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赤唐-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道士本以为答完之后可以逃出升天可怎知这位军爷是个不好惹的主径直大哭起来。“这位善信有所不知干我们这一行的怎么能主动问施主的名讳呢我只是拿了人家的钱财为人家办事啊。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您就绕了我吧。”

“放他走吧!”

陈力潢犹豫了片刻见宋浑如是说也知从道士口中撬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遂在老道身补了一脚大喝一声“滚”。那道士如蒙大赦般的连滚带爬的逃将出房去。

“大人为何放了他!”陈力潢愤恨不解在他看来这个钦差宋大人太过“菩萨心肠”。而自己却奉了圣命不得不一路护卫他至陇右这钦差温温吞吞的性子真是急煞了人。

宋浑却并未多想轻咳一声笑道:“我看是元潢多虑了我们一路轻骑简从别人只道我是一个不足挂齿的小人物有谁会惦记我呢。我看是那个道士找错了人被你吓着后胡言乱语罢了。”他顿了顿道:“况且你忘了我们是来干什么的了吗?陇右战局牵一发而动全身此时岂是计较私人利益之时?至于他要偷听就且随他我们又未谈及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还怕人嚼舌根吗?”

宋浑眸子中的目光越收越厉紧紧朝西北望去。

长安已经出现了饥民抢米的暴乱圣人忧心如焚这场河湟会战是无论如何不能拖下去了。

。。。。。。。。。。。。。。。。。。。。。。。。。。。。。。。。。。。。。。。。。。。。。。。。。。

注1:宋浑唐代大臣。邢州南和(今属河北)人。唐代名相宋璟第四子。与李林甫善由其荐为谏议大夫。后坐赃事流配岭南赦还后再为非法又遭放逐。代宗时拜太子右谕德未之任卒于江岭。

注2:驿站: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隋唐二朝驿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此时的驿站制度已基本完善。主要分为水驿陆驿。全国有水驿260个驿1297个。各道陆驿分为六等:第一等驿配驿夫20人二等驿配驿夫15人三等以下递减最后一等第六等驿为驿夫二至三人。水驿则根据驿务繁闲也分为三等:事繁水驿配驿夫12人事闲配驿夫九人更闲水驿配备驿夫六人。

注3:善信:为道教对普通俗人称呼。施主:同佛教引用主要针对有过施舍的俗人。

ps:三千五百大章求收藏!

可将您看到的最新章节 或

,方便下次接着看



   

 第四十三章 壮士(六)

。。

( )( )更新时间:20121217

鄯州陇右节度府。шшш。xiàzǎilou。

此刻陇右节度使河湟会战总统帅哥舒翰忧心如焚急的在厅内来回踱步。朔方、河西、安西、的军队都已分调至陇右此刻便在鄯州城外的军营驻扎。

河湟战区整整驻扎了十五万大军看似威风八面可其中的苦楚只有哥舒翰自己知道。陇右原本配备兵力是七万余人粮草供给皆是按照此数目由户部调拨。这突然多出了七万余人可是多了七万多张嘴啊。虽然陇右土地广阔开垦有军田但对大军来说也是杯水车薪。粮草未动兵马先行从四月起朝廷就陆续调拨粮食、军械运往陇右。可是即便如此士兵的口粮还是存在一个巨大的缺口。算去月调拨的二十万石粮食满打满算军中储粮食只有二十五万石。现在每天大军就会消耗三千石粮食照这么下去若朝廷再不拨粮到不了七月就得断粮!(注1)

一想到断粮哥舒翰就觉得背后冷汗直流。多年领兵的他自然知道粮草对于士兵的重要性粮草足则军心安粮草短则军心散。大伙吃不饱饭谁还会去给你卖命打战若是处理不当说不准还会激起士兵哗变。

想到此处哥舒翰一阵头痛。他轻锤了锤额头瘫坐到胡床合双眼想着对策。

“大帅大帅府门外有长安来的特使!”高适清了清嗓子迈步进入了内室。

哥舒翰登时睁开双眼坐直身子道:“特使?可是中使?”

高适摇了摇头道:“不是中使看袍服应该是个品级的官。”

哥舒翰长舒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宦官就好他哥舒翰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和宦官打交道。这些人身体不全乃至心里阴暗偏激常常看谁都不顺眼。除却极少数的人大部分宦官化水平低下更不要提军事常识了。偏偏他们还爱指点军情就拿安西节度使高仙芝来说吧若不是监军边令诚执意急行军与小勃律守军决战此刻这颗葱岭明珠已画在了大唐的疆域舆图。(注2)

“特使在外厅稍后我更换下衣物便速速来迎。”哥舒翰叹了口气该来的还是来了。

。。。。。

“特使大人久等了失敬失敬!”一进厅堂哥舒翰便疾步前紧紧抓住宋浑的臂膀唏嘘感慨道。

宋浑也不为恼笑了笑道:“我等久一点倒是没什么关系毕竟哥舒翰大帅军务繁忙。只是宋某人是奉了圣命的若是辜负了皇恩就是万死难辞其咎了。”

哥舒翰对宋浑变着法骂人的做法很是不满却是不敢表露出来分毫。

他哈哈笑道:“我哥舒翰即便怠慢了谁又何尝敢怠慢特使?圣对哥舒有恩哥舒唯有收取大非川、九曲以报陛下!”

宋浑从袖中抽出一卷黄绢展开面容严肃道:“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接旨!”

