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育儿百科-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乳头内陷吸吮困难,多是在婴儿嘴很小不能吸住乳晕的时期。婴儿逐渐长大,嘴变大时,即使母亲乳头内陷,婴儿也会吸住周围的乳晕,所以不会影响喂奶。如果确实不能吸住乳头时,就可以试一下药店出售的乳头保护器,它会起一定作用的。 
在婴儿嘴很小的时期,应该想办法持续喂母乳,以后才能进行正常的母乳喂养。这个时期一般都是最初的半个月到1个月之间,把母乳挤出来喂婴儿就可以了(见61挤母乳的方法)。 
婴儿一天天长大,要让他每人练习吸吮乳房。可用拇指和中指夹住乳晕部分、展平,放入婴儿口中。,乳房胀满时,乳晕下的腺体也充盈、变硬,就不容易夹住了,这时可以挤出一部分奶,使腺体变空、乳晕变软,然后再放入婴儿口中。 
如果乳头内陷是在妊娠时期发现的,母亲一般会想各种办法把它拉出来,可
是如果怎么拉也拉不出来时,母亲就会很着急。 
如果母亲受到妇产科医院助产士的指责,说为什么不事先想办法拉出来呢?这样的乳头是没办法吸的,母亲就会失去用母乳喂养的信心。即使婴儿出生时母亲乳头仍内陷,也不要悲观,母亲的奶,不吸是流不出来的,并不是奶不流出来,而是还没有到流出来的时候。 
70。患乳腺炎时 
乳房胀、变硬、一碰就痛,一般都会认为是得了乳腺炎。在婴儿半个月以内,母亲得乳腺炎的非常少,多数都是奶积聚过多,而变成了硬块。由化脓菌引起乳腺炎症为真正的乳腺炎,它发生在婴儿出生4~5周之后。 
奶积聚而出现硬块的乳房,只要婴儿用力去吸,就会自然好转。如果有“揉奶”的人就更好了,因为他能把这种硬块揉开。但是,“揉奶”不是一种职业,乳房胀痛时,不容易找到能揉开的人。 
乳房硬、痛时,首先需请外科医生鉴别一下,是化脓性乳腺炎还是奶积聚过多。在找不到合适的外科医生的偏僻的地方,只好让外行来诊断了。奶积聚得过多时,不会发热,在肿胀乳房一侧的腋下触摸一下,触不到活动的淋巴结,乳房的皮肤也不变红。这时,需要忍受一下疼痛,像挤奶一样(见61挤母乳的方法)缓慢地按摩乳房,奶流出之后就好了。每天按摩2—3次。如果很痛,用热毛巾湿敷一下就好了,用胸罩从下方托住也可以减轻疼痛。奶积聚得过多一般都是二三天的时间,所以要想办法忍耐一下,坚持喂奶就会好转。 
由化脓菌引起乳腺炎时,母亲情绪通常不佳,一触乳房,不仅会感到疼痛,而且还会发冷、或者发热38℃以上,还有乳房皮肤发红,心侧淋巴结肿大、变硬、有触痛。去就医时,医生会给抗生素予以治疗。这种情况,4—5天内患侧乳房不能哺乳,服用抗生素后,母亲的奶婴儿仍可以吃。不过,连用10天以上四环素时,婴儿将来的牙齿会变黄,所以母亲在拿药时,必须咨询一下是否含有四环素。 
因为乳腺炎手术母亲必须住院时,婴儿也要一起入院。如果医院不允许,医院离家很近时,要把婴儿抱到医院喂奶。 
71。脐部出血 
脐带残端在第四五天脱落后,干燥一段时间的脐部,又逐渐开始有渗出,有时贴在脐部的纱布会渗出血来。从脐带残端脱落,到脐部完全变干燥所需要的时问有长有短,长者可达1个月左右。 
经常能见到在脐部的凹陷处出现粉色的、豆状的圆形肉块,这是脐肉芽肿,并不是特别可怕的东西,一定会治愈。脐带残端脱落到完全长好还需要一段时间,与接产时处置的好坏没有关系,虽然经常保持清洁,也可能出现肉芽肿。 
对脐部进行处置时,擦干消毒后再用消毒纱布覆盖就可以了。对男孩子,要
注意不要因为尿而弄湿脐部,上边的尿布要铺厚一些。 
用含有滑石粉的痱子粉之类的东西也会发生肉芽肿,所以要注意不要把这些东西涂在脐部。对肉芽肿,医生一般都习惯采用涂硝酸银、用盐水洗的治疗方法,但这并不是治愈的惟一方法。洗浴后,用消毒棉轻轻地擦一下,再用消毒纱布覆盖也可治愈。为了治疗这种疾病,每天带着出生还不到半个月的婴儿,去有很多门诊患者候诊的外科医院是不明智的。 
外科候诊室是很多带着化脓菌的患者聚集的地方,所以有可能传染给婴儿,而引起各种疾病。 
72。黄疸不消退 
普通婴儿黄疸都是在出生后3~4天出现,1周左右消退。出生半个月后,还有很明显的黄疸时,母亲就会很担心了,会认为是不是胆管堵塞了,或是肝脏有问题了,而到儿科医生那里诊治。可是,生理性的新生儿黄疸,也有很多持续1个半月左右才消退的情况。虽说半个月时黄疸还没有消退,也不会就得了书上写的很严重的疾病,还是再等一段时间为好。只要婴儿很健康地吃奶、很大声地哭、不发热、大便没有变白,就没有马上去就医的必要。即使是去就医,医生也会说再等一段时间。 
