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育儿百科-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般的保育园,2~3岁之间的孩子会独自去卫生问。排便次数有着差异,次数多的孩子,学会独立上卫生间相对较晚。 
到了2岁还不会明确说出“尿尿”的孩子很多。他们经常尿湿裤子,那么首先要教他学习说“尿尿”。在家里母亲抚育孩子时怎样教孩子尿尿呢,请阅读“363排便训练”。 
学会说尿尿至少需要几天时间的训练。母亲不仅要在外面工作,还要在家里训练孩子学习说“尿尿”,实在勉为其难,因此,最好能在保育园进行。然而,如果保育园1个班只配1名保育员,此项训练也难以开展。总而言之,至少要有1名保育员专门陪同孩子进行。 
以前就已经会说“尿尿”,并且在家里会坐便盆的孩子,2~3岁这段期间,就应该让他学会去卫生间。如果是混合保育,这就比较容易做到。一般的保育园都有定点排便时问,一般是午前10点自由活动结束,集体活动开始之前;11点半吃饭之前;下午1点午睡之前;下午3点午睡结束之后。这样的排便时间安排,一是时间容易区分,二是可以让孩子放松一下。 
男孩子可在房问内脱掉短裤,然后去卫生间排队,按顺序尿完洗手回到房间,自己再把短裤穿上。保育员要告诉男孩子站着尿尿,以前一直坐便盆的孩子,保育员可扶着他的腰,以缓解他的不安。 
对于女孩子排便的训练,保育员应重点训练她们在排便后练习取手纸擦拭会阴部。最初自己不会擦时,保育员可帮她擦,同时告诉她要从前向后擦。如厕后,保育员还要教给孩子按水龙头冲水;2岁的孩子,力量不够,按不动,所以保育员要和他(她)一起按。最初自己洗手,可能洗得不太干净,但尽量不要帮他(她),让孩子自己慢慢学会。 
排尿时间间隔较短的孩子,往往还没有学会对保育员说“尿尿”,所以常尿湿裤子。注意不要在其他孩子面前训斥这样的孩子,更不能进行体罚。如果排便好的孩子给画O,排尿不好画×,这样给画×的孩子带来的屈辱感和体罚是一样的,甚至可能因此使孩子的小便次数更多。 
大便的排泄,或者在园内进行,或者在家进行,因人而异,不能强求一致。要求每个孩子在保育园内每天都大便1次,无视排便的个体差异,也会给孩子带来痛苦。 
为了如厕训练顺利进行,卫生问最好明亮清洁,不要使孩子感到恐怖。瓷砖地面上要铺上木板。如果不铺,穿着脱鞋,性急的孩子就会跌倒。进出卫生问的通道最好不修台阶,要修成和缓斜坡。孩子到了2岁半,要让他练习把自己的东西放入固定的柜子里。3岁之前,多数孩子还不会擦鼻涕,经常流鼻涕的孩子有必要帮他擦。 
407。发挥孩子的创造性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立的愿望非常强烈。鼓励孩子自立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体验创造的喜悦,所以这个年龄段的保育应以自由游戏为主。但是单纯自由的游戏,会让孩子的游戏永远停留在低水平阶段。为了进一步开发孩子的智力,使孩子的手指更加灵巧,让他们在游戏时既能精力集中,又能持续一段时间,就有必要给予指导,这多少要采取点“上课”的形式。但是20人以上的2~3岁孩子由1名保育员照管,既要进行自由游戏与设定保育,又要协调创造与指导的关系,这是非常困难的。 
指导孩子游戏方法的“课”上,不能以20人为对象,因为每个孩子都需要与保育员直接交流,一般人数限定为7~8人,可从正在进行自由游戏的几个小组中,选7~8人组成“上课组”。可见20个孩子至少要配置2名保育员,才能保证给予指导。 
“上课”每天1次或两次,时间为7~8分钟到15分钟左右,每7~8人一组进行。“上课”最好在专门的小房间进行,这样能够集中精力。其他的孩子由另1名保育员看管,上课的方式,可以是回答保育员的提问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保育员或小儿月友:听童话、看画册、理解书上写的内容、听音乐、唱歌、观察动植物、橡皮泥手工制作、剪纸(日本式的手剪刀很安全)等等。这种“上课”也要从“指导目的”和“指导要点”入手,先给孩子提供教材。 
自从掌握了工具,人类文化才得以以形成和发展。与之相同,玩具使孩子们的游戏水平有了提高,孩子的创造性得到成人的指导才不至于被埋没,保育员创造性的工作是发现孩子的潜力并进行指导。 
在日本保育园的混合保育之中,有的保育员成功地将2~3岁的孩子分成小组上课;充分适应集体生活的孩子,即使没有保育员在场也能独立地、自由自在地玩耍一定的时间。 
2~3岁孩子的自由游戏,多是用玩具再现日常生活。推着小汽车,孩子眼前模仿出现奔驰着的汽车;让布娃娃睡觉是表现被母亲哄睡觉的自己,把积木摆成斜形是孩子制作滑梯。 
为了让自由游戏充满乐趣,必须备有足够的玩具(娃娃、绒毛动物、手推车、小垫子、背带、买东西的小筐、积木等)。玩具时常也要更新一下,玩具的新鲜感,更上一层楼能刺激孩子的创造性。 
为了让适量人数的孩子们同时玩耍,可以适当地利用一下保育室的空间,如设制“妈妈家”、“结构游戏角”等。 
