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育儿百科-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留后遗症,就没必要担心(见436感冒的处置)。 
根据孩子不同,确实是有的经常发热,有的就不常发热。但是经常发热的孩子长大后是否就身体弱呢?并非如此。只是这样的孩子免疫机制形成得慢了一些,不久就会赶上来。孩子上幼儿园,在身体锻炼方面,是有益处的。因为发热,就把孩子关在家里,身体就得不到锻炼。有的孩子,每次感冒就发热到40℃。这是对病毒反应强烈的体质,并不是发热的度数高,身体就弱,也不是热的度数高身体就将衰弱下去。 
对容易感冒的孩子,有人会说是因为“扁桃体肥大”,而建议手术。可是扁桃体并不是人体不需要的器官,所以不能随便切掉(见518“扁桃体肥大症”和增殖体)。在春夏秋季做干布摩擦是一种好办法。 
多次发热的孩子,因为总是相同的症状,因此,如果母亲已经掌握了孩子发热时的治疗方法,在深夜发热就不必叫急救下去医院。 
480。腹泻 
一般人都认为吃多了就会腹泻,而幼儿在腹泻前多数是先呕吐。另外,一般认为吃了不好消化的食物也腹泻,而吃的不消化的食物多半是未消化就便了出来。因此,孩子腹泻,不要简单地认为是吃多了,或者是吃了硬的食物。 
幼儿腹泻的原因,如果是在6~9月份,首先要考虑是细菌。一般是痢疾杆菌,或病原性大肠杆菌等和食物混杂在一起而导致的。当发现腹泻的孩子多少有些发热,或者排便前喊腹痛,总觉孩子没有平时精神,或看到排出的便中带脓等异常情况时,就要考虑是由细菌造成的腹泻,必须尽早去医院治疗。特别是附近有痢疾的流行,或母亲在2~3天前曾患了痢疾,这时细菌性痢疾的可能性更大。夏天的腹泻不能随便在家里治疗,只要去看医生,就可以简单地用抗生素治好。 
冬天由病毒引起的腹泻也增多了,一般开始多少会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观察粪便,来鉴别诊断疾病,必须是由医生来进行。便中带有脓血时可考虑是痢疾,如果便中不带脓血,则医生也不好判定,这时就只有到医院检验科查大便,才能确诊。 
腹泻时,孩子有时来不及到卫生间就把内裤弄脏了。在处理这些内裤时,要当成传染物品对待,脏衣服和手都要用消毒液消毒。 
患细菌性腹泻时,要遵医嘱处置(痢疾或怀疑有痢疾时要去传染病院住院)。 
在孩子腹泻的处置方面,最重要的是要给孩子充足的水分。恶心控制不了时没有办法,只要能喝水,与注射相比,还是由口摄入的效果比较好。孩子不恶心,又很能喝,却用点滴来“补充水分”,这在医学上不符合常规。由病毒引起的腹泻,第1天有时也不能摄入水分,可是超过4岁的孩子,恶心也不会持续很长时
间。最开始可给1酒杯左右的水,如果喝下去了,就可以逐渐增加量。水可以足茶水、果汁、碎冰水,哪一种都可以。只要水分摄取了,其他营养即使一二天暂不能摄入,也没有关系。 
只要能充分地摄入水,孩子的食欲就会好起来。最开始可以给孩子喝点热奶,吃咸菜和粥。笫2天开始可以给面条、面包等,在粥里可加些半熟鸡蛋或鸡蛋糕。 
即便医生说不是痢疾,夏天里也必须要消毒。去了卫生间后,孩子和母亲都要把手充分消毒,特别是在厨房做饭之前,母亲要用肥皂将手认认真真地洗一遍。 
点心方面,第1天可以给孩子吃糖果和奶糖;第2天就可以吃饼干、蛋糕。不让孩子长时问禁食,病会好得快些。 
如果是和祖母同住的家庭,奶奶肯定要说给拉肚子的孩子放怀炉。一般4~5岁的孩子都不愿意接受。如果放,最好是摩擦式的怀炉,隔着内裤,固定于下腹部。 
根据孩子的体质不同,有的突然出现软便,这时孩子的软便,可以认为是生理现象。既没发热、精神又好、食欲也不错的话,就是便2~3次软便,也不用打针、禁食和强迫孩子睡觉,只要稍稍限制饮食,不给孩子吃油腻的东西就可以了。 
481。“哮喘” 
到了这个年龄才开始发生“哮喘”的孩子是少有的。一般都是以前就有胸中积痰,老是“呼噜呼噜”地痰鸣作响,到了4岁以后,夜里特别痛苦,被急救医院的医生诊断为“哮喘”。如果孩子“哮喘”发作了二三次,请仔细阅读“370小儿哮喘”中所写的内容。 
“哮喘”的治疗越早越好,越来越多的医生也逐渐明白了这个医学常识。他们给经常发作哮喘、总来看病连面孔都已熟识了的母子,开出只要是夜里发作(4岁以上),马上就能用的吸入型支气管扩张剂。因为这一类药物可以防止甚至有死亡危险的大发作,因此,就是母亲知道它的不良反应很多,也必须使用。把它放在吸入器里,用起来很简单,不管谁都会使用。但就是哮喘减轻了,第2天也必须领孩子去看医生,1天里不能使用3次以上这种药。 
哮喘,精神作用也有很大的关系。在与祖父母同住的孩子中哮喘比较多,就说明了不能过分地娇惯孩子。 
