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育儿百科-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起玩的孩子,起初招来一些低年级学生在一起玩,不知什么时候,又和无所事事的中学生混在一起。而这些中学生又常常与社会上的无业游民有关联。于是,孩子就这样一步一步走上不良少年之路。学校对区域内的单亲家庭应予以教育指导,把孩子不良行为的苗头及时遏制住。单亲家庭自不必说,所有家庭的孩子都有受不良行为影响的可能。因此,所有父母都应该出席PTA进行讨论。 
学校不应只把目光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上,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家长也不应忘记,在学校的“成绩”中,也应包括孩子与小朋友之间的合作问题。父母与孩子之间成“川”字形(即父母在两边,孩子在中间)睡位的日本式育儿方法很好,它有助于儿童团结合作意识的培养;因此,过去的
日本,通过孩子的团结合作精神,使孩子融入社会。如果儿童失去了团结合作精神,会总是依恋父母,如果是男孩,那么会因为过分依恋母亲,而不能很好地进行婚育生活。PTA经常探讨的话题主要是关于儿童伙伴自由活动空间的丧失、电视、课外班等。 
对于现存的“戏弄伙伴”、“不良品行”等现象,虽然有些束手无策,但只要集思广益,社会各方面都献计献策,我相信总会找到一条合适的培养儿童团结合作意识的途径。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也许会被自身创造出来的文明所毁灭。 
小儿疾病  
535。就医时的注意事项 
领孩子看病就医,要选择那些能为孩子着想的医生。只想着支付银行利息的医生,只想着在学会上发表研究成果的医生,是不能理解孩子的。这样的医生,本来服用内服药就可以治愈的病,却让孩子打针,而且常常让家长带孩子去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 
为孩子考虑的医生,不要求打针。一打针,孩子就感到害怕,下次则不能老老实实地让检查了。孩子一哭,就无法知晓是因病得严重,还是因害怕。孩子哭时,腹部用力,就无法触及胃、肠、肝,也就无法诊断肠套叠和腹膜炎。 
进行肌内注射,如果位置选择不当,在注射后孩子会发生各种障碍,如肌肉萎缩、手腕和脚不能自由活动。 
如果孩子没有丧失意识,不必打针,吃药就可以。领取药品时应问一下药品的名称,以防万一。 
为孩子着想的医生,会亲自向母亲询问各种情况。因为母亲最了解孩子的发病情况,所以直接问母亲更把握些。让护士问诊的医生不考虑母亲的担心,只对症采取惯用疗法。遇到这种情况,负责的医生会仔细向母亲讲清情况,而不是随便乱用药。 
有的母亲孩子没病也常带着孩子去看医生。有的医生不向母亲仔细说明情况,就急于给孩子注射。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母亲要形成询问“刚才注射的是什么药”的习惯。产科医生给孕妇做X线透视,内科医生给孩子打针,身为孕妇或母亲要拒绝这些事情则需要相当大的勇气。但这是对孩子的爱。 
如果能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医院就应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医生与患儿母亲进行充分的交流。为此,不需要治疗的就不治疗,尽量让患者少跑几次医院,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数量。在小儿科实行这种方法,就现在的医疗体制而言,则医院难以维持。有必要更新医疗体制,但同时母亲也要努力做到给予医生充分的时间。没有就医的必要时,母亲不要去麻烦医生,耽误时间。 
孩子有什么异常时,母亲要分析判断是暂时在家观察,还是去看医生。孩子
稍有不适即去看医生,必定会造成医院人满为患的局面,其直接后果是人们要排2~3个小时的队候诊。 
与以前不同,危及生命的突发疾病减少了。比较可怕的是肠套叠这样的病。肺炎和白喉等急性发热需及早治疗的疾病,现在也几乎没有了。 
晚上突然发热,几乎都是病毒性疾病(扁桃体炎或感冒)。肺炎发作时,呼吸急促,表情很可怕。缨儿一般不吃奶,幼儿则不吃饭。 
如果孩子和平日相比并没有大的变化(意识清楚、问话能应答,情绪稳定),只是发热的话,与其深夜风风火火地把孩子送进急诊医院让不熟练的青年医生打针,还不如等到笫2天早晨再到经常就诊的医生那儿去就医。 
与此相反,虽然医生说不要紧,但孩子却与平日不同,表现出从没见过的衰弱时,父母应向医生强调孩子样子有异常。即使如此,医生仍不重视时,父母就应要求转到上级医院治疗。如果医生拒绝要求,父母就要越级到上级医院说明情况,不要在候诊室消极等待了。 
如果以前曾发生过类似的病症,但却不治而愈,那么不去看医生也可以。医生的候诊室因为有患传染病的孩子,带孩子去也有被传染的可能。 
