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赤唐-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仙芝脸上满是得意,点了点头道:“李将军确是有急智,此次出使河中,他是立下了大功。李将军,快快见过薛大人。”

高仙芝冲李括微微颌首,示意其主动向薛播问好。

李括见二人提到自己,心中微微一惊。稍敛了敛神色,少年冲薛播拱手道:“卑职见过钦差大人,出使河中乃是陛下定下的策略,又有高帅指点,卑职不过是尽了分内之责,不敢居功。”

他本在疏勒处理军务,突然接到高仙芝的通报,说有钦差特使从长安而来,命各镇兵马使赶赴龟兹。

他将军务交给了一干心腹捭将后便带着五十轻骑来到了龟兹城。本以为钦差大人会是个中使或者发丝花白的老臣,谁曾想却是个刚刚弱冠的青年。

薛播嘴角微扬了扬,终是一笑道:“李将军实在太谦虚了,若是这样的功劳都不能归到军将手中,这安西军的赏罚也太不公允了不是?高将军,您说呢?”

高仙芝心中恼其多事,却不得不拊掌道:“对,对。这份功劳就是你的,扯上某作甚。”

“某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高大都护可否允准?”薛播挑了挑眉,高声道。

“薛大人不妨直言,高某定当竭力促成。”高仙芝挤出一抹微笑,淡淡相邀。

“某想亲自参加对阵河中大食的战役!”薛播提高了声调,说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无比的请求。

“哦,这”高仙芝一时犯了难,举到半空的酒杯也就此停了下来。文官领兵于军中的例子倒不是没有,不过薛播的钦差身份摆在这里,若是他在军中有个什么闪失,叫他高仙芝如何向皇帝陛下交代?

似乎看出高仙芝心中所想,薛播昂了昂头道:“高将军无需为我的安全担心。某相信有李将军护佑,定然不会伤及某分毫!”

什么,他竟然连暂居的军营都想好了!高仙芝心头直是苦笑,事已至此,不答应他又能如何?

“李将军,你那里可有问题?钦差大人身子金贵,你一定要保证他的安全!”

李括心头也是一惊,他早已从高仙芝口中得知进兵河中、决战大食的计划,只是却不曾想钦差本人也要参与其中。

这个钦差真是玩心甚重!

“末将没有问题,钦差大人的安全将有末将负责!”虽然如是想,李括却没有选择。他于高仙芝本就不是嫡系,若再在小事上扭扭妮妮,势必会在其心中失分。

“那好,薛大人你便暂居在疏勒军中,随安西大军一同开往河中!”高仙芝有意交好薛播,正好借此机会卖他一个人情。

薛播将酒杯掷于案几上,满怀豪情道:“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如此,薛某便愿做一回百夫长,与高都护、李将军一道替我大唐延边辟境,拓土开疆!”

(本卷终)

ps:本卷完,要开始大战大食了,势必要写到怛罗斯之战,虽然很难,但流云还是选择战!加油,旭日升处,即为大唐!请看下卷,破阵子!
  

第五卷 西平乐 第一章 槐香(一)第一更

天宝九年的河中局势,变幻莫测,神秘诡谲。第一

入了九月,大食人的突然撤离让河中胡人大惊失色。虽然不知道大食人为什么会在这时主动放弃嘴边的肥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安西唐军重新入主河中已成必然。

故而,从碎叶川到白水城,起葛罗岭至铁门关,大大小小的城主国君都在暗中经营着自己的退路。高仙芝可不是一个易于哄弄的主,要想让这位安西大都护相信自己对天可汗的“赤胆忠心”就得拿出些诚意来。

面对河中诸国近乎倒戈的行为,石国正王特勒十分愤怒,扬言要好好教训一番这些软骨头。作为亲大食势力的代表,石国在河中有着巨大的利益,怎么能够容忍唐朝重新控制河中?不过,失去了大食人的支持,石国的影响力和威慑力大减,拔汗那国主阿悉兰达第一个跳了出来,指责特勒为虎作伥,荼毒百姓。之后石国副王俱车鼻师也拉出了一干班底,要将特勒刺杀于王宫中。

但刺杀之前走漏了风声,特勒大怒之下命军队全城戒严,准备彻查此事。顺义王俱车鼻师无奈之下只能率众避难拔汗那,特勒得到风声后率一万精兵急行军到拔汗那城下,向阿悉兰达要人。(注1)

阿悉兰达又岂是好说话的主,当即命令弓箭手以羽箭相迎。一轮攒射下来,十几名石国骑手当场暴毙。特勒大怒之际,下令攻打拔汗那城。

河中的胡国城邦不似中原般高大坚固,在轮番的冲击下瓦飘石坠,竟有着被石国踏平的风险。阿悉兰达见形势不妙,一面率众拼死抵抗,一面派遣心腹连夜出城突围,去往安西军中寻求援救。

高仙芝得到奏报后大怒,决定借此机会好好整顿一番河中。既然大食人已经逐渐撤出河中,他就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与心腹掌书记岑参商议一番后,高仙芝亲点了一万精兵,率疏勒兵马使李括、忠武将军李嗣业等一干心腹干将奔赴拔汗那城下,一番大战后,石**队溃败。

高仙芝派疏勒兵马使李括追击,李括亲点三千轻骑连袭两百里,在距离俱战提不远处的一座山坳中,擒获石国正王特勒,归附军中复命。

接到噩耗的突骑施黄姓可汗移拔亲率两万骑兵来营救特勒。虽然突骑施的人数远远多于唐军,无奈他们早已在不断的内耗中丧失了原先勇猛的战力,只几个照面便被唐军大破。

突骑施移拔可汗救人不成,反倒把自己搭了进去。高仙芝知移拔不臣之心久矣,正愁没有机会重夺碎叶,没想到这厮竟然送上门来!

