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谜踪之国(四部全)-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灰简单说了遍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至于“古城密室中的幽灵电波、失踪的苏军潜水艇、极渊中的时间匣子、行踪诡秘的赵老憋”之类内情则只字未提,毕竟这些事极为离奇古怪,又事关重大,他不想轻易吐露。
高思扬和“二学生”没想到这件事牵扯如此之深,对方有所隐瞒也合乎情理,但高思扬还不敢轻信,“绿色坟墓”与“潘多拉的盒子”有什么关系?
司马灰知道此事终究绕不过去,就说夏代洪荒泛滥,禹王开川导河,将内陆洪水引入禹墟,又把拜蛇人视为神物的一块石板沉入地心深渊,后世称此物为“禹王碑”。拜蛇人则妄想重新掘出石碑,从而摆脱夏王朝奴役驱使的命运,所以在禹墟中存有大量神秘诡异的记载,考古队破解了夏朝龙印之后,得知深山洞窟中埋有“天匦”,那东西早在神农氏架木为巢时就已经有了,只有找到它才能进入深渊,但司马灰也不清楚“天匦”究竟为何物。如今掌握的线索仍是有限,仅知道“天匦”可能就在阴峪海下的洞窟里,春秋战国时楚人崇巫信鬼,认为这洞窟通着地脉,底下是锁鬼的背阴山,这些环壁重迭的洞穴,大概都是楚幽王时期开凿而成,据说埋有古楚国重宝密器,看其形势阴森险陡,仿佛真是通往地狱的大门,那些幽冥之事虽然难辩虚实,可一旦选择进入“潘多拉的盒子”,即使没有阴魂恶鬼,也肯定要遭遇许多难以预想的危险,生命的终点是死亡,这条路却未必有终点。
高思扬对“禹王碑”之类的事情并不了解,此时不用问也知道司马灰是擅自行动,她沉吟片刻,仍决定跟随众人深入地底,对司马灰说道:“我现在是回不去了,何况我这条命是你救下来的,因此不论前路如何艰险,我都愿意助你一臂之力,但愿你所言属实。”
众人见高思扬愿意同行,无不深感振奋,司马灰当即着手部署,吩咐众人各自检查枪支弹药,配备“1887型杠杆连发霰弹枪”的队员,此前都携带六十发“12号弹药”,沿途使用过半,就从“二学生”的背囊中,取出备用弹药进行补充,罗大舌头那条加拿大猎熊枪,口径大射速慢,耗弹量低,他自己带的四十发“8号弹药”已足够使用,而火把却只剩下三分之二,司马灰觉得消耗过快,就让“二学生”负责将烧尽的火把留下,如果途中发现可燃物质,还可以重新利用,并把胜香邻的猎刀分给“二学生”防身。
胜香邻检视了一遍物资装备,有些担心的对司马灰说:“矿灯的电池还很充足,而且利用电石发光照明远比火把持久,又能探测地下空气质量,我估计剩余的电石至少可以持续照明二十天,取暖的毡筒子只有三套,轮流使用也可应对,这些事都不成问题,可咱们携带的干粮有限,仅能够维持数日所需。”
司马灰想了想说:“这也没什么,必要时可以采集云芝木菌为食。最大的麻烦是地图到此就没有用了……”说着话他攀上半米多粗的树根,向洞窟深处窥探,忽听底下传来一阵怪叫,声若龙吟。
司马灰听得身上起了层鸡皮疙瘩,其余几人还在整理枪支火把,听到这鬼哭神嚎也均是耸然动容。
罗大舌头倒吸了一口寒气:“我听这动静……八成是镇在背阴山下的恶鬼!”
司马灰想再听个清楚,却又沉寂无声了,不禁奇道:“我怎么觉得像是夜猫子?”
罗大舌头道:“据说夜猫子叫和鬼哭一样,不过地底下有鬼的可能性,远比有夜猫子大多了,况且听到夜猫子叫也不是什么好兆头,它那是躲在黑暗中数人眉毛呢,数清了就要有阴魂前来索命了……”
司马灰道:“你不危言耸听就得死是不是?咱们从现在开始应该坚持一条原则,别管遇到什么变怪离奇,千万不能以知之论不知,凡事都必须眼见为实。”
胜香邻说:“这个地底洞穴的历史何止万年,早在神农架山脉还未从汪洋中崛起,它就已存在于古岛之下,那时候别说有鬼了,连人也没有,所以阴山锁鬼之说并不属实。不过地底不明之物众多,还是点燃火把探路才算稳妥。”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罗大舌头为了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就说:“想我罗大舌头前半辈子那也是为了解放全人类而斗争的,追求的全是真理,谈论的都是主义,死都不怕,还怕鬼不成?”说完就用手指蘸了点唾沫,涂到自己的眉毛上,随后挎上加拿大猎熊枪,打开矿灯走到前面探路下行。
司马灰见状就让“二学生”点起一支火把,位于队伍中间策应安全。这洞窟本是山里的岩洞,直径超过百米,走势陡峭,几近垂直,内部孔穴密布,看起来倒像是古罗马斗兽场的外壁,而那些史前树种的根脉极粗极长,最细的也如抱柱一般。伸展附着到石缝里,早与洞壁生为了一体,缠绕在周围的藤萝木菌更是连绵如网。
众人踏着倾斜延伸的树根,逐步攀援向下,司马灰经过身侧的洞口,就用猎刀劈开遮挡的云芝,探身到其中探索察看,那些洞穴都不算深,但地下无风,洞内空气很难流通,所以里面古彩波澜的壁画还依稀可辨,但也是少眼缺鼻,残脚断臂,难觅完整形象,洞中还有枯骨累累,分不清是人是兽。
其中一孔石窟里的壁画保存较为完整,描绘着浓雾中有恶鬼攫人而食的情形,遇难者下半身还是血肉之躯,上半身已被吃成森森白骨,壁画色彩鲜艳逼真。
司马灰知道这些战国时期的壁画,留存着许多宝贵信息,但其中的内容恐怖残忍,血淋淋地让人脊背发冷,他心里疑惑,不免多看了几眼,却发现壁画中绘着一个很大的盒子,盒盖半开,从中露出一具骷髅。盒身四周布以张口露牙的伏龙纹饰。司马灰心中一动,这不就是“潘多拉的盒子”?