孩子如果还没进幼儿园,请务必要送孩子去幼儿园。通过去幼儿园,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立性。不考虑孩子的自立心,只听别人的传言,从这个医院跑到那个医院,领着孩子四处看病,其实很不可取。孩子会因为自己的哮喘换了医生也还是治不好,而认为自己是个“重病人”,也就不能主动地和朋友去玩了。总是呆在家里看看书、电视等,结果逐渐成了老成的孩子,对母亲非常依赖,性格也越来越变得乖僻起来。于是母子关系扭曲了,孩子把母亲当傻子待。这样,因为“哮喘”,家庭教育不能很好地进行了。父母应该培养孩子,但不能培养“哮喘”。 
482。孩子的鼻血 
有时早晨孩子起床时,母亲因看到床单上沾上了血迹,而感到惊慌。仔细一看,在孩子一侧的鼻孔处也沾着血渍,这是鼻血。从孩子夜里没有叫醒母亲的情况来看,也可以推测出鼻血不是十分痛苦。鼻血是自然流出来的,偶尔夜里孩子也叫“妈妈,出血了”,但是孩子没说痛。这种孩子的鼻血是经常发生的,极少是由各种出血性疾病(白血病、紫癜病、血友病)和白喉所引起。这种鼻血不会给孩于带来什么痛苦,也不发生其他什么障碍。反复发生的这种鼻血的原因还不十分明确。 
在鼻中隔前部的黏膜下,分布有很多细小的毛细血管网,稍有点伤或干裂就会引起出血。有人说是在睡眠过程中不知不觉抠了鼻子,但这种说法难以令人信服,恐怕更多的原因是空气干燥,黏膜干裂而出血。因为伤口极小,还没等走到耳鼻喉科血就止住了,因此也看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儿。也有因吃了花生米和巧克力而发生鼻血的。 
有从3岁起就流鼻血的,但4~5岁的孩子最多。有的直到上小学一二年级还常常出血,也有连续出血的时候。刚开始时,母亲总是担心是患了什么可怕的疾病,可反复发作了几次后,母亲就知道了“还是那种鼻血”,也就不惊慌了。 
刚开始出鼻血的时候,最好请儿科的医生看看。医生会让孩子脱掉衣服,检查孩子全身,看是否有皮下出血。因为如果是紫癜病和白血病,容易全身出血。医生也会很好地检查鼻子,因为异物进入鼻孔也往往引起出血。如果是进了纸和棉花,会发出恶臭味。 
如果家附近正流行麻疹,而孩子又发热、咳嗽的话,鼻血可能就是麻疹前兆。 
完全没有其他症状时,医生会说鼻血不是什么病。即使医生这样说了,母亲也应该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它可能会多次发生。而且要记住孩子发生鼻血时的情形,下次再发生鼻血时,如果与这次完全相同的话,就不必慌张。第2次出血时,母亲起来了,要让孩子坐起来,捏住鼻翼,让孩子安心,经过2~3分钟,就可以止住血了。如果止不住,可用脱脂棉做成栓样物塞在鼻孔处。这个脱脂棉栓要做成鼻孔直径的l倍那么大,将鼻子塞结实。早晨起来时要脱掉衣服检查一下孩子是否有皮下出血。 
为了防止鼻黏膜干燥,在室内异常干燥的晚上,要在脸盆里放一些水,把毛巾浸在里边,或者把凡士林(擦手香脂)擦在孩子鼻中隔上,只要保持黏膜不干燥就可以了。 
如果知道一吃花生米或巧克力就发生鼻血,就要限制吃这些食物,对不喜欢吃蔬菜的孩子,要尽量让他多吃水果。 
鼻血一旦发生,有的孩子会持续1个月左右每天都出血,有的孩子还会断断续续地持续1~2年。但是,这都不必担心。为了预防贫血,可以让孩子吃些动物肝脏、紫菜、小干鱼之类的食物。 
483。抽搐(热性痉挛) 
有不少孩子因感冒,突然高热而发生抽搐。一般是1岁左右开始,持续到5岁左右。第1次抽搐,母亲会惊慌不已,发作几次以后,也就不害怕了。 
动物实验发现,长期痉挛可致脑损伤。孩子就是短暂抽搐发作5~10分钟左右,也不会因此造成脑的损伤发生癫痫的。 
发热引起的抽搐,到了上小学时就自然地痊愈了,因此可以不必担心。服用药店买的退热药时,要注意不要超过说明书上标明的用量。 
1年中由高热引发2~3次抽搐的话,可不必在意;而1个月就发生2~3次的抽搐,最好是去做一下脑电检查。 
到了4~5岁这个年龄才开始发生“热性痉挛”,是很少见的,由高热引起抽搐的孩子,都是从小的时候起就发生过抽搐。尽管这样,也会有医生说一旦发热引起抽搐,就需做脑电检查。特别是从事神经科专业的医生,更有这种倾向。 
抽搐以后10日内有异常脑波是不奇怪的,但即使出现了癫痫波型时,是否马上开始治疗,这一点医生不同,其想法也各不相同。 
没发热而发生抽搐时,不能不考虑是癫痫。可是,在孩子中有的只发作1次抽搐以后就不发作了,这种情况占了50%左右。了解了这些之后,只发作了1次的抽搐,也就不用治疗了。癫痫的药物要持续服用2年以上。因此要考虑它的不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