得已的样子,说道:“京城的事情,就交给徐公公了!”

胶州城,也就是后世的青岛,地理位置和港口地形是无法形容的优越,可以说是北方最好的港口之一,如今有建成了从胶州到济南的铁路,海路和陆路运输都极其便捷,议会通过的开关决议刚刚开始,就已经初现了蓬勃发展势头,码头连续扩建,来往商旅络绎不绝。//

在山东的百姓看来,这段日子应该是一段好日子了,圣天子在位,土地纷争也已经结束,就算是佃户也因为地主的收入增加成本减少,待遇也提高了不少。紧接着南洋大捷不断传来,西班牙荷兰两个西夷国家纵横南洋,此时却在北海王的雄兵之下,偃旗息鼓,不得不让出了大批的海外土地,与王爷议和。

这些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了过来,这正迎合了百姓们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骄傲,让他们真正感到了一种“天朝上国”的意思。

然而在临近冬天的这段子日,整个胶州却成了一个庞大的兵营,码头上停靠着一艘艘庞大的兵舰,路上也开辟出了一个个军营驻地,京营二十万大军都驻扎在山东,一部分是朱由崧从南海带回来的那些曾经经历过马尼拉攻防战的三个师,这三个师驻扎在胶州,而其他的七个师,则驻扎在济南,这让山东几乎变成了一个大军营,再加上北京传来的一些消息,让山东的百姓,感到一些乱世来临的意味,整个山东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听没有听说,北京城变天了,太子嫌皇上在位太长,已经让人把皇上赶下宝座了!”

“太子?他是不是嫉妒北海王爷的功勋,怕北海王登上了皇帝的位子,所以趁王爷南征才来夺权啊?”

“太子什么的,我们可从来没听过,也没见过他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反倒是听说了他收容逆贼徐诵,这徐诵可是当年在山东祸乱百姓的闻香教元凶,倒是北海王爷却功高仁义,若是不是王爷,这山东还指不定会饿死多少人呢,我听说那些海外移民虽说是有些想念故土,不过在外面可都是发了家,一个人至少有上百亩土地,还都是能够种植水稻的优良水田,再加上各种甘蔗园、橡胶园的,卖给那些制糖公司、橡胶公司,赚的钱可比我们多得多了!”

“太子毕竟是正统,而且太子那边还有辽东的军队跟他们撑腰,就怕到时候把这个太平天下给打乱了,我们这些百姓可就遭殃了!”

朱由崧在山东有些微不足道恩义,毕竟他当时做的事情主要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利益,却没想到就让山东的百姓记住了,在舆论上倾向于他。

朱由崧得到北京的消息,就连忙命令运兵船队回到山东,将军队安置好之后,就马上赶到了济南,来到了枢密院当中,此时的枢密院当中已经聚集了朱袁心怡、张道玄、张风府、魏进忠、阎应元甚至是锦衣卫的马如蛟和在济南办学的徐光启、孙元化等诸多朱由崧集团的核心人物。

济南的山东大学堂,一间空闲的教室当众,袁心怡刚刚对朱由崧介绍了现在北京的局势。

“……最近北京城给枢密院下了一份圣旨,撤除方世鸿、阎应元、马林、吴元焱等京营师长的职务,要京营十师原地带兵,朝廷马上会派人来接手整编京营十师!”袁心怡将手中的一些文件分发给了众人。

刚刚大胜回来的方世鸿可就恼火了,说道:“京城里究竟是怎么回事?王爷不在几个月,你们就把事情搞成这样?”

“就是,我看徐鸿儒那个死太监根本就是在找死,我回去一个指头都能够碾死他!”

……

方世鸿等人打败了西夷,原本打算回来好好风光风光,却没想到一回到大明,风头都被政变的事情给抢去了,这能不让他们恼怒吗?朱由崧止住了众将的怒火,转过头看着袁心怡。

“这次的行动,是你们早早就策划好的吧?”朱由崧看了看袁心怡,说道:“心怡姐姐,在北京的时候,太子那边会有什么行动,你应该会知道的吧?”

袁心怡点了点头,说道:“太子的一举一动都没办法瞒过我们!”

“可惜,你们却都瞒着我?”朱由崧脸色阴郁,说道:“你们这样轻轻松松地撤出来了,那么方大人、官大人以及内阁六部诸多官员的安全,你们想过没有?那个徐诵若是丧心病狂,危害到这些官员的安全,那么整个大明朝就会陷入危机。还有我皇爷爷和皇祖母,他们在京城的危险,难道你们就没有考虑一下?别给我说,他们发动得太急你们没时间准备,这些托词!”

朱由崧深吸了一口气,说道:“难道你们就这么急着,做我的拥立之臣,甚至都没想一想这些大局?张风府,你作为总参谋长,袁心怡,你作为安全局的局长,这件事情应该是你们两个策划的吧?我当是为什么我要求亲自南征的时候,你们会答应得那么痛快,你们应该是在那时就在策划这件事情了吧?”

袁心怡脸色颇为无奈,自从他被朱由崧从洛阳带到北京,朱由崧就一直对她礼敬有加,而此时却直呼其名,可见朱由崧的心情很差。

“殿下,属下有一件要事禀告!”张风府敬了一个朱由崧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