其余几人也跟着停下脚步打量壁画,“潘多拉的盒子”是西方神话,隐喻着因为人类好奇心而带来的危险,也许世上根本没有实物,更不会出现在这个地下洞穴中,此前众人以为塔宁夫探险队在地图上标注该符号,只是用“潘多拉的盒子”作为行动代称,却没想到两千多年前的古楚国壁画中,还真就有这么个神秘的“盒子”。
第四卷 阴峪海 第二话 骷髅
众人又惊又奇,奈何洞中阴气太盛,“电石灯”闪烁着幽蓝色的光芒,只能站在洞口向里面观瞧。
那些古彩斑斓的壁画,突然接触到外部流通的空气,鲜活的色彩开始变得灰暗,但线条轮廓尚存,还可勉强辨认。
壁画中的内容似乎有叙事之意,盒子旁边有个人形,身着蟒袍玉带,身后有凤纹华盖,俨然是王者之姿,对面还站立一人,头戴三眼面具,两人好像正对着盒中大骷髅低声密语,其上就是恶鬼吃人的恐怖情形。
高思扬问司马灰:“你能够看懂这壁画里的内容是什么意思?”
司马灰自称是考古队的,可肚子里却没装多少材料,只是看壁画内容阴郁离奇,就说这大概是楚王在同大臣谈论幽冥之事,世间烟云易逝,纵然贵为王侯,到头来也免不了化为白骨的命运。
罗大舌头也跟着解释道:“楚王是担心他死后到了阴间,会被恶鬼生吞活剥。”“二学生”奇道:“大臣脸上怎么还戴着面具?盒子里的那具骷髅又是什么?”
司马灰和罗大舌头都说不出个所以然了,毕竟这是两千多年以前的古老壁画,谁知道那时候的人脑子里想些什么。胜香邻说:“楚幽王深信巫鬼之术,常有头戴青铜面具的通天巫者随侍左右,所以那蟒袍玉带的人物应该就是楚幽王了,可这壁画里描绘的事情从未见于史册,以咱们的所知所见没办法凭空揣测。”
司马灰对于楚幽王的事迹倒是略知一些,据说当年武王伐纣,丰功伟业沛乎充塞于天地之间,定下周王朝八百年基业,那时候还没有中央集权制的概念,而是把领地分封诸侯国管辖,一共封了七十二国,其中就有楚国,传到春秋时期诸侯割据,楚国已是地广五千里,拜玄鸟为神,十分强盛。而楚幽王掌国时已是末期,他死后没多少年楚国就被大秦所灭,那座幽王墓在民国年间被军阀勾结洋人盗毁,有大量古物流入民间,可能“塔宁夫探险队”那伙人也曾经参与过盗掘此墓,所以他们才从幽王墓的壁画中,发现了阴峪海下的洞窟,而这个装有大骷髅的盒子,在古楚国壁画中多次出现,显得非同寻常,但司马灰等人一时之间也看不出什么头绪,只好又去其余的洞穴中察看。
岩洞中的壁画剥落损毁严重,能够辨认的仅有一小半,不过壁画内容相互有关,看到两头的也不难猜出中间的部分,只是其中记载的事件却极尽谲怪莫测,除了楚幽王之外,还有一个体态婀娜的年轻女子最为引人注目,此女细腰高髻、宽袖长裙,另有几幅壁画绘有她的尸体和棺椁。
这些壁画的内容扑朔迷离,以司马灰作出的理解,似乎是记述了楚幽王问卜于那个“装有骷髅的大盒子”,被戴着青铜面具的巫者告之大祸将至,会有无数阴魂前来索命,楚幽王深感畏惧,整年不敢外出。
某天有人在江中捕获了一条罕见的白鱼,带进宫来献给幽王,幽王听说白鱼乃龙蛇变化,食之能长生不死,便命人将白鱼烹熟,自己先吃了一半,然后另一半给了女儿。但楚幽王的女儿见了半条白鱼,不由得羞愤交加,发怒道:“父王把吃掉一半的鱼给我,是侮辱我,我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随即上吊自杀了。
楚幽王丧女之后十分悲痛,把女儿葬在国都的西门外,以天然生有花纹的石材做棺椁,石椁外嵌以金玉,银樽珠襦各类奇珍异宝为陪葬,但对此事秘而不宣,又命在城中放置白鹤,让百姓跟随观看,引着鹤与男女无数一同进入墓道,突然启动机关放下千斤石门,将所有人不分良贱,全都掩埋在墓中,用这些活人殉葬了死人。
此后楚幽王晚上只要一闭眼,就会见到那些屈死的冤魂找上门来,惊得寝食难安。按照巫鬼之说:“人死后而僵,僵而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尘埃,唯有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