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赤唐-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小娘了解道,真实的大食军队并不像朝廷向民众宣扬的那般不堪一击,甚至某方面的实力超过了大唐。小娘甚至还了解道,安西唐军在河中并不十分的得人心,天可汗的威名也远没有到让胡酋闻之即涕泪纵横,跪倒叩首的地步。

渐渐的,岑参的声音变得模糊,微弱,杜景甜只觉脑中一阵嗡郁。

这些她从小到大听到的、看到的所谓真实的东西,一日间就被岑参判为假者,心情自然很失落。

一切朝廷宣扬的东西,就像蒲昌海中沙丘的一面,光滑完美却不显真实。一旦翻到背面,人们所看到的却是坑坑洼洼,掺杂着无数沙粒的丑陋外表。

杜景甜渐渐明白了夫君当初为何执意出走这座黄金之城某些暗面并不像白日里显现的那么完美!

匆匆辞别了岑参,杜景甜便返回了位于亲仁坊的家中。

一日复一日,一夜过一夜。

杜景甜忽然觉得自己也想逃离这个城池,这个无数百姓顶礼膜拜的城池。可她却不能逃,逃不掉,一种无形的薄膜似乎挟裹着在她身上,紧紧的束缚着她。

她想不明白为何自己会有这种愧疚的感觉,小七不也是逃离了长安吗,为什么他却走的这么毅然,心安理得?这个疑『惑』直到四月末岑参匆忙的来向自己告别时,才得以解答。

“‘我大唐欲千秋基业得以延传,则必当于百草催时而起花!’这句话是李郎托我转告给李夫人的,他说您听到后就会明白他的苦衷。瞧我这记『性』,一时事忙,竟然忘了说。这不,我临了才记了起来,忙赶了过来。”微顿了顿,岑参道:“西面又起了战事,我得随高帅尽快赶回安西!告辞!”

岑参冲杜景甜抱了抱拳便翻身上马,扬鞭远去。

原来,他不是逃离,而是选择承担另一种责任!

杜景甜嘴角升起了一抹甜美的微笑,心头所有的委屈埋怨顷刻消散。

此时此刻,她不想逃也不会逃,她要在这里,在这长安城中默默为夫君祈祷。她只愿『迷』醉在长安的夜『色』中,长醉不醒。

帝车信回转,河汉复纵横。孤凤向西海,飞鸿辞北溟!

是年,大食举国东侵,席卷河中故地。

。。。。。。。。。。。。。。。。。。。。。。。。。。。。。。。。。。。。。。。。。。。。。。。。。。。。。。。。。。。。

注1:古代妻子在外人面前称呼夫君为外子。

ps:这章写的我还有感触啊,有些不得不说,不吐不快的话终于说出来了,痛快!

 第十一章 朔风(一)

早春四月,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便向皇帝陛下请辞,携心腹五百余人赶回龟兹。非是高仙芝不惜军力,实是河中产生了大变故。原来早先主动退出河中的大食人卷土重来,竟闪电般的攻陷了安西唐军刚刚收复的河中故地,并意欲袭击谋取安西四镇。

高仙芝大惊,马不停蹄的赶回安西主持大局,以应对大食人的奇袭。对事情经过稍作了解后,高仙芝便恍然大悟。原来大食国内发生叛『乱』,为保国祚,哈里发急调各路军队回国勤王,河中之地的圣战者自然也不会例外。只是库法距离河中实在过于遥远,还没等勤王的圣战者抵达大食国内,库法城便被叛军夺得。之前一直与大唐对立的白衣大食被黑衣大食取代,原大食王族遭到彻底清洗。

不过这只是一次大食民族内部的争权行为,并没有影响到大食的整体国力,在稍作休整后,黑衣大食便遣兵逾二十万,大举东侵。如今河中故地的胡国悉数倒戈,如不早做打算,安西四镇也危在旦夕。

让高仙芝更担心的是,这次大食人的总统帅是阿布·穆斯林;这位原先的呼罗珊总督很有一番军事才干。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很好的发挥自己在呼罗珊地区的影响力,使得这一代的属国全部投向自己。

还有更坏的消息,河中诸国,除去拔汗那国国主阿悉兰达,几乎所有胡国都清一『色』的倒向了大食。而他们的理由更是让高仙芝无法接受,他们竟认为安西节度使滥杀无辜,残暴肆虐!

高仙芝在与一众将领商议后,一致认为不能坐以待毙,应该奇袭河中,一举击溃大食与诸胡的联军。

最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决定任命李嗣业为副将,段秀实为别将,集结安西都护府二万精锐汉军,并外加盟军拔汗那以及葛逻禄部一万人翻越葱岭,深入胡地七百馀里,与大食人决一死战。

。。。。。。

。。。。。。

当然安西四镇不可不守,高仙芝留下一万老弱残兵分驻守四镇,其余兵士悉数交予疏勒兵马使李括,与赶赴安西的天威健儿一齐奔赴镇压碎叶川一代的叛『乱』。

“孟夏边候迟,胡国草木长。马疾过飞乌,天穷超夕阳。都护新出师,五月发军装。甲兵二百万,错落黄金光。扬旗拂昆仑,伐鼓振蒲昌。太白引官军,天威临大荒。”

岑参举目远望,见远方黑云压城,触景生情『吟』出了一首五言律诗。

“岑书记真是好才情啊,此等诗歌纵观我大唐也只有高伯父可以『吟』诵的出。”李括手握马鞭朝远处点了点,由衷赞叹道。

“李将军说笑了,大战将至,岑某哪里还有什么好心情。”岑参苦笑着摇了摇,夹紧马腹催了一鞭道:“如今高帅怕是已经翻过了葱岭了,不知那边战况如何,他们有没有遇到大食人的阻击?”

