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人都爱经济学-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同的人喜欢的程度,进而愿意出的钱是不一样的,有人愿意花1 000块,有人连100块也嫌多。 
即使是客观上的有用也会变化,比如当你很饿急于要吃粮食和当你已经吃饱时,粮食对你的有用是不一样的,虽然粮食解除饥饿的客观作用依旧。 
同样的粮食,当你饥饿的时候,你愿意花很高的价钱去买;当你不饿的时候,你就不愿意花钱买它了。为什么同样的粮食你花的钱不一样?就是因为你对不同场合下粮食的主观评价不一样,或者主观上的用处不一样,饥饿的时候评价高,吃饱时评价低。 
前面也提过,在经济学上,把物品的对人的主观上的有用叫做“效用”。我们愿意为一件商品出价多少,取决于这个效用,也就是主观上的有用程度,而不是客观的有用程度。 
一件东西如果完全没有效用,我们就不会买它,可是,是不是效用越大的东西,我们愿意付的价格就越高呢?不是的! 
比如,钻石几乎没有任何用处,也就是效用很小,但是它价格极高,穷人买不起;而水的效用很大,可是价格却很小,很长时期内几乎是免费取用,每个人都消费得起。这就是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的著名的“水和钻石价值之迷”。经济学家用了100多年时间来探索这个问题,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获得圆满解决。 
英国经济学家斯坦利?杰文斯(他写了《政治经济学理论》,是数理经济学的创立者之一,曾经用太阳黑子活动解释经济危机,1882年47岁时不幸死于溺水)、法国经济学家列昂?瓦尔拉斯(他写了《纯粹经济学要义》,是一般均衡理论的创立者。他的墓志铭就是:一般均衡理论的创立者)和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他写了《国民经济学原理》),在19世纪70年代分别独立提出了类似的理论,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理论就是著名的“边际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是和总效用相对的一个概念,总效用是消费一种商品主观上所获得的总的满足感,而边际效用是新增加的一单位商品所增加的效用。上述三位经济学家的理论说,一件商品的价值,不是由它的总效用决定的,而是由其边际效用决定的。当然,无论如何,跟客观的那些因素,诸如劳动之类的没有关系。 
第5章 供给和需求(4)
总效用的规律是,开始的时候,随着消费某种东西的数量的增加,效用会不断增加,可是,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不再增加了,然后就是随着消费的增加而减少。比如吃饭,开始的时候,吃得越多越满足,但是吃到一个最佳状态之后,再吃就不舒服了,总效用就会下降,当然我们一般不会吃到这个程度。 
总效用先增加后下降,是由边际效用造成的。边际效用变化的特征是递减,也就是后一单位的效用,没有前一单位的效用大。 
为什么边际效用会递减呢?因为我们的主观感受,来自于我们脑细胞中的神经元对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一个力度相等的外界刺激,随着刺激次数的增加,神经元对其所作的反应会越来越弱。好比你住在铁路旁边,开始的时候,火车经过的噪音,一定令你辗转难眠,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对这种噪声就根本没有感觉了,它不再影响你的睡眠了。 
认可了这一点,就可以解释水和钻石的价值之谜了。 
一件东西,一般都有多种用途,经济学家认为,理性的人们在拥有一件东西的多个单位后,可以按照用途的重要性,对这些东西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比如你获得了10 000个单位的水,你会把第一单位的水用来自己喝,第二单位用来做饭,你认为,做饭的重要性不如喝,第三单位用来洗澡,洗澡的重要性不如做饭,然后继续排下去。 
最后一单位的水,你想了半天,也没有想起还有什么可以安排的,你就把这最后一单位的水抛洒出去了,抛洒在空中,看着水在阳光下熠熠闪光。这个效用接近于0。 
假如,你也获得了10 000单位的钻石,对于第一单位,当然是戴在身上炫耀,钻石是奢侈品,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虚荣。第二单位,我无法想像你准备怎么用,对剩余的其他单位,我也不得而知。但是,对最后一单位,也就是第10 000单位,我们也假定你把它抛洒在空中。 
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撒过水,也看别人撒过水,所以可以说,水满足了我们所能想像的所有用途或者效用。 
而谁见过扔钻石的呢?没有。钻石大概只能满足第一种用途,也就是满足虚荣心。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排在前面的效用大,后面的效用小。水可以满足我们非常靠后的包括最小的欲望,于是,它的边际效用很小,甚或没有。而钻石只满足了我们一个欲望,只排了一个,其边际效用当然很大。因为边际效用决定价值,所以,钻石贵而水便宜。 
边际效用虽然解决了很大的难题,但是也引起了经济学价值理论的争论和分裂,到底是客观的供给的因素,如劳动、资本、土地等决定价值,还是主观的边际效用决定价值? 
