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育儿百科-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生1周至15天的婴儿一般每次吃牛奶70~100毫升,此量在10~20分钟吃完较为适宜。但1周左右的婴儿也有吃一点就不吃了的,就是动动奶嘴或者捅捅脸颊也不继续吃。也有休息2。3分钟后重新开始吃奶的。但1次喂奶的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以内。 
无论采取什么办法就是不吃奶的婴儿,可将奶瓶奶嘴孔变大,但不能过大、如同往嘴里倒奶一样。如果不吃,就停下,等下次孩子饿了哭着要奶吃时再喂。如果在上次吃奶后30分钟以内啼哭时,可以将上次吃剩并在冰箱贮存的牛奶喂给婴儿。超过30分钟以上的牛奶就不要再用了。 
生后10天左右的婴儿每次的吃奶量不尽相同,但每次都吃不了50毫升者,应去请教医生。生后15天前后的婴儿一般每3个小时吃1次奶,每日吃7次,每次100毫升左右。有的婴儿每次能吃120毫升,而每天吃6次。不过,也有食量小的婴儿,每次勉强能吃70毫升,且每天也只吃6次。食量大的婴儿有的1
次吃120毫升还不够,但15天左右的婴儿最好不要超过此量。当婴儿啼哭要奶吃时,可喂些加糖的温开水(100毫升水中加5克白糖)。 
另外,用奶瓶喂奶时,为避免空气吞入,应使奶嘴处始终充满牛奶。即使这样空气也会被婴儿吞人,所以在喂完奶后,不要让婴儿马上睡觉,要让婴儿立起来,抚摸或轻拍后背,把随牛奶一起吞下去的空气通过打嗝排出体外。 
42。在家分娩后的授乳 
近些年,一般的家庭都到产科医院分娩。因为现在在街区很难找到开业的助产士。在美国,妇女解放运动者们主张在自家分娩。正常分娩(现可以预测)并不是一种疾病,不必去由男人控制的医院。 
目前,日本农村仍有在家里分娩的情况。如属正常分娩,家庭条件又允许,在家分娩是完全可以的。对于母亲来说,在家分娩时每天可与熟悉的人相处,心情比较舒畅,而在产院必须面对大量的陌生人。 
前来帮助分娩的医生或助产士可能会教产妇给婴儿喂奶的。相关事情。按照这些在本地区从事了多年产科医生或助产士工作的人的指示去做,是不会出什么差错的。经验越丰富,对婴儿越有利。她们会指导你不必急急忙忙给婴儿喂奶,应让婴儿好好睡一觉,在此期间产妇体力也会得到恢复。12小时后婴儿啼哭想吃东西时,可喂些母乳。初乳有增加婴儿免疫力的作用。 
生后1周内,母乳不会分泌得很多,初产妇每次的出奶量多在10~50毫升之间。如因母乳不足婴儿哭闹不安时,可每隔2小时或3小时喂10毫升或20毫升的糖水(100毫升水中加5克白糖)。 
怎么想办法母乳也分泌不出来,或因其他原因从一开始就不能给母乳的,则只好采用牛奶喂养。与母乳喂养相同,最初的12小时什么也不用喂,要让婴儿充分休息,12小时后如果婴儿想吃,可每隔2小时或3小时喂10。20毫升左右的糖水。24小时后开始喂牛奶。可按罐标说明进行调配,每次喂10~20毫升左右。开始喂的前12小时,每3小时喂1次,其后24小时可稍加点量,每次喂20~30毫升。如能每隔4个小时喂1次的话,可每4小时喂1次,当然每隔3小时喂1次也无妨。奶量每日每次增加10。20毫升,l周后每次量达70~90毫升就可以了。食量小者,每次只能吃60毫升左右的奶。 
刚出生的婴儿对细菌的抵抗力很弱,所以无论是奶粉还是糖水,都必须严格消毒。在调配奶粉时,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也不能用脏手去摸橡胶奶嘴,或者大人为试凉热而先吸吮一下奶嘴。 
43。产后母亲的身体 
母亲在妊娠分娩时身体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婴儿出生后母亲的身体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个过程大约需要6周左右的时间。 
产后,母体变化最大的子宫很快回缩,第10天在腹部就触摸不到了,常在
5~6周后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40天以后母体开始排卵,但来月经的时间各不相同。非母乳喂养的母亲,大部分在6~12周时开始出现月经,而母乳喂养的母亲波动较大,有6周出现的,也有两年不出现的。产后40天开始,因有卵子排出,所以尽管没有出现月经,也有怀孕的可能性。 
产妇生产后l周可以出院,此时阴道分泌物由粉红色逐渐向黄白色转变,3~6周后消失。因为分泌物肯定能消失,所以即使持续时间稍长一些也不需要去医院看病。如果去了医院,医生可能就会给你“治疗”,另外,带着孩子或把孩子托给别人照顾等都非常麻烦。阴道分泌物消失后就可以人浴了,但性生活还应暂时避免。 
