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223-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北京全城风声鹤戾中,有人劝维新派志士谭嗣同速离浏阳会馆,到日本避难,但他拒绝了。他对友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随后,他即在浏阳会馆被逮捕,十三日下午三点半,与刘光第、康广仁、杨锐、林旭、杨深秀,被杀于宣武门外菜市口,时年仅三十三岁。    
    谭嗣同在临刑之前,面无惧色,并高声朗诵在狱中所作的最后一首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另有传颂海内外的一首名诗为: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击剑任侠,曾与不少江湖好汉有来往。传说他与当时著名的“单刀王五”(一称“大刀王五”)王正谊和“通臂猿胡七”胡致廷结义,并练昆仑派功夫。王、胡二人长年跟随谭嗣同身边,只因其出身官宦世家,故不便表明身份。戊戌政变发生后,王、胡二人本想协助谭嗣同逃亡,但谭嗣同不愿意。后来谭嗣同的《绝命诗》里有“去留肝胆两昆仑”一句,其中“两昆仑”指的便是他们两个。    
    戊戌政变爆发,“六君子”被杀,其时亡命在日本的康有为作数副挽联,抒发哀痛,其中挽谭嗣同之联,嵌入谭字“复生”与自己名字“有为”,上联云:“复生不复生矣!”下联云:“有为安有为哉?”    
    谭嗣同(1865—1898)    
    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父继洵,官至湖北巡抚。好任侠,喜词章,博览群书而屡试不第,胸怀济世大志。光绪二十四年(1898)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追随康有为、梁启超等参与变法维新。失败后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第二部分段祺瑞:输棋赢棋都要骂人

    段祺瑞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最有实力者是任国务总理的军阀段祺瑞。然而囿于国家法制,段祺瑞不但不能继任为总统,还必须表示拥护副总统黎元洪继任。    
    某日,他拉了张国淦去探望黎元洪。到了黎宅,只见黎元洪如木偶似地坐于客厅主位,段、张二人只好分坐两边。其间段祺瑞仅向黎元洪行过一礼,黎答礼后,两人就都不讲话了。    
    段祺瑞    
    这样面对面的哑剧持续了半个多钟头,段祺瑞才起身向黎元洪鞠躬告辞。    
    段祺瑞对儿子段宏业要求很高,督责甚严。    
    某日,他命人摆好围棋盘,父子俩对弈,结果做儿子的输了。段祺瑞见状老羞成怒,大骂道:“下棋是雕虫小技,你连这方面也不行,真是没用!”    
    第二天,父子俩又持黑白子厮杀起来,这次段宏业赢了,但段祺瑞还是怒不可遏,大骂儿子既无大志也无大才,只能在这些消遣功夫上表现。    
    段祺瑞很能记得人家的好处,受施不忘恩情。他小时在合肥,跟一位姓许的塾师读书,那时学生都要把主副食带来塾中搭伙,师生共食,厨房则由许老师的女儿掌理。    
    某次吃饭时,段祺瑞发现自己碗里有一块鸭肉,那可是不得了的!因为当时学生大都只带些咸菜来,哪有肉吃?他以为这是给老师吃的,是师姐弄错了,不过,他不敢问。    
    以后,他常发现碗里有好吃的。有一次他趁添饭时,跑到厨房去问,结果里面传来一句话,叫他“尽管吃就是,问它干什么?”这时他才晓得是师姐的多情照顾,便心领神会,默默走开。往后数十年,他对此事一直记在心里。    
    国民革命军北伐,全国统一后,段祺瑞告别军政舞台,并退居上海。某次他写信给合肥一位旧友,嘱向许师姐问安。那位旧友经辗转打听,居然把已经白发苍苍的许小姐找到了,并带到上海与段祺瑞面见。许小姐辞归时,段祺瑞还送她五百元,聊表心意。    
    段祺瑞(1865—1936)    
    字芝泉,安徽合肥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曾赴德国学习军事。历任湖广总督、河南都督,北洋政府陆军部总长、国务总理等职,属皖系军阀。1924年为北洋政府临时执政,召开“善后会议”并推行亲日外交政策,镇压人民反帝斗争。两年后被驱逐下野,病逝于上海。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第二部分吴敬恒:坚决反对“老少配”

