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向邪恶追索(马修·斯卡德系列之十三)-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懂你的意思。”
“加里森自己的过去也有一些前科。他曾经卖过一阵子垃圾股票,被告过几次,其中两次还被以诈欺罪起诉。那两次案子都撤销了,可是并不表示他很清白。”
“没错。”
“地方上有一些压力,要求要么就查禁这些旅费交易,要么就加以管制。但加里森在这个夹缝间倒是把事业做得很大,而且做的事情可能超过了中间人该做的。这就是他们想管制的其中一部分。”
“我想他大概混得挺不错的。”
“的确是。他现在处在一个滑稽的位置,他希望打知名度,因为这表示有更多生意可做;可是他希望大家不要印象太深刻,免得管制的人让他做不成生意。就算这个生意没有什么不法,可是他以前是个骗子,所以逃避回答任何直接的问题,已经是他的第二天性了。”
“贵族的天性之一,”我说。
“是啊,他还是个王子呢。一开始我让他以为我是个投资人,然后他可能猜想我是哪个州的经纪人,就变得非常合作了。他跟你那位威廉·哈夫迈耶总共做过三次生意。保单分别是三家不同保险公司的。”
他把保险公司的名字、地址、日期和电话号码给我。加上拜伦·利奥波德在内,总共有过三个人让威廉·哈夫迈耶受益,另外两个是旧金山的哈伦·菲利普斯和俄勒冈州尤金市的约翰·塞特尔。菲利普斯是投资共同基金,而塞特尔则是投保普通寿险和意外险。
“寿险和意外险,”我说。
“一般都是一起保的,对吧?真遗憾不知道他们两位先生怎么样,加里森不知道他们还活着还是死了,也没追踪这些人的情况。一旦保单持有权换人,交易完成,他就没经手了。”
“要查出他们的下落应该不会太难。”
“打几个电话就行了。”
“对。”
他告诉我费用是多少,说他会把账单寄过来。价格似乎很合理,而且绝对比我自己乘飞机过去要便宜。我这么告诉他,并谢谢他的努力。
“不客气,”他说,“介意我问个问题吗?你在查什么呢?是不是哈夫迈耶陷害这些人,把他们给干掉了?”
“感觉上是这样,”我说,“可是得看我能从那两家保险公司查到些什么才能判断。”
“没错。如果菲利普斯和塞特尔都还活得好好的,就削弱了前面的理论了,对吧?”
可是他们两个都死了。
开始我很振奋,我追到了一个连续谋谋杀犯的线索了,我知道他的名字、知道他住哪里,而全世界根本没有其他人察觉到他的存在。我感觉到旧有的自我一阵兴奋,等我破了这个案子,媒体又会开始追逐我,而且这个新闻将会是全国性而非地方性的。我想着,也许我不该再从送货后门溜走,而该面对媒体,也许我该欢迎这种关注,而且尽可能从中获利。
只要让自己的心灵有一半的机会,你会惊讶于它有多么会胡思乱想。我居然还在想着要上大卫·雷特曼的节目接受访问,而且有机会把这个故事改编成电视剧《法律与秩序》①。我可以想象自己与电视节目主持人查理·罗斯隔着茶几坐着,解释犯罪心理如何运作。我正在想象自己为了新书宣传跑遍全国时,才猛然想到哈伦·菲利普斯和约翰·塞特尔的死,并不一定能指控是哈夫迈耶谋杀的。
①Law and Order,美国电视史上播映时间最长的犯罪剧集。
因为他们本来就会死。他们得了艾滋病,两个都是,而这旅费交易的掮客一定早就取得了充分的医学证明。他们虽然死了,但不表示哈夫迈耶杀了他们。自然之母也可能击倒他们。所以我又打了几个电话,得到的消息让我不必在“内部版”和“公开版”之间左右为难。哈伦·菲利普斯死于教堂区的一个收容所,当时他被诊断患艾滋之后的两年八个月,距他把大众共同保险公司的保单栘转给威廉·哈夫迈耶不到一年。约翰·塞特尔则是参加了一个海外旅游,无疑是因为得到了哈夫迈耶买下他保单的这笔钱才上路的,他在一艘挪威渡轮失火,燃烧、翻覆事件中,成为溺死于波罗的海的四十八名游客之一。
我还记得这件事,不过当时并没太注意。我去图书馆查阅旧报纸,判定火灾是因为船上的电力系统故障所引起的,而且那艘客轮所搭载的旅客稍稍超出法定上限,而且其中许多游客可以称之为假日狂欢客,说他们每个人都醉醺醺的并不夸张。由于通讯的混乱,以致救援延迟,不过还算是成功,超过九成的游客和船上人员都获救了。十二名美国游客中,有三个不幸遇难,报纸很尽责地刊载了他们的名字,分别是路易斯安那州拉法叶市的卡彭特夫妇,以及俄勒冈州尤金市的约翰·塞特尔。
不知为什么,我无法想象坏蛋哈夫迈耶飞到奥斯陆,然后溜上那艘油轮,在引擎室里头弄电线。我也无法想象他站在旧金山菲利普斯的床边,扯掉他的静脉注射管,或拿枕头蒙住他已经被病毒毁掉的脸。
我离开图书馆,走了一阵子,没特别留心往哪里走。室外很冷,风又大,但北风过境,空气就显得新鲜而干净。
到家时,应答机里面有留言。马蒂·麦格劳打来留下了他的电话号码。我给他回电,他说他只是打电话来保持联络而已,问我最近在忙什么。
还是兜圈子,我说,最后又回到起点。
“这个餐厅名字不错。”他说。
“什么?”
