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翰林学士文采超然


公元946年冬,杜重威投降后,契丹主耶律德光没有将“中原之主”的九五之位给他,也没有给赵延寿,他俩披挂起来的那两件赭黄袍,不过是两件临时的演出服。耶律德光准备自己做中原与大辽的“共主”。

但跟随契丹主进入中原的翰林承旨(大秘书)、吏部尚书(组织部长)张砺算是一个明白天下大势的人,他知道南北习俗不同,北人管理南人,难度太大。这方面,他与耶律阿保机时代的韩延徽有着相同的政治意见。

他上言道:“今大辽已得天下,中国将相应该用中国人担任,不应用北人及左右近习。如果用北人,万一政令乖失出问题,人心必然不服——南人会认为:因为是北人当朝,所以才出问题。这样,我们虽然得到中原,恐怕也会失去。”

他说的“北人”就是契丹人。

史称“契丹主不从”。他以为他能倾覆一个邦国就能管理一个邦国。

耶律德光开始向汴梁开进。

他先命令跟随杜重威投降过来的后晋大将皇甫遇,先期进入汴梁,皇甫遇推辞不干。他对亲近说:“吾位为将相,败不能死,忍复图其主乎!”

我位置做到将相级别,如今失败,不能以死报国,还能忍心图谋主人吗?

皇甫遇不做这种败德之事。后来,他随着杜重威的败军南下来到平棘(今河北赵县),又对从者说:“吾不食累日矣,何面目复南行!”

我绝食已经好多天了,现在,我有何面目继续南行!

史称皇甫遇将军“扼吭而死”。

“扼吭”是常见于史书中的自杀方式,扼吭,就是自缢,用绳索勒住颈项自己绞死。皇甫遇用这种方式保留了军人的尊严和士大夫的气节。

契丹主于是改派杜重威部下大将张彦泽率两千骑取大梁。

史上人物一资比较,立见高下。张彦泽与皇甫遇不同,他痛快地答应了这个差事,甚至有些暗自庆幸也说不定。

他开始急如星火地赶回首都,去抓捕自己的国家元首。

此时守卫澶州等地的符彦卿、高行周等人,见大势已去,也投降了契丹。

张彦泽骑兵快到京师了,石重贵才知道杜重威已降,赶紧与李崧、冯玉等人商议对策——已经没有对策了。

张彦泽从封丘门斩关而入。

有人仓促中组织起五百禁兵去迎战,哪里挡得住骁将张彦泽!

石重贵这才知道末日来临,于是,怀着对杜重威无比失望的凄凉感,在宫中放起火来,自己挥剑驱赶宫人赴火,他也准备赴火自杀。有一个亲军将领薛超,阻止了他自杀。石重贵担心早晚是死,还不如自己先死,落个干净。但薛超将他抱持不放。争持中,张彦泽传来了契丹主和契丹太后的“慰问诏书”,说免石重贵等人一死。石重贵这才放弃了自杀的念头,然后又匆匆组织人来灭火。最后坐在后花园里,与后妃们聚在一起哭哭啼啼。同时不忘记召来翰林学士范质撰写降表也即投降书——多种史料里留下了这一篇文笔简洁漂亮的投降书,这里可以截取一段,看看范质的文笔:

孙男臣重贵,祸至神惑,运尽天亡。今与太后及妻冯氏,举族于郊野面缚待罪次。遣男镇宁节度使延煦,威信节度使延宝,奉国宝一、金印三出迎。

孙子男臣石重贵,祸事来临之际为神鬼迷惑,导致晋国运数已尽、天命终亡。现在和太后及妻子冯氏,全族人物都在郊野,反绑了两手,排列着等待大皇帝降罪。另派遣我儿子镇宁节度使石延煦、威信节度使石延宝,奉上国宝印玺一枚、金印三枚,出城迎接大皇帝。





张彦泽贪婪无情


石敬瑭的太太,后晋太后也上表称“新妇李氏妾”。

跟随张彦泽一同进京的通事(翻译)傅住儿进宫来宣读契丹主的诏命,石重贵脱下赭黄袍,着了素衫,再拜,接受宣命。

石重贵使人召张彦泽,想跟他一起商议后事,张彦泽回道:“臣无面目见陛下。”

再召,史称“彦泽微笑不应”。

张彦泽原来也是一个抵抗契丹的将军,与契丹作战也很坚决,但一旦投降契丹,仿佛变了一个人,凶狠、无情、贪婪,对故主、故交毫不留情。后晋有个宣徽使孟承诲,张彦泽捉住他并不请示契丹,擅自把他杀掉。又纵兵大掠。京城贫民也跟着大兵一起剽掠,争着进入有钱人家,杀人取货。这样的兵匪抢劫连续两天,史称“都城为之一空”。而张彦泽劫掠的财富堆积在一起,像一座小山。军士抓到人,张彦泽根本不问所犯何罪,看着这个被抓的不顺眼,就瞪眼竖起中指,军士会意,就将犯人拉到外面砍头或腰斩。张彦泽自谓有功于契丹,昼夜饮酒作乐。有讽刺意味的是,他出入骑从常常是几百人,还打着一面旗帜,上面题写四个汉字:“赤心为主”。京城人看到无不耻笑。