马歇尔出来收拾了这个残局,首先,在《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把价值和价格统一了,价值就是价格,没有必要迂回地通过认识价值来认识价格,可以直接理解价格,此后的经济学就不再刻意区分价值和价格了,价值和价格就统一了。 
其次,马歇尔采取了折衷的办法,他认为,价格既与供给有关,也与边际效用有关,即与需求有关,是由两者共同作用决定的。 
供给和需求都不是单纯的数量概念,而是函数。供给,是价格和供给量的关系的函数,反映的是生产者的行为。供给并不就是生产,生产是个行为,供给却是个函数。在供给中,凝结着劳动、土地、资本,以及马歇尔自己加上的企业家才能,即企业家具有的组织、领导、创新的能力,这是供给最新的一个要素。 
在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中,价格是自变量,因为价格首先变化,人们根据价格决定供给量。一般来说,价格越高,供给量就越大,因为价格提高,供给的越多,利润就越大。 
需求是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消费者的行为。需求中,凝结着效用、边际效用、偏好等因素。一般来说,价格越高,需求量就越小。需求也不是购买,购买是行为,需求是个函数。 
如果价格太高,供给量就会超过需求量,就出现产品过剩,供过于求,积压。因为这时的价格,超出了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生产者就会降价,降价一方面使供给量下降,另一方面使需求量增加,供求的差距缩小。 书包 网 。  。。  想看书来
第5章 供给和需求(5)
如果价格过低,需求量就会超过供给量,出现供不应求,人们拿钱买不到东西,发生抢购,因为这时商品的价格低于消费者的评价,即使以比现在更高的价格买,也是合算的,于是必然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来买,价格上涨,也会使供求差距缩小。 
所以,必然存在一个价格,使得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既不过剩,也不会有不足,这个价格就叫“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就是市场上表现出来的实际价格。一切按照均衡价格出售和购买的人都会如愿。 
经济学家在说到价格高低的时候,其标准就是这个均衡价格,比它高就叫价格高,比它低就叫价格低。跟一般人所谈论的价格高低是不同的!均衡价格是对买卖双方都最好的价格! 
如果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对买方自然不利,而卖方就会有积压,也不利;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对卖方自然不利,但买方也买不到,也不利。只有当价格达到均衡价格时,买卖双方的利益才达到了最大化。 
到目前为止,经济学对价格的认识所达到的水平,就是供求决定价格。供求理论包含了此前所有理论的合理部分,是最科学的价格理论。当经济学家分析价格的时候,就从这两个方面分析。 
人们对一个东西有需求,是指有购买欲望,而且买得起。 
决定需求的因素很多,比如要购买的商品本身的价格;该商品的替代品(替代品就是可以替代这个商品的商品,比如牛肉就是猪肉的替代品)的价格,替代品的价格越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比如牛肉的价格越高,对猪肉的需求量就越大;互补品(互补品就是一起消费的东西,比如咖啡和糖)的价格,如果一种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提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下降;偏好也影响需求,偏好就是人的“毛病”。比如你喜欢吃香蕉,即使价格再高,你可能仍然会买那么多,可是我不喜欢吃,如果价格提高一点,我就不要了等等。 
但是,经济学家最重视的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我们说过了,这个关系叫需求,或者需求函数。而且关于两者的关系还有一个定律,叫做需求定律,即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一件商品本身的价格越高,对它的需求量就越少,反之就越多。 
所谓其他条件不变,就是替代品、互补品以及偏好等都不变。需求定律很符合知觉,但是一定要注意其前提,即其他条件不变。如果猪肉的价格提高,而牛肉等其他肉的价格提高得更多,我们对猪肉的需求量还是增加而不是下降的。只有其他肉的价格等条件不变,猪肉价格提高,买猪肉的量才下降。 
有人说,下雨的时候,雨伞卖的价格更贵,但是买雨伞的人反倒多了,这不是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吗?需求定律不对?! 
可是,不要忘了,下雨的时候,人们对雨伞的偏好发生了变化,所以,虽然价格提高,需求量还在增加。假如雨一直下下去,如果价格再提高,需求量一定会下降。需求定律是对的。 
厂商的供给也跟多种因素有关,比如生产的技术、是否能赚钱,以及投入品的价格如何等等,但是,经济学家最关心的是商品本身的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我们叫“供给”或者“供给函数”。相应的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