哥舒翰愣了一下连忙跪倒在地道:“臣哥舒翰接旨。”

“近以吐蕃常恃其遐阻屡扰疆场肆行凶虐种类乖离。爰命将士申兹吊伐有征无战所向摧殄。渠魁窜迹自贻灭亡朝威远畅边诞靖谧。朕君临寰宇志在和待万民乃受其求和。而吐蕃狼子野心曾不感恩遽怀贰志。种落之内人畜怨愤。遂创大义即加剿绝。西陲蛮夷动触干戈各行所欲。朕忧劳兆庶无隔夷夏乃眷西顾良用矜惕。若不星言拯救便恐涂炭未已。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等咸才兼武寄深内外。必能宣风阃外克定遐方。可量其事机绥抚经略分遣使人明加晓谕。如有不遵明旨敢兴异志即合精锐。随便翦扑尽威怀之道称朕意焉。”

哥舒翰听得冷汗直流前些时rì他才向圣密奏加拨军粮但这份圣旨却没有丝毫提到粮草。圣人又在诏书中严令他即加剿绝看来他老人家是不想拖也拖不起了。

哥舒翰心中暗叹一声叩头道:“臣哥舒翰谨遵陛下圣意。”说完起身双手接过圣旨恭恭敬敬的交给一旁的高适。

“哥舒大帅还真是威风八面啊接听圣旨就连香案都懒得摆。”

宋浑平白受了冷落自是处处计较。

哥舒翰陪着笑脸道:“特使这说的是哪里话事出突然我还没有准备好您就开始宣旨了。不说了今夜我当为特使接风洗尘!”

圣旨中的辞令都是些老套的论调没有什么实际参考价值而传旨特使的话才是哥舒翰想要探听到的。所以无论如何他要尽力讨好眼前这位宋特使。

“不知陛下可有密令要告知于某?”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见哥舒翰态度摆的如此低微宋浑清了清嗓子道:“陛下叫我传话给你军粮允许陇右自行募集务必在七月之前拿下石堡城否则王忠嗣就是你的下场!”

哥舒翰身子猛地一颤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也已破灭。什么叫准许陇右自行募集军粮若是还能收一斛米他还至于厚着脸皮连番催促户部拨粮吗?(注3)

“特使大人朝廷就不能在拨下十万石粮食吗即便五万石也能应应急。”

“哥舒将军非是宋某矫情但我也要忍不住替圣抱一句不平。”宋浑朝长安方向抱了抱拳道:“太仓的储粮已见了底京师一斗米的价钱已经涨到了一百五十朝廷已经是勒紧裤腰带支持陇右战场就哥舒将军不要再拖延战事了!”

。。。。。。。。。。。。。。。。。。。。。。。。。。。。。。。。。。。。。。。。。。。。。。。。。。

注1:在唐朝一石约合106市斤。粗略按一百斤合一石算15万人rì耗30万斤相当于三千担。支持十五万大军一个半月的口粮相当于十五万石。当然还有骑兵马匹的消耗。战马主食依然是粮食辅之以少量草料。每匹马耗粮相当于10个士兵。这么算下来二十五万石粮食要支持一个半月确实很难。

注2: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都城孽多城(今吉尔吉特)。唐朝时是葱岭有两个较大的国家之一原为唐属国是吐蕃通往安西四镇的交通要道。

注3:斛为唐朝以前民间对石的俗称。旧时十升等于一斗十斗即一百升等于一斛。一斛即一石。《新唐书·食货志二》记载:“时岁敛钱二千五十万缗米四百万斛。”全国米粮才四百万石一下拨给哥舒翰二十万石真的是不少了。

可将您看到的最新章节 或

,方便下次接着看



   

 第四十四章 扬旌(一)

。。

( )( )更新时间:20121218

将特使张浑一行人安置妥当后哥舒翰便径直回到了府邸内厅。大马金刀的横坐在胡床他心中怒气难消拧作一团的眉头一时飘着一抹深深的黑线。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哥舒翰愤恨的将一只玉杯掷了出去只听一声脆响玲珑巧物顷刻间便化为一抔碎片。

他哥舒翰不是不通情理之辈只是朝廷一味用强逼他决战却没有将可能的后果考虑进去。行军打仗讲究步步为营最忌贪功冒进。河湟之战是关乎两国国运的大战每一处隘口的争夺都关乎到战争胜败岂能不添百倍小心?茫茫赤岭唯有夺下了石堡城才能进而翻越赤岭进而夺取大非川、九曲。可这石堡城建在悬崖险峰之高耸入云易守难攻岂是轻而易举就能夺下的?

若没有充足的粮草储备合理的兵力调度即便十五万大军围在石堡城下也只有干瞪眼的份!

“大帅可否听高某人一言?”

高适忖度了片刻沉声道。

“达夫你说!”哥舒翰心中郁结连带着语气也带了些火药味。

高适笑了笑道:“其实速攻石堡城没准还是好事。”

“哦?”哥舒翰一下来了劲头摆了摆手道:“达夫有何高见?”

高适轻捋着胡须道:“石堡城一rì在吐蕃人手中伏俟城的粮草便可源源不断的运往赤岭。我们即便囤积了三个月的口粮如何能拖的过吐蕃人?况且赤岭气候高寒冬天来的早。若是真拖到九、十月份怕是要下雪了吧。”

哥舒翰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不错这也是我所担心的。所以我将作战计划提前到四月就是为了避开赤岭那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