    吴敬恒    
    国民党元老吴敬恒(字稚晖),言行诙谐幽默。民国初年他任“国语读音统一会议议长”时,某次开会与王朴起了争执,性情暴燥且口吃的王朴在辩不过他后,破口大骂说:“老王八蛋!只会嬉皮笑脸,懂个屁!”与会人士闻言都愣住了,气氛当场变得很尴尬。    
    吴敬恒手抄文稿只见吴敬恒态度从容,一点也不动气地缓缓说:“王先生,您别气昏了,稚晖姓吴,非贵本家也!”语毕全场大笑。    
    一位留学欧洲学美术的年轻画家要开画展,因仰慕吴敬恒,便挑了幅自己最得意的画作,前去请他题词。    
    由于那是幅超现实的抽象画,吴敬恒左观右览,就是看不懂他画什么。最后在莫明所以又顽童心性发作下,题了一首打油诗:    
    远观一朵花,近看一个疤。    
    原来是幅画,哎呀我的妈!    
    年老的男人娶年轻的女孩,有人以为白发红颜,传为佳话。    
    吴敬恒独反对此种老少配。他说,年轻女孩嫁老头,不是谋财,就是害命。    
    吴敬恒某次想送对子给郑彦棻,只见他挥毫写了上联:“踪横十万里。”正准备继续写“上下五千年”时,有人提醒他说:“‘踪’字应是系字旁的‘纵’才对。”    
    吴敬恒闻言想了一下,便改“上”字为“足”字,成为“足下五千年”。以“足”对“踪”,极为贴切,且意思更加不凡。    
    吴敬恒(1865—1953)    
    字稚晖,江苏武进人。幼年生活贫苦,后东渡日本求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与蔡元培等成立爱国学社,并在《苏报》上发表反清言论,结果被通缉而流亡海外。民国成立后返国服务,为著名教育家。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第二部分孙中山:爱情皮箱存三民主义

    孙中山    
    民国初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与一些革命同志逃亡日本。    
    中华民国大总统誓词当时有对前途失了信心的人,想拿孙中山的八字去给命相师算一算,看将来是否有革命成功之日;换句话说,如果孙中山“八字”不好,那么革命便不会成功,他们可能就准备要各奔前程,另谋出路了。    
    但当他们去询问时,孙中山骂他们不该这么迷信,并且说:“若我八字不好,难道我们就不革命了吗?”接着,他告诉那些意志不坚的人说,他的“八字”是“打倒军阀,继续革命”。    
    国民党党务处主任陈群随孙中山在桂林时,为追求街上皮箱店里的一位美丽女子,常借买皮箱而与该女子晤谈。结果他天天去,天天买一口箱子,后来住处都积满了皮箱。    
    有一天,陈群提两个皮箱送给孙中山,说要让他装钞票。孙中山婉拒说,自己一向不蓄存钞票,所以请他把皮箱带回去。    
    陈群听罢,转口说:“那么送给先生存三民主义草稿吧!”    
    孙中山一听,当即笑容满面地把皮箱收下。    
    1925年孙中山卧病北京协和医院时,有人推荐名中医师陆仲安来诊治,但孙中山拒绝了。    
    他说他自己学医,知道中医靠经验有时也能把病治好,西医根据科学,有时也医不好病。但科学犹如船上的罗盘,行船用罗盘虽然有时也会到不了岸,不用罗盘的船虽有时也会到岸,但他宁愿相信罗盘。    
    孙中山(1866—1925)    
    字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故号“中山”,广东香山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早年曾在檀香山、香港、广州等地求学习医。光绪二十年(1894)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积极从事反清活动。辛亥革命成功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在南北议和达成、清帝宣布退位后,即依当初约定,将临时大总统一职让与袁世凯。此后随着袁世凯的称帝与南北军阀混战,中国始终处于动荡不安的局面。为维护民主与法统,他领导党内同志进行二次革命与护法战争,一生鞠躬尽瘁,最后于北上共商国事时病逝,被尊为“国父”。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第二部分蔡元培:提出五个征婚条件

    蔡元培    
    曾任翰林院编修的蔡元培字写得很潦草,许多人都知道。    
    北大一院校门有一次,钱玄同提到清朝老翰林时,问他:“参加科举的人,都要字写得好才有希望考上,你的字写不好,怎么能考上呢?”    
    蔡元培闻言,笑嘻嘻地回答说:“可能我考的那年,正流行黄山谷(黄庭坚)的字体吧!”    
    (按:黄庭坚擅长行书与草书,故蔡元培以此自我嘲解。)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蔡元培的原配王夫人病逝,许多人纷纷对他续弦之事表示关切,争着要替他作媒,于是,他正式提出“征婚条件”共五点如下:    
    (一)不缠足。(二)识字。(三)男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不合时可离婚。    
    结果,所有媒人介绍的,无一合格,尤其征婚条件中最后那两点,在当时闭塞保守的社会环境里,更属骇人听闻。    
    开中国大学招收女学生之始,乃1920年担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    
    一直以来,蔡元培就主张占全人口半数的女性同胞,应得到与男人平等的地位,如此国力即可增强一倍。他曾经公开说:“人为同类,宜不分男女,至于两性的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