唐末五代以来,各阶层公开无廉耻、普遍无操守之状态,直到赵匡胤时代才开始慢慢好转。乱世中,道德水平,就这样呈现为放量下跌的态势。

张彦泽令出帝石重贵从皇宫迁往开封府,命令一下,片刻不准停留。出帝想把内库的金银珠宝随身带走,张彦泽派人对他说:“契丹主来时,你拿走这些东西可无法藏匿。”出帝吓得将财宝归还内库,但也分了一部分给张彦泽。张彦泽选取奇珍异宝留下,剩下的封存起来留给契丹。

张彦泽听说楚国夫人丁氏,是石重贵养子石延煦的母亲,长得很美丽,就派人去“取来”,李太后徘徊不想给他,张彦泽兵勇一顿大骂,把美人丁氏装上车就送到张彦泽府邸。

张彦泽还在公署摆出傲慢的姿势接待后晋名相桑维翰,不久,又擅自做主将桑维翰杀掉,再用绳子套在他脖子上,告诉契丹主说是他自己上吊自杀。耶律德光听说后,大惊。他说:“我本无心杀维翰,维翰何必自戕!”于是派人到京师,检查他的尸首,看到颈上有勒痕,相信是自缢而死,将死尸交还给了桑维翰的家人。

这位引导石敬瑭勾结契丹的名相桑维翰,没有料到自己最后的死相会很惨。

桑维翰是历史上存在争议较大的人物。

此人长得很丑,身子短,脸长,他自嘲说:“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意思是脑袋好使。他很小就有“野心”。但他的“野心”不是要做帝王,而是要做帝王师,做宰辅。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主考官因为他的姓“桑”与“丧”同音,没有录取他。但他不死心,向人出示一个铁砚说:“除非这个铁砚磨穿了,否则我就要考试做官!”他还对友朋说:“我这一生自有富贵,富贵在天。但我还有‘三债’未还,上债钱货,中债妓女,下债书籍。”他的父亲是当时河南尹张全义的书吏,帮着儿子走后门,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是解释“桑”姓正当性,总算得到推荐,进士及第。

石敬瑭任河阳节度使(治所今属河南孟县)时,桑维翰任掌书记,成为石敬瑭最重要的谋士。

石重贵时兵败,张彦泽初入京师,左右都劝桑维翰走开避祸,他:“吾为大臣,国家至此,哪能逃死啊!”

他坐在府中不动。张彦泽带着大兵直接进入府邸,问:“桑维翰何在?”

桑维翰厉声答道:“我乃晋国大臣,自当为国而死!你,安得无礼!”

史称张彦泽闻言,两股战栗不敢仰视。

这故实证明,桑维翰善恶邪正不论,还是一个很有气场的人物。但再有气场也不敌张彦泽的贪婪。桑维翰为相一世,在张彦泽看来,必当有不少家财,于是他还是命人杀害了一代名相,顺便将他的家财全部掳为己有。





惹众怒张彦泽遭分食


张彦泽做的坏事太多了。

但他最后得罪了一个人,导致了他死得也不体面。

他与朝廷一位高官名叫高勋的,往日结有梁子。这次他等于做了契丹派出的汴梁临时军事管制工作组组长,或临时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权力大得很,于是乘酒醉时亲自到了高勋在汴梁的府邸,杀了他的叔父和诸兄弟,尸体横陈门外。京城士民见到,人人不寒而栗。

公元947年正月,契丹主带大军进入汴梁,随契丹大军而来的高勋,一进汴梁就得到高氏家族满门被杀的消息。于是到契丹主这里来哭诉。高勋乃是杜重威的属官,当初在中渡桥,就是高勋与耶律德光秘密联络投降事宜的。最后杜重威的降表,也是由高勋送到契丹大营的,所以耶律德光对他印象深刻。耶律德光听到这个消息也很吃惊。

这时有更多遭受张彦泽欺凌的后晋臣僚也纷纷向契丹主控告张彦泽。

契丹主做了一番调查,对张彦泽剽掠京城,累积财富,抢人妻女,杀死桑维翰,也很不满意,就将他戴上木枷向百官公示,又问百官:“此人应该死吗?”

百官几乎异口同声,皆言:“该死!”

百姓此时也来投状子争着数落张彦泽的罪状。

契丹主觉得初来京师,必须肃清军纪,于是决计杀掉张彦泽。

为了安慰高勋,契丹主还特意令他监刑。

高勋带着复仇的快意,将张彦泽拖至京城北市。此前被张彦泽迫害的官员子孙,都带上木杖前来复仇,对戴着木枷手铐的张彦泽,一边杖击,一边诟骂,一边号哭。直打得这厮半死不活。行刑官告知时辰已到,可以卸掉木手铐,重新捆绑了,斩首。高勋命令不必,直接指挥部下,将张彦泽两个手腕砍断出锁,而后剖膛取心,用来祭祀被他杀害的人。京师百姓随后一拥而上,“争破其脑取髓,脔其肉而食之”——争着砸破张彦泽的脑袋,取他的脑髓,又将他身上的肉一块块割了,当场生吃。顷刻,世上已无张彦泽。

张彦泽,历史上来看,几乎是一个全无心肝的人物。他一生的作为没有章法,几乎无法判定这到底是一个什么人!

早年,在石敬瑭时代,他做彰义节度使(治所在甘肃泾州)时,不知道为何理由,要杀自己的儿子。这种事,是属于悖逆人伦的大事,一旦发生,天下都会不安。他帐下的掌书记张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