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漠狂歌-第5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震见状安慰道:“别着急、别着急,慢慢来……既然秦始皇说了在这里,那应该就是在这里……”
    “你少扯淡说那些没用的。秦始皇还是说他就躺在自己的陵墓里呢!你倒是挖出来给我瞧瞧??那一个铃铛大小的东西在这座岛上,就相当于沙漠里有粒沙子、海里有滴水一样!你告诉我,往哪儿找去?再说了,你怎么知道这碣石什么时候和刚才那座山一样,又消失了??”老顾理直气壮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虽然说秦震听的直皱眉,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老顾说的好像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羽东听了他们的讨论,这时沉声说道:“秦始皇藏东西,一定会是与众不同的方法。普天之下再没有人能把江河湖海都藏进自己的陵墓中去。单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秦皇嬴政对他所珍爱的东西,是不惜下血本来守护珍藏的。”
    秦震听到这里,不禁疑惑的接道:“是啊,我也是这么觉着的。可是你们没发现吗?这名声如此之大的碣石,上面竟然连个亭台殿阁都没有!你们觉得这符合嬴政的作风么?”
    老顾和姜旗互相对视了一眼,似乎是他们也早就发现秦震所说的这个问题了。
    这碣石先姑且称它为一座山吧。那这座山也实在是太秃了……整座山除了石头,还是石头。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它名为碣石的根本原因?
    不过羽东和墨裳这时却往前走了两步,抬头看向高处,然后羽东便轻声说道:“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说不定,这里的建筑远远超过了亭台楼阁呢……”
    说完,也不等秦震他们反应,直接就又向上走去了。
    秦震自然知道羽东说的是山顶上的那堆石头建筑,可是就那片石头,看起来就好像是一片快被侵蚀干净了的遗迹一样。这远看根本就看不出来那是什么!真是很难相信那东西会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好在上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这巨石甬道仿佛就是为了来者准备的。只要看准了脚下,他们到达山顶需要的仅仅是时间而已。
    在前往山顶的路上,老顾还心心念念的想着那位安期生老神仙。这会儿没心没肺的对羽东说:“东少啊,你看上面的那片石头,就好像是山顶洞人的住处一样!你说那个叫安、安什么生的老神仙,会不会就住那里啊?诶诶,你说咱们这一趟会不会也能碰着神仙?”
    也不知道是什么怪原因,老顾倒现在也没办法记住安期生的名字。大概,是他潜意识里,一直都有一个“安徒生”在兴风作浪吧……
    羽东还没说话,秦震就在一旁笑道:“你连他名字都记不住,还想遇上他?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你顶多也就认识个安徒生。不过哥们儿奉劝你一句啊,老顾,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少他娘的跟我整歌词!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的主儿,还有脸唱情歌!”老顾毫不客气的直戳秦震的痛楚。并且给了秦震一个大大的白眼。
    没等秦震发作,走在前面的羽东就忽然开口说道:“我们如今听到的美丽神话、动人传说,都是被世人净化了之后的版本。包括那些童话,其实大部分都是与真实的历史背道而驰。”
    老顾不服气的撇着嘴瞪了秦震一眼,因为羽东的话,等于是在间接的赞同了秦震的那句“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墨裳这时候也笑着说道:“是啊,往往传说只保留了最美好的部分,或者直接扭曲了最丑恶的部分,将之化丑恶为神奇。或许……这碣石也是如此。”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芝罘思汗帝,碣石想秦皇”。历代君王都把这里当成了一处传说之地。这里似乎承载了帝王们“东临碣石观沧海”的豪情,也寄托了他们梦想成仙,千秋万代的愿望。
    可实际上,当碣石抛却了帝王们强加的光环之后,这里说不定有着不为人知的险恶和秘密。
    对于这一点,秦震非常赞同墨裳的说法。
    几个人各自说着对碣石的观点和看法,不知不觉间,他们就已经来到了山顶。
    
    第四十七章 海上长城
    
    之前大家一直都在讨论着碣石和驱山铎的事情,谁都没有注意到那片光秃秃的石头建筑已经越来越近在眼前了。
    现在,他们已经完全的站在了山顶上。与此同时,他们也都十分清晰的看清楚了这一大片石头遗迹的真实轮廓。
    这片巨石遗迹依山就险、因坡取势。方形巨石垒出的外壁将近4米以上的高度,底基的宽度差不多也是4米左右。墙体多由黑褐色的厚大石块交错叠压垒砌而成,有一种说不尽的雄浑气势。
    他们甚至都能在这些光秃秃的石头上看出来,这些巨石是由无数的奴役百姓和工兵们将这附近入海石柱上面的山石一块一块的切割下来,再磨平后背上这里干砌成墙的。
    这每一块巨石的重量少说也得有个六七十斤,虽然已经被岁月风霜刻满了沧桑的印记,但是它们却历经千年而不塌,依旧毅然的挺拔伫立于这渤海之滨……
    他们大家不得不由于震撼而僵在了原地。
    看着这些在历经了2200多年的风吹日晒、海枯石烂的雕刻之下,巨石石块已经改变了它本来的颜色。看得出,这里所有的岩石在最初都是青色、或者半黄色的石料。而现在,石头的表面都已蒙上了一层黑色、棕黑色的氧化物。
    一如人类的老年斑或者皱纹白发,那都是岁月的痕迹。
    可即便如此,站在高处。也依然可见这些巨石顺势上下,状若游龙!每隔一段距离甚至还有尚能辨清的古代烽火和障城遗迹……
    没错。
    这里竟然是一段长城……
    这些巨石所砌的建筑物……竟然是秦长城!
