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晟从容道:“臣为宰相,岂可教节度使外叛邪!”

世宗柴荣也是一代明君。他知道军事冲突与价值冲突是两回事。而孙晟一番话,与他所信奉的价值立场,无冲突。因此,无话可说,没有继续追究。

孙晟与此前来上表的南唐官员李德明等人会合后,当众传达了中主李璟的意见给周世宗——

南唐请求去掉帝号,割寿、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每年输送金帛百万给后周,以此条件,要求罢兵。

连寿州都可以割让了。但周世宗认为目前淮南之地已半为后周所有,诸将每天都能传来捷报,所以就想实现王朴《平边策》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尽有江淮之地。因此对南唐提出的这个条件还是不答应,但也不回应。

李德明看明白了周世宗的意思,又见周兵每日都有进展,知道事情最后恐怕还是不可避免,于是向世宗奏称:“唐主不知陛下兵力如此之盛,愿陛下宽限臣五天时间不作讨伐之举。我回去告诉唐主,尽献江北之地。”

周世宗一听,这才是我想要的。于是答应了他,给他五天时间。





和谈破灭以身殉国


孙晟心头一动,马上奏请:让王崇质与李德明一块回去——此际,孙晟已抱定必死之心,不想让同僚跟着自己一道殉国。

周世宗同意。另派遣供奉官送李德明等人回金陵,并给李璟写去了第一封信,信中说:

只管保存唐国帝号,不失松柏岁寒之心!如有坚决事奉大国之义,我也不会将人逼入险境。……等到江北诸郡全部献来,我大周之军就会立即罢兵。言尽于此,不再赘述。如果最后结果不是这样,请从此两绝。

这封信透露的主要信息就是:我要江淮,其他可以无所谓。

同时,柴荣又给南唐将相发去诏书,让他们讨论成熟以后,来归附大周。

李德明回到南唐首都金陵之后,盛赞后周世宗的威德与甲兵之盛,规劝唐主割让淮南江北之地。

南唐主不高兴。宋齐丘也认为割让土地无益。

李德明平时为人轻佻,常常言过其实,国人也不大相信他的话。枢密使陈觉、副使李徵古一直憎恶李德明和孙晟,就收买王崇质,让他说得跟李德明有差异,以此来迷惑李璟。李璟听了果然疑惑,陈觉等人就趁势说李德明的坏话,并用“大义”批评道:“李德明卖国求利!”南唐主李璟果然大怒,不容分说,在街市将李德明斩首。

这是孙晟估计到的风景。他更知道自己独立留在后周,已经来日无多。

柴荣事实上很敬佩孙晟的操守气节,一直待他很优厚。朝会时,让他列在中书省官员之后,还经常召见他,有酒有肉。但是柴荣向他打听后唐军政事务时,孙晟只有一句话:“唐主畏陛下神武,事陛下无二心。”

就是不向柴荣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

柴荣也不与计较。

但是不久南唐勾结李重进和契丹的蜡书密信被柴荣知道后,大怒。于是召来孙晟,责问他所谓“事陛下无二心”所言不实,并开始用审讯犯人的“勾距之术”向孙晟套话,试图了解南唐的兵力部署。

孙晟大义凛然,正色说道:“臣为陪臣,代吾主来觐见天王,是认为天王也是明君,怎么反而用这种套路来欺臣,要臣卖主?臣岂是肯于背心卖国以苟且偷安求取富贵之人!事到如今,不必多说,臣只有一死来敬谢陛下。”

柴荣再问他南唐虚实,意思就是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但孙晟沉默着扼守尊严,一言不发。

柴荣无计可施,于是命监察长官都承旨曹翰去见孙晟,再去问他南唐虚实。

曹翰跟他吃酒,酒过三巡之后,曹翰很从容地问他南唐兵力部署问题。

孙晟还是不回答。

曹翰最后说:“有敕令,赐相公死。”

孙晟神色怡然,找到鞋子穿上,整衣冠,南向拜,说道:“臣,谨以死报国!”

于是就刑。

但是事后柴荣又很感动于他的忠诚节义,很后悔杀掉他。

孙晟,又名孙忌,他从小孤贫,但是很好学。辅佐先主李昪时,遭遇多人嫉恨。他本来口吃,与人初次接触,往往都不能寒暄,但是坐定后,谈论起来,词辩锋起,甚为犀利。李昪践祚后,拜为学士,中书舍人。

宋齐丘排挤他,出为舒州(今属安徽安庆)团练使。此地当时多盗贼,很多人被刺了字。他在此地管理这些人物,偶尔有不够令人满意的地方,就有两个士卒大白天带着刀进入府中行刺。

当时刺客从西门进来,孙晟恰好在东门看到,就让左右暂时回避,然后对刺客扬起袖子,高声喊道:“我在这里!”刺客一听,不免惊愕。孙晟又说:“尔辈要想杀我,现在还不晚,大丈夫视死如归,本来没有什么,但我想的是你们这些人!我要是死了,你们肯定免不了干系,那时无名而死,岂不可惜!况且,难道你们就不略微想想你们的亲人也要受连累,他们又有何罪,被你们这几个人株连而遭遇灾祸呢?”说到这里,已经打动了几个刺客,于是一腔怒火暂且压下,变得可怜巴巴地听孙晟继续给他们讲道。孙晟说了一番祸福相倚的道理后,跟他们约定:“现在,我解下我的金带给你们救急。带着我的金带,你们呢,赶紧跑。我绝不派人追你们,可以天地神明为证。”几个刺客听到这里,已经被他感化,没有要那个金带,逃跑了。