“正方形一号。是一家餐厅,酒吧,就在萧尔餐厅的旧址。那种地方你可以喝几杯小酒,吃块好牛排,不必担心该配什么葡萄酒。说正方形一号,是因为你总会回到那儿①。你查到威尔什么线索了吗?”
①马修在之前在说“回到起点”时,用的是英文back to square one,词短语字面为“回到正方形一号”之意。
“你一定是指威尔二号。”
“我指的是写信给我恐吓三个纽约名人的那个混混,不过好像没人理他。我想你没机会查出什么来吧。”
“我不认为那关我什么事。”
“嘿,这对你来说算得了什么呢?”我没接腔,他说,“听起来不太对,出现的方式。别走错了,马修,好吗?”
“你别替我担心。”
“你今天早上看到了那篇狗屎文章吗?”
“狗屎?”
“《纽约他妈的邮报》。其实这个报名跟他们那份烂报的原名差不多。《纽约晚邮》,以前的报头是这个名字的。”
“就像《周末夜快递》吗?”
“那是一份杂志,老天。”
“我知道,我只是——”
“稍稍有点不同,一个是杂志,另一个是报纸。”现在我听得出他声音里面的酒意了。我想酒意一直有,只是之前我没发现,“有个《纽约邮报》的故事,”他说,“很多年前,早在你出生或你父亲出生之前,老《纽约世界报》有个踢屁股和扯头发比赛,《邮报》那个烂报当时是用旧名,有天社论上说《世界报》是一条黄狗。这是个很大的侮辱,你知道,黄色新闻①,你熟悉这个词吗?”
①yellow joumalusm,指不择手段地夸张、渲染以招揽或影响读者的编辑作风。
“不像你那么熟悉。”
“什么意思,哦,跟我耍嘴皮。你要不要听下去?”
“我很想听。”
“所以大家就等着看《世界报》如何反击。次日《世界报》的社论说,‘《纽约晚邮》说我们是黄狗,我们的反应就是任何狗对任何邮筒①的反应。’你懂了吧?或者这种代的机锋把你弄糊涂了?”
①此处为post一词的双关语,即指邮报,也指邮筒。
“我懂了。”
“换句话说,对着你小便。”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不知道,八十年前吧?说不定更久。现在的报纸可以直说‘去你妈的’,大家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以前的标准已经他妈的粉碎了。我怎么会扯到这里来的?”
“你提到《邮报》。”
“对,《纽约他妈的邮报》。他们对最近那封信有个评论,他们假设写信那家伙是个假货,只会吹牛不会实践。某些专家,那些大学教授,在擦屁股前应该先看看卷筒卫生纸上头的指示。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哪个怎么样?”
“你不觉得这样很不负责任吗?他们当着那家伙的面说他是骗子。”
“那也要他看《邮报》才行。”
他笑了。“然后去他妈的,嗯?可是你懂我的意思对不对?他们等于是在说,‘去呀,去杀人嘛,尽管去嘛。’这就是不负责任。”
“你说是就是吧。”
“怎么回事,你狗娘养的干吗一副施舍的样子?你现在是大人物,不屑跟我讲话了吗?”我忍住挂掉电话的冲动。“当然不是,”我好言好语地说,“我想你说得可能都没错,不过这些已经都跟我无关了,甚至一点边都沾不上。现在不管这件事我都已经够烦的了。”
“哦,是吗?烦什么?”
“一件其实跟我也没太大关系的案子,可是我好像已经接下这个案子了。有个家伙,我很确定他谋杀了人,可是我却搞不清是怎么回事。”
“不是情杀就是谋财,”他说,“除非他像我这类人,是某个公共精神的象征。”
“是谋财害命,可是我找不出理由来。假设你保了险,我是受益人。你死掉我就有钱赚了。”
“干吗不反过来?”
“我们先——”
“不要,真的,”他说,声音抬高了,“我知道这是假设,可是我干吗要当倒霉鬼呢?我们来假设如果你死掉,我就赢了。”
“好。我死了你就赚到了。所以我跳出窗户,然后——”
“这是什么神经玩意儿啊?”
“结果你半路把我给射杀了,为什么?”
“你跳楼,我在中途射杀你。”
“没错。为什么?”
“练习瞄准?这是不是什么脑筋急转弯,比方你带着降落伞诸如此类的吗?”
“耶稣啊,”我说,“不,不是脑筋急转弯。这只是个类似的比喻罢了。”
“好吧,对不起。我在中途射杀你?”
“对。”
“然后你死了。”
“对。”
“可是反正你掉到地上都一定会死嘛。因为这只是个类似的比喻,不是脑筋急转弯,所以请告诉我,你不是从一楼窗户跳下去。”
“不是,我是从高楼上往下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