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赤唐-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他刻意将腰杆挺得很直,却仍不可避免的感受到一阵无力感。他老了,不管自己承认与否,他确实老了!若是放到从前,在朝堂上端坐一日他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疲惫感觉,可如今才坐了不到半个时辰,他便感觉到力不从心了。

“陛下臣杨国忠有本启奏!”杨国忠瞥了一眼太子李亨,手持朝笏班然出列。

“臣以为潼关一破,安贼必定会全力向西京进兵。虽然长安周遭还有三万左右的兵力,但大多皆是禁军。他们的战力尚且不说,但他们是护卫您及皇室安全的军队,不到万不得已不得投入战斗。更重要的是,潼关失守后河东、华朝、凤翔、上洛防御使皆弃郡而走,守兵皆是溃散。如此之势,实是危矣!”

杨国忠说完后得意的剜了太子李亨一眼,等着皇帝陛下发话。

李隆基却是出奇的冷静,点了点头道:“那么依杨爱卿之见,朕如今该如何是好?”

杨国忠闻言深施了一礼道:“以臣之见,不如陛下携文武王公巡幸西蜀,暂避叛军之锋!”

此言一出,立刻在朝中引起了渲染大波。

“这,不可不可啊。”

“嗯,张大人说的是,杨相国此举有些冒进了。”

“是啊,此举有些冒进了。”

“”

一众朝臣皆在窃窃私语,却没有一个人肯站出来。

就当李隆基有些愠怒准备喝止众朝臣的窃语时,监察御史韦琛出列高呼道:“不可,万万不可啊。长安乃我大唐之基也。陛下乃真命天子自当与百姓江山同在,陛下若在长安,必定会激励各地军兵勤王,击溃叛军指日可待。但若是陛下巡幸西蜀,将长安城拱手送给安禄山,叛军必定会士气大振,反之西京陷落,整个京畿道的府军军心必定溃散,双方不战则高下立判矣!”

大理寺卿裴迪也道:“臣附议!长安乃我大唐国祚龙脉之地,此处若失守则叛军必定士气大盛,到时数支入境勤王的军队势必会望风而散!请陛下以大局为重,镇守长安,与百姓军民同在!”

李隆基微微不愉。事情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他们还希望自己留下来激励军心!他又何尝不知道留在长安对大局有利呢?只是如今潼关失守,没有人知道安禄山什么时候会派出大军攻过来。若是等叛军兵临城下再想走,可就走不了啊。

“太子,你怎么看?”李隆基朝李亨点了点,朗声吩咐道。

“回禀父皇,以儿臣愚见,应留在长安以激励军心!”李亨没有在意李隆基已经阴沉青紫的面容,兀自说着:“今潼关虽然陷落,却远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前些时日安贼所占河北郡县纷纷起兵反对叛军,颜真卿、颜杲卿、贺兰进明等人率乡勇府兵连夺数城,势头正盛。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李光弼等将更是率军出井泾,连败叛军。嘉山之役郭、李二人更是大败胡将史思明、蔡希德、尹子奇等人,斩首敌军四万,生擒五千人,获马匹五千匹。史思明甚至『露』发跌足星夜奔向博陵。一时河北道十余郡皆斩贼首,以迎接朝廷王师。若是父皇继续重用郭子仪、李光弼等将,范阳指日可破矣。”

太子李亨的一席话说得慷慨激昂,句句在理,立时重新武的信心。是啊,如今安贼北路已绝,老巢范阳又有告破的危险,其所拥之地不过汴、郑数州,朝廷诸军四合之时必是叛军溃败之日。

李隆基却不这么看。河北道的战事进展的再顺利又有何用?郭子仪、李光弼等将攻占了再多的郡县又有何用?正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如今潼关告破,长安危在旦夕。若是叛军被『逼』的急了放弃范阳权利西进攻克长安,他这个大唐天子该如何自处?

“咳咳,诸位卿家稍安勿躁。朕以为杨卿所言有理,如今叛军威『逼』长安,气势正盛,若朕强行留驻长安非但不会起到好的效果,反而有可能『乱』了军心。不如遵从杨卿之建议,暂且去往蜀中巡幸。”

李隆基满怀期待的朝殿下望去,可过了良久他想象中群臣跪地三呼万岁的情景并没有出现,反倒是一些不开眼的小鱼小虾跳了出来兀自争辩着。

李隆基早朝前已经召集过了杨国忠,杨国忠所说之话也是自己授意的。所以说,所谓的早朝议事不过是走个过场,他根本没有想过征求这些官员的意思。

“朕意已决,无需多言!退朝!”李隆基摆了摆手,竟是拂袖而去。

“恭送陛下!”群臣一时皆是戚戚然,纷纷跪倒在地目送皇帝陛下离去

东宫嘉德殿内,李亨正自叩打着额头,闭着双目修神。

“殿下,您可得早作打算啊!”李辅国见李亨时至今日仍这般犹豫,一时忧心忡忡。

李亨一回到东宫,他和鱼朝恩二人便闻讯赶来,本想着和太子殿下商议谋划下具体细节,谁知他们的殿下还这般犹豫不决!这可真是急煞人了啊!