黄疸在只用母乳喂养的婴儿中比较多见,出现得比较晚,一般是在1周后或2周开始时出现,然后黄疸逐渐明显,血液中胆黄素的量也很多,只要不是早产儿,就不会引起大脑的障碍。停喂母乳二三天改为牛奶就会变轻,但这只是医生的想法,对婴儿来说没有什么好处。如果坚持母乳喂养,有的婴儿黄疸持续3个月也未引起其他障碍。除黄疸以外,无其他症状,他们健康地吃奶、体重也正常地增加。 
73。吸气时喉部发出声音 
出生后1周左右,有时会发现婴儿吸气时,喉部会发出“咝咝”的声音。总是在吸气时发出这种声音,母亲就会着急了,担心也许是喉部被什么东西阻塞了。但又不总是这样,多是在婴儿哭闹时发出很大的声音,安静之后,就不明显了。哭声不哑,吃奶也很好,也不发热,去就医,医生会说没有什么异常。这是因为喉部生来软弱,吸气时,喉头的一部分变形、狭窄而发出的声音。过一段时间,软的部分逐渐变强时,这种声音就会自然消失。既有6个月时自愈的,也有需要更长时间的,不过到过生日时都会自愈,而且平时并不出现,只在哭闹严重时出现吸气的声音。 
这是一种完全无害的情况,不需要特殊治疗。经常接触外界空气、晒太阳,就会使骨及软骨变结实,所以虽说是吸气时喉部发出声音,也不要把婴儿关在房间里。医生也许只会下一个单纯性先天性喉头狄窄这样一种复杂难记病名的诊断。 
74。婴儿口腔中的白色小斑点 
观察出生1周左右婴儿的哭闹时,偶然会发现其口腔内侧颊部、齿龈等地方沾有像奶渣一样的白色东西。与奶渣不同的是,喂温水也冲不掉。其实,这是一种霉菌(念珠菌)附着在口腔上。可以说,妊娠的母亲中有20%在产道有霉菌生存,在分娩的时候,传染给婴儿。 
这种情况健康的婴儿也常有发生,所以不用担心。以前认为是鹅口疮,发生在营养不良的婴儿,但营养正常的婴儿也可出现。健康的婴儿不用处置,半个月或者1个月会自愈。如果这种霉菌是在婴儿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出现的,就应该马上告诉医生,因为这属于抗生素的一种不良反应。对橡胶奶嘴、牛奶瓶的消毒必须严格,以防再感染。 
如果是早产儿,喝奶量逐渐减少,且口腔中出现了白色霉菌时,就必须向医生咨询了。因为比口腔中霉菌严重的是婴儿不吃牛奶。 
75。父亲要做的事 
在日本,没有丈夫在厨房做家务和给婴儿换尿布的习俗,就像没有产后的妻子一个人在家做家务、照顾孩子的习惯一样,而是奶奶照顾婴儿,请人帮忙做家务。在产妇身体恢复以前,只管给孩子喂奶就可以了。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数的家庭都变成了核心家庭,身体还没有复原的妻子必须一边做家务一边照顾婴儿。作为父亲,对这种新情况,必须从丈夫的角度进行处理。 
家务及育儿,丈夫需要参与多少,一般由妻子的体力和婴儿的个性来决定。25岁以前的产妇比过30岁的产妇体力恢复得快;喜欢运动的产妇比不做运动的产妇有力气;唾一会就能恢复体力的产妇即使晚上醒来多次,也不会妨碍第2天的家务;可是平时睡眠不好,如果晚上起来,第2天身体的状况就会不佳的产妇,一边照顾婴儿,一边做家务的话,就会是相当重的负担了。还有晚上1次也不醒的婴儿和晚上醒多次、尿布湿多次的婴儿,虽说是都要抚养,对产妇来说,需要消耗的体力是无法相比的。附近同时分娩的夫人如何、丈夫的姐妹如何,都不能作为榜样。就像每个人都有个性一样,每一对夫妇和他的婴儿也有与别的家庭不同的个性。能够提供与自己家庭相适应的劳动的只有小家庭中的父亲。时代要求父亲参加家务及育儿劳动,男性不参加这类事情,是源于旧时代的习俗。 
白天的工作会使父亲疲劳,不过,如果产妇是家庭主妇,只需要父亲1个月的帮助就会很快恢复体力,不会总需要父亲的帮忙。但是,在夫妻都工作的家庭,家务及育儿一直都会需要父亲的参与,这是夫妻都工作的小家庭的特殊情况。 
在产妇是家庭主妇的情况下,只要妻子体力恢复了,做家务及育儿时,很快就会不需要父亲帮忙了。日本的多数男性,对厨房及洗涤等家务,不如女性做得好,有的妻子,对丈夫的帮忙,反而感觉到是一种负担。 
24小时都在观察婴儿的妻子的观察力,比每天只观察2~3小时的丈夫的观察力当然要强得多。 
不过,即使是丈夫的帮忙很笨拙,妻子也应该高兴地接受。如果认为怕说自己照顾孩子失职,而不接受的话,丈夫以后就不会再协助了。 
过1个月之后,对婴儿的观察就不一样了,这时,父亲应该承认母亲的实力。有男性比女性优秀偏见的父亲,往往对婴儿的观察力很差。出差回来的父亲注意到婴儿的咳嗽,就会说应该马上去就医,而从半个月前就观察到婴儿嗓子“咝儿、咝儿”叫的母亲就不会惊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