两战唐军仅阵亡五百一十三人,伤八百余人,斩敌兵三千七百一十三人,俘虏七千余众。

这是一场大胜,一场宣告安西唐军重新收复河中的大胜!

自高宗朝之后,大唐的疆域舆图中又出现了河中诸胡等附属国!

他高仙芝将被封为郡王,与哥舒翰、安禄山其名!

此功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高仙芝自是大喜,在扶持副王俱车鼻师为石国主君后,亲率大军回至安西。

一时河中诸胡震动,一些摇摆不定的国主纷纷表示将效忠于大唐。擒贼先擒王,高仙芝这次的长途奔袭取得了极大的战略意义。

回到安西龟兹休整后不久,高仙芝便替荔非元礼、李嗣业等人写好了请功的奏报。但在决定回长安述职请功所携带的人选上,高仙芝一时犹豫不决。照理说,擒获石国正王特勒的是李括,理应由他随扈自己回长安述职请功。但若论资历,李嗣业却远高于此子。即便是官职稍低的白元光、荔非元礼等人都算是安西唐军的老油子,为了一个李括得罪了整个安西唐军的中坚实在有些不值。

朝廷对于回京述职的人数限额在五百人,边将限额三人。因此,除去自己,高仙芝所能携带的心腹干将只能有两人。最后,高仙芝还是决定与名声更加响亮的李嗣业一同进京,以安抚平复安西唐军中的暗涌波涛。

天宝九年十一月,五百人的护卫队正式从龟兹城启程,向长安开赴。

李括本竭力向高仙芝争取,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回长安与娘亲和阿甜、丽娘等人相见。无奈高仙芝最后还是为了更为实际的利益舍弃了自己。

少年当然有些失望,但事已至此,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作为一个军人,李括当然不会置疏勒城的安危于不顾,稍稍慨叹一番后,便率众将奔赴疏勒,镇守边疆。

疏勒都督府内,李括遥遥望着东方,长长一叹。

“又是一个晚秋了,我突然很想念长安的槐花。”

见李括朝东凭栏远望,倪欣挪到身侧将一件玄青色的袍子罩到了李括的身上。

“天气寒了,身子要紧,别落了凉。”

不知从何时起,倪欣竟然会关心人了,这让李括有着些许的不适应。

“知道吗,在长安城,一到十月,整个朱雀大街上都会飘满槐花的香味,我最爱吃李福记饼铺的槐花酥饼。那时少不更事,竟是觉得人生若此无憾矣,现在想来,太是幼稚了。”

李括长叹一声,兀自摇头苦笑。

自己若是没有去陇右从军,若是没有远赴安西,怕现在也在长安呼吸着那酥软缠绵的气息吧?

那是一种极为美妙的气息,其中有槐花的清甜,有羊羹的鲜美,当然还有伊人那慑人魂魄的体香。

“死小七,快起床啦,本姑娘做了你最爱吃的煎蛋!”

阿甜空灵的笑声又在自己的耳畔响起,是啊,这份情,如何放得下,叫他如何放的下?

情之所至,一往而无悔,家是什么味道,如今的他还知道吗?

注1:石国当时是双王制,正王是特勒,亲大食。副王一脉是俱车鼻师,曾被唐廷封为顺义王。

注2:李嗣业,中唐名将,擅使陌刀,曾参与安史之乱平复。

  

   

 第二章 槐香(二)第二更

最令李括感到惊讶的是;从厩长安远道而来的钦差大臣薛播并没有选择和高仙芝一同返京;而是决定留在疏勒;与自己同吃同住。

照常理说;这些世家公子从小养尊处优;该是吃不了边塞之苦。将皇帝陛下的旨意传递给高仙芝后;薛播理当尽早脱离安西这块“不毛之地”。可是他却完全没有表现出一丝厌恶;反而主动降低身位;和疏勒军的将士一齐吃谆谈。

便拿自己生擒石国国主特勤一事来说;薛播表现出了极为浓厚的兴趣。两军对垒时;这位出身京兆薛家的名门之后;非但没有作壁上观;反而领着数十名随扈侍卫;冲进石国骑兵阵中一番砍杀。一番激战后;薛大钦差竟是斩首十三级。除了有三名随扈侍卫手臂受了些许轻伤外;薛播所领的私兵几乎无甚伤处。

这件事情令疏勒军的将士对薛播一行人的好感大增。疏勒将士们多是出身贫寒;最忌恨别人以权势压人。相反;他们最敬服那些有本事;有魄力的勇士。薛播毫无畏惧;孤身深入敌阵的行为给了疏勒将士极大的震撼;此役过后;便再没有人揪着薛大钦差世家大族的出身冷嘲热讽了。

不过;这样的表现却令李括大大生疑。照常理说;世家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