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红妆-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医治的疫症;决不让第二个人因此亡故。‘神医’就在这种神奇之处。
陈寿拜求木柯之时征得她的同意;将华佗之死细说于书。木柯思考一番;淡淡点头;“我师父的死与曹操有关;先生可会如实写”
陈寿受制于曹家;自然不敢将真正的原因写在书中;只是点出;“华佗之死确实同未听话于曹操有关,寿会斟酌。”
日后;木柯看到了他撰写的初稿;华佗在为曹操医治期间,听闻妻子病重,请求返乡探望,曹操应允。很长时日过后,未见华佗归来,曹操派人打听他妻子的事情,知道已无大碍,便猜想,是华佗不愿只为他一人治病,故意用妻子的病症来搪塞自己,一怒之下将华佗捉拿。华佗执意不愿臣服,最终死在牢狱中。
木柯看后修书给陈寿;“先生的故事正符合木柯之意。师父生前未能同那女子在一起;如今在书中娶她做了妻子;也了了师父心愿。这妻子在病中;师父同曹操请假返乡探望;自然在理。曹操疑心重;派人前去探听虚实也很在理。师父不愿为曹操一人医治;是师父的心病;先生写得很入实。末;师父被严刑拷打病逝牢中;木柯不想多言。这是木柯见过的最能入史书的故事;先生可写于《三国志》。”
陈寿之书并未命名;如今木柯的一封信点中他心中所想;立刻回信过去;“多谢木先生赠寿的书名;兵分天下;划为三国;逐鹿天下;三国记事;《三国志》。”
一代神医就这样被自己的崇拜者添于史书上;又写入民间小传里。


、【第三十八章】周瑜献计 权宜之法

作者有话要说:诸葛瑾高智商登场了!撒花中!求收藏作者专栏!
【第三十八章】周瑜献计权宜之法
周瑜辞了诸葛瑾,行至自己府中,夫人小乔早已将晚饭准备好,见他心事满满,知道定有难解之事。她为周瑜添了杯酒,趁他不注意,放了些细盐在杯中。
周瑜见她将酒杯慢慢凑近自己,一把将她搂入怀中,又一口饮下。
“夫人。”周瑜干咳一声,看着小乔,无奈地抚着她倾城的容貌,“这又是为何?”
“夫君这般样子,定是又见了绝色美人。奴家看着不惯,想让夫君心里苦些。”小乔假意吃醋,推了推他。
“试问天下,除了你姐姐外,谁还能比夫人美貌?”周瑜故意气她。
小乔听得明白,却不生气,“姐姐是漂亮。”又整个身子都揉进了周瑜的怀里。两人对视浅笑。
“夫君?”
“嗯?”
“长史夫人‘平姬’前些日子来找过奴家。”
周瑜将小乔从怀中扶起,“为何事?夫人怎么这时才说?”
“奴家觉得并不是什么大事才一直未提。”
“那她问了何事?”周瑜知道,黄婉贞一定同小乔说过什么。
小乔细细回想,“那日她来,好像是刘备他们刚刚来投奔之时,她打听一个叫木柯的女子是否一起来了。”小乔肯定地盯着周瑜,“对,是一个叫木柯的女子。”
“木柯?”周瑜惊讶起身,“怎么把她给忘了?”
他突然想起外界对木柯的描述,虽然长相俊俏,却有一抹疤痕躺在脸上。脑子中突然想起今天见到的‘黄月英’,眼睛微微眯起。
“原来是你。”他暗暗笑出声,“原来是你。”
小乔纳闷,“夫君说得谁?”
周瑜将她一把拉起抱入怀里,“夫人,你立功了。”说完,箭步冲了出去。
孙权府内,周瑜侧在一旁,“主公,公瑾敢肯定,诸葛瑾府中的‘黄月英’正是木柯本人。”
“仅凭脸上的疤痕?”孙权有些犹豫,“若是抓错了人,瑾那里不好交代啊。”孙权陷入沉思。
“我等只是将木柯留在自己的地界,从而牵制刘备等人,并非要囚禁她。”
“若真是木柯本人,就按照公瑾的计策让她做人质,只是,她若是黄月英,日后孤见了瑾不免尴尬。”
周瑜见孙权实在难办,躬身拜道:“公瑾有一计,可解主公之忧。”
“何计?”孙权脸上担忧稍减。
周瑜俯在他耳旁说了一番话,孙权慢慢点头,“好,就按公瑾说得做。”
第二日,孙权派人请诸葛瑾相见,周瑜派兵将诸葛瑾的府邸悄悄包围,只要木柯出门,就命人将她拦下。
诸葛瑾出门之时,命身边侍婢去给木柯带去口信。
此时的木柯正在同夏侯博商量出逃之事,侍婢赶来,躬身一拜,“黄姑娘,我家主子说,外面天气突然变冷,姑娘初来此地,定要注意身体。他见姑娘穿得单薄,若是在街市遇到貂绒皮衣,便给姑娘买来。”
“替月英谢过你家主子。”
侍婢退出房门后,夏侯博凑到木柯面前,轻声询问,“长史似乎有别的话要交代。”
木柯轻轻点头,指了指门外,夏侯博会意,凑近门口细细听了听,看向木柯,“听脚步声,那丫头走远了。”
“夏侯博,恐怕我们暂时走不了了。”木柯趴在桌子上盯着面前花纹精细的瓷杯。
“先生何意?长史那番话到底想说什么?”夏侯博不太理解。
“突遇天冷则添衣,诸葛瑾想要告诉我,他此次是去见孙权,准备随机应变,不得已时,便用‘权宜之计’。要我不得随便出门,外面‘太冷’,会伤了身子。”
“那长史准备用什么权宜之法?”夏侯博问得慌张。
木柯慢慢摇头,“但愿不是我想的那种。”
夏侯博见她不肯点透,也不再追问。
木柯突然抬头看他,脸上挂了笑,“我出不去,不代表你不可以。过来。”
他让夏侯博凑近自己,“去,以后你就在柴房当伙计。”
夏侯博一怔,明白过来,点头应道:“哎。”
江陵南郡,刘备同手下众人正在商议寻找木柯之事,这时,侍卫领入一穿着寒酸之人。此人脸上有黑垢和胎斑,难辨容貌。
“大胆,什么人都敢领进来。”
张飞叱喝立着的侍卫,侍卫慌忙跪下,委屈着正要解释。寒酸之人突然开口,“见过主公,各位将军。”
众人听着声音格外熟悉,赵云最先反映过来,一把将他拉起,“夏侯兄弟。”眼睛却向后看了看,并没有木柯的影子。
夏侯博胡乱的蹭了蹭脸,“赵将军。”
“哎呀,原来是你小子。”张飞笑着冲上去,在他背上一阵乱拍。惹夏侯博向一旁躲了躲身子。
“夏侯校尉。”刘备略显激动,“可有见我家妹子?”