鱼朝恩也道:“殿下,今日朝会时的情景您也不是没有看到。陛下如今宠幸杨国忠一人,您的话是分分毫都听不进去啊。如今在长安还好些,杨国忠那厮即便再跋扈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谋害于您。可要是任由那厮怂恿陛下逃亡蜀中一切可都不一定了啊。您不要忘了杨国忠那厮起家便是在蜀中,前几年还兼领着剑南道节度使。他在蜀中经营了多年,远非殿下可比啊。奴才听说近些时日他和永王走的很近,怕是已经起了不臣之心了!”

ps:大家猜猜李亨会怎么做哈,遁走码字。

 第五十一章 流火(一)

李亨猛然睁开眼睛冷冷一笑。

杨国忠这厮,整日想着搬倒自己,今日好不容易盼到了机会,虽是借着国难却如何会放过?

这些他都知道,可是此举需要万无一失,若是办的砸了,自己很可能重蹈二哥的覆辙。

“殿下,切不可有『妇』人之仁啊。况且,这分明是那安禄山不仁在先殿下已经给足了他面子,他确实咄咄『逼』人,殿下不需再忍了!”李辅国狠狠咬了咬牙道:“既然那厮想去蜀中,我们便由着他。只是这京中禁军却不全握在他杨某人一人之手。”

李亨叹了口气道:“既如此,便替孤传个话给陈玄礼将军吧,便说今夜孤在东宫摆下家宴,请陈将军来看看妹妹。”

“奴才遵旨!”鱼朝恩朝李亨拱了拱手,倒退着出了殿

“夫人,这只金镶九龙戏珠手镯和这对连城翡翠耳坠得带上吧?”

小婢女满是可怜的冲着虢国夫人挤了挤眼,探问道。

杨花花一面将一只首饰盒从木箱中掏出来,一面数落起来小婢女:“我们这次去蜀中是避难,你以为是游幸吗?这些身外之物能少带就少带一些,毕竟人就是有再多的珠宝首饰也得有命去穿戴。

小婢女不由得吐了吐舌头,点着一只宝盒道;“那这支蝶栖粉晶牡丹簪和这支凤求凰玉簪总得留下吧,这可是您生辰那天陛下来府上赐下的。”

“不带,都不带!若是我们真有命等到朝廷收复失地,到时回到长安这些东西还是我们的。若是我们没有这个命,便是拿着这些东西迟早也得被人夺了去。”

杨花花不耐的换上了一件皮衫,轻叹了声:“你也去跟少爷说一声,我们这次出行尽量低调些,他的那些算筹沙盘就不要带了。”

“噢!”小婢女见杨花花心意已决也不再争辩吐了吐舌头躬身退了下。

哎,功名富贵不过一场烟云耳。以前她不懂,可现在看来,古人诚不欺我耳。她得了陛下那么多赏赐,光是渭河畔的田产便有上万亩,可又有什么用呢?安禄山叛军打了过来,这些良田不还得拱手送给他吗?

“闪开,闪开!”

杨花花正自凝神,却听到一声暴喝传来不由得蹙起了眉。

“杨大人,您不能进去,夫人说了没有她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去!”

一名小厮正自苦苦相劝,却被杨国忠一把推了开。紧接着大唐相国一脚踹开了雕花木门,阔步迈入屋内。

“呦呵,奴家还当是谁呢,原来是杨相爷啊?杨相爷光临奴家这儿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啊。咦?杨相爷这会不应该陪着皇帝陛下议事呢吗,怎么有闲工夫来奴家这里发脾气了?”

杨花花一阵的冷嘲热讽,直酸的杨国忠掉了牙。

“嘿,你也别跟我在这装蒜,你做了什么自己清楚!”杨国忠狠狠剜了杨花花一眼,撂下了一句狠话。

“我做了什么?奴家做了什么?”杨花花闻言也是暴怒,立时柳眉倒竖双手叉腰道:“杨相爷今儿个要是不把事情给奴家说清楚了,还就别想从我府上走出去!阿轮,关门!”

砰!

杨花花话音刚落,雕花木门便应声关闭。

“你,你你看看你如今哪里还有半分国夫人的样子!”杨国忠没好气的瞪了杨花花一眼,愤恨的挥了挥衣袖。

“哦,奴家没有国夫人的样子,杨相爷就有相国的样子了?合着咱们杨家都是些一棍子砸不出个闷屁的主儿?”

杨花花说着还不解气,继续寒声道。

“你少跟我装蒜!我且问你,这些时日,徽儿为何和广平王走的这么近?”

杨国忠只觉胸闷气短,点着杨花花的鼻子寒声道。

“就为了这事?就为了这事你便跑到我的府上大呼小叫?呵呵,奴家还真是不明白了,原来我大唐朝的相国大人整日竟把工夫放到打听张家长李家短上了,也难怪不能替君分忧。”

杨花花也是不甘示弱,索『性』脱掉了皮衫,挺步上前道:“还是你杨相爷找这个借口来奴家府上,实际想奴家来服侍?”

杨花花的一双玉峰打着颤贴到了杨国忠的身上,引得杨国忠连连后撤。

“瞧瞧你,瞧瞧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哪儿会起那般心思,那,那还是人吗。”

“呦呵,还有您杨相爷干不出的事?”杨花花轻嗤了声道:“您把我往六王爷怀里推送的时候便是人了?您把我往陛下的龙床上推的时候就是人了?呵呵,呵呵”

“你小点声,小点声!”杨国忠猛然上前捂住了杨花花的嘴唇,屈膝求道:“便算是我求你,那些事是我对不住你,你就莫要再提了。”

“哼,还算您有点良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