不仅要有个人独立玩耍的小玩具,还要备有需要大家彼此合作玩耍的大纸箱、大积木等。为了便于进行“模仿游戏”,还要准备些小型的家庭用品和家具。 
自由游戏最受欢迎的是玩沙和玩水。玩沙需要备有能容纳小组全体成员的沙场,足够多的沙子、铁铲、筛子、小桶以及翻斗车等。在水池中玩水是最有趣的,一般夏季午前进行,对于2~3岁孩子来说,水深20~30厘米比较安全。3个孩子需要1名保育员看管。水温25℃时可在里面玩5分钟,28℃以上时可玩10分钟。开始时,在水里玩1次就让他们上来,适应后可玩2~3次,每次中间休息5分钟。如厕后,让孩子们穿上泳装做准备体操。进水池前后,都要淋浴把身体冲洗干净。玩水后,午后的睡眠很香,可以消除疲劳。只要玩水能起保育的作用就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408。让孩子学会说话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为了让孩子听懂、会说,保育员和孩子在情感上必须是心心相印、紧密相联的。孩子侧耳倾听,惟恐听漏保育员的任何一句话。这是孩子被保育员人格魅力吸引的表现,孩子按捺不住表达的欲望,他想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保育员,希望得到保育员的承认和引起共鸣。孩子不仅同保育员说话,也想向小伙伴倾诉,每次孩子获得新的更加强烈的感受,他总是表达出来,希望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 
另外,还要营造对话场面。那种保育员和孩子保持距离的保育园,那种每日重复呆板生活的保育园,孩子们说话相对也较晚。 
2~3岁的孩子,面对熟悉的大人总是反复地问“这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保育员应该以这种好奇心为契机,让孩子掌握语言。2~3岁的孩子的好奇心面向现实世界的一切。所以要尽可能地把孩子带到园外,身临其境地教给他们语言。遗憾的是由于现在的交通问题,城市保育园的孩子在外面散步很危险,所以很难出去。用幻灯或电视也是个办法,但要考虑到这种办法或多或少缺乏置身于现实世界的那种新鲜感。 
童话、动画片、画册等也可给孩子以感动、并能够教给孩子语言。在教授语言时保育员不仅要让孩子听,还要不断地给孩子创造说话机会,与他交流和对话。因此如果20人一班“集体教学”,对话就很难进行。最多5人或6人组成小组,这样每个孩子都能看清保育员说话的口型和表情,保育员也面对面地听他们讲话,并且不时地纠正他们的发音。 
语言是表达感情的工具,所以不仅要教他们说话,而且还要教他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孩子接近3岁了就可以开始模仿游戏。为了玩好“模仿游戏”,孩子会努力表达自己的心法,游戏开始后,又可刺激孩子说话。保育员应参加到“模仿游戏”中来,这样可使孩子的会话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所以快到3岁时,孩子的会话能力显著提高。 
409。组成快乐的集体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有明显的的交友意识了。接近3岁时,已经能够互相帮助,并且为了达到某种目标可以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吃饭时也出现了可以值班的孩子。这时为了维持保育园的秩序,可以提出几条注意事项作为纪律让孩子们遵守,如:“不能在走廊乱跑”,“不能往架子上爬”,“不能进配乳室”等。但这样的禁止规定多是从保育园的经营者工作方便的角度出发而制定的,是无视孩子天性(想去跑,想登高,什么都想看)的规定。只要园内的设备良好,就应破除各种清规戒律,积极鼓励孩子自己协商制定活动的规则。 
为此,首先要培养孩子的交友意识。交友意识增强,每日的园内生活都很快乐,孩子们从快乐的角度出发,也乐于与伙伴们携起手来。再稍微大一点,在这种密切的友好关系基础上就会产生出由伙伴们自己约定的规则。2~3岁的孩子,还不能自觉地进行集体活动。 
两名保育员如果照管20名2~3岁的孩子,让他们意识到大家是一个友爱的集体并不困难。让20名孩子集中起来做集体游戏,需要一个过程。开始玩时,可以根据每个孩子所具有的创造能力编成若干灵活机动的小组,通过不断地变换小组成员,孩子们很快相互熟悉起来。这样反复几次,集中起来开展集体游戏,短时间内就能成为现实。 
20个孩子配置两名保育员是比较妥当的,1名保育员带领五六名孩子组成的小组,组织他们精力集中地制作手工或玩游戏。这期间,另1名保育员就领着其他孩子自由游戏。而且冬天时2~3岁的孩子还不可能独自去卫生间,也需要保育员照管。此外,为了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应该尽可能地把园外散步纳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