因感冒而发热,不用吃药就好转,遇到这种情况,母亲要仔细记住孩子的状态(食欲、情绪、早晨起床时的姿态,哄他时的样子,玩的方式)。一发热就看医生,吃解热药,那么就不能了解发热自然下降时的样子。感冒本来能自然好转,对引起感冒的腺病毒没有特效药。只要发热不引起痉挛、不是高热,就不必使用解热剂。因为解热剂可使体温曲线紊乱,而无法看清疾病发展的过程。孩子的耐热能力比大人强。 
孩子因呕吐、腹泻去看医生时,要把呕吐物或泻下的粪便原封不动带去(不要只带一部分)。好不容易带去了,医生却不看,这个医生作为小儿科医生是失职的。 
久治不愈的病,不只孩子受苦,父母的压力也很大。如果小儿患有癌症、慢性肾炎、肾硬化、哮喘、血友病、先天性代谢异常等,因为有公费医疗制度,父母最好和医院生活顾问,或城、村卫生所商谈治疗办法。 
536。RS病毒感染症 
因为研制出了发现RS病毒抗原的诊断液,被命名为RS病毒感染的病越来越多。婴儿因支气管炎或肺炎人院的人数,因季节不同而不同,RS病毒发现率在8%~62%之间。如果不是发育不全儿或心脏异常儿,就不是什么可怕的疾病。感冒作为天气寒冷时流行的疾病,大孩子和大人的鼻子及嗓子都出现症状。很多人是入院后被医生和护士传染的,潜伏期约为4~6天,病毒的排出在3~8天,而在儿童也有持续3~4周的。 
接收发育不全儿和心脏异常儿的医院,一旦RS病毒流行,必须立即把孩子隔离。对重症者要给予吸氧、雾化吸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治疗。疫苗被认为是无效的,但最近发现了有效的疫苗。RS病毒不仅是小儿,就是大人(特别
高龄者)也发现有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孩子感染了RS病毒后,要注意隔离,以免再传染给一起居住的老年人。 
537。过敏 
区别自己和异己,并把身体中的异己驱逐出去,这叫免疫。感染可以说是免疫失败。另外,区别异己的作用异常增高,引起身体疾病叫过敏。引起或不引起异常反应是由遗传决定的东西。错把自己当成异己而发挥免疫作用引起疾病称自身免疫病。 
过敏(过敏体质)的人,生来便比别人制造免疫球蛋白E的量多。免疫球蛋白E附着在含有许多碱性颗粒的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表面,抗原进入人体与免疫球蛋白E结合,引起细胞膜变化,结果细胞释放出碱性颗粒。其中有组胺和其他的物质,很易透过血管壁,使平滑肌收缩,因此会引起哮喘和湿疹。 
所谓脱敏疗法,是找出相对过敏的人的抗原,然后把抗原稀释,每次少量注射,逐渐达到不发生过敏的效果。这种方法经常应用于哮喘病患者。正确地发现抗原和决定其适当的用量是很困难的,而且治疗期间无法预见效果,因此,许多人对这种方法持怀疑态度。我本人也未听到有用脱敏疗法治好哮喘的。采用脱敏疗法时,决定抗原用量是主观性的,无法避免其过量引起休克的危险。 
1986年,英国药品安全委员会发出特别警告,脱敏疗法除在有特殊的心脏复苏设备的地方使用外,其他情况决定不再使用。 
538。疣 
幼儿身上看到的疣详见“446疣”,小学生中常见的疣与幼儿的不同,它表面粗糙且硬,经常在手指、指甲、膝部等地方出现,被命名为寻常疣,是由病毒引起,有传染的可能性,在活动受伤和鞋弄破皮肤时易于感染上。虽然孩子自己并不觉得怎样,可母亲却很在意,并领着他去看医生。医生用的方法多是液氮和电切除,也有向疣内注射抑癌剂的。 
我赞成英国皮肤科医生的意见,即对儿童的疣不予治疗。疣有一定生命期,到了一定时期自然会痊愈,而且还可获得免疫。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治疗,都会留下疤痕,但自然痊愈的就不留痕迹,因此即使等2~3年的时间也是自然痊愈好。 
疣长在脚底称鸡眼。只要不妨碍走路,还是顺其自然为好。因为如果想去掉它,必须要深切。 
539。铜贮积症(肝豆状核变性) 
这种病不多见,如果治疗及时孩子就会得救,置之不理会导致死亡。它常因医生的疏忽而错失治疗的时机。如果患者能提醒说:“是否豆状核变性呢?”会
有助于早期诊断,故将此病介绍一下。 
这种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在近亲结婚者中可见到。它是因铜代谢异常,除了沉着于脑、肝脏、眼睛外,还会与肠道所吸收的铜结合,于是使血液中的血清铜蓝蛋白变少。诊断时可以检测血液中的血清铜蓝蛋白,或者发现眼角膜环状沉着的铜色素环,或者尿中排出过多的铜,据此便可以做出诊断。本病症状多样,易和其他疾病混淆,这也是致使医生诊断迟误的原因。常有12~30岁之间发病者,因病变发生在脑部而被带到精神科。 
患本病的人会突然出现异常。行为怪异、抑郁、烦躁不安,因此经常和精神分裂症相混淆。如果诊断明确,及早治疗,完全可以治愈。也有以神经症状为主的。手因颤抖而不能写字,不能弹钢琴,经常把杯子里的水弄洒,嘻嘻地一边吸气一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