“我已经同先生见过面了。只是。”夏侯博将发生之事告诉了众人。
“这些日子,我都是在柴房做事,不敢暴露自己的身手,一直陪在先生一旁。”夏侯博被刘备亲自扶着坐下,他受宠若惊,要起身时,刘备示意他继续。他点点头,“其实,先生第二日正准备同博一起逃离,奈何孙权将诸葛瑾叫去面谈,正是聊得我家先生之事,诸葛瑾无奈,想要护先生安全,就使了‘权宜之计’。”
诸葛亮微微顿容,面色难看起来。
“到底是什么‘权宜之计’?”关羽见他一直都未讲出,有些着急。
而关于诸葛瑾用的‘权宜之计’,民间流传着一个版本,被认为是最接近历史的一个。《三国志》着作者陈寿曾经去查证此事,未从木柯那里得到答案,奈何此事又没有官方记载,就不了了之,未记入史书之中。
夏侯博口中的版本是诸葛瑾的简化版,真正发生的事情,诸葛瑾只告诉了木柯一人,日后木柯也只告诉了诸葛亮一人。
那日,诸葛瑾来到孙权面前,其他属下也都在此,孙权命他坐下共赏歌舞,众人一阵豪饮。
周瑜端起酒杯坐在了诸葛瑾一旁,“过些时日,主公准备亲自伐曹,有意与刘备联合,不知长史何意?”
诸葛瑾陪他饮下,“刘备手下各个虎将,若是能同主公联军,曹操定会大败。”
“公瑾也是这么觉得。”周瑜又为他添了一杯,“听说刘备手下有一女子,计谋堪比先生,更胜公瑾,不知先生可听过此人?”
“听都督描述,那女子瑾早有耳闻,听说被唤作‘木柯’。”
周瑜见他说的随意,神色疑惑,又凑近他些,继续添酒,诸葛瑾一一饮下。
“公瑾听说,此女来了吴郡。”
诸葛瑾微微一怔,不安地神色瞬间转为激动,“都督说的可是真的?若消息属实,都督应马上派人将她找出来,我们以此女牵制刘备,定不怕他有何异心。这联军将更有保障。”
周瑜见他如此,有些意外,心底里也开始怀疑木柯是否真的是黄月英。
“都督可告诉主公了?”诸葛瑾表现出对此事很有兴趣。
周瑜微微斜眼,想了想,“听闻,此女脸上有疤痕,公瑾上次见平姬的妹子时,发觉她也是面带疤痕,长史可知为何?”
诸葛瑾心中有些恼怒,面儿上却平平淡淡:“月英脸上的疤痕是幼年同平姬玩耍之时留下的,早就已经消淡,如今已经快从面上看不出了。”
周瑜仔细回忆了那日见木柯时她脸上的疤痕,颜色浅淡,确实像二十几年的旧疤,却不知是因为华佗用‘邑圭’为她医治的缘故。
诸葛瑾将他的表情看在眼里,与他碰杯道:“此等大事,应该早些告知主公,明日起,瑾就派人在吴郡内外巡察,定不能让木柯从这里逃脱了。”
周瑜依然不放心,趴在诸葛瑾耳旁低语,“主公一直觉得平姬样貌出众,寻了许多女子都没见这么标致之人,如今,公瑾见她妹子同她颇为相似,不如长史将人情送给主公,也了了主公的心愿。”说完,酒杯碰上诸葛瑾手中的杯子,独自饮下。
诸葛瑾并没有回答,眼睛故意盯着其中一个舞女不放,仿佛没有听到周瑜说的话,样子似是走神。周瑜顺着他的眼睛看去,一个妩媚女子正在摆动细腰。孙权看向台下,唤了诸葛瑾一声,“诸葛长史。”
诸葛瑾故意装作出神,不去理睬。一旁的周瑜小心观察,轻轻碰了碰他,向台上示意,诸葛瑾这才起身,“主公赎罪。”
“不妨。”孙权示意他坐下,“瑾很少这样,可是看中什么人了?”
诸葛瑾再次起身,“是瑾的失误。”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瑾何错之有,快快坐下。”孙权又指向诸葛瑾盯着的舞女,“你,以后就跟着长史大人。”
“是。”舞女妩媚一笑。
“主公恕罪。”诸葛瑾慌忙跪下,神色凝重。
孙权看着疑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