什么时候能开始做普通家务与产妇的身体状况有关。第2次或第3次顺产的母亲,出院后马上就可以开始做家务,但初产妇出院后多处于睡睡醒醒的状态。初产妇如系顺产,正常恢复,身体不感疲倦者,可在第3周开始干些简单的家务。能干什么应根据自己身体的感觉来决定。产后应做做保健操,但并不是不做产期保健操等身体就不能复原。 
产褥热系由细菌所致,以前常常可以见到。自从有了能控制细菌的抗生素以后,这种病逐渐消失了。现在可以说顺产出院的产妇1个月内没有什么可怕的疾病了。但如果出现发高烧、大出血,则应当去看医生。如发热的原因系由乳腺炎所致,医生会给你开些抗生素。高热伴行排尿痛、排尿次数增多时,可能与既往所患细菌尿的细菌活动有关。用干净的杯子接尿,如变得混浊即可确定。 
以前曾患忧郁症的人产后也可复发,出现乏力等与以前相似的症状时可服用抗忧郁症药物。无忧郁症病史的人,产后也可出现情绪低落、乏力。此时周围的人不应认为产妇懒惰。 
产后不必考虑为产妇建立特殊的营养食谱。母乳喂养的母亲容易饿,什么都能吃。非母乳喂养的母亲由于生产时出了一定量的血,从补血的角度应吃些肉、鱼、肝、鸡蛋、海带等食品。 
近年来,从大城市回到家乡生产的人逐渐增多,大部分产妇在1个月或1个半月后回城。 
环境 
44。尿布的裹法 
由于人们认识到婴儿从出生到生后3个月问有可能发生后天性髋关节脱位,因此开始重视尿布的裹法。髋关节脱位有的属先天性畸形,婴儿出生时髋关节就处于脱臼的位置,但生后因两腿被抻直固定而引起的脱臼也不少见。婴儿在胎内时呈双腿“O〃形,出生后呈两腿外展,双膝屈曲的自然姿势。处于这种体位时,股骨头正容纳在关节臼内,通过腿部的活动使关节进一步发育成熟,保证在以后
站立行走时也不脱位。但如强行将膝关节拉直,双腿并拢,将导致腿部肌肉紧张,使股骨头错位。错位后引起臼窝发育不良,出现髋关节脱位。所以,裹尿布时应保持这种自然姿态,使髋关节及膝关节能自由活动。三角形的尿布可基本保证这种自然姿势,但如果系得过紧也会影响腿部的自由活动。对婴儿来说,把双腿抻直绑在一起固定住是最不利的。 
为了不让尿或便把衣服弄脏,把尿或便的排泄口及其周围包住,这无可非议,但要保证不影响腿部的活动,也只好让尿便漏出一些。以预防脱臼为目的的尿布及尿布套与以前密闭式或三角形尿布比较,弄脏衣服的可能性多一些,但将洗脏衣服与治好关节脱位相比,前者要简单得多。使用尿布套的目的不是为了防水,而是起固定尿布的作用。 
有时已经把成品的尿布买了回来,但有些多嘴的老人看到这些容易外漏的尿布,还会劝你用那种旧式的尿布,这时应多加说明和解释。 
新生儿用的尿布套所带的说明书中有使用方法,可按说明进行,将脐部露出就可以了。 
在医院时,如使用不影响腿部活动的尿布,容易使被子移动,再重新盖上则比较麻烦,所以常使用三角形的尿布来限制活动。 
气温高的季节,为了防止尿布疹的发生,可延长不系尿布的时间。最好不要在每次量身高的时候,将两腿并拢,向下抻拉。 
也有因尿布使用不当而得病的。为女婴擦粘在臀部的大便时,如果用尿布的一部分从后面向前面擦时,就会使大便里的大肠杆菌粘在阴部,细菌从尿道进入膀胱会引起膀胱炎。这种种情况并不常见,而且只发生在女孩身上,但为避免发生这种情况,擦肛门时,最好用湿的消毒脱脂棉从前向后擦。 
婴儿在垫尿布的地方经常发生糜烂,即使很注意换尿布也可能发生。如果已经发生糜烂的话,应尽量勤换尿布,不要总裹着湿尿布,也不要用老式的防水尿布套。 
洗尿布时,如不把肥皂洗净,残留的肥皂成分可刺激皮肤,所以要用热水把肥皂彻底清洗净。当婴儿糜烂之处的皮肤要脱落时,为了防止细菌侵人,尿布应充分日晒消毒。在没有太阳的日子,可川熨斗熨干消毒。不要使用掩盖残留物的漂白剂或可使吸水性变弱的柔软剂清洗尿布。 
现在纸尿布使用得越来越普遍。如婴儿对生产纸张时所使用的化学物质不过敏,也不发生皮肤糜烂,纸尿布完全可以使用。每天洗净晾下30组尿布的确不是件小事,有些人精力不足,不能胜任时也只好应用纸尿布。纸尿布的使用与家庭状况及资源保护思想等有关,其他人无权干涉。但棉布制的尿布容易适应凸凹不平的身体,更适合婴儿肌肤。有人认为给婴儿垫上纸尿布,可不弄脏尿布而便于洗涤,但这个时期大便的处理还不至于达到困难的程度。通常粘在棉织品尿布套上的大便,用温水再打点洗浴用的固体肥皂,很容易洗掉。 
冬季室内温度较低时,换尿布前可将尿布用电脚炉加加温,这样可减少婴儿体温的散发。一般家庭都准备25~30组尿布,但也有不够用的婴儿。这与婴儿的个性有关。 
45。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这种病毫无痛感,只能靠母亲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将婴儿置于仰卧位,暴露下半身,膝关节屈曲,握住大腿,向下向外按压,使双腿外展。如两侧对称顺利外展则无异常,如一侧与另一侧比有抵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