    纵然如今它已经被历史的风雨剥蚀成了断垣残基,但是它却仍然以其苍苍莽莽的气势,威武雄浑的壮阔,迸发着一种震人心魄的磅礴和壮观!越是历经了沧海桑田之后的奇迹,才越是有了一种永恒的苍凉和悲壮。
    羽东他没有说错……这里果然有着远远超出了那些什么亭台楼阁的建筑!而秦震也没有想错……秦始皇对他所钟爱的一切,绝对会不惜血本的去创造出各种奇迹!
    当他横扫八荒,一统华夏了之后,人世间的他便已经到达了人生顶峰。而碣石,就是他另一段梦想开始的地方。对于这样重要的一个地方。他怎么可能会视而不见?他当然会以他一生最具代表性的方式。在这里留下专属于大秦、专属于始皇帝的痕迹!
    于是,这神出鬼没如同幽灵一般的碣石上,便有了专属于秦始皇的建筑………长城。
    所有人在这时候都是感到无比的震撼!这确实是他们不曾想到过的结果。纵然碣石的意义十分重大,可是他们也怎么都没想到秦皇竟然能在这上面造长城!
    信步走到沧桑的残基烽火台前。远眺渤海。有一种无以言表的壮志豪情!不知道。这是不是被始皇帝的足迹所感染了呢?
    在崖边的最顶端,也不知道古人是用了什么样鬼斧神工的方式,竟然能在一根巨大的尖耸石柱上。雕刻出了两个苍劲古朴的巨大篆字………碣石。
    这似乎是一种极致的身份象征,毋庸置疑,这里一定就是他们要找的地方了。
    众所周知,秦始皇酷爱篆字。在他统一了华夏之后,当机立断要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这也是法家中央集权的一种的表现吧。文字在秦国原本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了中国第一次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由于篆体字过于复杂,所以到了西汉末年的时候,才逐渐被后来的隶书所取代。
    无论是禹所积石山的铭文,还是这里的刻着巨大的“碣石”二字的山石,无一不是秦皇钟爱的篆体。
    望着那四五米见方的篆字,羽东这时清冷的开口说道:“秦皇做的每一件事,都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当年筑长城的起因是亡秦仙书,后来长城就变成了抵御外敌,守土护国的天然屏障。这碣石远在渤海中,长城怕是起不到什么军事作用。我想……那驱山铎就在长城里。”
    “你是说这长城里有暗道之类的?”秦震诧异的问着。因为这片山石怎么看都不像是能有暗道的样子。它的面积太小了,和珠峰或者洛子峰那些山比起来,这不过就是个土丘。而且它还沉于海中。这样的地方,内部也能有空间??
    羽东缓缓转过身,指了指脚下说道:“长城也是有固定规模的,战士们休息的地方,就在下面。这上面的城墙不过是长城的一部分而已。”
    老顾这时候急躁的接话道:“这片山一直在海里泡着,下面要真有空间,也一准儿早就被淹了!那赶山鞭要真是在这下面,不也早就给烂没了??诶诶,还有还有!东少啊,那亡秦仙书又是个什么玩意儿?值钱不?是不是也在这下面?要是在的话,咱们顺手就给它下了吧……”
    秦震不耐烦的瞪了老顾一眼!这个财迷心窍的货一提钱就算是彻底没智商了。他自己都说了,赶山鞭都能烂没了,那要是有本书不更烂没了??说的净是些没有脑子的话!秦震的听的都觉得隐隐有些头疼。
    不过老顾说的这也是个问题,两千多年过去了,不管那赶山鞭用如何完善的方式保存,按理说可能都该化为尘土了。他们千辛万苦的到这里来,真的还能找到那宝物么?
    老顾不依不饶的追问着仙书的事,羽东被他缠的没办法,这才略有些无奈的说道:“那所谓的仙书并不是一本书,当年秦始皇派卢敖去东海寻仙。神仙没寻回来,但是却给秦始皇带回来了一本仙书。说是书,其实就是一张纸,据说上面的字根本没人看得懂。最后在秦始皇满朝文武的钻研下,才勉强看出了五个字………‘亡秦着胡也’。秦始皇以为那五个字的意思是说他的江山最终会断送在北方匈奴的手上。于是,为了防御胡人,他这才大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