孙晟在南唐做官二十多年,由一名不文而富贵,像韩熙载一样,家中蓄养了很多姬妾。平时吃饭时,不设几案,让众姬妾每人端着一个食器,环列四周,好为“肉台”。他就在这“肉台”中取食。这做法甚至成为南唐的流行时尚,富贵人家往往效法。

他是那种富贵日子富贵过,大义来时不苟且的风流君子。这类人物史上不少,南宋著名大臣文天祥也是这样的人物。

后来孙晟又回到朝中做官,一身正气,与冯延巳同为宰辅。但冯延巳很不能忍受他的正派,跟他在一起,几乎如芒刺在背。史称“延巳丑其正”,冯延巳认为孙晟的正派很丑陋。他甚至对人说:“可惜金盏玉杯盛狗屎。”意思是:朝廷这个宰辅的职务居然给了那个狗屎般的人物。他将孙晟视为“狗屎”。

但陆游著《南唐书》对孙晟评价不低。他认为孙晟与刘仁赡一个死于“奉使”,一个死于“封疆”,都是“天下伟丈夫事”,这两个人物,即使是敌国如后周,也不敢轻易贬抑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先主李昪、中主李璟能够礼贤下士,所以得到士大夫以死相报。陆游认为,这正是儒家“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的礼治风景。

船山先生《读通鉴论》,则对孙晟给予了更高评价,认为他的“坚贞之操”“从容之度”,是可以与颜真卿、文天祥“雁行”(并列)而无愧的人物。

这种评价,是小文人冯延巳不懂得的。





攻伐失利世宗返京


唐主李璟杀掉李德明,断绝了与后周求和的机会,百般无奈,只好倾全国之力,继续部署,与周师展开以寿州为中心的南唐保卫战。

他命令诸道兵马元帅亲王李景达将兵拒周,以陈觉为监军使,前武安节度使边镐为应援都军使。中书舍人韩熙载上书说:“信莫信于亲王,重莫重于元帅,安用监军使为!”韩熙载的意思事实上是不相信陈觉。他认为陈觉监军,只会掣肘、坏事。但唐主不从,又遣鸿胪卿潘承佑到福建泉州、建州去招募骁勇,潘承佑又推荐前永安节度使许文稹,静江指挥使陈德诚,建州人郑彦华、林仁肇来带兵。唐主任命文稹为西面行营应援使,彦华、仁肇皆为将。

林仁肇,是原来闽国大将林仁翰的兄弟。潘承佑是闽国名相。李璟攻灭闽国后,起用了一批闽国不得志的人才。

周世宗柴荣也开始继续部署,这年夏天四月,以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归德节度使李重进为庐、寿等州招讨使,以武宁节度使武行德为濠州(属安徽凤阳)城下都部署。

双方重新部署后,南唐右卫将军陆孟俊从常州领兵万人赶赴失陷的泰州,后周军队战不利,逃去。陆孟俊收复泰州,遣将驻守,而后又转攻扬州,屯驻在扬州西北的蜀冈。

韩令坤在扬州来不及部署,开始逃跑。周世宗遣张永德领兵救援扬州,韩令坤再入扬州。世宗又遣赵匡胤领兵屯驻六合(今属南京)遥为掎角之势增援扬州。此地距离扬州一百多里,赵匡胤知道韩令坤有撤退打算后,下令说:“扬州兵敢有过六合者,断其足!”

这一道命令就相当于给韩令坤做了督战队。

消息传到扬州,韩令坤没有退路,只好固守。

韩令坤鼓勇,在扬州城东击败了南唐军队,当即擒获陆孟俊。

陆孟俊乃是当年马楚国的牙内侍卫指挥使,在废黜马希萼拥立马希崇的叛乱中,曾经诛灭原舒州(今安徽安庆)刺史杨昭恽全家两百口人,并掠取了杨家的所有财产,并将杨家的漂亮女儿送给了马希崇。马希崇在后来的兵败中举族投降南唐,被封为永泰节度使,驻地就在扬州,但已经没有实权。韩令坤平定扬州后,马希崇把杨氏送给韩令坤,韩令坤很宠爱这个女孩子。此时,已经抓获陆孟俊,给他戴上刑具准备押送到世宗大营所在地,不料被杨氏女站在帘下认出,于是捶胸痛哭。韩令坤惊问何事,杨氏女道:“这个人叫陆孟俊!过去在潭州(长沙),就是他杀死了我全家两百口人啊!今日见到,请将军为我伸冤!”

韩令坤杀了陆孟俊。

这是乱世中无数悲情故实之一。

杨昭恽实在也不是善类,曾经做过衡州太守,他以为他是皇亲国戚,就仗势欺人,敛财无度。马楚国的士庶没有人不憎恶他。所以陆孟俊趁着长沙之乱,对公众说:“杨家以权谋私,灭绝公义,国人怀恨已久!”杨氏于是遭遇血腥屠杀。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生命历程仿佛“三言二拍”中的果报故事,他也在最后的时刻遭遇了仇家的指认和覆灭。

这一种戏剧性的果报逻辑,确有令人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