岑参此话倒是不假,他四月便从长安与天威健儿一齐奔赴安西。抵达龟兹后,他随即就参加了高仙芝组织的内部密议,高节度担心突骑施人贼心不死,遂决定由李括领这一万天威健儿去镇压突骑施人,免得他们与大食人勾结,使安西军腹背受敌。

果不其然,就在大军开拔后不到三日,盘踞在碎叶城的突骑施人便再次反叛,李括等人的碎叶之行也就显得非常必要。

“我安西唐军战力甚强,只是此次深入胡地,补给怕是不如大食人啊!”李括亦摇了摇头,悉心分析着:“若能速战速决倒也未尝不可,只是此次大食人来势汹汹,我怕高帅一时占不了什么便宜。若是拖得久了,怕。。。。。。”

他这话没有说完,岑参却已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事实上,安西军的补给也是他最为担心的事情。他向行军司马探过口风,此次的粮草只够三万大军食用一个月的,那么一个月后呢?三万大军去吃什么?

虽然理论上他们可以随时派人前往河中运送粮草以接应大军,但大食人完全可以在葱岭埋伏一只军队,不须多矣,五千人足矣。这样,便可以彻底断送唐军的补给线。

如此一击,安西军全无补给、大食人近乎在家门口作战,若是不能一战而胜,后果不堪设想。

尽管岑参可以用诗歌来给自己打气,但他却清楚的知道大食人不是一个好啃的骨头。好在高帅早有布置,令他们前往碎叶川一代镇压突骑施叛贼。这样即使安西军败退,被封锁住葛罗岭山口的他们,也可以从碎叶川撤出。

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的任务比正面长驱直入的主力唐军还要艰巨。他们能否安稳的控制碎叶一代,关系着安西唐军的安危!

“呼!”岑参长出了一口气道:“以李将军之见,蕃国联军反叛的可能『性』有多大?”

除去补给因素,最让岑参担心的便是蕃国的忠诚度了。这些胡国的战斗力再不济也是批生力军,但若是他们临阵倒戈。。。。。。

李括略微思忖了片刻道:“这个倒不好说,胡人向来诡诈,若是我安西军连胜他们自会卑躬屈膝,以示恭顺。但若是我唐军失势,第一个跳出来反噬的怕就是他们。”

“你说的不错,胡人向来是崇拜强者,完全不在乎仁义道德。所以,我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岑参对李括的一番分析很是满意,心道这个少年果然有些才干,不罔高帅对他委以重任。

哎,只希望一切都是自己多心,高帅他们能够大胜大食人得胜归来罢。

“李将军,我们还是再加快一些速度吧,这样可以在月中之前抵达碎叶!”

岑参冲李括拱了拱手,微微致意。

“嗯!”李括点了点头冲身旁传令官吩咐了几句,那传令官便领了令旗,沿着队伍正中给他留出的一行马道飞速疾驰,传令而去。

“将军大人有令,全军提速急行军,每五十里更换一匹战马,疲敝之马置于路旁,由后勤营收拢归置!”

“将军大人有令,全军提速急行军,勿惜马力,务必在今夜之前赶至神海子!”

。。。。。。。。。。。。。。。。。。。。。。。。。。。。。。。。。。。。。。。。。。。。。。。。。。。。。。。。。。。。

ps:我最期待的一战终于开始了,看李括如何上演奇袭!

 第十二章 朔风(二)

在神海子休憩一夜后,一大早天威军便拔营启程,向碎叶城进发。

由于李括下了急行军的命令,天威将士们每五十里更换一匹战马,将马力压榨到了极致。他们一定要在六月前平定碎叶叛『乱』,这样才能为大军的归来做好保障。

之前出使河中时,李括已经途经了一次碎叶城,一路上积累了不少经验。故而这次大军的行程十分紧凑,不用再驻扎下来,派哨兵勘探前侧的小径。

尽管这样,必要的斥候探测是必不可少的。李括从铜武营带出来的几名嫡系斥候,昨夜就在距离神海子不远的地方发现了十几名突骑施散骑。训练有素的铜武将士立时弯弓搭箭,只一个照面便『射』杀了数名突骑施骑兵。剩下的突骑施骑兵大惊,头也不回的策马离去。铜武斥候不想节外生枝,在斩去敌兵首级后便返回驻扎的大营向将军大人汇报了敌情。

李括得知这个消息后,便下令全军警戒,每行五十里派出一队斥候去往前方山谷查探。这么行了大约十数个时辰,天威唐军终于来到了距离碎叶镇不远的贺猎城。

“将军,前面便是贺猎城了,我们要不要去城里歇歇?”濮大锤擦了擦额角的汗珠,兴奋呼喝着。从疏勒城出来,大伙儿已经连着行军几百里了,前方好不容遇到个城池,怎么着也得让大伙儿进城泡个热燥不是?

“去你的,你以为这贺猎城是碎叶城、疏勒城一般的城池?说是贺猎城,实际上它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